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密码"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而成为"传统"的内在奥秘.解开"密码"才能把握和自觉地弘扬"传统".中华民族传统"慈孝文化"的文化密码,就是血缘亲情、"亲子之爱"以及内在于其中的亲情"双向交往"伦理关系的心理机制."慈孝文化"是父母与子女血缘真情("本")与道德规范("末")的统一;不要"弃其本而适其末",而应"崇本以举其末".要建设"和谐家庭",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为人父母和为人子女都应该自觉这种基于血缘关系的人类"亲情"之爱,和基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真情的"双向交往"机制的亲情关系.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家庭的建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其教育的理念、态度和方法将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进而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团体辅导已被证实是提高家长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采用家长成长团体的形式,通过18次团体辅导,探讨其在改变家长教养态度、改善亲子沟通和家庭氛围上的作用。选取"父母教养态度量表""亲子沟通问卷"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对78名团体成员及其伴侣和子女进行前后测。结果表明:家长成长团体提升了家长家庭教育的素质和家庭建设的能力,将家长成长团体辅导运用到亲职教育中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民族与种族社会化是美国少数民族家庭教养的核心成分, 是父母向子女传递种族和民族特征等信息, 促进子女社会适应的过程。子女的年龄、性别、父母与子女的受歧视经历等影响着父母对子女的民族与种族社会化的内容和时机。目前, 民族与种族社会化运作机制模型的建构, 使民族与种族社会化和青少年的民族认同、自尊、心理健康、学业表现等许多研究得以整合到一个研究范畴之下, 反映出民族与种族社会化研究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4.
列夫·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个个不同。随着离婚率的日趋上升,许多破碎的家庭重新组合。这些家庭中有的奏出了幸福和谐的乐章,有的依然唱着痛苦的老歌,而且唱得更复杂、更沉重。其中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问题是影响再塑家庭的重要因素。孩子是家庭的纽带,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再塑家庭的美满与否息息相关。一般说来,再塑家庭的子女主要存以下心理特  相似文献   

5.
教育子女是家庭的重要职责,而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我们做父母的要自觉地担负起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正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各位朵斯提:赛俩目!家庭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础,父母是支撑家庭的梁柱,父母为了子女的成长、家庭的和睦、生活的幸福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当父母老迈体弱时,子女理应承担起赡养二老的义务,让操劳一生的父母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这是做子女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特别关注子女的教育,因为子女教育关乎一个家庭的和谐,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安危。伊斯兰的教育观源于《古兰经》和“圣训”,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理念,使子女的教育成为每个时期社会人普遍关注的焦点,成为文人学士更是父母们为之不断努力的指南。  相似文献   

8.
有人这样说过:“要做撒播阳光的人,首先我们的心中要充满阳光。”作为一位教师,应该力求做到用微笑面对学生,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宽容对待学生的过错。是啊,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两老师更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那么,何为单亲家庭,一般来说,是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因离异,孩子只随其父(或母)生活,谓之单亲。尤其是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所以精神压力大。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孩子失去成长的正常条件,便形成了新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9.
父母养育目标存在着普遍的文化差异。在理论上,对养育目标文化差异的解释呈现出从群体水平到个体水平、从单维到双维的发展趋势。在研究上,除了对文化差异理论的检验之外,养育目标对于各文化群体的养育方式、养育策略,以及子代发展的影响也是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结构化问卷法和开放式列举法是养育目标文化差异研究最常用的两种测量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现有研究存在着过度概括、忽略子女一方的角色和作用等问题,需要将来的研究加以改进和解决  相似文献   

