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引言《丁光训文集》是基督新教的一本高层次的神学著作,作者引用文献之多、知识之渊博,真可谓学富五车,学贯中西;再加上流畅的文笔和严谨的逻辑,尤其是独特的表达方式,深深地吸引了我这名信奉天主教的平信徒,我怀着好奇、探索、欣赏与崇教的心情通读了一遍。我还要细细的多读几遍,以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神学思想。在此,我想谈谈我初读后的一些感受。一、对创造与救赎的认识《创世纪》第一章的作者,以人的时间观念──周──来描写创造的过程,第一至五天,天主创造了整个宇宙,第六天,“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创…  相似文献   

2.
孟子的思想要旨及其现代意义有三个方面值得反思:一是从人与自身的关系看,孟子讲性善、养心,涉及心态审美化,需要以无欲则刚的方式抵达美的境界;二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孟子讲五伦、平治,涉及世态道德化,需要以孝敬父母的方式抵达善的境界;三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孟子讲爱物、无事,涉及生态自然化,需要以万物生长的方式抵达真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崔卫 《美与时代》2007,(6):1-12
这年头,似乎很难产生真正的艺术家,因为艺术创造需要沉寂的心态,需要执著的精神.可如今的艺术界,普遍被一种浮躁的气氛所笼罩,所谓的艺术作品大多浊气四溢、俗气弥漫,拘泥于所谓的"传统",一味摹古而不思进取者有之;玩弄技巧、翻弄花样而内涵空洞者有之;技法粗糙甚至半通不通、欺世盗名者更是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4.
在吉登斯看来,马克思尽管提出了"人类创造历史"的命题,但却没有对自己的命题做出明确的解释。为此,他举数十年之功,从创造历史的起点、方式和结果等角度对马克思的命题进行全面的阐释。按照他的观点,只有在启蒙运动之后,由于"历史性"的发展,人类才真正开始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结构二重性"是人类创造历史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体现在:社会结构一方面赋予人类创造历史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对这种创造行为构成制约。通过这种历史创造方式,社会并没有如马克思等人所设想的那样变成丰裕而自由的社会,反而成为"风险社会"、"失控的世界"等。通过对马克思命题的阐释,吉登斯建立起了完备的理论体系,但也对马克思命题的本意造成了扭曲。  相似文献   

5.
向福证 《天风》2004,(7):52-53
"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也不可厌烦他的责备。因为耶和华所爱的,他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箴3:11-12) 通常,责备总是双向的。一方是"责备的人"--发出指责的父母;另一方是"被责备的人"--需要接受指责的孩子。我们在读箴言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双方所应有的正确心态。 被责备的人--儿女通常会厌烦被人管教。箴言教导做儿女的,不要有抵触的倾向。事实上儿女这种负面的情绪是真实的。这里没有贬低或轻视儿女的意味。而是提醒做儿女的,不可  相似文献   

6.
现代美育是一种感性的情感的生命的教育,要深切地了解这一点,先就要对人的生命活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人的大脑是人心灵世界巨大魔力的发源地。人心灵世界的魔力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脑自身的这种结构与功能。心脏与血液则是人生命活动的动力保障系统。供氧系统确保了生命之火能持续不断地燃烧起来。功能全、效率高的消化、吸收与废物的排泄系统,也显现了巨大的魔力。人的整个的生命活动,人的生命活动的各个部门、各种器官,无论是精神方面的,还是生理、体能方面的,都彰显出了巨大的功能与力量。正是人的这种生命活动,它是人的一切魔力之源。因为它,人才能与世界沟通,创造世界,创造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7.
成长空间     
生活需要阳光,更需要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阳光,不依靠别人的赐予,生命同样可以灿烂;位置,不要别人的恩典,有心人自能创造别样的成长空间。也许是一间陋室,就像一位诗人所言,只要“惟吾德馨”,陋室里一样可以阳光明媚,一样可以像鸟儿一般自由徜徉于快乐的云海之间。假如你生命里缺少阳光,也不能老是仰望星空,就要看你自己有没有制造阳光的心灵;空间里有没有幸福与快乐的青鸟飞翔,就看你能不能用一颗爱心,去创造一段属于自己的美妙时光。  相似文献   

8.
网恋背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因特网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于是,网络时代的网恋(也称第五类情感),便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浪潮。网恋给人心灵的最大冲击是它对爱情过程的浓缩,一场历时几年的传统爱情,在网络上几天之内可以完成它的产生、升华、死亡的过程。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准备,是极易受到伤害的,这种伤害被专家称为是急性心理疾病“网恋爆发性心理障碍”。虚幻网恋——超越型心理超越型心理者幻想在网络上能够有超越一切的纯爱情。有此类心态的人往往很容易在网络上坠入爱河,不能自拔。而他们所拥有的网恋是虚幻网恋,这种网恋的美丽之处在…  相似文献   

9.
命不是一个现成的东西,而是天人授受之际的那个发生。天之授,命也;人之受,义也。义是命之义,义之所据即在命中;命是义之命,天之授须人之义方成其为命。如此,人非创造命,亦非命的附属品,而是命的生成的必要条件。此之谓"义命合一"。  相似文献   

