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献可认为火是性质纯阳的宇宙本体,为先天太极,人身中的先天太极为命门。他以“火(先天太极)—火水(太极)”取代了周敦颐宇宙生成论中“太极—阴阳”的阶段,以“命门(先天太极、先天之火)—相火真水(无形之火水)”模式诠释生命运行机制,完成了火本体在天人之间的贯通,并从宇宙根据义与能动义两方面对火之本体义进行了支撑。赵献可之火本体论发展了前代医家的火论思想,对后世亦有一定影响:医学层面,医界继承了以先天之火为生命根本的观点,将先天之火与生命过程进一步结合,并强调火所具有的推动力;哲学层面,方以智提出火—气一元论,对火本体论进行了深化。这两方面内容,均未脱离赵氏火论的框架。  相似文献   

2.
<正>一、法·法律·法律信仰法与法律在西方语言中,law含有法、法律之意。有规则、规律等多重含义,其核心是正义(公平、公正)。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产生的一种美德,城邦在正义的基础上衍生出法律,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西周金文中的"法"写作"灋"。灋即刑,与刑通用。灋由三部分组成:氵、廌、去。"平之如水,故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参见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廌"(zhì)为解廌,也称獬豸、独角  相似文献   

3.
清华简《筮法》篇中坎(劳)为火、离(罗)为水,这和通行的认识刚好相反。《说卦传》存在坎卦属阳、离卦属阴但坎卦取象水、离卦取象火的矛盾,而《筮法》坎(劳)为火、离(罗)为水则可以规避这一矛盾。章太炎从文字学角度对"离"可象火、"坎"可象水的论证有缺陷,事实上,"劳"与火的关联更密切。八经卦在与风雷、水火等形象的搭配上,以卦中唯一的阳爻或阴爻象征事物的本体,以余下的二阴爻或二阳爻象征事物所处的境遇,《筮法》坎(劳)为火、离(罗)为水更契合这一规律。《筮法》的思维可能比《说卦传》早出。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清凉传》的修纂史与佛教在五台山的传衍一直相伴随。基于佛教"汉化"的心态,以及真实的历史情境,《清凉传》运用了以"借重凭依"为特色的论证阐述策略,在论述背后,我们得以窥见中古时期五台山从"紫府"到"文殊道场"的历史转变过程,以及其时的佛教圣山观念。主要观念有二:其一是护佑皇家的德运之山;其二是咫尺神州的佛土圣境。《清凉传》在一定程度上是"帝王将相"的佛教史,其论述方式与传统史书"求其实"的精神略有不同,但还是较好地体现了五台山思想文化之特色,展示了五台山佛教独特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5.
宋非 《中国道教》2004,(1):54-54
中华书局出版的道书《天仙金丹心法》(简称《心法》),书中的秘文,纯属道家“三口不谈,六耳不闻”的秘诀。现将吐纳秘诀中的“两呼两吸法”浅说一二。《心法》第九起火章中的“论风”①说:“呼吸为火,呼吸中之呼吸则为风。但呼吸微矣,于呼吸之中求呼吸,是微而又微者也。然亦有法在,请细论之:夫呼吸心气,一呼不可即吸,再呼一次,为时半倍于前呼;一吸不可即呼,再吸一次,为时半倍于前吸。他气皆然。自得火中有风,风动火旺之道。又火有火穴,前之呼吸,宜入火穴而化火,不可错入于风门;风有风门,呼吸中之呼吸,宜归风门而变风,不可错归于火穴。辨得真,…  相似文献   

6.
五月,闷热的夏天悄然来临。山外的世界日渐燥热起来,而山中仍独守着一份清凉。五台山,在佛教名山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双重身份下,正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四方来宾,那便是大自然与佛法智慧共同营造的清凉之境。在这里,人们不仅能获得身体的清凉,也能得到心灵上的  相似文献   

