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上升为社会的普遍问题。探讨独生子女的个性心理特征并实施教育这一课题,也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国外对独生子女的研究,本世纪初就已开始,近十多年来更是一个热门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他们从医学和个性心理学角度出发得出独生子女在性格方面必然比非独生子女差的结论。二是认为独生子女并非“问题儿童”;他们同广泛的家庭环境联系起来认为独生子女并非“天生”、“必然”具备不良个性心理特点。前一论点停留在独生子女本身的研究,后一论点注意用联系、发  相似文献   

2.
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独生子女政策是我国现在和今后若干年内奉行的基本国策,现有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倾向较强,在社会化过程中,独生子女得到的关注较多,从而发展出较强的自我关注倾向,表现为: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这样的孩子将来一旦步入社会,便会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6,(1):62-6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标志着在中国实行了35年之久的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究竟是恰逢其时还是姗姗来迟?中国人口发展趋势是否会因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而逆转?所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社会关注与讨论的热点。本研究表明:独生子女政策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错误,中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形势早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面二孩政策绝非恰逢其时而是姗姗来迟,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不会因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而改变,中国的生育政策调整具有亡羊补牢的性质。全面二孩政策是生育政策调整的"中点"而非"终点",要想取得预期的生育率回升的效果,相关的配套改革必须跟进。全面二孩政策是中国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7,(1):134-143
自今年起,继施行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后,中国开始实行了一个新的人口政策。这篇文章以日本及韩国的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为基础,提出了中国新"二孩"政策的影响。同处东亚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具有社会文化共通性,且在不同时期也经历过低出生率及人口老龄化问题。许多专家指出,中国的"计划生育"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口出生率,但是独生子女政策在减少人口出生率的同时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中国限制人口增长政策和日本、韩国并不成功的人口增长方案中汲取经验,本文提出,中国应实施"二孩"政策,甚至完全开放的生育政策来取代之前的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5.
社会结构的老龄化、独生子女的个性缺陷、放开生育政策的实施迅速进入公众的视野。"二胎"以高频率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经过若干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教育面对的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育政策的松动,如今的班级中两个孩子的家庭比例在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生移情量表编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念丽 《心理科学》2001,24(5):610-611,635
伴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在中国这块有着“学而优则仕”传统的土地上,父母们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倾注了更大的关注,而轻视了对孩子的情感发展。面对这一现实,编制出一份测定中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移情能力的量表,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7.
所谓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主要是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要载体的一种居家养老方式。目前,存在于我国社会的养老模式有很多,比如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以房养老、异地养老、旅游养老等等。其中主要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这两种模式。而在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模式中,以家庭养老更为普遍和传统,也为多数的老人和家庭所普遍接受。我国从1979年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已经成为社会最主要和普遍的家庭模式。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家逐渐步人老龄化社会。并且人口老龄化形势在21世纪的中国将愈加严重。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保障问题,特别是研究传统道德文化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外已有的研究得到了许多不同的结果.有的研究者发现独生子女除智能优秀外,其它方面如健康状况、社交能力等均不如非独生子女.在性格上也存在特异性等;而有的研究者根据对成人独生子女的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在智能、性格特点、社会性行为等方面均比非独生子女要好.我国对独生子女的研究是近十年才开始的.现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有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内部存在个别差异,其差异程度甚至超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本研究旨在这一结果基础上,研究独生子女内部的差异与家庭中哪些因素相联系的,以便为寻找独生子女差异性形成的家庭内原因及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独生子女已成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可以说,下个世纪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将掌握在这代独生子女的手中。因此搞好独生子女的素质教育,其意义将是十分深远的。那么,对独生子女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哪里?如何实施?本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独生子女已成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可以说,下个世纪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将掌握在这代独生子女的手中。因此搞好独生子女的素质教育,其意义将是十分深远的。那么,对独生子女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哪里?如何实施?本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成就归因上的差异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林致  赵鸣九 《心理科学》2000,23(3):355-356
1 引言  独生子女是否具有特异性的问题 ,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国内有关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总的认为 :独生子女智力水平比较高 ,非独生子女的性格大多优于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在情绪稳定性 (不稳定 )、情绪强度 (强 )、主导心境 (乐观 )、独立性 (强 )、自制性 (差 )、坚持性 (差 )、果断性 (强 )、聪慧性 (强 )、求知欲 (强 )、灵活性 (强 )、权衡性 (差 )等十一项人格特征上 ,与非独生子女都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从成就归因角度来考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 ,可以说是从另一个侧面对这一问题所进行的探索。2 研究方法2 1 样…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与父母间有着一条扯不断的亲缘纽带。父母对我们的关注是天经地义的。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我们的关注倍加,这无疑是对我们成长、教育的一大幸事!然而大多数父母却只把关注的热情投放到我们的学习成绩上,这又是对我们成长、教育的一大不幸!  相似文献   