10.
王云 《思维与智慧》2001,(11):39-40
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在物理学上称之谓惯性。其实人的思维也有这样的势头。每当人们采取了一些特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并取得成功时,以后遇到其它问题也会采取同样的思路去思考。这种沿着固定观念去思考问题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习惯性思维。又称思维定势。习惯性思维有它积极作用的一面。参观艺术展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似乎不完整的作品:那飞溅的瀑布被树枝或山峦所阻拦,只见其中的一部分;那横置渡头的小船,在湖面荡漾,船上却空无一人;那闭着眼睛的女性大理石雕塑头像,没有身子和手脚。这种“不完整”没有造成欣赏的困…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期间,我們这里发现写“乜贴”的人一天比一天增多,有些据說是来自外地,其中有不少人实际上是借写“乜貼”之名随便伸手向人要钱。这种現象很不好,即增加了群众负担,又有碍社会治安。我以为具备劳动条件的阿洪应该积极設法参加劳动生产,而不能象过去那样,到处串寺,靠写“乜貼”来維持生活,参加劳动生产不论对社会对本人都有很大好处。至于对那些借写“乜贴”之名随便向人要钱(有时甚至是强行索取)則应加以注意,并給以适当的教育。例如,在1956年,一个带着手表的人到处要“乜貼”,要到之后去看电影看剧。去年,一个姓戴的看  相似文献   

12.
人微言不轻     
利未 《天风》2010,(6):64-64
<正>俗云:"人微言轻。"而我则要说:"人微言轻",即地位低下者说的话常不为人所重视,所以往往有人以自己为"人微",即便有说话的空间和需要时,也会选择沉默。可是,人微者一定言轻吗?我看未必。圣经记载,亚兰国乃缦元帅之妻的小使女,其身份极其卑微,是亚兰人攻打以色列人时被掳而来,她沦落异邦、寄人篱下,为人奴婢,但没有因此自怨自艾,轻看自己。她深  相似文献   

13.
陈晨捷 《周易研究》2020,(1):105-111
一般认为,商周天命观之变革在于周人以道德之天、伦理之天取代殷商的命定之天与前伦理之天,从而确立了“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德治传统,表现出“人道主义”“人文精神”或者“道德人文主义”的特征。但事实上,“以德受命”“为政以德”可能是源自殷商的一贯传统,而非周人的创造。周人的贡献在于,否定任何氏族、王朝与天“有亲”的观念,将“德”作为天命转移的唯一依据。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周人的天命观总体上呈现如上倾向,但并不意味着此后理性精神的高歌猛进与绝对胜利:一方面,道德性成为天命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西周的天命观仍带有“不完全理性”的成分,与天道“有亲”的观念通过其变形依然得以留存,甚至对春秋末期孔子的天命思想犹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到了日本,感到环境整洁清新,也感受到日本人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人人有责,建立一个"没有废料排放的社会",已经深入人心,主动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日本公众的习惯。有几件事,使我印象深刻。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住宅区、商业区、公园、海滨、旅游胜地,都看不到白色污染。假日光顾东京迪斯尼乐园的人,真是数以万计,玩遍、看遍需要一天时间,吃、喝都在园内。但我们在乐园却看  相似文献   

15.
儒学是宗教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解决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要从“究天人之际”的问题开始。儒学所说的天, 是指宇宙自然界,它是一切生命的创造之源,因而具有神圣性,但不是神。天有形而上的超越 层面,但不是超自然的绝对实体。人是天之所生,又是德性的存在,人以完成其德性实现与天 德合一的境界,可说是一种自我超越,但决不是离开现世人生而进入另一个世界。在儒学中 只有一个世界,没有两个世界。儒学有敬天思想,包涵着深刻的宗教精神,但不是神学宗教。 儒学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  相似文献   

16.
杨联涛 《天风》2014,(2):24-25
一些传道人及信徒认为,讲道要凭圣灵感动,讲道之前,只需要好好祷告.,上了台随圣灵的引导,该怎么讲就怎么讲,而事先写好讲章,则有"不属灵"之嫌,因为写讲章是人的工作,传道人在台上若看准备好的讲章,是靠知识,立功之法,是自己掘池子,是不靠圣灵,这样的讲道对信徒没有造就……这种观点看似很"属灵",实则过于偏颇。其实,预备讲章的过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杨联涛 《天风》2014,(2):24-25
一些传道人及信徒认为,讲道要凭圣灵感动,讲道之前,只需要好好祷告.,上了台随圣灵的引导,该怎么讲就怎么讲,而事先写好讲章,则有"不属灵"之嫌,因为写讲章是人的工作,传道人在台上若看准备好的讲章,是靠知识,立功之法,是自己掘池子,是不靠圣灵,这样的讲道对信徒没有造就……这种观点看似很"属灵",实则过于偏颇。其实,预备讲章的过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男人的潜意识中普遍深藏着“儿童心态”,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会对某些玩艺儿如:看录像、玩电子游戏机或打桥牌、搓麻将等着迷。妻子要懂得:只要自己男人的这种“不成熟”的玩耍行为没有出格,没有过分着迷,就应该持宽容的态度。因为这种玩耍行为可以使  相似文献   

19.
论荀子的"天人之分"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荀子天论思想中的“天人之分”指的是天与人各自的职分、名分,并不含有“天人相分”之义。在荀子的理论体系中,天虽然并没有绝对摒弃自然属性,但是这种自然属性却淹没在它的神的属性之中。荀子正是利用了关于天的粗糙表象阐述天的神秘属性的。荀子虽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但他又对“制”的范围做了很多限制,像孙悟空没有跳出如来佛的手心一样,荀子的天道观也没有摆脱天命论的羁绊。他所说的“制天命而用之”并不能引申出“人定胜天”的意蕴。  相似文献   

20.
高璐 《天风》2001,(8):32
起初神创造天地。神看光是好的;神看海、看地上的众植物是好的;神看众星辰是好的;神看在水里、在天上、在地上各活物是好的(创1)。神看这一切都是好的。他用他的大能造了这一切,静下来时看这每一样都是好的。不必问是否有神,上帝在哪里?只要你去看看天、看看海、看这世上的一切受造之物,你就会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上帝的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