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装置艺术是"特定时空环境+作品元素+要阐述的情感态度"的综合艺术展示形式,其无拘无束的创作形式使得创作者更好地将自己的艺术理念、情感态度融入到所创作的作品中。这或许是装置艺术独有的展示特点,给欣赏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多方位的特殊视角来欣赏作品。而空间营造中的光线则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空间中的光线可以改变空间的格局使得空间更加具有层次性。其光线对主体物的映射给观者带来强烈的引导性,光线所营造出来的特殊空间与主体物之间形成更好的呼应。文章主要阐述了装置艺术的艺术特点、空间营造中光线的运用及装置艺术与空间光线的结合,再到本人对于二者不同艺术形式的思考及融入到本人的毕业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具体操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专业教学楼内展示空间的调研与问卷调查的分析,并结合环境行为心理学内容,对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专业教学楼内的展示空间进行深入探究,发现城设院专教内的展示空间存在布局不当,展品摆放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专教内展示空间的一系列不合理运用。通过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认知和意识层面,分析专业教学楼展示区域,并提出武汉大学城设院专业教学楼展示区域的整改意向,为其他各教学楼的展示区域设计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吴敏 《美与时代》2015,(3):97-99
流动展示空间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它犹如展示空间的革新派。融合装置艺术等各种艺术跨界的元素,不再拘泥于既定的空间造型语言和手法,在展陈空间中重新诠释和演绎展览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当今展示设计正沿着"展示空间+装置艺术"相融合的创作方向发展,装置艺术语言在移动展示空间中的重构表达使其形式和内涵都成为趣味性有意义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后被逐渐延伸到电影及视觉艺术中,逐渐代表了一种有意图的组合手法。将蒙太奇手法运用于展示空间设计中,无疑能够大大扩展有限空间的艺术性呈现和意义表达。立足于空间层面的内容研究,将电影艺术中蒙太奇手法嫁接到展示空间设计中,通过对其在展示空间运用案例的探索和分析,总结出蒙太奇手法运用对展示空间塑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旧工业建筑记载着一段近代工业技术和文化的历史,但当它作为展示空间来展示其他主题时,如何营造展示空间的氛围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上海宝钢钢铁厂构筑内部空间改造成的"不锈宝钢"主题展为例,来探索如何营造展示空间中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中,展示空间可以作为一个传达资讯的载体,成为交流和体验的空间场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展示空间的设计方法和手段也逐渐的趋向多元化。在展示设计中,要把握好节奏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空间性设计,有效利用空间,增添空间的艺术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观众对于空间所蕴含信息的接受效果,建立空间展示产品与观众之间的联系,在观众心中树立理想的产品形象。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视觉设计都是通过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的方式,以最好的效果展现给观众,而适当有效地利用空间效果会使设计作品更加有效地展示和传达信息,因此在立体构成中学会空间效果的营造能很好地培养空间意识,并能为将来的专业设计作品表现出更为出众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铁作为我们日常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更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经济水平。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更加注重城市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体现。地铁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需要充分彰显城市特色,展示城市形象,更好地传播城市文化。梳理相关文献,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增强城市文化的可利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升地铁内的乘车环境,提高地铁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黄诚 《美与时代》2013,(8):101-103
视觉传达设计需要更多的与展示设计沟通的渠道,平面作品通过"展示"能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平面的视角切入展示设计更能赋予展示作品新的生命力。展望未来,这些渠道更需要视觉传达设计和展示设计的教育工作者,以深邃的目光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学科间的交叉。期待它们的碰撞,期待与"展"共舞……  相似文献   

10.
张皓 《美与时代》2013,(2):91-94
艺术展示的空间模式伴随不同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对其转变的历史进行梳理和论述,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艺术和展示空间模式的复杂关系,认识艺术展示空间模式对创作和欣赏艺术的重要影响以及其在艺术传播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人类的任何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理场所中进行,而举办艺术展览或发生艺术事故的处所就是"展场"。狭义的"展场",包  相似文献   

