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抑郁具有复杂的、非孟德尔式的多基因遗传模式, 但是目前多数抑郁的遗传研究集中于考察单个候选基因, 不能全面揭示遗传因素的作用机制。近年来, 多基因遗传得分研究和基因−基因交互研究分别为抑郁的多基因累加效应和交互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多基因不仅直接影响抑郁, 还通过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抑郁的发生发展, 并且这一复杂交互作用存在性别差异。抑郁的内表型研究发现多基因可能通过认知因素、人格、压力荷尔蒙等间接影响个体的抑郁水平。未来研究应更加关注多基因与多种环境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影响抑郁, 探索多基因遗传机制的性别差异, 考察多基因对抑郁影响随年龄的发展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
崔丽霞  史光远  张玉静  于园 《心理学报》2012,44(11):1501-1514
Beck抑郁认知理论认为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自动思维对抑郁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不同水平的认知因素在青少年抑郁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根据Oei和Kwon (2007)综合认知模型(ICM), 我们假设在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间功能失调性态度是调节变量, 而自动思维是中介变量。研究采用开学初和临近期末间隔近四个月两个时间点的纵向数据搜集方式, 对613名初中生施以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自动思维问卷(ATQ)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 然后通过路径分析对模型进行了拟合度和性别差异检验, 结果表明:(1)各变量显著相关(p<0.01), 且各变量间隔四个月两个时间点的分数差异显著(p<0.01); (2)修正后的青少年抑郁综合认知模型较好地拟了数据, 且功能失调性态度与负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对自动思维的影响上女生的路径系数显著大于男生。结论:功能失调性态度在负性生活事件和青少年抑郁症状间起调节作用, 而自动思维从中起到了认知中介的作用, 且该模型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抑郁的遗传效应存在发展动态性。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抑郁的遗传率会发生改变,抑郁的风险基因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模式也存在动态变化。另一方面,遗传因素会影响抑郁的发展变化模式。通过梳理既有相关研究,本文从生理成熟因素、表观遗传和发展级联效应三方面分析抑郁遗传效应发展动态性的原因。未来研究应区分重要发展阶段,增加脑功能、性激素、神经生物蛋白以及表观遗传等指标考察抑郁遗传效应的变化模式及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比较与抑郁:人际自立影响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玉芳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5,28(3):591-597
社会比较是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通过对70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社会比较、抑郁、人际自立以及性别间的影响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抑郁与能力比较显著正相关,与人际自立显著负相关。多重调节模型分析表明,人际自立显著调节能力比较与抑郁关系,且有性别差异。低人际自立男大学生,能力比较显著影响其抑郁程度。建议重点关注低人际自立男大学生,及时化解其由于社会比较产生的负性情绪,避免陷入抑郁“泥潭”。  相似文献   

5.
社会比较是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通过对70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社会比较、抑郁、人际自立以及性别间的影响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抑郁与能力比较显著正相关,与人际自立显著负相关。多重调节模型分析表明,人际自立显著调节能力比较与抑郁关系,且有性别差异。低人际自立男大学生,能力比较显著影响其抑郁程度。建议重点关注低人际自立男大学生,及时化解其由于社会比较产生的负性情绪,避免陷入抑郁“泥潭”。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受欺负对于个体抑郁情绪的影响,以及反刍这一认知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与性别差异,采用受欺负问卷、儿童应对方式问卷中的悲伤反刍分量表、愤怒反刍问卷、儿童抑郁量表对2582名初中二年级学生(男生1328人,女生1254人;平均年龄13.95岁,SD=0.6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受欺负与悲伤反刍、愤怒反刍、抑郁情绪均呈显著正相关;(2)受欺负、悲伤反刍、愤怒反刍均可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抑郁情绪,且悲伤反刍和愤怒反刍在受欺负和抑郁情绪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该模型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悲伤反刍对抑郁情绪的预测作用显著大于男生。研究从悲伤反刍和愤怒反刍的角度揭示了受欺负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作用机制,为从认知水平上干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意在探讨青少年抑郁情绪遗传率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及遗传和环境对抑郁情绪跨时间连续性的影响。508对同卵双生子, 176对同性别异卵双生子参加了两轮追踪研究, 时间间隔约为一年半(1.37±0.44)。第一轮测量双生子的年龄范围为10~18岁, 平均年龄为13.69±2.04岁, 男生比例为46.2%。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对青少年的抑郁情绪进行多报告者评定。结果发现, 青少年抑郁情绪的遗传解释率不存在性别差异, 处于青春早期青少年的遗传解释率高于青春中期的青少年。遗传是影响青春早期青少年抑郁情绪持续发生的主导因素, 而环境是影响青春中期青少年抑郁情绪持续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子豪  杨海波 《心理科学》2023,(4):999-1007
采用网络分析探讨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风险群体的成瘾症状间联系及其与抑郁、焦虑症状间的关系。916名大学生完成了游戏成瘾量表与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风险群体的成瘾与焦虑、抑郁得分显著正相关;其成瘾核心症状为显著性,但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为情绪调节,女性为显著性;在三者的共病网络中,无论男女,核心症状均为恐慌;网络游戏成瘾与焦虑、抑郁的症状间存在着密切关联,共病症状网络结构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行为研究发现女性具有更好的局部表象产生能力, 但其神经基础尚不清楚。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及小世界网络分析方法, 探索局部表象产生中性别差异的大脑信息加工基础。结果显示在局部表象产生中, 女性行为反应较男性更快, 表象产生诱发的P300-650平均波幅更小, 且大脑功能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更短。深入分析发现, 反应时与脑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之间成正相关。该结果意味着低耗高效的大脑信息加工模式是女性具有更好的局部表象能力的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书写字体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莫雷  杨莲清 《心理学报》1995,28(4):407-412
从珠海市中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随机选出540名学生,要求他们每个人抄一段400字左右的短文,收回抄写卷540份。40名有经验的教师,对书写者的性别做出判断,并回答一份关于判断男女笔迹的依据的问卷。结果表明:1.小学低年级男女生的字体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到中高年级以后,性别差异才明显地表现出来。二、三年级之间,五、六年级之间是差异形成的两个加速期。2.判断者对小学低年级书写者的性别的判断不准确,主要是由于将女生的字体误判为男生的字体而造成的。3.男女生字体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字体大小程度,字的力度、字体的刚劲度、字的工整度和字的棱角度。  相似文献   

