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易学文献原论(二)周玉山三、易籍的分类易籍分类的目的,就是要客观地反映易籍的学术流别和形式流别。如何对易籍进行准确恰当的分类,是历代目录学家长期探索的问题,古人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而在他们的分类实践中便有了种种不伺的做法。首先让我们看...  相似文献   

2.
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易学家众多,易学著作亦层出不穷,这一时期是易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两汉至南北朝的易学著作绝大部分都散佚了,流传至后世者,唯三国魏王弼《周易注》而已。钩沉索隐,辑佚补缺,是摆在易学研究工作者面前的急迫任务。在易学文献辑佚方面成就最大者,为清代学者马国翰。他辑录易类佚书数量较大,又多有独创之功,所辑佚文较为完备,考证详明,每书皆有叙录,为易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山东大学图书馆的藏书中 ,易学书籍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 ,在省内均名列前茅。山东大学自 1 988年成立周易研究中心 (现名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以后 ,图书馆更加注意易学书籍的收集。近几年新购入《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等大套丛书 ,使我馆易学书更加丰富 ,古今存世易籍 ,基本囊括。但我馆易籍 ,相当一部分分散在各丛书之中 ,读者很难从书名做到全面了解。山大周易研究中心成立以后 ,特别是 1 999年更名为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并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来 ,其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 ,学术交…  相似文献   

4.
《论语说》是苏轼一部重要的经学著作,惜已失传。今人卿三祥、马德富、舒大刚诸先生为之辑佚补苴,搜罗甚富,力求还原此书原貌,足以嘉惠学林。然其中辑自《四书朱子本义汇参》数条之可靠性存疑,有待商榷。本文一一加以辨析,并据此发现《历代名贤确论》一书可以为《论语说》辑佚提供新材料数则,均辑出并列于文后,以资补遗。  相似文献   

5.
南齐学者刘瓛学问淹博,通贯数经,为时人所重,号称"儒者宗"。在《周易》研究领域,刘瓛撰有多种著作,惜皆已亡佚。本文在总结前人辑佚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传世文献及域外汉籍的征引情况,对刘瓛《周易乾坤义》《周易系辞义疏》两部著作的佚文进行重新辑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刘瓛易学的相关特色。  相似文献   

6.
<正>林忠军教授潜心研《易》三十年,《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一书主要是作者近年来易学研究最新成果的结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出土易学文献蠡测、易学史管窥、易学方法论和易学哲学解释。全书阐述、论证了《周易》文本的形成与内涵,易学史的脉络和研究方法,以及易学解释学的形成与转向,将作者对于《周易》研究的思考与时代思潮的结合鲜明地展示了出来。  相似文献   

7.
书讯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希望购买本“中心”所出易学书籍的要求,我处继续邮购如下易学书籍:1.《周易折中》校点本,巴蜀书社出版,每册定价53元,邮挂费5元。2.《象数易学研究》(第一辑),齐鲁书社出版,每册定价18元,邮挂费3元。3.《象数易学研究》(第二辑),齐鲁书社出版,每册定价18元,邮挂费3元。4.《大易集要》,齐鲁书社出版,每册定价16元,邮挂费4元。5.《大易集述》,巴蜀书社出版,每册定价45元,邮挂费5元。6.《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齐鲁书社出版,每册定价30元,邮挂费4元。后四种图书…  相似文献   

8.
高雨 《周易研究》2007,(6):22-28
唐人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是现存最早的两汉象数易学文献,具有独一无二的文献价值。然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作为经学的解释文本是其所处时代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他以两汉以来的象数易学及唐代易学中的"新义"反对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反映了唐代易学发展的新动向;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强烈地批判了王弼等玄学派易学"以无为本"的哲学观念,在整个易学哲学发展史中,成为沟通汉代易学与宋代易学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9.
陈彦杰  孔帅 《孔子研究》2019,(2):159-160
<正>清代是易学兴盛的时代,也是易学研究的转型期。此一时期,易学诸家林立,历经多次变迁:清初宋易衰落,易学辨伪之风大盛;乾嘉汉易复兴,象数、训诂成为治易的主导方法;道光以后汉易衰微,易学研究再度转型。长久以来,在许多学者的心目中,清代易学主要是对汉易的辑佚与再现,创造性和学理性乏善可陈。因此,学界对清代易学虽有所讨论,但提升空间仍然很大。就专人专书而言,部分易学人物和著作关注度不足,鲜有讨论;易学史著作则多以通论为主,博而不专,缺乏深层探讨。  相似文献   

