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维复同志在《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10期。以下简称“安文”)一文中,提出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然而,“安文”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其演变趋势的“全面”认识,却出现了某些偏颇。对此,本文提出以下问题,与“安文”商榷。一、向“中产阶级”的趋同:马克思的预测?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研究,并借此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加以说明,是马克思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演变作了…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趋势,人们往往只注意到马克思的如下论述:“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284页)对于这个论断,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作了精深的论证并得出结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葛树先同志在《马克思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是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吗?》①一文中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提出“质疑”,全面否定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即非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他的论点和论据是不正确的、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郭寿玉女士的专著《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新论》一书的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分工经济形态理论的探索”(以下简称《探索》),以43页占全书约五分之一的篇幅对马克思的分工学说给予系统的探讨。肖灼基先生在该书“序”中称:“作者从纵的方面和横的方面对(马克思论述的)分工所作的剖析,……颇有新意”;书中“对迄今为止流行的一些观点提出了挑战。作者大胆探索的精神值得赞扬。”对此,笔者也表示赞同。然而细读《探索》,有几处疑问愿提出来就教于作者。第一,《探索》从总体上,把马克思关于分工含义的论述理解为“马克思分工经济理论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资本论》的相关论述,马克思是基于一个完全的资本主义世界才提出资本积累概念的。但问题是,当马克思将资本积累理解为雇佣工人以及所需的生产资料在数量上的增长时,他就不得不考虑资本主义对非资本主义的渗透所带来的更多无产者,由此,“资本积累”被证明不可能在单一的、完全的资本主义世界中被理解。在马克思身后,卢森堡、维克斯等人都回应了马克思理论中的上述难题,尽管卢森堡侧重于对非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关切,而维克斯更注重完全的资本主义语境的前设与价值理论之间的矛盾。无论是哪一种思考,都至少说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概念仍有进一步探讨和阐释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6.
“无限制资本主义”评述王锐生(首都师范大学100037)美国《旗帜》周刊于1997年7月14日发表了《无限制资本家》一文(作者戴维·布鲁克斯)。文章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它事实上提出了一种关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新观念,包括一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在理论界出现一种议论,认为马克思关于俄国农村公社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论述是他在晚年找到的一条“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因而被称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这种议论是以马克思1877年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1881年给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和1882年同恩格斯联名为《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写的序言为根据的,但是我们在对马克思这些论述进行一次认真的研读之后看到,据此做出上述论断在理论上是极不严谨的。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五大形态依次演进理论的论述,被视为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经典”。但本文认为,这种被普遍认同的理解实质上是由多方面的局限造成的对马克思的误读,是把马克思批判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得出的结论普遍化,用于解释整个人类社会,其结果是建构了一个封闭的体系,遮蔽了马克思在历史哲学领域所实现的革命变革。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文本解读《序言》中的内容之所以被视为经典,是因为马克思自己曾明确地说过:“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走向哲学新视界的三次非常性思想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走向哲学新视界的三次非常性思想探索张一兵1845年4月间,马克思在自己的记事笔记本(1844—1847年)第51—55页中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本来,《提纲》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哲学文本,其理论逻辑定位是清楚的,因为它经过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直接指证。可是在本世纪30年代以后,具体地说,也就是马克思的一些早期论著(包括《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问世后,以西方“马克思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家的某种特定理论解读意向为开端,《提纲》的地位发生了一…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Die Dialektik bei Hegel und Marx》,Bremen 1961年)是海斯于1960年在西德不来梅的“思想会晤”中所作的报告。内容极其反动。作者认为,“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决不可能仅仅接受了辩证方法”,而且还“接受了黑格尔关于世界的阴暗描绘”,即黑格尔对“市民社会”、“异化世界”的描绘。马克思虽然“颠倒”了黑格尔辩证法,但并未去掉其“神秘外衣”。马克思只是把“构造体系”、“描述历史”的方法变成了“虚构预言的工具”、作者污蔑马克思主义,说马克思的“预言”没有实现:“资本主义并没有象马克思所想象的那样发展”,“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无产阶级也走了另一条道路”,“阶级斗争并没有向尖锐化的方向发展”,“在西方世界存在着资木和劳动之问的契约关系,甚至简直是合伙关系”;业已完成的“一种共产主义革命”“既不是马克思所说的意义上的世界革命,也不是在马克思预言的地方发生的”;“马克思所看到的许多矛盾业已消失,并失去了他所赋予它们的意义”。作者说当代世界只有贫富之间的矛盾,攻击世界共产主义革命“加剧这些矛盾,驾驭这些矛盾,使它们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作者最后还向反动统治阶级献策献计,说什么用暴力“不可能永远遏制”马克恩主义革命理论,只有批评马克思主义才能“把使用武器的肩膊弄得瘫痪无力”。  相似文献   

11.
一、对理论与实际关系的不同理解“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吴炫、刘平撰写的《“理论联系实际”再思考札记———否定主义哲学社会透视》(《东方文化》1998年第2期)一文,开宗明义,直奔这个“原则”而来:“这个话题说起来可能会很大,甚至牵涉到某些‘原则’,但原则是否能被‘联系实际’所说明,却又肯定需要具体的学理论证,并且涉及到对中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些理论与实际关系的理解。”然而,“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  相似文献   

