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你应当在众人中宣告朝觐,他们就从远道或徒步或乘着瘦驼,到你这里来"。(22∶27)  相似文献   

2.
真主说:"凡枉杀一人的,如杀众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众人。我的众使者。确已昭示他们许多迹象。此后,他们中许多人,在地方上确是过分的。"(5:32)又说:"你们不要自杀,真主确是怜恤你们的。"(4:29)又说:"你们不要自投于灭亡。"(2:195)穆圣说:"从前有一个人,负伤后不忍疼痛而割腕自杀,真主说:‘我的仆人先我而取了自己的命,我禁止他进入天堂。  相似文献   

3.
真主说:“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为要他们崇拜我。”(《古兰经》51:56)据伊玛目扎姆赫什里的解释,“崇拜”是顺从和自卑的极限。因此,只能在向真主表谦恭时用“崇拜”,因为真主是掌管最伟大的恩惠的,惟有真主才是应受崇拜的。  相似文献   

4.
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49∶13)  相似文献   

5.
《古兰经》是伊斯兰的根本法典,阿拉伯文“古尔阿尼”,本意是“诵读”,只有理解地天天诵读,才能知道“这是一部节文精确而且详明的经典。是从至睿、彻知的主降示的。”(11∶1)才能知道,“这是我所降示你的一本吉祥的经典,以便他们沉思经中的节文,以便有理智的人觉悟。”(38∶29)安拉派遣吉卜利勒天使把全部《古兰经》分阶段下降给安拉的最后使者穆罕默德(祈主赐他平安),安拉说:“这是一部《古兰经》,我使它意义明白,以便你从容不迫地对众人宣读它,我逐渐地降示它。”(17∶106)先知穆圣周围的弟子们,一旦听到有安拉的启示传来,大部分人争先恐…  相似文献   

6.
信经典,是伊斯兰教六大信条之一,是真主对信士们的明确教诲。“使者确信主所降示他的经典,信士们也确信那部经典,他们人人都确信真主和他的众天神,一切经典和众使者。”(2∶285)一、穆斯林“信经典”的实质内容真主创造了人类,并赋予治理世界的使命。真主为了使人们认清现世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指引人类走向正道,完成治理世界的任务,所以在每个历史时期,根据当时人类的实际需要,派遣了使者,并降示了指导人类思想和行为的经典。真主降示给人类的经典共有104部:阿丹圣人10部;师思圣人50部;伊德利思圣人30部;伊卜拉欣圣人10部;穆萨圣人的《讨拉特…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倡导精诚团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倡导的精诚团结,是以对真主的虔诚和敬畏作为核心理念和思想基础的。真主晓谕:“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你们当铭记真主所赐你们的恩典,当时,你们原是仇敌,而真主联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才变成教胞”(3∶103)。又云:“你们的这个民族,确是一个统一的民族,我是你们的主,故你们应当崇拜我”(21∶92)。穆圣训示:“信士与信士之间的关系,犹如一座完整的建筑物,其各个不同的部分互相加固。”又说:“穆斯林就是让其他穆斯林从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上得到安宁的人”。就是这种信仰与现实融为一体,以信仰为现实生活的基…  相似文献   

8.
《古兰经》中说“真主的确不喜爱过分的人。”(5∶87)不过分、不走极端、凡事谨守中道,这是伊斯兰教所主张的“适度”原则,也是穆斯林社会生活中普遍的行为取向。这种行为取向类似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儒家讲中庸之道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合乎周礼宗法等级制度的社会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9.
如何当好一个穆斯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主说:“召人信仰真主,力行善功,监且说:‘我确是穆斯林’的人,在言辞方面,有谁比他更优美呢?”(41∶33)又说:“伊卜拉欣既不是犹太教徒也不是基督教徒,而是一个中正的穆斯林。”(3∶67)各位-朵斯提们!我们都因为自己是一个穆斯林而高兴和自豪,也从内心知感真主,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要知道,当好一个穆斯林和当一个好的穆斯林也是不容易的。作  相似文献   

10.
穆斯林妇女在伊斯兰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斯林男人和女人生来就是为了同样一个崇高的目标———代主治理世界。《古兰经》说 :“信道的男女互为保护人 ,他们劝善戒恶 ,谨守拜功 ,完纳天课 ,服从真主及其使者 ,这等人真主将怜悯他们。真主确是万能的 ,确是至睿的” ( 9∶71)。因此 ,妇女在伊斯兰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同男子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指出 ,现代西方的发展及文明已向穆斯林妇女提出了有史以来文化上和实际行为上的挑战。比如 ,具有自由主义、存在主义、激进主义和两性思想的男女平等理论 ,就属于这种挑战。具有激进思潮的妇女解放理论还向妇女提出了更为复杂的问…  相似文献   

11.
“拜功对于信士,确是定时的义务。”(《古兰经》4:103)。“你当谨守拜功,拜功确能防止丑事和罪恶,记念真主确是一件更大的事。”(29:45)众所周知,礼拜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每个穆斯林都应认真履行每日的五番拜功,每周的主麻聚礼及一年的两大节日会礼。我们每做一次礼拜,既完成了自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还能获取真主的喜悦和回赐;尤其是主麻的聚礼,真主给了诸多恩惠。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  相似文献   