7.
在观赏苏州园林中的水体时,人们会体会到其精神层面上的虚静之美。水平如镜时,水体收纳万象于其中,体现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天机之美。虽说朱熹是借水喻文,但也同样适用于描述苏州园林中的碧水。水是柔的,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水是刚的;水是真实的,水中倒影则是虚幻的,刚柔、虚实完美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正"清凉境界梵王宫,碧染芙蓉耸昊穹。万古云封五顶寺,千株树纳四时风。"时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圣诞,我们相聚在佛教圣地五台山,温习"七佛之师、诸佛之母"教诲,庆贺世界智慧日,探讨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谓机缘殊胜,法喜充满。什么是"智慧"?如何获得智慧?这是古往今来无数哲人深刻思索过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继续对帛书《系辞》下半部分进行了解读,一方面在对照今本《系辞》的基础上,运用文字学、训诂学的方法,对帛书《系辞》中异于今本或晦涩难解之字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训释;另一方面,由帛书《系辞》之易旨,结合历史背景,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和看法。如,由帛本"易有大恒",及师卦"开国承家"一句的今、帛、竹本异文,探讨对刘邦、刘恒、刘启之避讳,以证今、帛本确为汉人所抄成;今本改"爱民安行"为"禁民为非",体现了儒生们在整理今本《系辞》时,为迎合皇权政治的需要所进行的文字修改;观象制器章中,针对观离卦之象"作结绳而为罔罟",结合今本《说卦》、帛书《衷》篇、清华简《筮法》等资料,探讨离卦作"罗"为水、而坎卦为火的古义。与今本《系辞》相比,帛本缺少"大衍之数"章,我们认为,此非帛书本漏抄,而是其原本就无此章内容;今本之"大衍之数"章乃是汉代博士整理《易传》时所添入的。  相似文献   

10.
印度-伊朗文化同源,都有着对水-火-日-苏摩(豪姆)的崇拜情结。琐罗亚斯德教将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崇尚的蓝莲花视为该教神话传说中的豪姆,由此形成莲花(豪姆)崇拜。随着亚历山大东征,莲花(豪姆)崇拜进入印度,形成印度文化中的莲花(苏摩)崇拜。蓝莲花(苏摩)的回春之药用功效,使得莲花在印度密教文化中逐渐与性力关联。而"水-火-日-莲花"的艺术造型在伊朗伊斯兰化后幻化成清真寺建筑造型和装饰图案,对世界建筑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高旻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相传其创建于隋代。据《清朝通志》记载:顺治三年,皇帝加封运河之神为"廷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吴惟华"以时致祭"。顺治八年(1651)吴惟华在三汊河岸筹建七级浮屠,名曰"天中塔"。塔成后,吴惟华又在塔边增建了三进的梵刹,称为"塔庙"。康熙四十三年(1703)康熙帝南巡,曾登临寺内天中塔极顶四眺,有高入天际之感,他从汉王逸赋《九思·哀岁》"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句中撷出高、旻二字,故书额赐名为"高旻寺",写下《高旻寺碑记》,高旻寺一名由此得来。高旻寺在中国佛教史,尤其是  相似文献   

12.
物质概念是哲学唯物主义的基石。它在世界各国不同民族中都经历了自己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从对比的观点对它们进行研究,无疑是有助于阐明人类哲学思维的一般规律及其在各个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不同特点的。 一 在中国,早在商周之际就提出了原始的五行观念,它后来发展为多元的物质结构学说。这里所说的“五行”,按照《尚书·洪范》的记载,指的就是水、火、木、金、土。当时的人们已经从治水平土等生产活动中认识到水、火、木、金、土这五种运动着的具体实物,各有其客观的特性和规律,人们只能根据其特性规划自己的行动,而决不能在实践中违背它们的规  相似文献   

13.
印度-伊朗文化同源,都有着对水-火-日-苏摩(豪姆)的崇拜情结。琐罗亚斯德教将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崇尚的蓝莲花视为该教神话传说中的豪姆,由此形成莲花(豪姆)崇拜。随着亚历山大东征,莲花(豪姆)崇拜进入印度,形成印度文化中的莲花(苏摩)崇拜。蓝莲花(苏摩)的回春之药用功效,使得莲花在印度密教文化中逐渐与性力关联。而"水-火-日-莲花"的艺术造型在伊朗伊斯兰化后幻化成清真寺建筑造型和装饰图案,对世界建筑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计文 《天风》2014,(3):1-1
<正>前不久,有个很火的电视亲子节目——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短短时间,这档"真人秀"以其温馨不失真实,在感动之余又令人顿悟的效应,占据了周五黄金档的首席之位。那些温馨的小幸福深入观众骨髓,歌词中"他的手掌也有一点粗,牵着我学会了走路",把人们带进了曾经的孩提时代。节目之所以火爆,在于它切中了现代社会热点:人们将过多精力放在赚更多的钱上,而忽视了与家庭成员在精神层面的沟通与互动。"爸爸去哪儿了?"无疑是对长期"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家庭文化中存在的"父亲角色缺位"现象的重新检视。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往往更多凸显的是母亲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担当,很少关注父亲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认为带孩子的应是母亲,而父亲能在外挣奶粉钱就够了!于是,在子女成长  相似文献   