10.
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因素。人自身生命的和谐至关重要。人在社会中的一切表现,者陟及到社会,都是社会行为。因为社会就包括家庭、国家、及整个人类大家庭。有位西方学者说,生与死都包括了人类问题的全部。所以,每人自身生命的和谐,自然与所有社会的和谐有关。一个人他自身生命是和谐的,他的生活才能是和谐的,个人道德才能符合社会公德,他才能愉快地使自己融入社会大家庭,完成社会和历史赋予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父母-孩子自传叙事是指父母与孩子共同对过去发生的生活事件进行回忆和交流, 是实现自传记忆社会功能的一种重要形式。父母-孩子自传叙事的社会功能有教育和指导孩子、保持亲子亲密性等作用。在父母-孩子自传叙事的风格、结构和内容三个层面, 父母-孩子自传叙事对儿童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发展、自传记忆表征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另外, 父母-孩子自传叙事中还存在有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未来的研究应注意线索词材料的类型以及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社会层次、纵向研究设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孩子成长过程中主要有四大心理需求: 一、是需要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明白是非观念。  相似文献   

13.
孩子成长过程中主要有四大心理需求。 一是,需要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明白是非观念。  相似文献   

14.
黄春春 《天风》2022,(6):44-44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1-4) 上个月我们过了母亲节,这个月又迎来了父亲节.我们感恩自己的父母,更感恩天父,因为他是创造生命的主,也是赐给我们新生命的主!父母养育了我们,而孩子又出于我们,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尊老爱幼都是基本的伦理要求.然而,这段经文(参弗6:1-4)提醒我们,这些都必须有一个规范,就是"要在主里",子女要在主里听从父母,父母要按照主的教训养育子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国外养子女犯罪研究的基本状况。养子女犯罪研究是70年代以来在犯罪遗传生物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重要研究领域,一些国家的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若干引入瞩目的研究结论,例如,遗传因素在犯罪中起一定作用,多次进行犯罪或进行严重犯罪的生父母对养子女的犯罪影响更大,生父母的遗传因素对女性子女的犯罪的印象作用更大。这些结论对探讨犯罪与遗传、犯罪与家庭的关系,以及犯罪预测等问题,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在德国,孩子生下来后,父母最需要做的就两件事:一是教育孩子学会自立;二是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有爱心,即"善良教育"。德国的父母对孩子的"善良教育"首先从爱护小动物开始。在德国,很多家庭中养有小猫、小兔、小狗、小金鱼等。这些小动物并非全是宠物,而是有意为孩子养的"实物教材"——家长们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饲养、护理小动物,使他们在动手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生命。这种"实物教学"往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婚姻家庭关系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婚姻家庭关系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婚姻家庭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伊斯兰教从信仰真主和服从真主安排的角度出发,十分重视婚姻家庭关系的协调。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规定在《古兰经》、“圣训”和教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规定规范着穆斯林家庭成员在整个家庭生活中的行为,维护着婚姻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进而促进了整个伊斯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了,其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论述与我国新《婚姻法》有不少相通之处,这体现了伊斯兰婚姻…  相似文献   

18.
马平 《法音》2009,(3):18-21
"家庭和乐"是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提出的美好愿景——"新六和"的内容之一。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家庭和乐"作为家庭关系和谐的标志,也是构成和谐世界的"众缘"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美好愿景,有必要对佛法在"家庭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家万户的相亲相爱、和睦相处是一个安定的社会所不可忽视的因素。家庭的稳定和谐、和衷共济,是和家庭中的成员,特别是夫妻、父母子女、姑嫂婆媳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法,以家庭为单位探讨父母及亲子间的择偶偏好及分歧原因。结果发现,相比于男生家庭,女生父母对未来女婿在"好品质"、"好资源"方面的标准更高,也更为重视对方的国籍和政治背景同自己的一致性;在家庭内部,男生父亲比母亲更为重视未来儿媳的外貌,女生母亲比父亲对未来女婿更挑剔,尤其在"好品质"、"好性格"和"好资源"上的要求更高。在家庭内部的亲子择偶分歧上,子女比父母更在意未来伴侣是否有好基因优势和让人快乐的好性格,父母更为重视对方是否有"好品质"、"好资源"以及国籍、政治背景的一致性。此外,亲子关系越好,亲子间在某些特质上偏好的一致性程度反而更低。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父母对自己同孩子关系的评价越亲密,父亲对孩子未来配偶在"好品质"和"好父母"、母亲在"好品质"上的要求越苛刻。母亲同儿子的关系越亲密,儿子对未来配偶在厨艺和操持家务方面的要求相较于母亲越挑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