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个孩子蹲在那里,专注地注视着一颗露出地面的种子,种子已经开始发芽。"爸爸,芽苞是种子的伤疤吗?"孩子问站在旁边的父亲。父亲认真地想了想,说:"孩子,种子在发芽时,确实会留下伤口,但那伤口处开出的是希望,是生命之花。孩子,你看这芽苞,是不是更像一朵美丽的花呢?"  相似文献   

2.
若想亲手为孩子播下一颗爱书的种子,那就需要: 一、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只要15分钟,就能够为孩子讲上两本故事书了,若是童话故事更好。 二、利用睡前讲床边故事的机会,大声读书给孩子听,尽量做到绘声绘色。  相似文献   

3.
一,利用自然资源引导幼儿亲近大自然 孩子在平时的科学区域中,认识大自然最多以图书、照片等方式来观察了解一些大自然的基本常识,幼儿就看看,对这些自然现象只停留在表面阶段,没有很大的兴趣。而利用了自然资源幼儿所获得的感受就不一样了。“种子发芽”这一区域活动我们将春季万物发芽的这一现象通过幼儿自身的操作来完成,孩子看到的是自己亲手种植的植物小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发芽的不同情形,这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认识情景。  相似文献   

4.
让幼儿通过摸手来识认母亲的游戏,许多地方都尝试做过,就连电视上也有这样的节目。这确实是一种既有趣味又有意义的游戏,因为它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一颗亲情和母爱的种子。  相似文献   

5.
宋立道 《佛教文化》2009,(4):105-112
一、哈努曼的诞生 有一次湿婆和吉祥天女在喜玛拉雅山的林中游戏,他们都决定化身为猴子。忘情娱乐当中,湿婆的种子令吉祥天怀了孕。既然此时他们都是猴子的形状,他们的孩子当然也就只能是猴子的模样。湿婆并不想违背天然的法则,所以便命令名叫伐由的风神将他的种子从吉祥天的身体内取出来,将种子下到一个叫做安旃娜(Anjana)的母猴子的体内,因为后者正在向湿婆大神祈祷,想生一个男孩。  相似文献   

6.
陈亚丽是中日医院急诊科的一位年轻的护士,从护校毕业后就在医院工作,年仅31年的她,看不出已有了长达11年的工龄。陈亚丽也是一位热心的教友,从小就领洗,信仰的种子已在她的心里根深蒂固,这从她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若望”就可以看出。如今已四岁的小若望似乎比同龄的孩子更懂事,他常常随着爸爸、妈妈一起来东堂参与弥撒。这个普通的家庭,用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一棵树     
当一棵树来到这世上的时候,没有啼哭,也没人替它欢喜。它在黑暗里所能感知的,是地的温润、土的松软、泥的芳香。犹如孩子在母体内有着绝对的安全,有着适宜的温度。一棵树从来不会选择它的出生地,高崖、沃土、石林、野地……只听凭天意。风是媒,在瞬间把它带到远方;鸟是信,无意中将种子从嘴角跌落。而土壤,则是它全部的信仰,生在里面,死亦在里面,从不挪移。种子是一种漂泊,而树,是一种停留,—种执拗的安定。  相似文献   

8.
期待     
大自然充满着期待。种子期待破土,蓓蕾期待春风,江河期待大海,沙漠期待绿阴……人生更有许多期待。孩子期待长大,年轻期待成熟,恋人期待幽会,游子期待还乡……一份期待是一个故事,或生动或曲折,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一份期待是一缕心曲,或深沉或悠扬,魂牵梦萦荡气回肠。有期待的日子酸甜苦辣五味  相似文献   

9.
慈善源于爱     
<正>慈善,是以一颗慈爱之心,去做一些帮助困难人群的善举,而慈善的核心是一个"爱"字。爱从哪里来?有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因此,爱是天生的。其实不然,人之初,性本无善恶,一切都是后天育成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所以,爱和其他一切学科一样,也是教会的、学会的。只有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从小洒下"爱的种子",长大了才可能生长成一颗慈善之心。  相似文献   

