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思奇同志哲学思想研讨会”记略任敏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同志,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奋斗了一生,在理论宣传教育战线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于1966年3月22日逝世。为缅怀和纪念他逝世30周年,为学...  相似文献   

2.
“艾思奇哲学思想研讨会”述评为纪念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同志逝世3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联合组织召开了“艾思奇哲学思想研讨会”。会议于1996年5月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到会并讲话,出席会议的各级领导同志还有原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莫文骅、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王忍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韩树英、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藩、国防大学副校长侯树栋等;艾思奇的生前友好及学生、助手温济泽…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时候,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学指导的任务,对于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一、加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心理学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是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也是指导我们以科学、文化发展的准则。我们的心理学也应该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发展的。但是,在今天所以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学的指导,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和心理学发展的当前特点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上海举办恩格斯的伟大贡献研讨会朱少华(空军政治学院哲学教研室)日前,上海市哲学学会举行了“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暨恩格斯对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  相似文献   

5.
艾思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从三十年代初开始直到1966年逝世,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为我们留下了相当丰富的哲学遗产。在已出版的《艾思奇文集》中,收集了他的主要哲学论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谈及辩证法问题的。在纪念艾思奇同志逝世二十周年的时候,我们仅就这一方面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邀集首都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和本校的教学研究人员近六十人,在该校举行了纪念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同志就加强对恩格斯研究的意义,恩格斯的主要理论贡献以及如何学习、研究和宣传恩格斯的思想等问题进  相似文献   

7.
1995年9月27日至30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以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为契机和以“马克思主义一百年──回顾与探索”为主题的大型国际研讨会。该会由从属于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政治经济社会哲学中心的《当代马克思》杂志率先发起,与法国的《思想》、《现时代》、《现实理性》、《人与社会》、《共产主义评论》等十几个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刊物共同协议,并联系国际上近百家同类杂志和研究机构一起举办的。大会吸引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近千人参加(学者近五百人),其中有许多是当代国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名学者,如“依…  相似文献   

8.
(一)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逝世一百周年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赞颂道:“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正当全国心理学界筹备隆重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潘菽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发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重要论文,强调:“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心理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他并深有感触地说:“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当  相似文献   

9.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三题李国 平西北师院学院1985年第3’期评《马克思和恩格斯政党理论的发展》〔南〕 D·斯塔尼奇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第 8期恩格斯对《资本论》的伟大贡献—纪念恩 格斯逝世九十周年周治平暨南学报 1985年第3期美的规律: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札记 林同华社会科学〔上海〕1985年第7 期恩格斯论科学发展的加速律邢新力河北 学刊1985年第4期论恩格斯早期思想的发展—纪念恩格斯逝 世九十周年赵仲英云南社会科学 1985年第4期恩格斯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  相似文献   

10.
金岳霖同志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为纪念金岳霖同志诞生九十周年暨逝世一周年,12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和思想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民盟中央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艾思奇同志逝世二十周年,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单位发起的艾思奇学术思想座谈会,于1986年4月7—8日在京举行,有170多人参加。其中,有艾思奇生前的领导,战友,更多的是受过艾思奇教诲的学生。提交会议的论文有40多篇。与会者在发言和论文中,对艾思奇同志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贞、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热忱、对马克思主义的坚信不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教学等方面的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是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方面所作的开拓性的工作,更是受到了与会者一致的颂扬。1934年,24岁的艾思奇所撰写的《大众  相似文献   

12.
(一)今天纪念四位前辈核物理学家,纪念钱三强,张文裕,朱洪元三位教授逝世一周年,纪念肖健教授逝世10周年。这四位前辈都是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的学部委员,都对我国高能物理的事业有巨大的贡献。钱三强教授是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更是高能物理(包括试验和理论两方面)积极的倡论者、推动者和领导者。张文裕教授带头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发展高能物理的建议,筹备和组建了高能物理研究所。朱洪元教授开拓了我国粒子理论的研究,是层子模型理论的奠基人。肖健教授参与开拓了宇宙钱物理的研究,是建造云南大云雾室的主持人和负责人。做…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160周年和广松涉逝世10周年,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及其当代价值暨第二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4月23~24日在古城南京举行.中日学者70余人与会,大家围绕<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的作用、广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当代争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4.
纪念马克思逝世110周年理论座谈会纪略本刊记者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10周年,学习和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于3月12日在中央党校联合召开理论座谈会。北京地区近40位专家学者与会。现将座谈会上发言的主要内容概述于后。一、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准确宣传马克思主义与会学者回顾了马克思辉煌、战斗的一生,高度评价他对人类社会所作的巨大贡献。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一个半世纪以来,引导世界进步人类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它是人类社会巨大的精神财富,当今,仍然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理论界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有的与会者指出,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贵在坚持,重在发展。”坚持就是要准确地掌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展就是要有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勇气,把马克思主义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解决实践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中丰富马克思主义,正如毛主席过去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这个命题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发展。还有的与会者谈到,我们要“超过马克思,三个不停留。”。“超过马克思  相似文献   

15.
在80年代的进程中,出现了某些值得注意(在同保守主义的关系方面)的趋势,这些趋势是; 第一,在这个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保守主义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形成了一种保守的“时代精神”。特别在80年代初,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前后,这种保守的“时代精神”甚至成了全部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特征。在这个时期,具  相似文献   

16.
纪念宗怀德主教逝世一周年追思祭典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为纪念宗怀德主教逝世一周年,于1998年6月27日上午在北京教区西北旺骨灰堂,由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涂世华主教主祭,举行了隆重的追思大礼弥撒。在庄严肃穆的圣堂里,在宗主教的骨灰盒前,摆放着遗像和...  相似文献   

17.
1990年11月23、24日,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纪念恩格斯诞辰170周年理论讨论会。首都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70多名理论工作者到会。 与会同志认为,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功绩是永远不能抹煞的。今天我们纪念恩格斯诞辰170周年的最好献礼,就是要捍卫这个学说的纯洁性,警惕与防止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侵入我们党的肌体,腐蚀广大的干部群众。许多同志指出,在当前意识形  相似文献   

18.
3月18日,中华全国日本哲学研究会、河北大学哲学会在保定联合举行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学术报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卞崇道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本》的报告,论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八一”建军节五十六周年之际,《朱德选集》出版了,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喜事。 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我们党、人民军队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朱德同志毕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在我国的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朱德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中国革  相似文献   

20.
科学认识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正东 《现代哲学》2003,13(2):13-15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今天,深刻地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内涵,对于准确地厘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下语境中的出场路径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思潮”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否与他们没有在制度层面经历过社会主义的实践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必然以一种持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