10.
《山东文献集成》前后共出四辑,是目前全国最大规模的地方文献丛书。该《集成》对山东易学文献做了资料调查、搜集、甄选、出版等一系列精益求精的工作,最终出版二十余种学术价值较高而流布不广的作品,此举为经学、哲学、史学、地方文化研究提供了丰赡而宝贵的资料。本文选取其中的《读易便解》、《周易直解》、《周易注》、《焦氏易林校略》、《周易古本集注》及其《续编》、《周易遵翼约编》、《易象集解》、《周易注解》、《易说》、《硕松堂读易记》、《周易述传》、《李石桐先生注易经》等十三种学术价值较高的稀见易学典籍略加提要,以提请易学或相关文化研究者注意。  相似文献   

11.
略析吴澄的易学象数思想章伟文吴澄(1249~1333),字幼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是宋末元初的一位著名易学家和理学家,其易学著作主要有《易纂言》和《易纂言外翼》。《四库全书总目易纂言外翼提要》认为:“自唐定《正义》,易遂以王弼为宗...  相似文献   

12.
易学文献原论(三)周玉山二、校理古文献流变不一,众说纷坛,且传久失真、鲁鱼亥豕,而今人卒能循其脉胳校读研习者,赖于校理。《周易》号称中国最古之典籍,易学一向为经学中之大国,易学文献,代有累积,所谓流变纷坛者,尤以此学为甚,故校订董理之事,不可或缺。兹...  相似文献   

13.
稿约     
本刊主要刊登象数易与义理易、《周易》经传与易学史研究、出土易学文献研究、易学与哲学文化、易学的现代价值、易学研究方法论、易学史料学、易学与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稿件。欢迎广大易学专家、学者和易学爱好者赐稿。  相似文献   

14.
郑玄(127—200)东汉经学家。他毕生潜心整理、研究当时流传下来的古典文献,通过注释诸经,创立了“郑学”。于《周易》,他博学多师,建立了以象数学为骨干的博大的易学体系,成为东汉易学一大家。通观郑氏易学,主要有四个显著的特征:爻辰说、礼象说、易数说及易学训诂。兹从这四个方面对郑氏易作以述评,就教于学界方家。一、爻辰说爻辰是象数易学的范畴,它作为一种学说产生于汉初,盛行于东汉,其余音波及几千年,一直到清末,仍为一些易学家笃信和研究。经过历代易学家精心雕琢和阐发,爻辰说的内容丰富而深刻,蕴涵了天文、历法、音律等古代自然科学知识,成为易学家建构象数理论体系和变占筮法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5.
冯惟讷的《诗纪》,是史上第一部旨在网罗一代文献之全的总集,但对其编纂的具体过程及体例特点、历史贡献等,学界的评价是不够的。其对唐前诗歌的辑佚整理,不仅开风气之先,更为后来的“全集”整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惠栋易学著述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共搜考清代学者惠栋有关易学研究的著述20种,其中3种有目无书.所传17种书中,3种为整理辑佚前人易学之作,其余14种或为惠氏易学专著,或为其笔记、文集,其中多有涉及易学者.本文皆详为考释,并撰写<提要>.对<四库全书总目>以来前人论说之误者,亦皆一一考辨,并加以补正.  相似文献   

17.
严可均《全三国文》从《列子·仲尼篇》张湛注中辑佚的何晏《无名论》,存在着重要的疑问。本文通过辨疑,考订《无名论》辑佚杂有张湛的随文注语。依据考订,澄清了何晏《无名论》的文献面貌。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何晏"贵无"说的理论特质和思想地位加以判断,肯定了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丁四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全书274页,计17.7万字,为"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新知论丛"之一种。作者认为,"国内的易学研究,……实始于出土易学,始于所谓数字卦问题",大量易学材料的发现,丰富了易学知识,提出了新的易学问题。本书分三编,共九章,由作者发表过的九篇论文略加编辑、润色而成。第一编分两章。"从出土材料论《周易》卦爻画的性质和来源"认为《周易》卦爻画的来源经历了从五十五数揲蓍法到五十数揲蓍法,从爻体六、一(七)到一(七)、八的演变,今本及出土诸本《周  相似文献   

19.
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四个千古之谜。作为“易学”之源,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内在关系,正因为如此,所以自《易传》始,古代“易学”家们早就把它们四者拴在一起了。可这种必然的内在关系究竟表现在哪里?古往今来,谁也没有说清楚。笔...  相似文献   

20.
安东尼及其《周易》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东尼及其《周易》心理学研究赵继明目前,易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在西方,西人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周易》,研究成果难以数计。在查阅西方易学文献时,有3条材料不由人不注意到“安东尼”这个名字。一,在以IChing(易经)为题的西文著作中,有8个版本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