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03,(11):12-12
中·韩·日三国佛教代表团,在佛历2547年(公元2003年)10月28日至29日,在日本国京都市召开了第六次交流会议。以北法相宗大本山清水寺为会场举行了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并进行了和平游行。之后,在立正佼成会京都教会举行了《佛教与和平——以日常生活和佛教戒律为中心》的基调演讲与补充发言,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各国代表的发言。实现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处于纷争旋涡中的人们,虽然也热心创建符合自己信条的世界,然而容忍他人存在的意识却正在减弱。相信信奉释尊教义、共秉大乘戒律的我们三国佛教徒,只要将“孝顺父母、师长、三宝。孝顺是…  相似文献   

2.
王立 《法音》2004,(8):47-48
应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帕帖素篷校长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为团长、国家宗教事务局杨同祥副局长为顾问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于2004年7月16日至20日参加了在泰国曼谷召开的首届“南北传佛教国际会议”。大会在曼谷的佛城和联合国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佛教的团结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在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第二次大会上的基调讲演(摘要)中国佛教代表团团长明暘今天,我们中国佛教代表团与韩国日本的长老大德、善信居士们齐聚一堂,在这里共同举行"韩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汉城大会",对此,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心中一定都充满了欢喜赞叹之情,因为...  相似文献   

4.
各位委员.各位领导、各位长老法师: 期待已久的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暨第三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了,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喜悦,感动与鼓舞!上次南佛教工作会议已时隔9年,今天又得以在云南思茅景谷县顺利举行第三次南传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5.
佛教民间外交是中国佛教的传统之一,也是官方外交的拾遗补缺。本文系统地考察了佛教民间外交的发展,指出唐代以后,中国的民间外交开始发生变化,佛教向外传播成为后来的主流。在盛世大国佛教的背景下,宗教信仰市场决定了佛教民间外交必须走出去,文化输出作为佛教民间外交的一个最重要的表达方式。现在我们重新进入了盛世,大国中国的佛教民间外交再次有了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充分利用佛教民间外交的传统,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法音》2004,(11):12-13
(2004年10月23日于北京)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界代表于2004年10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七次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三国佛教界代表在北京西山灵光寺佛牙舍利塔举行了祈祷世界和平法会,举行了以“‘黄金纽带’的新构想”为主题的基调演讲与补充发言,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各国代表的发言。根据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生前提议和中韩日三国佛教界的共同心愿,三国佛教徒于1995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确立了历史形成并延续至今的“黄金纽带”关系。十年来,三国佛教界分别在北京、汉城、京都·奈良召开了六次会议,发…  相似文献   

7.
王立 《法音》2005,(7):43-44
本刊讯6月19日至24日,应世界宗教和环境保护联合基金会(ARC)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雍和宫住持加木样·图布丹活佛为团长、副秘书长陈文尧为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5人,参加了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的“北传佛教与环境保护大会”。6月23日上午10时,在会议开幕式之前半个小时,蒙古国当选总统、国会主席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在甘丹寺住持朝依坚措活佛的陪同下,在成吉思汗酒店的小会议厅单独会见了中国佛教代表团,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作为世界宗教和环境保护联合基金会的国际主席,作为蒙古国当选总统、国会主席,我…  相似文献   

8.
陈星桥 《法音》2003,(11):35-37
十一、居士与养生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无条件或不愿意出家,但并不影响他信仰佛教。从信仰佛教和修行来说,也不一定非要出家,完全可以做佛教的在家信徒,也就是做居士。佛教所谓居士,特指受持三归戒(终身归依佛、法、僧三宝)或居士五戒、居士菩萨戒的在家信徒或居家修道之士。自古以来,居士就有良好的养生传统。佛教初传入时本与各地民间传统信仰相混杂,只有“斋戒”是其特点。公元66年汉明帝赐楚王英诏说他“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所说洁斋三月,后世名为三长斋月。《杂阿含经》卷40、《大毗婆娑论》卷41、《大智度论》卷13…  相似文献   

9.
学诚 《中国宗教》2017,(8):16-17
今天,我们在弥勒菩萨应化圣地、太虚大师曾经住持弘法的道场——浙江奉化雪窦寺,隆重举行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纪念大会,缅怀太虚大师一生的愿行事业,深入研究太虚大师的思想宝藏,对丰富发展“人间佛教”思想,进一步加强当代中国佛教自身建设,不断开创佛教中国化新境界,构建世界新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太虚大师是我国近现代佛教改革的倡导者。面对清末民初中国佛教内外交困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佛教新闻     
《法音》1998,(8)
湖南省佛教协会第三届代表会议在长沙举行本刊讯湖南省佛教协会第三届代表会议于1998年6月27日至29日在长沙麓山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82名佛教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圣辉法师所作的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修改了《湖南省佛教协会章程》,...  相似文献   

