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的子民     
经文:出埃及记19:5 如果你们服从我,守我的约,你们就是我的子民。全世界都属于我,但只有你们是我的选民。 上帝和以色列人立约,他的条件非常简单,只要他们服从他和守他的约。从这两点看来,人不需要“做”很多事情,只要服从和遵守。如果他要的是奉献金钱或献祭,没有钱的人怎么办?如果他要的是做某项工作,不能干的人怎么办?如果他要的是要用头脑来思考的,没有学问的人  相似文献   

2.
[教学要求] 使学生懂得个人不能脱离集体,集体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有时也会发生矛盾,这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必须自觉遵守纪律。 教育学生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维护集体利益,养成自觉遵守纪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仁”是古代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春秋时代的许多著名人物,如管仲、子产、晏婴等,孔子都只肯定他们各自的长处,而不认为他们已经达到“仁”的境界。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仁”的含义,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论语·颜渊》)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说话谨慎,不轻率地发议论。这样看来,似乎“仁”的含义又极其寻常了。所以连司马牛也奇怪地追问道:“其言也訒,斯谓之仁矣乎?”孔子回答说:“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意思是有仁德的人说话时首先考虑到实践,考虑到实践就必须认真,不能敷衍凑合,这样,他说话怎么会不谨慎呢!  相似文献   

4.
从毛泽东同志的有关论述及一些重要的实践活动来看,统筹兼顾大致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一)要搞好矛盾总体与总体中各个矛盾之间的统筹。必须兼顾整体的统一性与局部的独立性。即是要建立在各个组成部分之上的整体统一性和服从整体需要,保证整体最优化的局部独立性。(二)在处理矛盾总体中各个矛盾之间关系时,要搞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次要矛盾之间的统筹。(三)在处理矛盾总体中各个矛盾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5.
集体与个人     
在集体中还能谈得上个性吗?在集体化的社会里个人还能保得住自己吗? 要回答这个经常带着忧虑心情提出来的问题,必须先对个人与集体的对立关系加以说明。人永远既是个人又是集体,人总是一个集体里的个人。个人是由于他的人类社会才成为个人,而人类社会则由于个人力量才成为人类社会。既不能有孤立的整体——我们称之为共同体(Gemeinschaft)、社会(Gesellschaft)、集体(Kollektiv)——,也不能有孤立的个人。因为人既不会作为一个单纯的机能,消失于一个蚂蚁国、一个不留下任何历史而永远重复出现并且自身完满了的整体之中,也不会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在世  相似文献   

6.
秦小林 《天风》2009,(5):19-19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与"同",差别在哪里?"和"是不同质的东西合理配合,是多样的统一,"同"是相同质的东西简单重复与重合,是单调的同一. "和而不同"思想有三条原则:一是自己要有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二是允许别人有自主权,不能强迫别人服从自己,不能推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主义;三是要善于与别人友好合作,协调关系.在人群中,既不当奴才,也不做霸主,当然也不是各自孤立的个人,而是组织成和谐的整体.这个整体使每个人能够享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这一原则也适合于宗教之间及教派之间的关系.现就上海闸北堂情况谈一些个人的感想.  相似文献   

