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杨歧派作为日本临济宗的源头,其思想规范了日本临济宗乃至黄檗宗的面貌。考察杨歧派和日本临济宗的关系时,必须要考察南宋时期大量日本僧人入宋求法和大量中国僧人东渡扶桑传法的历史。正是这些祖师大德的艰苦努力,才使杨歧派的禅法在异域他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蔚为一大宗派。在这一过程中,入宋求法、在无准师范座下开悟、回日本成为东福寺派开山的圆尔辨圆发挥了核心作用,是杨歧派禅法东传群体中的领袖人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宋元时代有众多学德卓著的临济宗禅僧东渡日本,也有很多在中国禅林受法的日本禅僧归国弘传临济禅法。他们在朝廷、幕府或地方武士建造的寺院传法、培养弟子,扩大临济宗在社会的流通范围。这一过程,经历了从早期由日本禅僧弘传所谓"兼修禅"到以宋元禅僧为主弘传"纯粹禅",促使日本朝野、城乡乃至普通民众对临济宗的了解,推进了临济宗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7,(8)
<正>本刊讯7月18日上午,日本黄檗宗管长近藤博道长老率日本京都黄檗宗万福寺友好访华团一行16人来访我会,演觉副会长、刘威秘书长、普正副秘书长等在北京广济寺山门前亲切迎接。访华团成员参观了广济寺建筑文物,并在大雄殿内礼佛诵经。随后,学诚会长在怀远堂会见了访华团成员。他指出,日本黄檗宗传承自中国禅宗的临济法脉,日本京都黄檗宗万福寺也因为隐元禅师而与福建黄檗山万福寺法乳同源。日本黄檗宗为传承佛教文化,夯实和推动中日佛教传统法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黄檗宗高僧隐元隆琦在清顺治十一年(1654)东渡日本,在日本政治文化中心京都创建"黄檗山万福寺",开创日本佛教界的一大宗派——黄檗宗派,其影响遍及日本的禅学、文学、艺术、印刷、建筑乃至茶道和生活品味等各个方面,并成为17、18世纪当时日本文化的主流。1657年隐元禅师付即非源流及信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是研究隐元东渡初期活动的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7,(2)
<正>什么是祖庭?祖庭常常是和佛教宗派的传法世系相联系的,一个佛教宗派在其发展过程中,居于"祖"位的寺院,就是祖庭。有的宗派的祖庭不是一,而是多,构成一个"列祖"之庭的祖庭系统。具体而言,某一宗派所宗主要经典的译出寺院,实际上具有祖庭的地位(如六十《华严》译出地道场寺,可视为华严宗的一个祖庭);某宗派从初创奠基到实际创立之间的发展过程中,诸祖师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2,(4)
据日本《中外日报》报道,设立于日本临济宗相国寺派大本山相国寺山内的承天阁美术馆,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七日间举办了临济、黄檗各宗派管长及茶道三千家家元(指日本茶道流派三大家即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的传人——编译者注)等高僧大德、文化人的书法作品展览、义卖会,参展作品达百余件。发起这次活动的是临济、黄檗宗各派联合组织——日中友好临黄协会(理事长为冈平笃道、事务局长为有马赖底)。所得收益将充作该协会援助复兴中国径山万寿寺资金。径山万寿寺与日本临济、黄檗宗因缘殊胜。临济宗东福寺开山圆尔辨圆曾于该寺从师无准师范,受印可。黄檗宗祖隐元禅师的嗣法师费隐通容也曾在万寿寺修禅多年。万寿寺因年久失修,现仅存钟楼和大香炉。日中友好临黄协会成立以来,每年派遗访华团参拜祖庭,与中国佛教界进行友好交流。一九  相似文献   

7.
黄檗宗是日本佛教禅宗三大派别之一,由明清之际从福建东渡的临济宗高僧隐元隆琦创立。在日本众多佛教宗派中,此宗以浓郁的明清大陆佛教风格而独显特色。尤其是被称为黄檗声明之该宗的仪式音乐,从形式到内容至今保留大量明清佛乐遗存。本文以实地考察和文献为依据,着力分析黄檗声明遗存明清佛乐的现象,并尝试从离散(Diaspora)的视角阐释永远的乡音现象背后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要因。  相似文献   

8.
云门宗是北宋时期最为重要的禅宗宗派之一,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影响自不待言.然而,既有北宋云门宗禅师数量的研究结果仍有待精确.本文通过《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传法正宗记》和《续传灯录》以及一些相关的寺记、塔铭、行状搜罗、辨识,得到北宋时期云门宗禅师有1180人之谱.这个数据将成为复原北宋云门僧团传法全貌的一个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李湖江 《法音》2022,(10):68-71
<正>2014年日本京都黄檗山万福寺文华殿整理影印出版了《高泉全集》,该集中收录了《山堂清话》及著者高泉性潡(1633-1695)法像。高泉性潡是黄檗宗的开山祖师隐元禅师的法孙,系明清之交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人,俗姓林,别号昙华道人。他东渡日本之后曾担任京都黄檗山万福寺第五代住持,撰写了《扶桑禅林僧宝传》《东渡诸祖传》《东国高僧传》等著作,在日本文化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林观潮 《法音》2002,(6):30-34
即非如一,俗姓林,福建省福清县人,明末福清黄檗山万福寺禅僧。他161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1671年示寂于日本长崎崇福寺。即非是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住持、临济宗三十二代高僧隐元隆琦重要弟子之一。1657年,隐元东渡日本三年之后,即非应本师之召赴日。在日教化十五年中,即非中兴长崎的华侨寺院崇福寺,协助隐元开创日本黄檗宗,并于1665年开创了广寿山福聚寺。福聚寺的地址在今天的福冈县北九州市小仓北区。即非和他的法系后来被称为广寿派。根据日本黄檗山藏《宗鉴录派分》记载,截止至1867年,广寿派的僧侣超过796…  相似文献   