15.
赵朴初对赵州禅师非常佩服,尤其喜欢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对之屡致赞叹,时常形诸吟咏之中。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领袖人物,赵朴初巡游各地,时常会想起这里曾经是赵州禅师的云游之地。赵州禅师非常善于从运水搬材等日常生活中指示参学者体悟"平常心",这种禅风就充分体现在"吃茶去"这则公案之中,赵朴初对此深有体会,因而也很擅长在寻常茶饭、人际交往与著作题词等琐事中参悟赵州禅法的宗旨。赵朴初作为享誉海内外的佛教领袖,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便以此为契机,大力向社会各界推广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希望藉此给人们带来些许佛法的清凉。赵朴初所撰写的这些关于"吃茶去"的诗词,无论是在唤醒历史记忆上,还是在推广宣传禅学上,都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体贴入微与含而不露是两种相近的人性底色,就像猕猴桃的清凉与被子晒后阳光的味道。体贴入微,怜惜里加了一点淡若清风的自然之法,心意就到了;含而不露,细密中减了一点不绝于耳的聒噪之语,于是风情变得紧致起来。成都一名男性环卫工人想喝杯冰饮,到饮料店中说"要杯最便宜的"。看看最便宜的也得六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张褪色的照片,好像带给我一点点怀念。巷尾老爷爷卖的热汤面,味道弥漫过旧旧的后院。流浪猫睡熟在摇晃秋千,夕阳照了一遍他咪着眼……"夏日午后,慵懒的萎着听歌,听同样节奏慵懒、歌词慵懒的《老街》;歌手李云浩唱的也懒洋洋,人越发困倦。抬眼望窗外,灿若骄阳。还好家里清凉如水,这真是一个慵懒的夏日午后。昏昏沉沉胡思乱想,倘若能穿越,自在选择生活的朝代,人们会挑什么年代?毫无迟疑,予选宋  相似文献   

18.
王重阳的丹诗《四得颂》,揭示丹道的入手要诀和诸家丹法的基本修炼程序。《四得颂》诗云:得汞阴消尽,得铅阳自团,得命颠倒至,得性见金丹。首先讲"得汞阴消尽"一句,汞属离(),为火,乃心中阴精,又称木液、青龙髓,即人之元神。元神为先天之神,识神为后天之神;先天  相似文献   

19.
五行说考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传统知识和思想的各个方面,几乎都笼罩在五行说的框架之中,要理解中国传统知识和思想,首先就要理解五行说的来龙去脉和精神实质。古往今来,对五行说起源的解说可谓不厌其烦。前人或求之于上古生产工艺,把五行说的起源归之于先民对金、木、水、火、土五材属性的认知;或求之于古占星术,称金、木、水、火、土原为五大行星之号;或求之于甲骨卜辞,以卜辞中的五方说为五行说之滥觞。诸说纷纭,各执一端,其中,尤以五材说源远流长,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0.
以周易哲学为基础,采西方咨询理论之精华,建构一套开放的本土心理疗法--涧水疗法.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调节系统,该系统有六个维度,即时间、意志、身体、爱心、参照和战略,并且每个维度均有阴阳两极.心理咨询可围绕这六个维度展开.咨询的指导思想是"真诚谦卑,镇定安详;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因势利导,阴消阳长;惧以终始,笑对无常".咨询过程分为"望"、"闻"、"问"、"辨"和"导",五个部分分别与五行的"火"、"水"、"金"、"土"和"木"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