12.
全国报刊部分哲学论文索引(1992年12月26日至1993年2月10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价值观/赖大仁//河北学刊(石家庄).1993.1.62~67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性质和特征/朱宝信//文史哲(济南).1993.1.17~23简论马克思的对象化概念/赵兴良//争鸣(南昌).1993.1.108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秦敬人//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1.6~7,11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演变历程/韩庆祥//河北学刊(石家庄).1993.1.29~36马克思的市场经济学说初探/陶玉泉//哲学研究(北京).1993.1.3~12马克思的哲学价值观与劳动价值论探略/张曙光//哲学研究(北京).1993.1.40~46,12马克思的晚年设想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论辩/彭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广州).1993.1.6~12《哲学的贫困》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李景禹//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长春).1993.1.7~11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杨卓华//长白学刊(长春).1993.1.63~66,49浅探新版《哲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一本“需要有些理论勇气和眼光”(张岱年(序》的著作,对这点我有同感。学术无禁区。能够超越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结论,找出第四个“学脉渊承”——中国传统哲学,确乎“需要有些理论勇气和眼光的”。当然,“研究起来难度很大”。(同上)因为这个问题在张允烟博士的论文《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学脉渊承),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1期)和著作出版之前,还很少被触及到。正因如此,我才仔细阅读了本书。读后,受到不少启发,但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该书需要…  相似文献   

14.
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问题──兼与俞吾金等同志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目前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一种倾向,即把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只理解为一个贬义词,一个否定性的概念。如俞吾金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就是指“虚假的意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质应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参见《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而李毅嘉、王娜又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意识形态概念等于唯心主义(Ideologie一Idealismus)(参见《马克思恩格斯的理念体系简论),载《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年第4期),等等。对此,笔者认为,要真正弄清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含义及其特征,就…  相似文献   

15.
张允熠同志在《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一书中超越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的理解,力图探求或找出其“更为广博的思想渊源”观点新颖而大胆。笔者读后受到不少的启发,但感到该书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其方法论前提和逻辑推理过程有待于进一步推敲。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学脉渊承”的立论根据《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探求和找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学脉渊承”关系时,其主要的立论根据如下:第一,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中国的社会主义跟欧洲的社会主义像中国哲学跟黑格尔哲…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说,资产阶级和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们总是喜欢把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与成年时期的马克思加以割裂,并且以青年马克思在人道主义方面的言论来歪曲马克思,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本质的异化现象。但青年马克思在谈人道主义时,总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非人的生活状况为对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改造世界和人的学说为基础的。文章说,早期马克思关于人道主义的言论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当时提出人道主义思想是一种创举,表现了马克思的崭新的大胆精神。并说,列宁在后来发展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学说,俄国工人阶级首先把这种思想变成了现实。马克思谈过“异化”问题,但这个“异化”概念是他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那里借用的概念。马克思使用这个概念是为了说明在有剥削的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劳动者丧失人的特性,人的劳动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愿活动,而是强迫劳动。劳动者所创造下的东西成了劳动者的对象化,劳动者的产品剥夺了劳动者的族类生活。文章说,人的异化现象的消除只能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这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时代人类的基本任务。这就意味着必须改变抽象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理想:“人人皆兄弟”。文章接着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是为创造一个新的人的制度而斗争的无产阶级的具体的人道主义口号。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规律和各个民族国家的特殊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规律和各个民族国家的特殊道路江丹林,孙麾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从现象上看,是对他50年代形成的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理论的否定。据此有人认定,马克思晚年改变了他以前一贯坚持的关于社会发展“单线论”的观点,而重新选择了“多线论”的立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单线论”错把马克思关于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发展的理论,变成了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多线论”则把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多元发展的论述突现出来,否定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规律,把各个民族的发展看作是彼此独立的互不联系的历史进程。科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人类社会更替的普遍规律和各个民族特殊道路的关系。从历史上看,“单线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被普遍认为是对马克思社会形态更替理论的正统解释,因为斯大林把马克思关于五种社会所有制形态依次更替机械地理解成人类社会的单线发展模式。随着“单线论”愈来愈无法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各个不同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多线论”开始反其道而行之。例如,意大利学者翁贝托·梅洛蒂所著《马克思与第三世界》一书,具体提出了对马克思历史发展概念的“复原”  相似文献   

18.
俞吾金同志的《马克思时空现新论》(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以下简称“俞文”),对恩格斯和列宁的时空理论的评价问题,对时空的起源问题,时空的关系问题,以及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的关系问题都提出了若干发人深思的见解,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关于时空的起源问题,是“俞文”的核心问题,也是要害问题。“俞文”引用古尔德的话说:“对于马克思来说,劳动是时间的起源—一既是人类时间意积的起源,又是对时间进行客观地测量的起源”。如果这句话真是马克思的原意,那么这句话正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重要论点:即人类的时间意识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经济批判的哲学境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卜祥记 《哲学动态》2006,1(5):28-33
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经济批判和哲学批判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的哲学批判确立了“感性活动论”,奠定了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的革命性变革,构成马克思经济批判的理论基点。马克思的经济批判是其哲学批判所形成的感性活动论原则的展开,也是对哲学批判的丰富和发展。正是作为经济批判理论基点的哲学批判,使得马克思的经济研究成果超越了同时代人的理论高度。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本原则”在广泛的领域和多样的形式上实现全球性扩张,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理论界大多以“资本逻辑”或“资本原则”作为…  相似文献   

20.
孙赫 《世界哲学》2020,(1):14-21
唯物史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创立之后,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批判使其得到运用与发展。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对斯密关于生产劳动社会规定性和物质规定性定义的批判,运用了唯物史观科学批判功能的历史辩证法引导出生产劳动的历史性生产关系线索,阐释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历史性;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在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之上,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本质特征。与此同时,唯物史观的价值批判功能表现出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非人道性质的批判。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通过对斯密生产劳动理论的批判,创立了科学的生产劳动理论,丰富与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劳动问题的研究。这对于我们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