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6年9月初,由山东省孔子学会和淄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发起,在淄博市召开了《春秋》经传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省市以及港、台和日本、德国、美国、以色列等国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对《春秋》及其三传进行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据到会的资历较深的专家学者反映,这种高层次的把《春秋》经、传,齐学、鲁学放在一起进行研讨的大型学术会议,至少自辛亥革命以来是第一次。从本期起,我们首先发表杨向奎等先生为大会提交的论文,以后将陆续选择部分论文在本刊刊发,以飨读者。同时也想把这个“经学论苑”栏目继续办下去,希望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2.
书讯     
由李文潮和H .波塞尔教授主编的《莱布尼茨与中国———〈中国近事〉》发表 3 0 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于 2 0 0 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697年 ,莱布尼茨发表《〈中国近事〉》一书 ,1997年在德国柏林召开了有关该书的第一次国际会议。几乎所有研究莱布尼茨的国际学者都参加了该次研讨会。本书就是该会议的论文集 ,内容包括《〈中国近事〉》的背景 ,莱布尼茨与在华传教士的关系 ,莱布尼茨对中国社会和中西文化交流、《易经》和儒家思想的看法 ,以及《中国近事》的影响。该书适合哲学工作者、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者以及大学生阅读 …  相似文献   

3.
曹景年 《管子学刊》2021,(1):108-114
传统观点认为,汉代经传皆别行,东汉才开始出现经传合编的现象。海昏侯墓新出土的《诗经》和《春秋》简则提供了西汉时期经传合编的典型例证。海昏侯本《诗经》采用随文训诂形式,与今本《毛诗》同,注是经的附庸,这种合编形式可能是早期解经的基本模式。海昏侯本《春秋》经传是比较典型的经传合编,与今本《公羊传》基本相同,由此可见经传合编不晚于西汉中后期。但这种形式最初可能仅限于民间流行,在官方层面经传仍是别行。东汉的马融以经传合编的形式为经作传,后世引以为法,经传合编遂逐渐取代经传别行。探明经书文本的别行与合编问题,对于研究经学史和古代文献形制的发展流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春秋》经传有关齐都临淄城的记述曲英杰《春秋》经传记载宏富,阐述精深,使许多春秋史事及典章制度得以流传,为后世所知,其中不乏对齐都临淄城建制的记述.将散见于《春秋》经传中的诸如齐都临淄外郭城及城门、宫城及世卿居宅、街里及国市等史料勾辑梳理,并参照其他...  相似文献   

5.
由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周易》研究室筹备并发起的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5日至9日在济南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南斯拉夫、丹麦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和大陆学者近二百人参加了这次讨论会。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一、《周易》经传的研究1.《周易》的成书问题。这个问题是历代学者热衷讨论的课题。这次盛会根据考古发现的新材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成中英认为:《周易》的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天人互感、万物化生的观念,历经夏之玉器时代、商之龟卜时代、周之卜  相似文献   

6.
1992年第3期《管子学刊》发表了胡家聪先生的《〈管子〉中“王、霸”说的战国特征——兼论〈管子〉并非管仲遗著》。笔者本着学术争鸣的精神,对此文提出批评意见,以就正于大方之家。学术问题不能由学术之外的任何因素解决胡家聪在《管子学刊》创刊号上发表了以批判姿态出现的、专门批判关锋、林聿时的文章,题为《〈经言〉作于战国考辨——驳〈管仲遗著考〉》(按:1 959年关锋、林聿时于《中国哲学史论文集》初集发表《管仲遗著考》,后收入他们的专集《春秋哲学史论集》;这  相似文献   

7.
印尼举行郑和国际学术讨论会孔远志1993年8月28日雅加达沙里夫·希达雅图拉伊斯兰教学院举办了“郑和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马贤和笔者应邀参加,马副会长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缅怀先贤伟绩增进中印友谊》的讲话。会后,由印尼驻华副大使苏纳约...  相似文献   

8.
东方文明与21世纪社会伦理道德──21世纪社会伦理道德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王华由中国曲阜师范大学和韩国庆熙大学联合主办的“21世纪社会伦理道德”国际学术讨论会,不久前在曲阜召开。来自6个国家20多所高等学校的80余名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了50多篇学术...  相似文献   

