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崇高之美”是美的一种重要形态,崇高之美是审美对象的“大”,即体积、数量、结构、气势的大.崇高之美还表现在人的道德方面的高尚、庄严、伟大、悲壮等.崇高之美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美,它能震撼人心,鼓舞斗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创作更多的彰显崇高之美的作品,以鼓舞人们走向崇高和理想.  相似文献   

2.
<正>赛法与麦尔卧,两座不太高的山头,距离天房不到100米。然而,在这两座不高且相隔只有470多米的两个小山头之间,却演绎了人世间最真挚、最伟大、最崇高的爱。曾  相似文献   

3.
论抗震救灾伟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持续发展、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是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政治、经济和伦理基础.以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为基本内涵的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以公仆精神集中体现的行政伦理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得以弘扬.成为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悖论与颠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崇高对象是《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国内学者将该书译为《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一书的关键词。在齐泽克看来,崇高对象概念并不是拉康本人之发明,它来源于康德、黑格尔哲学,并为拉康  相似文献   

5.
《五洲人民齐欢笑》这一咏叹调,人物内心变化丰富,情感表达爱憎分明,既抒发了江姐对家乡、对人民的依恋之情,又表现了江姐面对自己亲人牺牲的噩耗,坚定、沉着、稳重,化悲哀为力量,依然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轻蔑、痛斥和对崇高革命事业永远忠诚不屈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6.
在康德的美学中,崇高是与鉴赏相并立的重要概念,但由于审美分析中的独特性和涵义结构的复杂性使其难以得到明确的界定。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崇高和道德感三者的对照厘清崇高概念的逻辑层次和功能地位,揭示崇高概念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对象到展示主体内在超感性基底的反转,数学与力学维度交错、激动与静观并存的特性。本文通过比照康德对鉴赏判断四个契机的说明剖析了崇高判断四个契机的内涵;从崇高概念特殊的构架入手,对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之区分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崇高与道德感之间的关联和差异;展示了崇高概念中与断裂和反转并存的内在统一性,正是这种充满张力的结构使得崇高成为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的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三月十九日是中国主保大圣若瑟瞻礼,圣教会特定三月为圣若瑟月。我们中国教友特别热爱和喜欢恭敬大圣若瑟,因为圣若瑟的圣德、权能和地位除圣母玛利亚之外,远远超越天朝众圣人之上。圣若瑟以其为救主耶稣之鞠父,而为圣教会(基督妙体)之主保,堪与圣母玛利亚为圣教会之母相媲美。大圣若瑟生平之沧桑,比殉道之士,更为壮烈,较英雄俊杰,尤为伟大。福音中有关圣若瑟的记载虽然不多,可是就从这些凤毛麟角的记述中,也不难窥见圣人地位之崇高,圣德之完美,人格之高尚,以及他在极平凡的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伟  相似文献   

8.
1907年,王国维在《教育世界》上发表了他的《三十自序》,谈学习西方哲学和美学的体会,里边有这样一段话:“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所酷嗜也.然求其可信者,则宁在知识论上之实证论、伦理学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 通人和”、“民康物阜”、“安居乐业”的稳定与和谐的 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社会工程, 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每个社会成员都 有责任,天主教徒当然也不例外,并且,天主教徒甚至 能够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天主教 是一个讲爱的宗教,那么,天主教的爱,尤其是天主教 当中的爱父母、爱天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什么样的 关系呢?  相似文献   

10.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其作品是楷书风格的典范。颜书是中国书法审美研究的核心板块之一。但是古今书论中对崇高书风的研究一直语焉不详。因此,引入"崇高"这一西方美学范畴,尝试对崇高的书风进行新的阐释。颜真卿的书法不仅雍容方正,而且体现了崇高的书风与人格。颜书有雄浑之气、正大之象,书风的"尽美"与人格的"尽善"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  相似文献   