11.
杨航 《中国宗教》2017,(1):80-81
华严寺还将道风建设和寺院建设同步进行,本着重视修行、重视弘法的原则,在新时期坚守和传递着华严祖庭的信仰传统。中国宗派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位于西安市南十五公里的少陵原的半坡上。华严宗,又称贤首宗。一得名于宗经《华严经》,一得名于其三祖贤首大师。《华严经》作为佛教的主要经典之一,历来享有“经中之王”“王中之王”的盛誉,并于唐代促成了中国佛教大宗派之一——华严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史料阙失,金朝I临济宗的传承在元明之时已经不很清楚,故诸家灯录、近现代禅宗诸书仅提及海云印简一系,对其宗派的传承往往语焉不详.本文主要利用石刻资料,对临济宗在金朝的传承发展进行疏理与考证.金朝临济宗承北宋,其法脉主要有三支,一支是琅琊慧觉的法脉,另两支分别是杨岐方会再传弟子五祖法演的法脉及黄龙慧南的法脉.其中以五祖法演这一支脉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日本黄檗宗宗务总长内藤文雄、黄檗画院院长内藤香林及信徒山冈容沿一行三人,为参礼黄檗祖庭,于4月4日抵京。6日赵朴初会长在广济寺接见了内藤一行,并对中日黄檗宗相互交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了高度评价。日本客人对赵会长多年来为推动中日佛教友好交往与合作所做  相似文献   

14.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代表,而江西宜春是禅宗发祥地之一。马祖道一在这里创建丛林,以安僧众;百丈怀海在这里订立清规,和合僧团;洞山良价于洞山传曹洞法脉;黄檗希运于此开黄檗宗风……自本期起,《中国宗教》将连载"宜春禅宗祖庭巡礼"系列文章,展示佛教中国化的优秀成果——禅宗在宜春发展的历史印记。  相似文献   

15.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代表,而江西宜春是禅宗发祥地之一。马祖道一在这里创建丛林,以安僧众;百丈怀海在这里订立清规,和合僧团;洞山良价于洞山传曹洞法脉;黄檗希运于此开黄檗宗风……自本期起,《中国宗教》将连载"宜春禅宗祖庭巡礼"系列文章,展示佛教中国化的优秀成果——禅宗在宜春发展的历史印记。  相似文献   

16.
张海沙 《法音》2004,(7):4-8
临济宗在禅门五家宗派中,势头最强劲,法脉最久远。自从义玄禅师(787—866)于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县)的临济禅院开创此派后,临济禅门龙象辈出,门叶繁荣。至宋代复发出黄龙、杨歧二支,此二支于宋代法流尤盛,并流布日本,自宋至清,代有高僧。禅门五家中,除临济以外,其它宗派尽管盛极一时,然终究数代而亡,或仅存余续,唯临济一枝独秀,绵延千年。本人以为,以临济义玄为代表的临济禅风的思维特征是保持其生命力的源泉。禅门中有“临济将军,曹洞十民”之说,又有“临济严父,曹洞慈母”之言,可见临济宗的思维确有其大开大阖、奔驰突兀的特征。本文旨在…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6,(12)
正律宗是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及丛林修学规范都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有的祖庭能够保持其影响力和地位而长期不衰,有的祖庭在经历过低落暗淡之后能够出现"中兴",有的祖庭可能会演变成其他宗派的重要寺院,也有的祖庭因为多种原因而消失了。但是,它们在律宗形成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中日邦交二十周年,佛教界友好交往四十周年,隐元禅师诞辰四百周年,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主办,日本黄檗山万福寺、宇治市教育委员会为后援的《黄檗派绘画、禅语书画展》于深秋在北京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圆满结束了。隐元禅师是明末福建黄檗山万福寺的高僧,清顺治十一年应邀赴东瀛宣道弘法,经他殷勤布道,终于在日本宇治创建黄檗山万福寺,并使黄檗宗蔚为日本的四大禅宗之一,以万福寺为本山的黄檗宗寺庙五百余座遍布日本各地。展览展出的一百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91,(9)
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的福建福清市黄檗山万福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唐贞元五年正干禅师开山后,至明神宗年间,列代名僧辈出,有圆悟、费隐和隐元等诸师,尤其是隐元禅师于清顺治年间(1637),东渡扶桑远播宗风,是日本黄檗宗的创始人,至今所属寺院有500多座。在国运昌隆之际,由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任名誉主席的修建委员会,于1989年成立。在党和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关怀重视下,修建工程顺利开展,至去年已完成劈山开坡5000多立方米,改向水道(朝西)长200多米。场地瞻瞩远大,环境尤为观止。今年春,印尼居士陈德发先生在当地党政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已建成的法堂、厢房、大寮和第一期工程后,对西禅寺谈禅法师捐资修建的法堂,能保留宋代旧观深为赞叹,对劈  相似文献   

20.
何明栋 《法音》2002,(1):49-49
本刊讯2001年12月23日至25日,“马祖及其洪州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马祖道一大师创立洪州宗的弘法道场———南昌佑民寺隆重举行。南昌佑民寺肇建于梁代天监年间,迄今将近1500年。唐代称“洪州开元寺”,大历年间马祖道一禅师驻锡于此,创立洪州宗。此后,洪州宗风弘传中华大地,远播韩国、日本、东南亚及欧美。12月23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佑民寺法堂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方丈一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倪强先生,《丛林》杂志执行主编、南昌佑民寺住持纯一法师,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