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序变和质量互变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物质态的过渡是在量变达到关节点、并通过序变的关节区转化为质变的过程中完成的;量变、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三个层次,只有这三个变化层次协同作用,质态过渡才能完成,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在质量互变规律中排除事物的“序”(即结构形式)和“序变”(即结构形式变化)的作用,只讲量变达到关节点引起质变,对于量变达到关节点不引起质变,或者在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通用的几本哲学教材中,一般都把量变的基本形式分为两种:一是数量的增减引起的事物质变;一是由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见肖前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第186页;李秀林等主编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把事物的发展过程,看作是量的增加而引起质的飞跃,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不同,飞跃的形态自然也就各异。那么,在这五花八门的事物飞跃中,还有没有更精确更细致的共同规律呢?我们应该进一步地摸索研究,以便认识掌握它。有一些同志认为质变的开端形态可以由面到点。对于这种说法,我持相反的意见。有人以蒋介石的败退为例,说他是由广阔的大陆败退,而龟缩于台湾一点,由此证明质变可以由面到点。事实上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蒋介石的失败,不是突然的由面到点。他的腐败统治,使全国人民的生活痛苦逐渐加深,这是他的量变过程。人民起而革命,这是质的飞  相似文献   

4.
前段时间,理论界对于我们多年来,由于曲解马克思关于“不断革命”的论述,而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论断,已经作过不少剖析。但是,作为这种继续革命论(亦称不断革命论)的哲学基础的“部分质变”论,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实,所谓“部分质变”论,乃是一种把量变夸大为质变,从而否定事物的量变过程,否定质的稳定性的错误理论,是“左”倾路线和政策的哲学基础,不从理论上把这个问题探讨清楚,就不能进一步分清是非,彻底肃清极左路线的流毒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读了叶永在同志《序变和质量互变规律》(《哲学研究》1982年第10期)一文后,觉得有些问题亟需商榷,兹提出以就教于叶永在同志。 “量变、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三个层次”吗?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体。量和质并非互不相关,而是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哪里有质,就必定有  相似文献   

6.
量变质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表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的统一体。对高密度脂蛋白(HDL)研究角度的变化(从关注其血清水平到关注其结构功能关系),反映出量变质变规律对医学研究的重要指导作用。以系统论的方法来认识HDL,并在实际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就能更有成效地开展对HDL生理病理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学界一般认为 ,南、北禅宗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南顿北渐。本文认为 ,所谓渐修与顿悟 ,实际上是一个修行过程线上的两个不同点 ,即事物变化时的量变和质变。北宗所追求的也是刹那间的顿悟成佛 ,却强调渐修的重要 ;南宗默认渐修过程的存在 ,却强调顿悟。由于强调点不同 ,导致了南北二宗兴衰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量变质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表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的统一体.对高密度脂蛋白(HDL)研究角度的变化(从关注其血清水平到关注其结构功能关系),反映出量变质变规律对医学研究的重要指导作用.以系统论的方法来认识HDL,并在实际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就能更有成效地开展对HDL生理病理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关于事物质变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一个事物在同一个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就有两种相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是代表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前进的、好的可能性;另一种是违反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这  相似文献   

10.
读了在《哲学研究》1982年第10期上发表的叶永在同志的文章《序变和质量互变规律》,有所启发。叶永在同志运用现代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新材料,着重论述了事物的结构形式的变化(叶永在同志称之为“序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序变的关节区的问题,进而具体分析了序变关节区的两种情况;在结构的空间区域上可以区分为引起质变的关节区和非关节区,从组成要素相互关系上区分为最佳组合形式和最劣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1.
儿童智力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儿童通过掌握物体的外部特征及表面联系,以事物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在形象及其联系积累的基础上,使形象思维不断提高,从而产生新的质变,促进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这是儿童智力的核心——思维发展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刘电芝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3,26(2):257-259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步是能否提出有价值的课题。本文根据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二分法、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量变到质变原理,提出了发现心理学问题的五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关于王夫之“内成”、“外生”概念的辨析衷尔钜王夫之在所撰《周易外传·系辞上传第六章》中提出过“内成”、“外生”两词语,与他改造佛教的“能、所”并赋于其崭新的内容还有所不同,这似乎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前所未见的独创。有不少具较高声望的学者也据此论证王夫之把事物的变化概括为两种形式:“内成”为事物内部的量变、质的渐变;“外生”为超出其规定性范围而发生的质变。笔者在由张岱年先生主编的《中国唯物论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所执笔的《王夫之的唯物论思想》一章中亦曾沿袭此说。今经进一步研究,却疑惑丛…  相似文献   

14.
从量变到质变--浅谈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证医学是近十年来国际医学界倡导的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寻求最佳研究证据以指导临床决策.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的转变,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5.
浅谈食管癌研究中的质量互变大连市友谊医院胸心血管外科(116001)董志扬范明慧王文钊邓世平食管粘膜上皮癌变的发生与发展和一切事物一样,是一个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质量互变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致癌作用的阶段性:致癌作用的两阶段学说认为,第...  相似文献   

16.
我国哲学教科书一般认为,实践主要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种基本形式。近年来,一些同志对实践形式的划分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将其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一、以实践是否具有开拓性而作的划分主要有以下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把实践划分为创造性实践和重复性实践,这两种实践是人类实践的普遍发展形  相似文献   

17.
结构研究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结构范畴作了广泛的探讨,现综述其中三个问题。一什么是结构大体有六种意见:1、结构是事物中的要素和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如“社会道德风尚结构,就是构成社会主体道德的各种因素和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意见是把事物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都包容于结构范畴之中。2、结构是事物内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形式及其事物内部诸因素和外部环境诸因素的关系形式。如“所谓高等教育结构,就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各单元、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及其高等教育内部诸因素和外部环境诸因素的关系形式,即高等教育系统的  相似文献   

18.
事物不仅具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具有量的规定性。事物的运动表现为两种状态:量变状态,即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处于相对统一的状态;质变状态,即统一物分解,一事物向另一事物转化的状态。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互相斗争,引起事物不断地发生由量到质和由质到量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要“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真正做到“胸中有‘数’”。我们在工作中,要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就要分析事物的矛盾,真正弄清和掌握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工农兵群众和革命干部,在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逐步地学会了运用质量互变这一辩证法规律。例如,在当前的工业生产高潮中,各厂矿企业的职工同志们普遍地注意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他们在质量第一的前提下,不断努力地去提高产量。他们认为,好中求多才能真正多,好中求快才能真正快,好中求省才能真正省。无数生动的事例说明,无论做什么工作,只有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掌握“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真正做到“胸中有‘数’”,才能把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哲学界对事物矛盾的精髓问题进一步作了探讨,发表了几种不同的意见,现将这些意见概述如下。第一种意见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辩证法的精髓。主要依据是: (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辩证法的精髓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明  相似文献   

20.
年会是1983年1月中旬举行的,中心议题是判断。关于判断,定义有三:(1)判断就是断定事物情况的思维形态;(2)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3)判断是对事物性质的反映。关于判断、命题和句子关系,意见有三:(1)凡是表达判断意义的句子是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