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传佛教是中国佛教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东南亚泰国、缅甸的佛教有着法脉的密切联系。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中国佛教正在飞跃前进,云南的南传佛教作为我国边疆地区的主要宗教之一,如何在新形势下紧趋中国的发展步伐,需要我们去重视与努力参与。调整有关宗教政策,发挥特区的“特”字作用。打造南传佛教的黄金纽带,需要解决的是理论问题。南传佛教的寺院需要得到很好的提升。解决南传佛教的发展不是重视人才缺少的问题,而是如何重视人才的使用。总之,让云南南传佛教背靠世界佛教中心的中国佛教,最终形成北传佛教与南传佛教两条黄金纽带,将亚洲佛教南北打通,为中国经济与文化发展做好现实的服务,实现中国佛教崛起之理想。  相似文献   

2.
在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中,南传佛教具有鲜明的区位优势。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挥南传佛教的宗教正能量,发挥南传佛教的文化战略支点作用,依托南传佛教的宗教网络组织,以世界文明之间的平等、宽容理解和交流互鉴为文化合作机制的前提,在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平台上,打造南传佛教的文化软实力,建立深层次的世界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形成平等包容的国际对话模式。同时,努力以宗教力的区位优势来持续打造文化区位优势,补充经济区位动力的不足,形成文化与经济区位优势互补的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公共外交中应充分发挥南传佛教民间外交的独特优势,使南传佛教成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共同话题”,实现南传佛教“地缘优势”与“中国叙事”的良性互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传输中国正能量,真正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囤家问的民心相通、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23年10月11日至24日,由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主办、中国佛学院协办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教职人员培训班(第1期)在中国佛学院凤凰岭校区开班。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是来自云南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保山、红河等地的南传佛教中心佛寺住持和南传佛教重点寺庙教职人员。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0,(4):44-44
<正>本刊讯3月22日至23日,中国佛教协会南传佛教工作委员会暨云南省佛教协会南传佛教工作委员会,在云南佛学院举行了第一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南传佛教工作委员会的成员、云南省南传佛教地区部分佛协的会长、秘书长30多人。会议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南传佛教工作委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南传佛教人才培养,推动南传佛教健康发展,10月23日至26日,国家宗教局联合云南省民宗委在云南省德宏举办"南传上座部佛教教职人员培训班",来自云南省5个地市的80名南传佛教教职人员、宗教工作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习研讨。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为学员讲授了我国宗教状况和宗教政策。中国社科院、云南大学的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培训期间,还组织学员围绕南传佛教活动场所管理、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座谈。学员们表示,此次培训班重点突出、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7.
与汉语系佛教中的人间佛教运动相似,稍晚一些,南传佛教从20世纪的1970年代开始有所谓佛教的参与运动。所谓“参与”是指对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3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云南省临沧市孟定镇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交流南传佛教地区管理经验,研究促进南传佛教僧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引导南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  相似文献   

9.
佛教中有关舞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佛陀时期。佛教东传,舞蹈也一定传了过来,要不敦煌洞窟中怎么有那么多的舞蹈壁画呢?可惜汉族人不大喜欢用舞蹈表达感情,所以把佛教舞蹈都留在了墙上,在现实佛教仪式和佛教民俗中却少有舞蹈表现。所幸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却十分重视舞蹈,特别是南传佛教,几乎所有佛教节日舞蹈都是少不了的,不仅少不了,而且几乎男女老少官员百姓一齐上场,只是没有僧人参加,因为上座部佛教戒律禁止僧人歌舞。在云南傣族村寨里,佛教民俗舞蹈最常见的有“喊扎舞”和“戛秧舞”等,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是象脚鼓和铓锣。  相似文献   

10.
觉音所著的《清浄道论》,是综述南传上座部佛教思想的一部最详细、最完整、最著名的作品,是研究南传上座部教理的必读之书。觉音引用了整个南传三藏要点并参考斯里兰卡当时流传的许多古代三藏义疏和史书而写成此论。所以《大史》称它“为三藏和义疏的精要”;德国的唯里曼·盖格教授也说它“是一部佛教百科全书”。亚洲南方各国的佛教学者都要研究这部名著,其他世界佛教学者也都很重视研究它。读了此书,可以了解南传佛教的主要教理,也可以看到一些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历史等问题。尤  相似文献   