10.
心愿     
我愿用最纯洁的心田,去编织那均丽的花环;献给仁慈尤荣的圣母,寄托着孩子的深情一片。我愿用青春步伐的娇健,去追寻那神圣的宫殿.作万次虔诚的祈祷吧!把生命的种子给天主祭献。我愿用歌喉的动听碗转,唱出那救灵的圣言为一次次破依者的洗礼,把天梯架接于辽阔的人间!心愿@杨舜涛$  相似文献   

11.
利未 《天风》2011,(1):47-47
做父母的会生孩子却不一定会养孩子。虽说一切为了孩子,孩子是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我们真的没有在教养孩子方面有认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王金红 《大众心理学》2020,(2):29-30,23
2019年4月的一个上午,接到家长的求助电话。这位家长的孩子上初三,原来学习成绩挺好,马上要体育考试了,但孩子就是不上学了。孩子老师、同学、家长、亲戚试图和孩子沟通,孩子基本都不搭理。家长很焦虑,感觉和孩子仿佛突然在两个世界了,彼此没有信号。如何才能和孩子沟通呢?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据科学家研究,在太空,即使有土壤、空气、阳光和水分,种子播进土里,也无法发芽和生长。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太空中土壤没有重量,播进土里的种子,土壤就不能给它一份压力;还有,种子自身极轻,自己不能给自己一份压力,由于种子没有外界的压力,也没有内在的压力,种子就无法向上发芽,向上生长。在大地,正是因为有地球的重力,让土壤有了重量、种子有了重量,播进土里的种子,才会去挣脱土壤重量和自身重量的压力,获得向上  相似文献   

14.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如何使幼儿园成为孩子真正的乐园,让每一个孩子徜徉在金色阳光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我努力地探究、寻找、尝试孩子喜欢的教育方式,把自主还给孩子,创造条件去激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捕捉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灵动与飞扬,促进孩子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不断地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想一想番茄的种子。一株健康的番茄苗长成以后可以长出近百个番茄。为了让这株番茄苗能长出这么多番茄来,我们必须从一粒健康的种子开始。那粒种子看上去并不像一株番茄苗,它的味道也不像番茄苗的味道。在你不能肯定它是不是番茄种子时,你宁愿相信它是。你把它种在有肥料的土壤里,你给它浇水,让阳光照耀它。  相似文献   

16.
俯身的高度     
正孩子突然吵闹不休,母亲烦躁不安,好说歹说孩子依然不能停止哭泣。孩子的母亲万般无奈,正想朝着孩子的屁股揍一下,以示警告。就在母亲低头的那一瞬间,母亲看到孩子的新衣服破了一个小洞,妈妈猜测着,原来孩子的哭闹是因为妈妈新给她买的衣服破了,于是妈妈试探着问孩子,宝宝你哭是不是因为衣服破了?孩子狠狠地点点头,终于获得了母亲的理解,孩子嘤嘤地说  相似文献   

17.
儿童在学习活动中最有价值的成份是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孩子的主动性完全来自由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由喜欢表扬而发展起的好胜心。假如不能满足孩子的求趣心和好胜心,他们将毫不留情地拒绝一切学习。有些家长常常不考虑孩子的心理特点,强迫孩子去学习毫无兴趣的东西,在心理上给孩子造成各种各样的压力,使孩子从小就产生厌学行为,这种消极行为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孩子开始并完成社会化过程。玉溪地处云南东北部地区,是云南省第二大城市,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对玉溪市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现状调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顺风易落     
黄小平 《天风》2016,(9):41-41
一群孩子在公园放风筝,其中一个孩子却怎么也不能把风筝放飞起来,放着、放着,风筝就掉了下来。一个大一点的孩子走过去,对这个孩子说:“风筝往往是在顺风时掉下来的,逆着风放,就不会这样了。”果然,这个孩子按照指点,很快就把风筝放飞起来。感悟:风筝往往是在顺风时掉下来的,我不想去探究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亲子活动是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种特殊活动,它通过父母亲昵地与孩子接触,让孩子主宰活动过程,使孩子感到有趣、快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发展身心。家园互动亲子活动,是由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一种特殊的亲子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