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由韩国南冥学研究院、国际南冥学研究会、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关学与实学研究会、陕西传统文化研究院共同发起 ,于 2 0 0 3年 7月 2 7— 2 8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了“张载与曹南冥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张载是中国北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之一 ,宋元明清时代“实学”思想的奠基者。曹南冥是大韩民国历史上李朝时代 (相当中国的明朝中后期 )伟大的思想家、韩国李朝时代“性理学”的开创者和“实学”研究的推动者之一。张载和曹南冥无论从学术思想坚持“经世致用”、“重德尚礼”的价值取向、“躬行实践”、“反对空谈…  相似文献   

2.
"心统性情"是张载提出的命题,朱熹对之做了系统的理学解释,成为其心性论的重要命题.性理学北渐韩国,16世纪的韩国硕儒曹南冥,以图解的形式对其概念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其图<心统性情>即是对张载、朱熹等人关于心、性、情关系的图式诠解,其解释不仅体现着理学"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天人一体理路,而且有着自己独到的了悟.本文还对相关图式的真实性做了必要的考证,并对学界公认的"十七图"为南冥自制之图的说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3.
曹南冥图式的易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李退溪同时代的韩国学者曹南冥,依据程朱等的象数观念构建了独特的体系结构,这使他对天道与人道问题拥有了自己的见解.在天道观方面,南冥通过他的10幅图解,勾勒出一幅从宇宙演化-结构一本体追寻-内在规律(包括变化运动原因、必然性、趋势)--天人关系的图景,使理学天道观的内涵得到充分的阐示.在人道观方面,他把太极、乾道变化落实到各正性命、继善成性而立诚的过程之中,较为形象地为人类的伦理道德找到了本体论上的依据,从而弥补了当时韩国哲学研究注重义理而忽视象数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由教育部直属的“211”大学长安大学主办的“关学、南冥学与东亚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7—9日在西安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韩国、巴西、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和香港的70余位学者。大家集中讨论了关学、南冥学、儒学与东亚文明三个方面的问题,深入到中国文化的前沿领域。一、关学研究本次研讨会涉及到关学研究的许多新的方面。(1)张载易学研究。本次会议关注到以前注意较少的《横渠易说》和《经学理窟》。山东大学丁原明教授对张载《横渠易说》的新天人观做了分析,认为张载从《易传》出发建立了“太虚即气”的气本论,并由此反观心性论,确…  相似文献   

5.
一般而言,“人格”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二是指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通过身心圆融的省思与实践使自身的品德、气质、能力、性格逐步趋于完美的境地。在道教中有“欲修仙道,先修人道”的说法,道教所讲的“人道”包括身心健康、社会义务、道德境界等内涵。从根本点来说,“修人道”的核心理念即“人格完善”。那么,道教人格完善思想的基本模式及其现实价值何在?这需要从多方面深入剖析才能作出准确的评估。一、道教人格完善的伦理象征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是一种意味深远的思想传述模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认识你自己”,这是西方哲学对人的第一要求。相对于此,东方的儒家哲学则以“成就你自己”为首要的关注之点。从先秦开始,儒家的哲学思考便指向了成人(人格的完善)。作为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同样受到了这一思维传统的制约。当然,较之先秦儒学,理学对人格的考察无疑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7.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思想史还是哲学史,对元代这一段的研究,都甚为薄弱,几乎还是一个空白。这种情况,是不利于我们弄清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许衡的哲学思想和理学思想,说明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也试图说明他在宋、明之间的理学嬗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元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至今几乎是一个空白,其实元代理学伦理思想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理学之北传而后传布于全国,普及中华各民族居住区域是在元代实现的。另外,宋代理学走出书斋而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并由此变为通俗化和普遍化的理学也是在元代实现的。许衡为元代伦理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典型的贡献,他的很多遗作都对理学伦理思想作了全面而系统的阐发。在许衡的理学伦理思想中,特别对儒家的"修身"提出了二个颇具特色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9.
朱丹溪作为谙熟理学的医家,其医学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理学理欲观与丹溪医学的关系。受“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影响,强调饮食、房事在发病学中的重要意义,强调节食节欲的养生学意义,肯定“养德”与“养生”的统一性。由于丹溪在医学界的宗师地位,扩大了理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形成了后期中医学发展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陶清 《中国哲学史》2003,(1):112-115
新安理学 ,是指由徽州籍理学家为主干所组成的、尊奉祖籍徽州婺源的南宋理学大家朱熹为开山宗师 ,以传承和光大“朱子学”为宗旨的理学学派 ;因古徽州府治旧称“新安” ,故名“新安理学”。新安理学 ,源于南宋朱熹 ,中经门人生徒、私淑弟子的传承护持、旁征博引以求其真乃至超越门户、回归本经以求其是的发展演衍过程 ,其终结者为戴震。新安理学的演衍流变 ,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派内部围绕“朱子学”的传承关系而展开的思想理论的矛盾运动 ,表现为初始的护持宗本、归本返宗 ,进而由本诸经典、而求真是之归 ,终因戴震提出本经求是的治经旨归而变…  相似文献   

11.
有一日,哲人许衡随众避战,途经一梨园,众人争相摘梨。只有许衡一动不动。有人问:“跑这么久,不渴吗?”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不能乱摘。”那人笑:“世道这么乱,梨树哪还有主人。”许衡说:“梨园无主,我心有主。”  相似文献   