9.
《周易》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25日至29日在长沙举行。这次讨论会由湖南师范学院发起,与会者有来自全国九个省市的专家、学者40余人。讨论会收到论文十多篇,还收到湖南师院宋祚胤近著《周易新论》。会议就周易的成书年代、性质、思想内容和研究方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评价了宋著《周易新论》。关于《易经》的成书年代近年来学者有四种观点,即殷末周初说、西周前期说、西周末年说,春秋战国说。这次讨论会学者多数持西周末年说。其理由是:(1)《易经》的文  相似文献   

10.
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省哲学史学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联合发起的《周易》学术讨论会,于5月30日至6月5日,在武汉召开。与会代表150人,提交论文130余篇,专著5部。这次会议是一次以《周易》为结合点的多学科综合学术讨论会。会议研究了近年来新出土的有关《周易》的文物资料;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中国哲学史学的科学化,《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于八月十五日至十六日,邀请在京的中国哲学史专家、学者,举行探讨哲学基本问题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的学术讨论会。这是该编辑部于去年夏季在密云举行的“为中国哲学史学科学化而努力”的学术讨论会的续继。持有各种学术观点的四十余名哲学史工作者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议结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实际,来探讨恩格斯所提出思维和存在关系这一哲学基  相似文献   

12.
第六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段长山第六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10月16日至19日在《周易》发祥地中国古都安阳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易经学会、安阳周易研究会、安阳周易学院等四个单位联合发起召开的。中华炎...  相似文献   

13.
宋代大儒朱熹对儒家的许多经典都有精深的研究 ,唯独对《春秋》一经很少作出讲解和阐发。他虽然不敢否定《春秋》的经典地位 ,但他反对“一字褒贬”说 ,反对以“例”说春秋 ,对三传以及历代经师的解经表示出了强烈的怀疑 ;同时 ,对在当时有着重要影响的程颐与胡安国的《春秋传》也提出了批评。他的客观求实的态度 ,在当时的儒者中独树一帜 ,他对《春秋》经传的看法 ,在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为了广泛团结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深入开掘《管子》与齐文化遗产,推动齐文化的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淄博市人民政府、齐鲁石油化学工业总公司、临淄区人民政府四单位联合发起,拟于1989年10月在齐国故都所在地——临淄召开“《管子》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将发扬稷下百家争鸣之学风,总结和交流1986年全国首届“《管子》学术讨论会”以来的研究成果,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管子》与齐文化所涉  相似文献   

15.
纪念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二百周年和黑格尔逝世一百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9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 外国哲学史学会执行会长、哲学所副所长汝信主持了会议。学会名誉会长贺麟在会上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出席了大会并发表了讲话。来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际黑格尔协会主席柏耶尔教授、国际康德学会主席冯克教授、国际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逻辑学会、湖南省社联、湖南师院等单位联合发起的逻辑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8日至15日在长沙举行。与会者包括我国逻辑学界著名专家、教授共230余人。提交学术论文150余篇。讨论会分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西方逻辑史三个小  相似文献   

17.
黎汉基 《中国哲学史》2020,(2):33-39,70
皮锡瑞以“借事明义”概括《春秋》大旨,是一项错误而又有待辨析的学术主张。承认“事”的次要性、工具性和可阙性,不意味必须接受“事”的可伪性。皮氏的举证不能证明孔子和《公羊》作者同样允许“事”的假托,论证欠缺说服力。此外,“借事明义”的观点不见得符合经传的内容,掩盖了《公》《穀》二传也有强调史实的一面,因此不宜把它视作指导经传解读的有效原则。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逻辑史研究会、复旦大学哲学系、华东师大政教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联合召开的中国逻辑史第四次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2日至10日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和资料30篇。会议首先进行了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冯契教授在会上作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方法论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以丰富的史料介绍了墨子和荀子的方法论,说明了我国古代科学方法的发展与演变。李匡武教授作了题为《王充的〈论衡〉是一部重要的逻辑论著》的学术报告,肯定了王充的“疾虚妄”是贯穿〈论衡〉全书的中心思想,并归纳了王充  相似文献   

19.
纪念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二百周年和黑格尔逝世一百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9月9日至9月1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贺麟教授在会上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出席了大会并发表了讲话。来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际黑格尔协会主席柏耶尔教授、国际康德学会主席冯克教授、国际黑格尔联合会主席亨利希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于6月19日至23日,在天津蓟县举行了第五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和研究、教学、编辑工作者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