7.
作者企图以对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经济学和哲学手稿》的“新发现”来“恢复”马克思主义内容的“真正地位和真正光彩”,说明贯串全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问题乃是“研究个人问题并为个人幸福而战斗”的“人道主义”。他说,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的新的“发展”已经使“人道主义者的马克思”的形象愈来愈发出光彩而使作为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的马克思“黯然失色”。作者认为,不知道马克思的青年时期的著作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主义。从考茨基到列宁都因为不知道这些著作而“只能学到不完全的马克思主义知识”。斯大林时期的“教条主义”则由于一种“传统的固定看法”,在发现了这些著作之后也加以排斥,因而把马克思主义僵化了。作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现实,特别是悬在人类头上的那把达莫克里斯的“原子剑”,使人的问题、个人幸福问题、人怎样摆脱异化而成为自由的人的问题空前地尖锐化了,因此各阶级、各流派的哲学家都讨论起这个主要问题来。而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是最有启发性的。作者大大吹捧现代修正主义者和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学家”在“马克思主义的旧内容的新发现”上的“功绩”,他说只有这些人才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而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作“正统派解释”的人们却长期不能“领会”这些思想。作者说,不能认为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是两个对立的马克思;既不能认为只有青年时期的马克思的思想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反过来看。他说马克思的前后著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马克思的思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虽然主题不同、用的术语不同,但是根本立场是统一的,那就是“真正的人道主义”或“战斗的人道主义”,也就是一种“幸福论”。作者说,马克思在他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生活中所发现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人的“异化”问题,他的目的是要克服种种异化。但是因为当时造成人的各种异化的根本原因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表现出来的经济异化,所以马克思进而研究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以便找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力量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克服异化,而达到实现人道主义的目的。作者说,马克思后期的著作虽然愈来愈强调阶级斗争问题,然而个人问题仍占主要地位,而且使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具有“深刻的内容”。作者认为,在工人运动摧毁了旧生活转而建设新生活的时候,关于个人的全部问题必然会“爆发”;“生和死、生活和幸福等微妙的哲学问题必定愈来愈明显地和顽强地开始出现”。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给个人问题“恢复名誉”,也就是给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实际恢复名誉”。本文在翻译时有所删节,但是保留了作者引述的现代修正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大量言论,以便让读者看到这些思想家是怎样歪曲马克思主义的,也可以看到沙夫本人是怎样向这些思想家“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一、怎样理解“集体”和集体主义所谓“集体”,首先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就一般意义上说,集体范畴的抽象相当于整体或社会范畴的抽象。就其特殊意义而言,集体范畴又必须具体化为代表社会的某一集团、阶级或国家。“集体”相对于“个人”,不仅是一个数量上的集合,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集体”是对“个人任意性”的筛选、净化和超越。因此,真正的集体既能代表个人利益和需求,又有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价值的现实存在。在历史上,人们对“集体”的理解出现过两个误区:其一,夸大“集体”的独立性,甚至…  相似文献   

9.
论儒学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悖论及其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会本位主义是指某种以他人、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的理论和学说, 它是利他主义、集体主义 (包含家族主义、团体主义、国家主义等)、民族主义等的合题。个人本位主义大约相当于常说的个人主义, 它是一种把个人的个性、价值、权利置于首要位置的理论和学说。对于儒家思想是否具有社会本位主义特质的问题, 虽然中国哲学界绝大多数论者表示肯定性的认同, 但在具体理解和诠释上却是见仁见智。关于儒学的个人本位倾向, 尽管前贤也有人申论, 但迄今仍被绝大多数人所忽视。本文认为, 儒学呈现出某种逻辑“悖论”, 它不仅具有社会本位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佛学一瞥     
诸位朋友:按照韦伯司特字典(Webster diction-ary),“宗教”这个字指的是:“用崇拜的方式,去礼拜和尊敬上帝,遵从神的命令,以追求生命的途径。”宗教的定义相当多,但如果采用上面的定义,那么佛教便不能算是宗教了;因为佛法中并没有说有一位发号施令,人类必须服从的上帝。佛陀不是一位全能的上帝。佛陀只是一个人。二千五百多年前,他出生在古代的北印度,也就是现在的尼泊尔。他是一位王  相似文献   

11.
主耶稣为救赎人类而受苦受难死在十字架上,他临终时曾大声喊说:“父啊!我把我的灵魂交在你手中。”(路23:46)多少回在苦像前恭读福音所记耶稣苦难后,掩卷沉思,感慨万千。 耶稣是天主圣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为什么死在十字架上呢?圣保禄宗徒说:“他是天主子,却由所受的苦难学习了服从,且在达到完成之后,为一切服从他的人,成了永远救恩的根源。”(希5:8、9)圣伯多禄宗徒也说:  相似文献   