12.
陈来 《哲学研究》2022,(1):41-51+126
随着“气质之性”说的确立,“气”的观念成为朱子晚年讨论已发未发问题时的一个要素。文章从黄榦论性时所引述朱子“气不用事”的思想出发,梳理分析明清朱子学和朝鲜性理学中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对于朱子学中所说的“未发”,如果从性去理解可称为主性派,从心去理解则是主心派。主性派中,又可细分为主“天地之性”说和主“气质之性”说。主心派中,又可细分为“未发为中”说和“未发不中”说。通过这些不同理解,可见有的问题朱子本人虽论述较少,但却成为后世朱子学者的重要讨论对象。正是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形成了朱子学内部的不同观点或派别,这一过程也使得朱子哲学体系中的各种逻辑可能性得以渐次展开。  相似文献   

13.
试论程朱理学由伪学到正宗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颢程颐是“理学”的奠基者、他们以儒学为核心,沿着儒、释、道归一的路子发展,建立了初具体系的唯心主义理学。二程的四传弟子朱熹,继承了二程的思想和孔孟道统正传,吸收并综合了先秦以来各种唯心主义观点建立起以“理”为核心的庞大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成为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全祖望曾称他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明人王祎亦说:“自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朱子而复明。朱子之道,固集圣贤之大成也。”此后,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一种官方哲学。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阶级的思想家和这一阶级的一般成员之间。  相似文献   

14.
颜元在反思理学中建构了自己的哲学。由于认定理学的错误是虚、空,他提出了“以实药其空”的根治药方。这使颜元对实情有独钟,以实药空也因而成为其思想一以贯之的主线:在人性领域,宣布天命之性是虚,将气质之性实化为人之形体所具有的属性和功能;将善实化,突出理气的善恶一致性,肯定气质即善,反驳气质有恶的说法。在实践领域,强调习行是实,主张气质之性通过习行得以发挥和满足;倡导践履,渴望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对社会有用之人;将知实化,强调在行中通过格物而致知。在价值领域,强调人的活动带有功利目的,将行实化;在道义与功利的统一中为道德注入功利内涵,进一步将道义实化。颜元对理学的认定和矫正具有积极意义,却陷入了另一种极端。  相似文献   

15.
方勇骏 《孔子研究》2023,(4):89-100
民国初,浙江灵峰精舍学人与关中清麓后学之间就“未发”问题,展开持续数年的论争,甚至同时期韩国朱子学者也加入讨论。来自畿湖、岭南等不同地域性学派的韩国学者从自身学术传统出发,对中国学者不同的未发论给予分别支持。与此同时,韩国性理学传统中的若干独特概念和思想也通过这场论争,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学者的观点。两国朱子学者的这场学术交流呈现出同途与异辙的双重面相,推动东亚朱子学真正地实现互渗与互融。  相似文献   

16.
吴澄(1249—1333),字幼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元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从事教育工作和学术活动六十年。他于理学、经学,乃至天文、律算,都有所涉猎。吴澄世代业儒,为朱熹四传弟子,直承宋代朱熹的理学思想,比起北方的许衡,是“正学真传,深造自得”。但他也接受了陆九渊的本心论,所以被视为“和会朱陆”中的“宗陆背朱”者。清人将他的著述合编为《草庐吴文正公全集》。吴澄的心理学思想,散见于《礼记纂言》、《答人问性理》、《学则序》、《自得斋记》等论著,以及《宋元学案》中的《草庐学案·草庐精语》里。  相似文献   

17.
论潘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先简要地论述了潘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思想的演变过程,然后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潘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思想的三大主要内容,最后对潘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思想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8.
宋明理学的整体发展呈现出一种从程朱理学二元论到明代理学一元论的转变倾向。其最突出的表现有两点:一是理气论方面,由程朱的理气二元论到明代理学的理气一元论的转变;二是人性论方面,由程朱的天命之性(义理之性)、气质之性的二元论到明代理学性气合一的一元人性论的转变。这些转变显示出中晚明以后理学现实主义倾向的逐渐加强,并最终演化为明末清初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将“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的解决首先寄托在对大众具有精神感召力、能担当感化人生向上、维持社会正常运行使命的圣贤人格造成上。他融合儒家和现代生命哲学思想,对儒家式的圣贤人格进行了理论重构,提出这种人格应具有思想力、能明辨是非,有真性情,为求真理而力行,富有创造力、意志力、宽容心。人格的道德追求已由传统的“至善”转换为“生命流畅”。他结合乡村建设实践,探讨了通过圣贤特质的人格范导功能,影响大众人格境界提高的人格培养模式。就现代人仍需要通过现实的模范体现的理想人格境界作为人生范式和价值取向导引来看,粱漱溟的理论和实践是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四端七情”的问题在中国儒学尤其是朱熹哲学的心性论方面占有核心的位置 ,但并没有被朱熹以后的性理学者们继续关注 ,却得到韩国朝鲜王朝 ( 1 392— 1 91 0年 )的性理学者们的吸收及发挥。退溪与栗谷并称为韩国性理学的双璧 ,虽然他们都受到朱熹哲学的影响 ,不过在朱熹哲学的基础之上两位学者都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栗谷的“四端七情说”在理气之妙、理通气局、气发理乘等理气论的基础上发挥了朱子学 ,他反对退溪理气互发的观点 ,对朱熹哲学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