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活器具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农耕文化、审美心理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内容的集合体。考察哈尼族传统生活器具,探讨传统器具中所蕴含的节日习俗、生命礼仪习俗、婚恋习俗,揭示哈尼族民众的审美品格和民族特征,以期提升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感,为哈尼族传统生活器具的当代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是研究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在赣州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分析梳理了赣南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并以元素形态和内涵为基础,创新设计具有客家传统文化元素的公共设施,达到传承、发展客家传统文化和美化赣州城市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羌族丧葬礼仪传承一种文化,保持一种传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悠久的信仰习俗和文化特质.简而言之,火葬方式是古羌文化之遗风在今天羌族社会生活习俗中的表现,而土葬方式却是一种输入文化.考察这两种丧葬习俗,可以窥视羌族社会历史的变迁趋势,把握一个民族从远古保持至今的历史足迹和传统风貌.  相似文献   

4.
电影《等郎妹》反映出的等郎妹婚姻习俗是旧中国客家山区的一种畸形婚恋形态,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落后的生产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等郎妹的人生悲剧同时与封建文化中的男权制度有关,在三从四德思想束缚下,女子无权选择自己爱情和婚姻,因而葬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但影片所反映的女性对爱情的忠贞是现代人需要学习的.  相似文献   

5.
客家是我国南方极具特色的一支汉族民系。客家人在南迁的过程中一方面保持了中原汉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逐步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经验。客家人世代居住的围屋、土楼、排屋等民居建筑,以其体量巨大、规划严格、功能完善成为我国民居建筑的重要类型,体现出鲜明的技艺特征。不同地区的客家建筑在形态上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展现出鲜明的人文特征。客家建筑中的技艺与人文特征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是形成客家民居建筑形态传承与流变最重要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究的是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施设计当中的应用问题。文章有效梳理了我国的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将元素背后的内涵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以形态和内涵为基础,结合景观设施的功能,创新设计客家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使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和景观设施得到更好的结合,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国的客家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东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东夷地区优良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环境,以及东夷人以渔猎为主体的生活习俗,养育了特色显明的东夷文化。在此基础上,东夷人的人种基因、生活习俗、道德习俗、娱乐习俗对于早期体育活动的蕴生从不同角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文化作为一种认识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穆斯林群众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思想观念,渗透于穆斯林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大多数民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在全民信教的民族中,宗教几乎无处不在,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服饰上。本文以西北回族穆斯林服饰文化为例来解读中国穆斯林服饰中的宗教文化。一、宗教文化对服饰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文化是中国穆斯林服饰文化形成的重要参照系,是穆斯林服饰文化形成的深层精神内涵。它对整个服饰文化具有…  相似文献   

9.
太平村客家人丧葬"道场"中的各种礼规,杂揉了人为宗教的内容,凸显了儒家思想与释道二教合一、宗教信仰服务于民间信仰的特点,体现了客家人复合性的信仰特征.多种信仰渗透在客家村落的民间生活中,强化了客家族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保持客家族群传统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客家婚俗文化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寻传统客家婚俗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对其内涵进行提炼、整理与归纳,创造性地与城市景观相融合,在保护传承客家婚俗文化、维系客家族群的同时,也为城市地域文化景观构建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在倡导“慢生活”方式的今天,传统的客家草编日用器物作为人们的生活用品和民间工艺品有了新的发展。一些规模较大的草编工厂,其资本金额、工人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民营公司逐渐取代了集体加工企业,以半机械半手工的生产方式为主,采用新设备、新工艺,创造新编法,改变了传统的旧观念和家庭作坊生产经营方式,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但在快时尚消费时代,传统的客家草编器物并没有很好地与现代生活形态进行结合,缺乏现代感与设计感,无法融入现代家居风格,以致发展状况不佳。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如何传承与创新传统客家草编艺术,以发扬民间艺术文化,创造出新时代的民间工艺品。  相似文献   

12.
传统刺绣产业随着市场发展正发生着明显的改变,即由被动满足市场需要,开始向时尚研发层面改变。如果只将传统工艺作为在某个角落中存在的历史遗迹进行保护,这种被动的保护行为未必能起到实际的作用。在对客家传统刺绣图案和技艺的整体传承中,还需要将传统和现代进行结合,将客家传统刺绣工艺与时尚流行的产品相结合,将符合现代审美意识的流行元素融入到作品的再创造中,使之与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传统玩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表现的是民众的习俗和戏曲、传说、信仰、民间文学等内容。它的材料、造型、色彩和结构的随意、主观,使之具有原始文化和乡土艺术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并为我们的现代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传统玩具造型、材料、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应当吸取其传统审美特点,把它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并且把它传承下去。但民间玩具的再创造不能以丧失文化内涵为代价,民间玩具中所蕴涵的中国文化精神是引起购买者共鸣的卖点,丧失了文化内涵,也就丧失了卖点。许多民间玩具诞生于民俗事像之中,与民间习俗、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这主要表现在婚丧礼俗、寿日贺喜、岁时习俗、祈福供品等上面,在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有着复杂的互补性。传统玩具有的给人精神上的启迪,促进了物质生活的再创造,美化和充实了生活,同时也给人以慰藉和温馨;有的给人精神上的寄托、拜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4.
客家文化五彩缤纷.闽西客家山歌作为闽西客家文化的媒介,从音乐的角度揭示并传播了闽西客家文化的特点,并以艺术的形式记录、保存、传承了闽西客家文化的精髓.客家先民原居中原的黄河流域,客家山歌中的中原文化印记正是客家山歌形成的基础,是中原文化在客家山歌中长期积淀的结果,充分表现了客家山歌文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服饰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本土服饰,其发展依然存在着问题。因此传统服饰设计方法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功能需求,使其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延续生命力,为人们所喜爱。传统服饰与功能纺织品的创新结合,是通过传统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途径,将传统服饰文化意蕴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根据服饰环境的特殊需求使其具备功能特性,以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生活需求,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神明崇拜是其日常生活中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其深深存在于客家人民的传统意识之中。对闽西客家神明崇拜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其功用和价值,大力发展客家宗教旅游。以闽西客家神明崇拜为桥梁,加强与世界的联系,实现经贸旅游合作,促进客家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云南楚雄州双柏彝族女性服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雄州双柏县彝族女性服饰的多样性不仅与其传统文化和习俗有关,更与当地的特定气候、环境有关。如今,居住此地的黑彝族和傈僳族虽都是彝族的支系,但是其服饰不论在样式、颜色、构成上差异都很大,同一个村寨里的彝族女性也因其年龄与角色的不同而穿着不同的服饰。  相似文献   

18.
客家传统文化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筛选、扬弃各种文化面形成的,在当代,应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和要求对客家传统文化进行取舍,最根本的是要抛弃虚荣心、培养务实精神,要通过唱“山”歌,打“侨”牌,开“客”店,做“文”章发展现代经济,在此基础上形成现代客家文化。  相似文献   

19.
客家山歌的研究成果,正从单一方面的某地客家山歌特征的研究,逐渐向各地客家山歌比较研究的方向转换.在对闽西客家山歌音乐特征的研究、源流的研究、闽台客家音乐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回族穆斯林生活习俗与卫生保健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穆斯林生活习俗与卫生保健述略李百川回族在它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由于伊斯兰教的深远影响和不断渗透,虽然长期与汉族杂居,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熏陶,但本民族固有的习俗仍世代沿袭,诸如饮食起居,家庭生活,以及婚丧、节庆、禁忌等各个方面,无不显示出自己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