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朝郑和(1371—1434)是中国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他率领巨舰百艘,七下西洋,远航亚非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历经二十八年之久。郑和为增进我国与亚非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友好关系,为推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七下西洋期  相似文献   

2.
马欢,明代回族穆斯林,字宗道,别字汝钦,自号会稽山樵,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他通晓阿拉伯语,曾以通事(即翻译)的身份分别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永乐十九年(1421年)、宣德六年(1431年)随郑和三下西洋,跋涉万里,先后访问过20余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曾率船队七下西洋,这对中西交通的发展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作为远航的随员之一,马欢虽系通事,但却富有远见卓识,他非常珍视每一次出访机会,对郑和所到各国的位置、重要都会、形胜名迹、山川地理形势、社会制度、政教刑法、生产状况、商业贸易、人民生活、社会风俗、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应印度尼西亚郑和哈夷基金会创始人柳民源先生的邀请,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承真于2015年10月11至15日出席在印尼泗水郑和清真寺举行的郑和清真寺落成13周年庆典活动。在印尼期间,郭承真一行还拜会了印尼东爪哇穆斯林学者理事会(MUI Jatim)、穆哈默迪亚(穆斯林联会)东爪哇分会(PW Muhammadiyah Jatim)、伊斯兰教联会东爪哇分会(PWNU Jatim)。中国  相似文献   

4.
郑和航海的地理学贡献及评价──纪念郑和归真560周年吕患成我国伟大的回族航海家郑和(1371~1433/1435)归真已560年①,他留给人类的贡献是妇孺皆知的。一、世界空前规模的航海实践我国人民的水上航行历史悠久,有关船的发明传说很多,伏羲、伯益、...  相似文献   

5.
郑和(1371-1435年)是我国15世纪杰出的航海家。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他亲率舟师2万余人,冲破太平洋、印度洋的惊涛骇浪,七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余国。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足迹之广,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对外开放,也是中国与亚非各国间一次经济、文化大交流,创下了古代中外航海家彪炳史册的伟大业绩。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郑和无论是在中国航海史、世界航海史,还是在中国回族史上都可以称之为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伟大先躯者,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郑和(1371-1435),回族,原姓马,名文和,小字三保,人称“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出生在云南昆阳州和代村一户虔诚的穆斯林家庭,其父、祖父都曾到沙特阿拉伯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故称为马哈吉。郑和聪敏勤奋、胆识过人,深谙兵法,“知兵习战”,有韬略智谋,因跟随皇叔燕王朱棣“北伐”、“靖难”有功,深得燕王朱棣的信任和器重。朱棣夺取政权后,晋升郑和为内官监太监,…  相似文献   

7.
周志斌 《学海》2005,(5):181-184
2005年是郑和七下西洋600年周年。随着气温的上升,全国各地纪念郑和远航600周年的活动也达到高潮。7月4-6日,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和组织,由国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传承文明走向世界和平发展———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在六朝古都南京和江苏太仓召开。7月4日上午,“传承文明走向世界和平发展———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在南京钟山宾馆隆重开幕。江苏省省长梁保华主持开幕式,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致欢迎辞,国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  相似文献   

8.
世界哲学大会按规定每五年举行一次。上一届于1983年8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召开。下一届即第十八届,决定于1988年在英国的布赖顿召开。《今日哲学》杂志除在每次大会召开的当年,刊专文介绍大会外,习惯上在两次大会之间发专稿介绍世界哲学大会的情况。本文是 V.科希(Cauchy)和 J.古齐恩斯基(Kuczynski)的两次谈话记录。一次是在十七届大会之前,一次是在大会之后。提问者古齐恩斯基是波兰哲学季刊《辩证法和人道主义》的编辑。回答者科希是十七届蒙特利尔大会的主席,以后被推选为“世界哲学学会联合会”(FISP)主席。他还是蒙特利尔大学哲学系主任、加拿大哲学刊物《对话》的创办人。(他于今年6月应中国社科院邀  相似文献   

9.
一、中马穆斯林之间的历史友谊中马两国穆斯林之间的历史联系,可以追溯到明代(1368-1644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是云南的穆斯林,受大明永乐皇帝的委任,数次航行到马来群岛,经此抵达非洲东海岸。在他28年(1405-1433年)的航海事业中,许多信息都记录在马欢的《瀛涯胜览》和费信的《星槎胜览》中。郑和的许多同行者是穆斯林,因此,有学者认为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伊斯兰教的发展同郑和有关。  相似文献   

10.
第27届国际心理学大会(2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0)于2000年7月23—2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本拟根据ICP2000组委会提供的各国代表名单,从经济和心理学发展程度、地理位置和官方语言等几个方面分析与会代表的构成情况,考察我国应如何有重点地宣传和组织第28届大会(ICP2004),努力争取更多的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12年中国航海日的临近,中国航海日活动南京组委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各项工作。其中如何安排好中外来宾中穆斯林代表的就餐问题,也提到议事日程。中华老字号、中华餐饮名店清真南京安乐园菜馆,因为在200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期间,曾组织有关人员赴云南、福建考察采风,搜集整理了有关郑和文化素材,并与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的专家们一起探讨,共同研制出一套经典清真菜单,并定名为"郑和航海宴",受到参会代表一致赞扬。此次中国航海日纪念活动该店再次被选定为接待单位。为了提升"郑和航海宴"的文化内涵,安乐园菜馆会同有关部门提前半年时间进行精心准  相似文献   

