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证实质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医证实质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100029)陈家旭一、证实质研究存在的问题1.反映证实质的指标较多,特异性的较少且只能反映其局部。以脾虚证为例,通过国家“七五”攻关,估计有70余种实验指标,涉及消化系统、植物神经系统、能量代...  相似文献   

2.
中医证实质研究的困惑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医证实质研究的现状,分析了证实质研究存在困惑的原因,并提出证的诊断标准化以及走病证结合的研究之路是中医证实质研究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论"证"的性质、结构及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中医现代研究中 ,证的研究乃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不少学者认为 ,中医的现代化可能会在证实质的研究中得到实现。然而 ,证是什么 ?近年来人们对此问题做过不少讨论 ,见仁见智 ,或说证是证据 ,或说证是症候群 ,或说证是证型 ,或说证是疾病在阶段上的病机 ,或说证是疾病时机体在整体层次上的反应状态 ,或说证是疾病阶段病变在人们认识上的反映。在证实质研究已经经历了相当长时间后的今天 ,我们对证为何物还没一个统一的认识 ,这种状况值得深思。笔者在此就证的性质、证的结构以及证研究问题 ,谈谈自…  相似文献   

4.
刘长江  郝芳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9):1475-1484
社会困境是指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这样的情境。社会困境研究的推进要求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已有理论, 这一框架将这些理论区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实验研究依据这些不同层面的理论, 以实验游戏为工具来探讨人们在面临社会困境时做出选择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从而对社会困境问题发展出相应的问题解决路径。理论的发展、实验任务本身的改进以及研究的外在效度预示了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社会困境问题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融合与证态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证实质研究被认为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证这一概念来源于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哲学思想来源于《内经》 ,张仲景把它具体结合于临床 ,应该说实践性很强的辨证论治是张仲景奠基的[1] 。但是《伤寒论》、《金匮》中对病、证、症没有明确区分[2 ] 。由于学派、历史原因及临床需要的不同 ,目前通用的八种辨证方法[3 ] 对证就有了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中医界长期以来对症、证、病的基本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把《证》作为中医的诊断单元概念是时代对旧词赋以新意[4 ] 。由此可知证的概念从《伤寒论》开始就没有明确 ,而且随着时代、学派、临床需…  相似文献   

6.
基因组学对中医证候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中医证候现代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几十年来 ,国内外众多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学者们把中医证候现代化的研究作为中医研究的重要方向 ,力图通过该项研究揭示中医学的奥秘 ,使中医证和辨证施治更加科学化、客观化。他们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和方法 ,如生化学 (酶学 )、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功能形态学、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微量元素以及分子生物学等 ,对中医证候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初步证实中医证候具有现代病理生理学基础 ,并部分地阐释了其中医理论的某些细节及其科学性 ,对中医证进行了各种客观指标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沈…  相似文献   

7.
传统医学现代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程伟一中西医结合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重要的进展,青蒿素、靛玉红、小夹板固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肾阳虚证实质的研究等方面的一系列成绩已为世所公认。但是,一方面,有人认为这些成果不过是...  相似文献   

8.
论斯特劳森的描述的形而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初,正是分析哲学面临困境的时候。这种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理论支柱,主要是意义证实原则和对分析与综合的区分,受到了分析哲学家们的质疑,提出挑战的分别是亨普尔和蒯因;二是维也纳学派提倡的逻辑分析方法受到了牛津日常语言哲学家的挑战,这主要来自后期维特根斯坦、赖尔和后来的奥斯丁等人。正是在这种哲学背景中,斯特劳森显示了自己的哲学才华:首先是在1950年发表《论指称》一文,对罗素的著名的摹状词理论提出了挑战,用语言的使用方式取代指称对象作为意义的标准;其次是在《个体——论一种描述的形…  相似文献   

9.
社会困境是指个体理性会导致集体非理性这样的情境。大量实证研究考察社会困境中合作行为的机制,然而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实验室研究中所用的社会困境可以从4个方面来分类:“给-游戏”与“拿-游戏”、两人困境与多人困境、对称与非对称困境以及重复与非重复困境。综合而言,以往实验研究主要从个体差异、任务结构以及知觉与策略等3个方面考察影响社会困境的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整合在一个概念框架中。未来的研究尚需要联合多个学科,澄清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继续丰富相关概念和理论  相似文献   

10.
大脑的知觉加工并非单纯由外部刺激驱动,而是存在自上而下的知觉调控。尽管这一现象被大量实验研究证实,但其神经机制仍然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系统介绍了知觉调控的神经基础、实现形式、研究范式,及其理论模型,分析指出了当前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该问题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0年5月16日至5月19日,在四川省松潘县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制定方针和本届委员会的工作计划。专业委员会主任章志光教授首先报告了委员会调整的原则和改组后的情况,以及新委员会在新的形势下所面临的任务。他指出,在我国,真正搞教育心理学系列研究是近十年的事,与国外相比还较落后,如缺乏严密的实验控制和数据处理,尚未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理论等等,所以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应多了解国外研究的新进展,坚持理论和实验的结合,采用更新的方法开展研究,在这个基础上敢于突破、敢于建立  相似文献   

