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闵一得(1758-1836)是清代著名内丹家,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他是清代道教龙门派在江浙地区盛传期间,道教著作最为丰厚者;同时,他开宗创派,振兴金盖山龙门一派,成绩卓著。他在秉承全真传统丹法的同时,又吸收西竺心宗的秘法,兼采道教符箓派的"云篆"与佛教"真言",提出"中黄直透"法,对清代道教内丹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古书隐楼藏书》是闵一得的重要著作之一,被誉为"清代最有影响的一部道教内丹学丛书"1,流传  相似文献   

2.
闵小艮,道名一得,原名苕,字补之,一字小艮,自号懒云子。吴兴(浙江省吴兴县)人。生于乾隆戊寅(公元1758年)十二月初二日,死于道光丙申(公之1836年)十一月初十日,享年79岁。他是全真道北宗龙门派第十一代道士,曾先后师事高东离,沈一炳(名真扬,化号太虚)与云南鸡足山黄真人,著有《古书隐楼藏书》、《金盖心灯》。其主要思想是:  相似文献   

3.
北京白云观藏《龙门传戒谱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白云观所藏1919年手抄本<龙门传戒谱系>,载有全真道龙门派第一代至第二十一代传戒律师简历.其中前七代律师简历基本上与闵一得于嘉庆年间所编<金盖心灯>的记载相同而稍略.第八代律师的简历,与<金盖心灯>所记差异甚大,但与康熙时的文献记载相一致.第九代以后的律师,均不见于<金盖心灯>.据<龙门传戒谱系>及相关资料可知,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以后,龙门派传戒宗坛先后转移至湖北、江苏、四川、陕西等地一百多年,直到嘉庆十二年,北京白云观才恢复传戒.此后,北京白云观的传戒活动十分频繁.特别是第十九代、二十代和二十一代律师,社会活动能力很强,使白云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从而再次奠定了其龙门祖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闵一得小考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正强闵一得,原名苕敷,字补之,一字小艮,号懒云,又自称闵真仙、发僧际莲氏。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自幼体弱,九岁犹艰于行,于天台桐柏宫谒高东篱为师习导引术,遂皈龙门,命名一得。壮年有经世志,尝服官滇南,于鸡足山谒鸡足道者黄守中,得传龙门西竺心宗斗法。晚年隐乌程县金盖山,主持教务,弘扬道法。“自当代名公卿相及缁流羽士,以及胥吏仆舆,钦其道范,纳交受业者,实繁有徒”。①《金盖心灯》载:“其教人也,有体有用,有本有末,笃于实行,不事神奇,大旨以修身寡过为入门,穷理尽性至命为究竟,省察涵养为彻始彻终功夫”。②闵一得隐居金盖…  相似文献   

5.
<正>王常月(?—1680),号昆阳子,原名平,山西潞安府长治县人。全真道龙门派第七代律师。他在清初所进行的公开传戒活动,是道教史上的一件大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确立的全真道开坛传戒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清嘉庆年间道士闵一得所著《金盖心灯》中,称王常月为"我朝高士第一流人物"。①道光年间大臣完颜麟庆为北京白云观所撰《重修宗师庑记》,则谓王常月确乎又一长春(即丘处机),宜昔门下多贤也"。②王常月的思想主要反映在《初真戒》③和  相似文献   

6.
继明代《正统道藏》之后,《道藏辑要》是最重要的道教丛书。《道藏辑要》一书的形成至今仍是个谜,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它有三个主要版本:一为彭定求(1645-1719)编原本,二为蒋元庭(1755-1819)增补本,三为贺龙骧、彭瀚然最终修订本。与学者们普遍认可的观点不同,本文力图证明《道藏辑要》实际上只有两个版本(版本二和版本三),而所谓的彭定求本纯属虚构。在对蒋元庭之同代人闵一得(1748/58-1836)的作品进行研究后,我们证实蒋元庭确是《道藏辑要》的编者。在闵一得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发现《道藏辑要》在江南地区与"吕洞宾崇拜"有关之道教社团中的影响;在巴黎藏本《道藏辑要》(这一版本与藏书家丁福保编制目录之版本十分近似)中,这种影响的痕迹更是十分明显。在此发现的基础上,本文力图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使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道藏辑要》的复杂文本历史,以及它在推动清代道教纯粹远景及扶鸾崇拜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孙思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道医.<大医精诚>中有关"大医"之德、术、体、法,体现了道教的基本教义:济世度人,尊道贵德,清静寡欲,和光同尘,戒律精严.道医同源,源出道藏深厚的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8.
闵一得与道教"医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世说系统阐发于请代闵一得所辑《古书隐楼藏书》中,它是明清之际三教合一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医世说的要旨在于“即身以治世宁”,即通过内炼外养,培养真元,先治其身,次治其心,“内则用以治身,外则用以治世。”达到“天都泰安”之人与自然的和谐,“四夷安靖”之社会有序稳定,“闾阎富庶”之民富国强“世治”目的。作者还深入剖析了道教“医世”思想形成的宗教理论基础,指出,道教医世思想反映了道教出世与入世并重的特征,是道教修身济世利人、服务社会之“真精神”的集中体现,有其现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闵一得的年龄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古书隐楼藏书》中"79岁"与"89岁"两种观点并存,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闵一得生于哪一年。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考证。另外,闵一得的名号非常多,本文就此问题也作一简要考证。  相似文献   

10.
张宇初(1359-1410)系明初正一派著名道士,道教思想家.字子璩,别号耆山,张陵第四十三代孙,江西贵溪人.他幼习百家之书,具有较高的道学修养,在道教教理教义等方面颇有造诣.张宇初所撰的《道门十规》在《道藏》正乙部第988册和《续道藏》中所收的《皇明恩命世录》卷3中都有明确记载.《道门十规》根据道教前代定规、群师遗则而撰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