11.
孔子论仁采取了多重视角,使仁之思想显示出丰富而深广的内涵.本文分别从"仁之所属"、"仁之意义"、"仁之困惑"、"仁之崇高"的角度论述了仁的初始、仁的范围、仁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历史的新页:她从根本上结束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腐朽制度的统治,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四十年来,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断发展壮大。我们的祖国,己初步臻于繁荣富强,巨人似的屹立于东方世界;在国际事务中,不畏强暴,主持正义赢得了崇高声誉,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心目中,是自有历史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伟大形象。虽然在建设进程中,也经历了无数坎坷,但是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之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之绵延,包含中国哲学之绵延.回到中国哲学的传统之中、汲取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聚焦中国哲学的发展问题,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理论方案.为了激发思考、凝...  相似文献   

14.
长城是一座典型的、伟大的建筑物,其悠久的历史、庞大的形体、坚固的构型都蕴含崇高感。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在现代人眼中,长城的崇高感越来越向优美转化,更多地被作为一个优美的建筑物来被欣赏、描绘。崇高和优美本是两个相互排斥的审美范畴,它们却在长城实现共存和转化。  相似文献   

15.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要发挥好以道德模范对新时代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作用,必须使道德模范体现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必须加大对道德模范的宣传力度,提高其对公民的感染力、感召力和引领力;必须努力提高公民向上向善的伦理自信与道德自觉,建立社会"立德优先"的良好氛围;必须建立健全社会的奖惩制度,使"好人有好报""老实人不吃亏"在法治的意义上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朗吉努斯"伟大的心灵"论入手,用美学视角剖析"伟大的心灵"在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社会时期的形成、运动和跃迁,从而在"伟大的心灵"的阐释中把这一崇高的主体精神实体有意识完满建构的美学意义引向主体塑造意义、审美创造意义和民主政治社会意义.以期为我们发掘古希腊罗马这部美学打开一条通道,为建构现代美学接通一根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人本思想和人性文化的主血脉.  相似文献   

17.
我敬爱的恩师陈莲笙大师于2008年lO月29日仙逝了,作为他的弟子我深感无限悲痛.尽管恩师已经病了好长时间了,可我还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恩师的音容笑貌、与恩师交往相处的场景在我脑海里时时浮现.翻出与恩师的合影,回忆恩师时常对我的教诲,阵阵酸楚涌上心头,滚滚热泪欲夺眶而出.跟随恩师多年,从他老人家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东西,他那高尚的风格、崇高的品质以及宽广无私的胸怀使我深受教益,他那赤诚的爱国之心、虔诚的爱教之情以及他为道教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成为我终身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道德精神在我们的记忆中表现为最崇高的理想信念、最深厚的人民情怀、最求实的实践智慧、最坚韧的忠勇德性,在百年党史中一以贯之,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我们必须激活这种记忆,使之成为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引领、精神养料、品德高地,把红色基因传承和弘扬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中国穆斯林》2013,(1):4-4
岁月的年轮见证着盛世的辉煌,伟大的梦想昭示着光明的未来.在告别令人难忘的2012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13年之际,我们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民族的团结进步、社会的和谐稳定、民生的不断改善以及我国伊斯兰教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倍感欣慰与自豪,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光明前景而欢欣鼓舞.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向广大读者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年祝福,向各族各界穆新林兄弟姐妹们致以崇高的赛俩目!  相似文献   

20.
“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基本观念.顾颉刚先生认为“圣”字最初只是非常普通的知识意义上的聪明义,诸种崇高和神秘义都是后来加上去的.我们同意顾先生的后一判断,但不同意前一判断.我们认为“圣”字初义当为“听治”,引申为“善听”.“善听”之义也主要不是从知识听辨而是从德性意义上来引申展开的.在最早的文献中,“圣”义及其观念主要不是知识意义上的“聪明”而是德性意义上的宽容、通达(包括通神)、自制、顺从等涵义.稳定形态的“圣”的崇高、超越与神秘义及观念可能主要是春秋后的引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