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历来被誉为武当胜境巅峰之作的紫霄宫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体现了明代初期的风格,蕴含着中国文化和建筑工艺的深厚内涵,为研究明代初期政治和中国道教历史以及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实体见证。一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建成故宫后,命工部侍郎郭瑾率领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武当山,一场声势浩大的"造山"运动拉开了序幕。依道教"玄天上帝"真武修炼的传说,三十万工匠,历经十二年,在武当山建成宫、观、庵、堂达两万七千余间,成为名副其实的道教建筑王国——"大岳太和山"。而这连绵四十华里、九宫八观三十六岩庙七十二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听到武当山遇真宫主殿烧毁殆尽的消息时,是在道教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关心道教文化遗产的人打来了无数询问和质询电话,在场的人全都震惊了。武当山是以武当山古建筑群而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这些与山势自然融合,反映道教“天人合一,遵循自然”的宫观建筑,以其气势恢宏、规模壮观、建筑精美而征服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官员,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文化遗产。武当山遇真宫,是明朝永乐年间所建成的三十三处道教宫观之一,这里原为道教祖师张三丰结茅立庵处。三丰祖师在此制药炼丹,救治穷人,称为会仙馆;或许那闻名于世的…  相似文献   

3.
武当山道教文化杨立志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位居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首。据文献记载,汉魏六朝时,修仙学道之士荟萃是山,唐末,道教称之为第九福地;宋代道经尊此山为真武修炼之地,武当道正式形成;元代武当宫观教团日益发展;明成祖大建武当山宫观祠庙,明皇室长期...  相似文献   

4.
担任中国道教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道教协会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兼秘书长、丹江口市政协副主席、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的王光德道长曾讲道:“武当山作为道教名山,如何名副其实,提高她的知名度,是武当山道教协会长期为之奋斗的神圣职责。”这番话不仅代表了武当山道教界的决心,也是这几年来他们实践这一决心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在全国大好形势鼓舞下,在党的政策指引下,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武当山道协发扬道教优良传统,狠抓了宫观维修、文物管理和服务设施的  相似文献   

5.
武当山博物馆位于武当山脚下,是一座以展示、收藏、研究道教文物见长的专业博物馆,于2008年4月23日正式开馆,总建筑面积5820平方米,分设建筑艺术、道教造像、武当武术、宫观道乐、仙山名人、武当民俗文化等8个展厅,现有馆藏文物2000余件,陈展珍品420多件. 走进武当山博物馆,浓郁的道教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拙朴的背景,悠扬的道乐,异彩纷呈的珍品文物,让人目不暇接.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质地不同、造型各异的神仙造像.武当山神仙造像以玄天上帝神系为主,涵盖其他道教神仙和历代武当高道,品类丰富,特色鲜明.这些造像的铸造时代从唐、宋、元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和民国年间,质地既有金、银、铜、铁,也有玉、石、砖、木、泥、纸等,其数量之多、种类之全、等级之高、体量之大、工艺水平之精,时间跨度之长、文化内涵之丰富,皆为他处所罕见,堪称中国古代造像艺术的宝库,具有独特的宗教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浅谈武当山道教音乐在历史演变中的三个时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当山道教有正史可考始于唐代,从贞观年间均州州守姚简第一个在武当山修建五龙祠算起,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由此看来,武当山道教音乐伴随着武当山道教的产生也度过了它一千三百多个春秋。武当山道教音乐随着武当山道教的产生而兴起,却又总是伴随着武当山道教在历史上的兴衰和变革不断发生着演变。追溯它在一千三百多年间的兴衰历史,我们从中发现它经历过有不同特征的三个时间,我们权且称这三个时期为正统期、蜕化期、新生期。正统期武当山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道教圣地之一,也是宋、元以后全真龙门派最大的“十方  相似文献   

7.
<正>武当山地处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又名太和山,明永乐十年被成祖嘉封为"大岳太和山"。提到武当山,首先就会想到真武大帝、道教文化和武当武术。岁月交替,日转星移,随着人文步履的崛起,武当山独特的建筑艺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武当山道  相似文献   

8.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名山,被称为道教第九福地。神秘深邃的玄帝信仰、如法如律的道教科仪、缈纱空灵的道教音乐、结构精巧的道教建筑、颇具特色的道教医药、饮誉中外的道教武术(即武当武术),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绚丽多姿的武当文化。武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不仅在祖国大  相似文献   

9.
<正>武当道教文化历史悠久,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瑰宝。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宁咏在调研武当山宗教工作时指出,武当山道教界肩负着传承武当道教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武当山要结合自身特点,着力推进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示范基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中外文化交流交往基地“三个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广度和深度。武当山道教协会带领武当山道教界结合自身特点,着力打造“三个基地”,推进武当山道教健康传承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0.
近期,在道教圣地武当山,有600多年历史的遇真宫大殿,在一场大火之后化为灰烬;而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复真观里竟出现了一个由武当山文管所投资而将古建筑改建的三星级宾馆——“太子养生堂”。这两个事件在教内外、海内外均引起强烈反响,不少海外道友致电中国道协,对数百年著名道观未能落实政策交由道教界管理,并遇此浩劫感到痛心和惋惜。本刊特转发此文,藉此表达我们道教界之心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