11.
两千多年来,南亚、东南亚社会中的南传佛教顽强生存着,铸造了这里的民族和国家,也对包括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在内的佛教发展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南传佛教国家又与西方世界发生了决定性的因缘际遇,从而使其自身发展也融入到全球性的现代化过程。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讨论:南传佛教在佛教史上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南传佛教的社会政治功能;南传佛教对现代化潮流的适应。  相似文献   

12.
刀述仁 《法音》2006,(1):8-9
尊敬的圣辉法师,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暨第三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在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的重视下,在云南省宗教事务局和思茅市委、景谷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天就要圆满结束了。在短短的两天会议期间里,我们回顾南传佛教的过去,展望南传佛教的未来,有喜有忧。虽然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一次会议就可以全部解决,但是,我们还是理出了一条比较清晰的路子,对今后南传佛教工作方向有了更加明确、更加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各级党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重视与支持,…  相似文献   

13.
吕彤 《法音》1993,(12)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一日电者“南传上座部佛教虽然在信徒人数、影响力等方面比不上汉传和藏传佛教,但它也是我们祖国佛教的一部分,并且对祖国的稳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2月15日至21日,云南各族数万群众聚集瑞丽市喊撒村,按照南传上座部佛教治丧传统仪轨,为他们所尊敬和热爱的高僧伍并亚·温撒长老送行。 伍并亚·温撒长老是我国佛教界、特别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知名高僧,在我国云南省及周边部分东南亚国家佛教徒中享有较高威望。伍并亚长老毕其一生从事佛教事业,爱国爱教,协助党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发扬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精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同时党和政府…  相似文献   

15.
2018年3月30日在云南临沧召开的中佛协第九届理事会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委员、学者们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和学术成果交流,围绕南传佛教地区寺院管理经验交流、研究促进南传佛教僧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真知灼见,对引导南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中国化方向等目标意义深远,特综述其中要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正3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云南省临沧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交流南传佛教地区管理经验,研究促进南传佛教僧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引导南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中国化方向,抵制商业化不良影响,凝心聚力,共同促进我国南传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会议的主题发言,从坚持中国化方向、发挥中国南传佛教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肖永明 《法音》2006,(1):33-39
三大语系佛教在中国汇归一处,传承弘阐,波澜壮阔,蔚为大观。然而,传布于彩云之南的我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由于山重水复,时空阻隔,对于我们这些汉地佛教学人,总有一份神秘感,同时还有更多的期许和想往。因缘际会,2005年一年之中,笔者两度前往云南南传佛教地区。10月14日至21日,笔者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组织的云南上座部佛教调研。12月13日至14日,笔者又参加了在云南省思茅市景谷县举行的中国佛教协会第三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藉此机缘,笔者得以巡礼云南上座部佛教地区,见闻所及,感慨万千!一千里来寻,一路上,悠扬的傣族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旋律,…  相似文献   

18.
佤族南传佛教社会的“阶序”是以佛教的业力和功德观念作为分类基础,以神圣性逻辑和世俗性逻辑的对立和交融形成的.它不同于印度种姓社会以洁净和不洁为分化基础的阶序,信仰南传佛教的佤族社会“阶序”体现的是佛教思想价值观念的体系化关系,是信仰南传佛教的佤族社会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和宗教结构相互作用并趋于稳定的保障,它使生活于佤族部落的每一位成员一生注定是与整个佤族社会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傣族社会的早期,原始宗教信仰占有统治地位,后来,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傣族接受了佛教的教规、教义。从此,在很长时间里,傣族的民族教育依附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佛教教育体制。一在传统的佛教教育体制中,佛寺不仅被傣族群众当作宗教活动场所,而且还被他们当作教育机构和学习文化的场所,从而形成了特有的“佛寺教育”。傣族群众普遍认为,人的一生富贵与否、聪慧与否都是命运的安排,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虔诚的“赕”(dan,意为奉献)。为了让孩子多得幸福,就要把男童送入佛寺当和尚,接受教育,长期以来就形成了这种佛教教育与傣族教…  相似文献   

20.
宗教经济的积累、宗教消费水平以及宗教经济的管理和运作模式是构成寺院经济体系的几个重要因素。就南传佛教寺院经济而言,村社供养制、南传佛教的寺院管理模式以及寺院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是影响中国南传佛教寺院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变量,它们以三足鼎立的态势影响着南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围绕着这三个重要支撑点进行研究,分析当代南传佛教寺院经济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