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元在反思理学中建构了自己的哲学。由于认定理学的错误是虚、空,他提出了“以实药其空”的根治药方。这使颜元对实情有独钟,以实药空也因而成为其思想一以贯之的主线:在人性领域,宣布天命之性是虚,将气质之性实化为人之形体所具有的属性和功能;将善实化,突出理气的善恶一致性,肯定气质即善,反驳气质有恶的说法。在实践领域,强调习行是实,主张气质之性通过习行得以发挥和满足;倡导践履,渴望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对社会有用之人;将知实化,强调在行中通过格物而致知。在价值领域,强调人的活动带有功利目的,将行实化;在道义与功利的统一中为道德注入功利内涵,进一步将道义实化。颜元对理学的认定和矫正具有积极意义,却陷入了另一种极端。  相似文献   

2.
随着晚明社会消费文化的兴起,晚明士人通过"身-物"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新审美感觉型塑着晚明社会艺术化生活之风。晚明士人无论是饮食生活以个性化、联觉化、本色化为美的审美追求,还是服饰生活以艳丽化、复古化、新奇化为美的审美特征,抑或是家居生活既致力于营构一种极具文人品味的意境之美,又以其身体愉悦感为基础所形成的趣味时尚,皆是其精致的唯美文化的表征。士为风俗先的表率作用,导致此种唯美文化不断播散,进而掀起晚明社会艺术化生活之风,其正可以与晚近西方社会日常生活审美化之潮相互对话。在此意义上,探寻晚明中国唯美文化不仅意在展示晚明中国"人与文"觉醒的历程以及"何为美好生活"的实践可能、重视中国审美文化史;更是以"中国眼光,为人类目的",回应世界范围内因工具理性的宰制而兴起的生活审美化的主潮,以特殊性的中国审美文化资源来寻绎超克全球现代性的困境之路。  相似文献   

3.
《易经》有“章”无“文”,以“章”立美;《易传》有“章”有“文”,以“文”概“章”。“章”与“文”有同有异。在诉诸视觉感性之“纹”的含义上,二者有共同点。差异在于,“章”“以实致虚”,主实;“文”以“以虚带实”,主虚。“章”主实,着眼于有形的地物之美,可以用于表达概括性的审美观念。“文”主虚,其审美观在《易经》中为宇宙观的神秘氛围所包围,主旨是沟通神人关系,为人赐福,而不是审美。《易经》有“章”无“文”,只有从美学角度才能说得清楚。“章”与“文”的差异,一方面表明《易经》的美学意蕴立足于坤地之美,而未及乾天,另一方面还预示了形式美观念必然经历从“章”到“文”的历史性演变。  相似文献   

4.
海派绘画的题材创作讲究谐俗性,即主张创作需要满足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进而以一种关注生活、主动体察生活的姿态进行艺术创作,使之呈现出一种时代气息。虚谷创作题材既继承传统文人题材,表现瑞兽祥禽、梅兰竹菊、奇花异草、蔬菜水果,以至一切生活器具,结合个人感受,多采用中间色表现对象,给人一种安静之感;同时,他也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但是又不为众多画家所表现的物象,如赤链蛇,使得他的创作题材更加广泛,更加具有多维性。以其中的"鱼"为例,分析其金鱼、柳条鱼、鳊鱼与紫藤、垂柳、蒜等相结合表现出的不同意义,突显出虚谷笔下题材"以一寓多"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生活丑通过艺术美的形式呈现,是艺术家通过"化丑为美""以丑衬美"的方式让丑在艺术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呈现方式,从而实现其特有的审美价值。这一过程凝结着艺术家对于"丑"与"美"的理解,从本质上来说生活丑和艺术美在审美的终极意义上是内在统一的,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通过表现生活丑,从而实现艺术美,这不仅可以强化美,还可以给人带来与美不同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6.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审美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有着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虚实结合的独特表现形式,在丰富艺术的审美内涵、开拓艺术的表现空间中有着重要作用而备受艺术创作者青睐。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重要范畴之一,虚实相生在当代社会的审美形式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自然博物馆在馆身的空间设计、展馆的空间设计以及展品的展示方式中都体现了虚实相生之美。  相似文献   

7.
山水诗画意境中的气之审美是以气韵为中心的虚境审美。意境中的气与韵既是相联的,也是独立的。有以气取胜的意境,也有以韵取胜的意境。前者表现为生机勃勃、鸢飞鱼跃的气之动趣审美,以雄浑美为代表;后者表现为素处以默、妙机其微的气之静趣审美,以冲淡美为代表。这两种美是山水诗画中最具代表性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8.
咸卦《大象传》"君子以虚受人",历代易家多取"山虚泽润"之象来解释,虞翻以否卦卦变来诠释"虚受"也颇具启发性。易学家多以"虚受"为虚心、容物、纳善、感通,但蔡清等学者以"虚受"为受感,强调"择善"。程颐《伊川易传》上承王弼、孔颖达之说,对后世影响极大,这一点在咸卦《大象传》的诠释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程传"虚中无我"及程颢《定性书》的影响下,宋元明清时期的易学家常以"无我""无心""无意""无私"等关键词来诠释"虚受",流露出一定的"虚""无"玄学化色彩,一些学者甚至把咸之"虚"诠释为天之本体、心之本体。南宋吕祖谦把程传"以量而容之,择合而受之,非圣人有感必通之道也"理解为"无邪无正,皆能受之",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透过孔子及汉代学者论"以虚受人"可以看出,虚受主要是劝勉高位者不能自满自大,要谦虚谦恭,要像尧舜那样"允恭克让""舍己从人",要"卑躬下志,以来天下之善"。《荀子》说"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山本高,泽本下,咸卦为山谦卑而泽上,明代吴桂森说"艮山一下,万感皆通矣",可谓深得咸卦"虚受"大义。  相似文献   