12.
据明朝文献记载,郑和在28年的时间里共七下西洋,遍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船队数目动辄二三百艘,人员最多时达到二万八千人之多。这样庞大的船队必须有严密的编制,科学的分工与管制,才能严整有序。而许多穆斯林正是在这样的编队中,在郑和历次下西洋中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做为七下西洋的统帅郑和,是出自回族名门赛典赤·赡思丁后裔的论述文章已有多篇,本文不再述。这里只想记述那些追随郑和的其他穆斯林们。马欢,字宗道,别号汝钦,自号会稽山樵,浙江会稽人,回族。因才干优卓,通晓阿拉伯语,以通译番书的身份,先后参加了第四、六、七三次远航…  相似文献   

13.
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是我国航海史上的辉煌历程,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有关郑和下西洋起因研究的相关结论还需要进一步推敲。本文通过对明成祖和明宣宗对郑和下西洋的“敕谕”或“敕书”的分析,借助明人有关“郑和下西洋”的笔记材料,以及国外对东南亚伊斯兰教史研究的成果,认为郑和奉使下西洋是承担着某种“特殊的朝廷使命”,这种使命包含有从海路探求到麦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月5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召开《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研讨会。会上,北京、内蒙古、上海、江苏、湖南、广东、云南、青海等8个省(区、市)伊协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全国各省(区、市)伊协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期专题对部分大会交流发言进行摘编,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内罗毕宣言     
《法音》1984,(6)
一九八四年,“世宗和”在内罗毕举行了第四届大会,来自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和大多数宗教(佛教、基督教、孔教、印度教、耆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神道教、锡克教、拜火教、北美地方各传统教派以及其他宗教)的近六百名代表出席了本届大会。鉴于文化传统不同这一特点,我们在本届大会上提出了一个共同关心的紧迫问题——“宗教要争取人类的尊严和世界和平”。我们之所以把争取人类的尊严和世界和平这两个目标相提并论,是因为这两个问题息息相关,必需同时争取。  相似文献   

16.
冯鹤 《中国宗教》2022,(12):52-53
2022年9月13至15日,第七届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斯塔纳召开。应哈参议院主席、大会秘书长阿希姆巴耶夫邀请,我国宗教界组成了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为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宗性为副团长的7人代表团赴哈出席大会。此次出访是新冠肺病毒情暴发以来我国道教界、佛教界的首次出国交流活动。代表团在新冠病毒疫情仍在全球流行之时,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会议各项议程并安全顺利回国。  相似文献   

17.
第十三届国际黑格尔大会从1979年8月27日至9月]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33个国家的大约150位哲学家和其他科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的总题目是《同一性·差别·矛盾》。全体大会、晚上的讲座和四个小组都热烈地讨论了这个主题,同时在哲学或与哲学相近的学科各不同领域里研究了这些辩证的基本概念。国际黑格尔协会主席伯耶尔(W. R. Beycr)宣布会议开幕。迈耶尔(R. Meycr)教授(瑞士)作了  相似文献   

18.
2004 年8月8日~13日,北京 (www.icp2004.org) 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将于2004年8月8~1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欢迎国内代表踊跃报名参加这一盛会。 国际心理学大会是心理学的奥林匹克大会,每四年一次。ICP2004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心理学大会,对中国心理学者是百年一遇的机会。在北京即可与全世界3000名国际心理学同行交流您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和成果。您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包括口头报告和展报),将在《国际心理学杂志》(SSCI)摘要发表 会议概况:预计各国…  相似文献   

19.
刘振华 《学海》2005,11(3):62-65
人类历史是由一组组现象构成的,而任何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现象实质上都是一种文化现象.郑和下西洋作为一个对世界航海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现象,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外交、贸易、航海等丰富的内涵.郑和以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创造了七次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下西洋的奇迹,体现了一个和平友好使者的形象.然而,在国外的郑和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诸如郑和下西洋是"侵略论"之类的"误读".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现象进行文化解读,可以看出郑和远航在走向世界开展和平外交的过程中,以"共享太平之福"为宗旨,弘扬"和为贵"的精神,为传播中华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古代航海史的群英谱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东方明星,他就是中国明朝初年的回族穆斯林大航海家、外交家和军事家郑和(1371-1435)。他受中国明朝成祖、仁宗和宣宗三位皇帝的派遣,以中华帝国钦差总兵的身份,统率着由200余艘大型海船和28000名船员组成的和平友好远洋船队,从公元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间,往返驰骋在太平洋与印度洋辽阔的海面上,把古代波斯湾与阿拉伯海通往中国东南沿海的著名海上丝绸之路,推向了极度的繁荣,成为中国历史上对外开放的一大盛事,中国历史上称为“郑和下西洋”。明朝时中国人观念中的西洋,就是今天的东南亚,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