12.
一朱谦之先生在“哲学研究”1957年第4期发表了“十八世纪中国哲学对欧洲哲学的影响”一文,里面充满了反马克思主义观点,史实的错误和逻辑的矛盾也是层出不穷,是一篇用资产阶级血脉贯串起来的学术论文。在批判之前,必须打破这篇文章给予我们的束缚,这就是:以马列主义词句做标签;以烦琐、冷僻的史料、许多外国人的名字和外国人的书籍、以及对问题主次大小不分、唯物唯心、进步落后一样看待等手段来困扰着我们。其实这些都是骗局。朱先生说,对待新思想有三种办法,一是置之不理;二是说他不能通行;三是说这种思想古已有之。看来,朱先生的思想,不是新思想,而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逻辑问题需要探讨。弄清这些逻辑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一、哲学教学必须遵守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一切正常的思维活动都必须遵守思维规律,否则就不能认识真理和准确地表达思想,教学活动当然也不例外。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需要辩证思维,因而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可以完全置之度外,这是极大的误解。以“不矛盾律”为例。形式逻辑的“不矛盾律”要求排除思维中的逻辑矛盾,而在辩证哲学看来,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似乎这两者是截然对立的。其实,“不矛盾律”要求排除思维中的逻辑矛盾,但并不排斥客观存在的辩证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完全符合“不矛盾律”的。列宁说:“‘逻辑矛盾’——当然在正确逻辑思维的条件下——无论在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們伊斯兰教的至圣穆罕默德曾教导我們說:“爱国属于伊瑪尼的一部份”这个訓示一直在穆斯林中传誦着;可見爱国对于穆斯林来說是何等重要了。因此,我們肯定的說,做为一个穆斯林必须是一个爱国者。在我們的教义上也曾不止一次的,要我們服从领袖,服从国家的领导人,这些不都是很明显的要我們爱国,要我们服从领导吗?这也就是我們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統,值得我們发揚和广为宣傳的。爱国不是一句空話,必须見之于实际行动,必须是遵守政府的一切法令,响应政府的各种号召,必须对于不爱国不遵守法令的行为,进行斗争,这些是爱国的起碼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吃鱼与吃鲸有个很想出名但又怕下苦功的青年,写给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这样一封信:“听说鱼骨含有大量的磷,而磷是补脑子的,看来要成为一个大作家,一定要吃很多的鱼。请问您吃了多少鱼?吃的哪种鱼?”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您得吃一对鲸才行!”  相似文献   

16.
回忆的微笑     
看到绚烂的烟花,人们总说,人生也是如此,一闪之后便归于永远的寂静。英语中有这样的谚语:“Assoonasachildisborn,hebeginstodie.”的确,“来到人间之日,便是走向死亡之时”,对于美好的事物,我们总是担心因时光飞逝而不能尽情地享受。  相似文献   

17.
老子“道”论的立论宗旨是什么?是出于一种人类学的关怀,还是出于一种宇宙论的旨趣,这是关系到老子“道”论的根本性质乃至关系到老子整个学说的根本性质的首要问题,然而,这也是一个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子“道”论是自然主义的,是宇宙论的,仿佛老子学说的兴趣是在于探讨自然宇宙的奥秘。而所谓“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这种来自儒家道德本位主义立场的批评就更加久远地影响了老子学说的历史命运。可是于今看来,  相似文献   

18.
路易斯·帕罗是美国著名的基督教领袖。在这位曾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过大型布道会的世界著名布道家面前,赵启正坦率而幽默地说:“我不是信徒,为什么?因为我不能理解上帝。“”我不知道上帝说英文、法文还是西班牙文,我也不知道他的形态如何。”帕罗的回应是:“我不能对您布道。”帕罗如是说,是因为,他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来会见赵启正这位很受许多外国人欢迎、很使诸多记者折服的“大人物”的。帕罗见面就说:“赵先生,最近各大媒体都在报道您,您正在主办《财富》全球论坛,您成了报纸新闻的头条人物,所以我在报纸上和电视上多次看到您。”这…  相似文献   

19.
沈承恩 《天风》2003,(1):4-6
经文 太5:17-18 主耶稣是一位创新的主。因为我们所信的上帝是创造主。我们说“上帝是创造主”,用的是现在式,而不是过去式。如果我们把上帝的创造仅仅限制在创世记第一第二章所记的一些事,我们说“上帝是创造主”,只能用过去式。这样,我们就不能说“上帝是创新的主”,也就不能说“主耶稣是一位创新的主”。创新必须不断创造。我们往往会把上帝的创造与救赎割裂开来。以为创世记第一第二章记了上帝所有的创造工作,在这两章  相似文献   

20.
全国一盘棋,簡单说来,就是全局观点。这是我們进行阶級斗爭和生产斗爭必须遵守的一条重要的原則。早在一九三六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爭的战略問题”一文曾指出:“說‘一着不慎,滿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下棋如此,战爭也是如此。”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又指出:“我們作計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記这一点。”这就是說,全国一盘棋的方針,并不是新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就以全局观点即一盘棋思想教育全党全軍。在中国革命战爭史上,到处都闪耀着这种偉大战略思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