9.
"韵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其与西方的"灵韵"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多了"余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的感觉,给人以无尽的审美享受。而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深得"韵味"之神髓,其旨意实在于隐略里,义例可见于回互中,评判寓于含沙射影,其实写侯李的悲欢离合,虚写家国的兴衰荣败,虚实相生,韵味深长。一曲《桃花扇》系一代兴亡,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了其审美意涵。"曲完意不尽",充分体现了《桃花扇》的审美韵味,道出了《桃花扇》不可估量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的"调心"使之"虚静",是驱除大学生浮躁心理并对此产生"妙语"感悟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学练的深入会进一步激发"文思"之灵感,以促使审美创造力的发展。太极拳有利于大学生认知审美创造力的内部结构(审美享受、审美移情、隐喻)的完善,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并通过"意匠"法、动作技能专注转移法来培养和提高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合一"的宇宙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宏观、整体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审美趣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在上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空间表现形式.中国人的宇宙意识决定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虚实空间观念,凭借一虚一实、一明一暗的视觉节奏来表达画面空间.虚实空白是中国传统绘画审美表现的一个主要特征,潘天寿说:"画事,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密,无密不能见疏.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中国画意境的传达有赖于画中虚实的表现,而画中的“虚实”是画家化自然之境这胸中之意的深刻体悟的结果,是画家主观精神境界和艺术修养的体现。运实于虚,无虚非实,“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表现手法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3.
道德的“实”与“虚”吕耀怀道德既有其“实”,又有其“虚”。道德之“实”,是指其实然、具体和有形。道德是实然的。“实然”描述道德的现实存在,即既有的道德生活。道德不是虚无缥缈的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而是人类社会生活本身的特性,是现实生活的规范写照。...  相似文献   

14.
实极与虚极: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经济伦理沉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货币是一种"虚极",财富是一种"实极","货币虚极"对"财富实极"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则有巨大的限制作用."货币虚极" 必须坚守"效忠""财富实极"的经济伦理秩序.然而,道德危机始终普遍地存在于"货币虚极"机制中,只有道德的"货币虚极"机制才能维持正常的经济伦理秩序,保证社会物质财富的顺利增长,反之就会引发金融、经济危机,阻碍经济发展.因此,防范"货币虚极"机制中的道德危机并使之"效忠"于"财富实极",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数词的虚指     
汉语的数词有实指和虚指两种功能。实指的数词应从实在的数目上去理解。虚指的数词则不能拘泥于实在的数字,否则定会出笑话。自古以来,数词的实指妇孺皆知,数词的虚指很容易使人上当。杜甫写了一首《古柏行》,赞美诸葛亮庙的柏树又高又大。其中有这样两句:“霜皮溜雨四十回,黛色参天二千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杜甫这样写是“文章之病”,理由是四十回乃是直径七尺,而高  相似文献   

16.
以儒道释为主体的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之学,而与此关联的中国古典美学则体现为一种生命美学形态。其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其一,中国哲学对性情相融、身心互涉、流贯一体的有机整体之理想生命主体的看法,实蕴含着感性、情感与自由的美学维度;其二,中国哲学的天道观视宇宙万物为一种有机生命的存在,打开了生命自得之场的生生之美;其三,中国哲学心物一体的理想性主客关系,使得人与外物的活动过程呈现出与世界一体化的交融遇合之美;其四,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安顿生命的天地境界,亦是一种"显现真实"的大美之境。中国古典美学在审美之人、审美之物、审美过程、审美之境等方面的理解都贯彻了一种生命精神,它是理想生命存在形态的当下"演示"。  相似文献   

17.
道教认为人、人类社会、自然都是由"道"产生的,因而"物化"在道教思想中被看成是宇宙普遍存在的一种转化现象。随着道教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道教围绕"道化"、"仙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物化"思想体系,其本质在于人与"道"的对立统一,体现的是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道教"物化"思想的审美性在于:"道"的审美需要、"虚静"的审美态度、"与道为一"的审美体验、"无我"的审美人生。  相似文献   

18.
在阳明后学"蹈虚"和西学东渐"重实"的思想背景下,明清之际儒家学者对传统"格物"说进行了重新诠释,试图以此会通中学与西学。其代表性人物方以智折中朱熹与王阳明的格物说,以"格"为能格之物和所格之物的心物交格,以"理"为物理、宰理和至理三者而一的天理,将物理之学与性命之学均纳入到格物穷理的范围。方氏的这一格物观,使其一方面注重吸纳西学中合理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又以"质测"与"通几"互藏观扬弃西学,特别是批判天主教神学,从而保有儒家的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19.
陈卫民 《美与时代》2007,(10):85-86
书籍装帧营造出的"空白"、"虚淡"、"意蕴"三重美感,每一个层次都具有自身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对"空白"、"虚淡"、"意蕴"美感创意手法的研究,分析了其对书籍装帧的影响,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了如何通过多种设计语言,在创意中更好地创造书籍之美.  相似文献   

20.
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宗教信仰,它应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宗教信仰之"虚"的方面在于其对象,即信仰对象具有"尚未证实"或"尚未实现"的属性;宗教信仰之"实"的方面在于其过程,即信仰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情感和行为、组织都是社会事实或文化事实。"宗教性"的实质在于"超越",而对"宗教形"的认知则应不拘一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