11.
建筑空间中审美元素的表达也是建筑美的深化,是展示文化底蕴,完善空间造型的一种艺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工艺,用美学的设计理念,把人文精神和空间功能性相结合,为人们打造更加舒适的空间环境。论文主要侧重将科学性和审美性相结合,在分析审美构成元素在建筑空间表达上的应用,从造型、美学的构成角度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最后总结出用美学理论营造建筑空间的规律和方法,为建筑空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主要论证了美学概述、平面构成元素在建筑空间表达中的应用、审美元素提升建筑空间意境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的表达做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最后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12.
视错觉是现代展示空间设计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空间创意表现手法,通过合理运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激发人们对艺术设计的兴趣并营造出与种不同的艺术设计效果,由于它的表现手法复杂多样,也就为实现不同的空间形式提供了可能。在视错觉语言的运用中,设计者不仅要了解各种条件下的视错觉表现方式,还要能够将其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调节,合理的运用到空间的创意设计中,准确的表达设计理念并传达信息,另一方面,这也极大地扩展和提升了设计者的设计思维。事实证明,将视错觉图形应用到空间设计中,可以产生出其不意的奇妙效果,并且极大的丰富了设计空间的内涵,使设计更加的生动和谐。因此,讨论视错觉原理及其在展示空间设计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把各种视错觉现象归纳起来,着重研究它的艺术价值及其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室外或室内,其空间较大,使用率高,受众面积广,主要起到缓冲和导向作用但并非主要展示面的空间所具有的属性即为“灰”属性。具有“灰”属性的空间是整个建筑情境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灰”空间的合理使用能丰富整个博物馆空间的内容,无论是在趣味性还是在实用性上都能给原本的博物馆增添不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汕头市金平区月浦街道沟南村的保护与发展融合了多方主体参与的自上而下的规划开发和村民自组织建设两种保护发展模式,并各自产生了不同的空间效应。伴随着村落到社区的现代转型,"村落保护+文化旅游开发"的发展模式整合并重构了沟南村原有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文章建构了由展示定位、展示模式、展示内容、展示结构和展示形式组成的村落历史文化空间展示体系,最大程度地展现沟南村的村落文化和当代风貌。  相似文献   

15.
时空概念是贯穿于整个展示空间的重要因素,对于时空概念的解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展馆设计的方向,因此在设计统筹安排中需要最先考虑的问题,同时对于展示最终的呈现需要有一定的预判,从展示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完成个性化的塑造,并从材料、空间、设备等方面进行设计的提升,完成设计重构与展示内容的有机组合和完整叙述与再现。  相似文献   

16.
空间交互是人类生存和社交的重要内容, 主要包括语言交流和视角采择两大范畴。对空间交互策略和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传统上集中于空间因素, 近年来逐渐开始关注各种社会因素, 包括个体自身的社会认知特质、交互对象的社会属性和空间环境中的社会线索, 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理论解释。未来研究应关注社会认知与空间认知的跨领域融合, 考察更加多元的空间交互对象, 最终建立一个整合空间和社会因素的空间交互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美术馆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是留驻历史和美学经验的空间,是人们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之余寻找自身文化根源的地方。随着文化结构日渐多元繁复,知识性、传播性以及可体验性已经成为当代美术馆展示设计的新准则。在对成都廊桥当代艺术空间的场地和周边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国外艺术文化机构的学习借鉴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人的角度出发,探究美术馆、人和展品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技术给大众的娱乐生活带来了更丰富的体验,在当代科技博物馆展示设计中体现出了平面化、立体化、空间化的表现形式。同时,其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形态更加丰富多样,在空间展示上也拓展了视觉感官的体验,从而能够为中国当代博物馆中的新媒体艺术再添新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使得室内设计行业迅猛发展。手绘表现能够快速、直观、形象地展示设计内容,是家居空间装饰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室内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手绘表现设计构想的捕捉与记录,真实准确和灵活多样且不可复制三个方面阐释手绘在家居空间装饰中表现魅力,同时,从其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来诠释手绘表现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一般而言,人类对于社会的认知有五种途径来源,即人类的五种器官系统,包含眼、耳、口、鼻、身。近年来,欧美等国家更加注重五感体验的设计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良好五感体验的设计不仅能够让弱势群体在空间中得到良好的空间体验,对于普通人而言也增强了空间的感官刺激,让人们在空间中有更加全面的体验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