12.
鲁南郯城樊埝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旋玩具,历史悠久却鲜为人知,其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对木旋玩具进行调查研究,概述木旋玩具的历史与工艺,分析木旋玩具传承发展面临的难题以及造成这种困境的内、外主要因素。并提出几种可行性方案:扩大消费群众,拓宽销售渠道;传统与创新并存;创建手工作坊等。帮助解决郯城木旋玩具传承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实验性诱发情绪的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雨新 《心理学报》1991,24(1):101-108
本文报告了在真实情境中用多种情绪形容词检核表(MAACL)测量被试的被诱发出的情绪体验的实验研究。MAACL由敌意检核表,抑郁检核表,和焦虑检核表组成,它们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如信度和效度,分别在三个实验中得到证实。MAACL使用方便,是临床评估和实验室研究中常用工具之  相似文献   

14.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浩 《心理学探新》2005,25(4):7-10,30
对于文化心理学存在着多种层面的理解。可以视其为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心理学理论思维的转化,也可以视其为心理学方法论上的一种变革。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心理学具有文化补偿的性质;从现实的角度看,文化心理学又面临着文化并置的局面。文化心理学方法论的建立,关键是如何处理与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关系。这是文化心理学发展的前提。也是其方法论困境的根源,同时也是摆脱这种困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社区康复是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改善社会功能、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环节,深受社会文化、社会制度、家庭环境等多因素影响。本研究从医学社会学视角出发,运用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及焦点小组等质性研究方法,从污名化所造成的排斥、隔离与自我身份认同挣扎,病人角色、照顾者角色和医生角色的交织影响,以及政府政策与资源受限所带来的社区康复公共路径受损3个方面,分析精神疾病患者在社区康复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消解路径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子宫颈癌是引起女性死亡的第二大癌症.研究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子宫颈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近年来,HPV疫苗在预防和治疗子宫颈癌方面备受关注,多种新型预防性HPV疫苗已在部分国家上市.但是HPV疫苗的研制、使用、推广仍面临许多难题,有待广大医疗工作者共同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17.
全国外国哲学史第二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15日至19日在武汉举行。反思10年来外国哲学史的研究、探讨今后研究的开展为会议的主题。困境与反思困境:大家认为外国哲学史研究目前面临着两个困境。一是“经济”的贫困。经费短缺,轻视理论,出版困难,这是普遍现象,在外国哲学史研究方面尤为明显,严重地影响着外国哲学史研究。二是研究的贫困。近10年来外哲史研究虽有成绩,但比之10年以前的外哲史研究,比之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就显得较为冷落。外哲史研究还面临着一个理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享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社会困境,个体在组织内部面临着分享知识或不分享知识的博弈。但是,目前从社会困境理论分析"知识分享困境"特征、应对策略及解决机理的研究仍然缺乏。针对这一问题,从社会困境理论出发,分析了知识分享社会困境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同时,结合社会困境对策的研究,划分了应对知识分享社会困境的战略性对策、结构性对策和动机性对策。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促进知识分享的相关实践,并阐述这些实践促进知识分享的内在机理。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对策总结的基础上,为未来知识分享研究提供了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19.
立足科学前沿,发展哲学理论──访胡文耕研究员本刊记者胡文耕,男,1929年生于江西波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生物学哲学研究,著有《分子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信息、脑与意识》,合译有《生物学思想的发展》等。问:胡先生,每次来访,都看到你不是写作,就是看书。你真是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答:搞科学工作,没有一种甘于寂寞,乐以忘忧,锲而不舍的精神怎么行呢?哲学要面向时代,时代需要哲学。目前我们正处在社会大转折的时代,自然科学巨大发展的时代,许多新问题,需要从哲学上探索、反思、概括、总结,我总是感到时间不够用呢!问:可是,目前人们都在谈论哲学面临"困境"、"危机"、"市场萎缩"等等,你怎么看?答:我不认为哲学面临危机,相反,我认为哲学将有个大繁荣时期。问;当前哲学书籍市场萎缩,哲学系毕业生,供需见面时受到冷遇,这如何与繁荣联系起来?答:目前学术著作出版难,出版了印数也有限,这是事实。哲学系的毕业生分配存在不少问题,也是现实。这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需要从政策上加以解决。这与"困境"是两回事。问:为什么这么说?答:这里涉及对繁荣与困境的理解。似乎哲学工作者队伍大、在校学生人数多,哲学书籍销路好,就是哲  相似文献   

20.
姚俊 《学海》2013,(5):74-78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自2009年开始试点以来,用三年多的时间基本实现了制度全覆盖,但同时又面临着待遇不高、养老保障作用不明显的制度困境。本研究从新农保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执行两个方面来分析其面临的制度困境,在具体分析路径上从嵌入性视角入手,着重探讨了新农保运行的制度环境,以及新农保政策执行过程中利益导向型政策工具是如何嵌入在离散性政策共同体当中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农保所面临的制度困境有着深刻的制度背景,进一步的治理应当从这些制度背景因素入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