13.
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及其社会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人口政策的实施无疑对人口控制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国内至今尚未发表系统详密的科学报告,提供关于独生子女社会化的资料.人们一直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存在怀疑与分歧.就健康与智力而言,似乎独子女的优势(或者至少无劣势)已经比较明显,突出的问题是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及其相关的道德与心理健康状况.因此,本文专门考查独子女与多子女二者之间在人际关系以及相关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在对美国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有关资料的简述之后,考虑到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结构,对独子女人际关系变化同整个社会变化的联系提出假设.希望在今后系统的社会调查中,这些假设能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与父母间有着一条扯不断的亲缘纽带。父母对我们的关注是天经地义的。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我们的关注倍加,这无疑是对我们成长、教育的一大幸事!然而大多数父母却只把关注的热情投放到我们的学习成绩上,这又是对我们成长、教育的一大不幸!  相似文献   

15.
中国独生子女及儿童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光江 《学海》2003,(2):140-144
独生子女群体及家庭在中国社会中的规模、作用及影响越来越大,对独生子女及儿童观变迁和调整的研究因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探讨独生子女现象对儿童成长环境的影响、独生子女及儿童观的变化对家庭、社会和价值体系的影响,将有助于科学或理性的儿童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高层次社区独生子女心理卫生的调查与分析丁绪芳,寿季卿,王国良自从我国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发生在内蒙古草原上,中日两国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较量,中国孩子暴露出的许多弱点,更...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形成的系统观点就是社会政策。也就是说社会政策是与社会问题相联系的,缺乏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就会缺少对社会政策的重视。但是,关注社会问题也并不一定能达到社会政策的层次。社会政策不仅仅只是一种思想,而且还是一种制度化的安排,还是一种针对社会问题的集体行动。正是通过这种从思想经过制度化的安排再到集体行动,社会政策才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工具。从社会发展观上讲,在建国之后的相当长的时期中,我们的社会发展观一直被乌托邦的理想所左右。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被作为中国社会政策的思想基础。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7,(3)
<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广州光孝寺方丈明生法师出席今年两会,代表佛教界提出了关于重视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的五点建议。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曾对我国人口控制和社会稳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随着近年"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第一代独生子女基本已成家立业,其家庭多呈现"421"或"422"的倒三角结构,与多  相似文献   

19.
自2007年国务院出台免费师范生政策之后,这一政策就收到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这一政策出台的合理性值得肯定,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充分分析该政策利弊的同时,以期能对日后该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自从80年代我国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独生和非独生儿童在认知和个性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是我国心理学界与教育学界感兴趣的问题.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国外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就开始注意这个问题,1898年美国心理学家E.W.Bohannon 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独生子女研究的论文——“家庭中的独生子女”,T.Falbo 对自1925年至1984年间发表的200多篇文章,进行了元分析(metaanalysis),结果发现,在个性特征上,一般看来,独生与非独生儿童没有差别,而在智力和成就上独生与非独生儿童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