11.
张应龙 《法音》2002,(2):39-41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佛教是马来西亚第二大宗教。全马来西亚现有七百多所寺院庵堂、三千多位僧尼、两百多万佛教信徒。华人佛教徒占佛教徒人口的大部分,其它泰、缅、锡等族的佛教徒只占少数。当代马来西亚佛教团体比较多,具全国性与代表性的团体主要有马来西亚佛教总会、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马来西亚佛教弘法会、马来西亚泰裔佛教徒总会、锡兰佛教会等。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团体。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简称马来西亚佛青总会),成立于1970年7月29日,同年12月28日获准注册。秘书处设在槟城。1…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0,(4):44-44
<正>本刊讯3月22日至23日,中国佛教协会南传佛教工作委员会暨云南省佛教协会南传佛教工作委员会,在云南佛学院举行了第一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南传佛教工作委员会的成员、云南省南传佛教地区部分佛协的会长、秘书长30多人。会议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南传佛教工作委  相似文献   

13.
源于印度的佛教,于公元二世纪前后,传入中国,并在魏晋南北朝数百年战争、动荡的社会环境下迅速发展,到隋唐时期达于鼎盛。唐朝诗人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具体描述了发展中的佛教盛况。 佛教信徒把念佛、诵经、造像、布施等视为“功德”之事,把抄经看作造“功德”的重要手段之一。认为怀着虔诚之心抄写佛经可以“所获福聚,无量无边”,可“见释迦牟尼”,可以“灭罪”,而且写经越多,功德越大,那么虔诚的佛教信徒怎能不夜以继日、全神贯注地抄写佛经呢?  相似文献   

14.
圣辉 《法音》2006,(1):5-7
各位委员、各位代表:今天,本会第七届理事会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暨第三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开幕了,我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各位委员表示诚挚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并借此机会,向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云南省党政主管部门的各位领导莅会表示热烈欢迎;向一切关心、支持上座部佛教工作的各方面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云南省佛教协会和思茅地区党政主管部门对会议的各项工作做了周到的安排,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慰问和感谢。这次会议的宗旨是,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旗帜,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加强上座部佛教自身建设为中心,围绕上座部佛教…  相似文献   

15.
夏凡 《法音》2013,(7):38-43
佛教作为世界性的宗教,源于亚洲,但足迹遍及欧亚,他的不同宗派、以及处于不同地域的佛教寺院所形成的佛教音乐,成为世界不同民族音乐特征的一部分。佛教寺院主要聚集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这三大区域的佛教音乐,虽本质上存在关联,但又有着各自的特点。溯其源头,佛教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并迅速在南亚次大陆  相似文献   

16.
王理 《法音》2006,(9):65-66
8月26至29日,应越南佛教协会副会长显法法师的邀请,由北京灵光寺监院常藏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访问了越南。27日上午,代表团访问了越南佛教协会第一办公厅,受到越南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清赐长老的热情接见,并举行了僧装赠送仪式。常藏法师在赠送仪式上说:中越两国佛教有一千多年的传统法谊,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佛教就从中国传到了越南,越南佛教至今完整的继承传统佛教特色,保持大乘佛教精神.坚持清规戒律,可以说与中国佛教非常相似.我们看到后很感动。尤其在越南佛教寺院或一些名胜古迹.都使用的是汉字匾额,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中越两国佛教同根同源,  相似文献   

17.
惟贤 《法音》2001,(9):11-13
8月25日到27日,中国佛教协会在普陀山举办“佛教与环保”讲演会,来自各地的佛教长老、专家学者和青年法师欢聚一堂,就“佛教与环保”问题发表论文,或给予点评,发挥高见;中国佛教协会组织有力,普陀山佛教协会热情支持,各方面给予关照,使会议开得圆满成功。这一演讲会的举办,关系着佛教自身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世界的和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说是普陀山——也是全国前所未有的一次盛会,因缘非常殊胜!  下面,我就这次演讲会的特点和内容等略谈几点意见。一、演讲会特点  1、在会上作…  相似文献   

18.
方立天 《法音》2000,(5):18-20
中国佛教协会举行“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使命”演讲比赛,评核小组要我作一个小结。我这个小结很不成熟,主要和大家商量。 我想讲几个问题,第一、我首先对这次演讲做一个基本评估。第二、对演讲的特性是什么、意义是什么,谈些个人的看法。第三、讲讲这次演讲的内容和形式、优点和缺点,以便借鉴与提高。最后讲几点建议。 第一、这次演讲比赛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是中国佛教界建国以来在汉传佛教地区举行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是一个创举。是关于弘法,关于培养人才,一次带有开创性的活动。整个演讲比赛进行的十分有序,也具有一定的规范和水…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9月26-27日,首届佛教媒体编辑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佛教学者及佛教媒体编辑等50余位代表参与研讨。会议主题是"办刊与当代佛教发展",分主题包括各地佛教刊物编辑经验交流、佛教刊物如何契合当代现实生活、新媒体环境里的办刊思路。本刊主编崔玉卿受邀参加会议,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五台山研究》近年的改革举措和办刊体会。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2021年12月27日,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主办、中国佛教协会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基地协办的"2021年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举行。此次会议主题为"人间佛教与佛教中国化",旨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中国佛教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经验,探索当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推进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道路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