12.
真主说:“人们啊!确已降临你们的,是从你们的主发出的教诲,是治心病的良药,是对信士们的引导和慈恩。你说:‘这是由于真主的恩惠和慈恩,叫他们因此而高兴吧!这比他们所聚积的还要好。’”《古兰经》(10∶57—58)根据《者俩莱尼·撒威经注》的解释,以上两节经文是针对当时麦加人的,但对其他人们也具有普遍教育意义。根据苏菲派教  相似文献   

13.
漫谈游坟     
探望坟茔,历来为各族穆斯林所重视。每逢已故亲人们的周年、忌日,或者在睡梦中梦见了他们,大都要去到他们的坟茔探望和悼念。不少地方的回族习惯又称“游坟”为“走坟”。《古兰经》中提到:“竞赛富庶,已使你们疏忽,直到你们去游坟地。”(102:12)《圣训经》中记载:“艾布胡赖勒的传述:‘穆圣探望母亲的坟茔时,哭了,周围的人也哭了。他说:我恳求真主准许我为我的母亲求恕饶,真主没有准许。我又恳求真主准许我探望我母亲的坟茔,真主准许  相似文献   

14.
正《古兰经》说:"真主所派遣的一个使者,他诵读纯洁的册页"。(98:2)又说:"真主是喜爱清洁者的。"(9:108)还说:"唯带着一颗纯洁的心来见真主者,[得其裨益]"(26:89)《古兰经》经注对以上经文这样解释:"真主所派遣的使者,并让他为人类诵读洁净的《古兰经》,真主  相似文献   

15.
“高贵之夜”,系阿拉伯语的意译,还有“珍贵之夜”、“前定之夜”、“定命之夜”等译法。《古兰经》云:“我在那高贵的夜间确已降示它,你怎能知道那高贵的夜间是什么?那高贵的夜间,胜过一千个月,众天神和精神,奉他们的主的命令,为一切事务而在那夜间降临,那夜间全是平安的,直到黎明显著的时候。”(97:1—5)根据经注学家的解释,该夜是真主开始向穆圣颁降《古兰经》文之夜;该夜还是真主预定世间万事万物的命运之夜,并于该夜派遣众天使降临世间料理事务。 斋月是一年中最为贵重的月份,而  相似文献   

16.
正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你们绝不能获得全善,直到你们分舍自己所爱的事物。你们所施舍的,无论是什么,确是真主所知道的。"(3:92)真主创造人类作为大地上的代治者,派遣使者、降示经典引导世人。  相似文献   

17.
天课的意义     
《古兰经》云:“你们应当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并以善债借给真主。你们为自己做什么善事,都将在真主那里得到更好更大的报酬。你们应当向真主求饶,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73∶20)天课作为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是真主对丰衣足食、财产富余的穆斯林的一种考验。穆圣曾说:“真主规定主命天课纯粹是使我们的盈余得以纯净”。真主指令生活富裕的穆斯林,每年把盈余财产的一部分(2.5%)用于施舍,以期帮助贫穷和有需要的人,这也是伊斯兰教的一项扶贫方式。扶贫帮困、周济穷人、乐善好施、力行善功正是伊斯兰教所倡导的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18.
<正>真主说:"你们当谨守拜功,完纳天课,信托真主。他是你们的主宰,主宰真好!助者真好!"(22∶78)拜功是伊斯兰教五功之一,是教门的柱石,是一项定时的重要功修。拜功是灵魂近主的阶梯,拜功能净化灵魂、免遭罪孽、防止作恶。真主说:"你们当借坚忍和礼拜而求佑助。礼拜确是难事,但对恭敬的人却不难。"(2∶45)伊斯兰教法规定,凡承担教法义务的成年的、理智健全的男女穆斯林,都应当恪守每日五时礼拜。  相似文献   

19.
《古兰经》云:“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向真主诚意悔罪,你们的主或许免除你们的罪恶,并且使你们入下临诸河的乐园”。(66∶8)“讨白”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其意为:“忏悔”、“悔过自新”。即一个穆斯林当他犯了错误或干了罪恶。应当及时向真主求恕饶向真主真心忏悔,并立即改正  相似文献   

20.
骄傲自满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是搞好团结的拦路虎,这种恶行是真主恼怒的。《古兰经》中真主多次告诫我们:“你不要骄傲自满地在大地上行走,你绝不能把大地踏穿,绝不能与山比高,这些事,其恶劣是你的主所厌恶的。”(17:37—38)又云“你不要为藐视众人而转脸,不要在大地上狂行,真主确不喜爱一切骄傲自满的人。”(31:18)穆圣(求主福安之)也指出:“复生日,真主不理睬傲慢的人。”还说:“凡是一贯傲慢无礼,趾高气扬,神气十足,目中无人者定会被列入暴君之列,定会遭到暴君的厄运。” 但在日常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却不能铭记经训的教导,总是自命不凡,做出些许成绩就沾沾自喜,完成少许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