11.
刘蕴坤  陶沙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2):1980-1990
数学成就的性别差异是多年来广受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多关注男性、女性数学成就水平的高低, 而近年来研究结果一方面揭示出总体上男性和女性数学成就的平均水平差异很小, 呈现出相似性多于差异性的特点; 同时也显示男性内部变异比女性更大, 男性在高数学成就者中占多数。数学成就性别差异的大小和方向受到评分系统、测验组织形式、测验内容和难度的影响。数学成就性别差异的形成是心理、生物、社会文化等方面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期研究探讨了年龄、遗传和进化、激素和脑、刻板印象威胁、社会性别公平和时代等因素在数学成就性别差异的形成中的作用。未来对数学成就性别差异的研究应注意开展追踪研究, 关注低数学能力者, 进一步探讨复杂数学加工机制的性别差异, 建立数学成就性别差异形成机制的综合模型, 并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MBTI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管理者人格类型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人格的维度、维度组合、类型上,澳大利亚管理者比中国管理者有更大的性别差异;而两国男性管理者在人格的维度、维度组合、类型上的差异比两国女性管理者的差异更大.研究同时发现,中国男、女管理者人格类型的分布都较集中,澳大利亚男、女管理者的人格类型分布都较均衡.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空间思惟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运用填图和拼图两项测验,通过对137名大学生被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就大学生这一层次而言,男女两性的空间思惟在整体上表现出的差异不具显著性,整个分布情况是:在连续分布的两端男生均高于女生。研究结果也表明,在空间思惟上,大学生也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已经在当代哲学领域带来深刻的思想革命."性别差异"是当代西方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围绕着这一问题存在着许多哲学争论.笔者以是否应当放弃"女性"概念、应当如何描述"女性"的性别特征,以及"性别差异"是否为一个本体论事实三个问题为例分析了当代哲学关于"性别差异"问题的争论,并试图作出一些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rumination and forgiveness in male and female respectively. One hundred and twenty-seven college students (88F and 39M) completed self-report measures of rumination and forgivenes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appare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rumination and forgiveness; rumin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forgiveness in women-but not in men.  相似文献   

16.
恐惧的过度泛化是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 表现为患者对与原危险刺激极不相似的中性刺激也有着较高强度的恐惧反应。临床上, 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患焦虑障碍, 因而对恐惧泛化进行性别差异研究可以为解释女性有着更高焦虑障碍发病率提供新的角度, 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辨别性条件恐惧范式, 以主观预期值和皮电反应值作为测量指标, 从行为和生理两个层面对条件性恐惧泛化程度和恐惧泛化消退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在恐惧泛化程度上, 未出现显著性别差异。在恐惧泛化消退上, 在主观预期值和皮电反应值两个层面均有着显著性别差异, 具体表现为相较于男性, 女性恐惧泛化的消退更慢, 持续时间更长。研究结果表明, 女性焦虑障碍高发病率的潜在影响因素之一可能在于女性对于恐惧泛化刺激的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17.
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了概述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 尤其是情节记忆功能的性别差异。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在言语生成、情节记忆、面孔识别任务中比男性存在明显的优势, 而男性的优势则表现在视空间任务中, 如视空间情节记忆任务。本文批判性地讨论了一个流行的假设: 类固醇激素影响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 得出的结论是内源性睾丸激素或雌二醇均未显著影响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家庭环境影响青少年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855名青少年学生用家庭环境量表和中国人人格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对其人格特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剐差异;家庭亲密度和组织性是影响男孩人格特质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而家庭道德宗教观是影响女孩人格特质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新的家庭教育模式应充分考虑到家庭环境影响孩子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人视觉反应时的性别差异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微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为探索和分析视觉反应时的性别差异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手段。2实验方法67名生物系学生(男35名,女32名)接受了我们自编程序的微机视觉反应时的测验。受试者坐于距离14英才显示屏约25—35cm前,注视屏幕中央,手触微机键盘的空格键应试。微机间隔2~5秒随机地显示边长约为4mm的“十”字光符。光符闪现在屏幕中央固定位置的测验称为FIX测验,光符闪现在屏幕中线的左侧或右侧区域的测验称为RANDOM测验。光符闪现时,微机同步计时。受试者受光符刺激后立即按动空格键,中断计时和光符显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