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恩 《天风》1996,(12):35-36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带领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姊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2.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帮助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妹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3.
吴志福 《天风》2017,(5):14-15
<正>当一个人为婴儿换尿布时,连上帝和天使都会微笑笔者认识一位年轻姊妹,她热心侍奉,教会有事随传随到,在不少弟兄姊妹眼中,她是上主的好仆人。而一些了解她实际情况的人则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这位姊妹终日在教会当义工而不去工作,生活所需都靠父母供应,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这位姊妹的问题虽然只是极端个案,不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4.
董英武 《天风》2007,(12):37
在我们嫩江教会的圣诗班里有一位姊妹名叫陈志新,每到教会的重大节日开赞美会的时候,大家都能看见陈姊妹那熟悉的身影:轻盈的身影,甜美的歌声,一点也看不出已是年近六十的人。看到今天的陈姊妹谁也不会想到就在几年前她曾经是一个生命一度垂危的病人。2001年4月,陈姊妹在哈尔滨市第一医科大学  相似文献   

5.
《天风》2020,(7)
正一位教会的信徒深受慢性疾病的困扰,而未信主的家人却常常不能理解她。时间久了,家人甚至心生反感,不再如她当初刚生病时那样关心她。这位姊妹常年生活在这种不被关心和受伤的关系中,完全忘记了自己是神的儿女,是教会的一员,软弱使她想不到向神求救,向教会求救。姊妹落在与家人的不那么和谐的关系当中,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深了与家人之间的隔阂。  相似文献   

6.
病中的爱     
四川黄盼姊妹今年27岁,生了一个婴孩刚满5个月。复活节那天,她抱着孩子来到教堂,与众信徒及香港友人们分享主恩,大家争先抱着她的孩子照相,彼此心中十分快乐。不料,当夜她的丈夫急病发作,第二天凌晨住进了医院。6点钟左右,黄姊妹打电话给教会的同工王伟,说丈夫住院,请求代为祷告。王伟那几天很忙,以为她丈夫那么年轻,身体一  相似文献   

7.
徐文喜 《天风》2005,(9):22-22
1989年傅先生跟父亲由台湾省返回自己的故乡济南市探望自己年迈高龄的奶奶刘桂荣,这位老人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多年来,在这位老姊妹身边与她朝夕相处而处处关爱她的是一位名叫“吴秀美”的姊妹——  相似文献   

8.
牧琳爱(Eunice Moe Brock)姊妹,美国人,1917年8月11日出生于中国河北北戴河.她的父亲是美国传教士,在开往中国的船上认识了牧琳爱姊妹的母亲并相爱.牧琳爱姊妹随传教士父母住在山东聊城山陕会馆附近,13岁时回到美国接受教育.毕业于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美国丹佛市儿童医院院长.2013年4月28日凌晨于山东聊城市安息主怀,在世蒙恩96年.  相似文献   

9.
《天风》2020,(8)
正她,是一名普通的信徒,疫情期间想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他,是她的丈夫,为了爱,代替她成为抗疫勇士。哪哒树(化名)是一位为人低调、热心服侍主的姊妹。她年复一年地每周抽时间去照顾瘫痪的孤寡老人,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弟兄姊妹家里有急事需要帮忙,总少不了她。虽然自身经济  相似文献   

10.
爱的荣耀     
李作安 《天风》2001,(9):27
主说:你们是世上的盐。是世上的光。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3-16)。 一日清晨,人们把一名弃婴送到福利院,福利院的护理给她取名叫明丽。 一个浑身是病,连负责治疗的医生都无可奈何的孩子得到基督徒的关爱。圣诞节,李姊妹和教会里一些姊妹同往年一样,带着衣服、食品来福利院看望孤儿们,她们是这里的常客,孩子们都认识这些阿姨,当李姊妹听完护理员叙述小明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正经由合肥市瑶海区双七基督教堂张勇主任牧师的热心联络,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上午,我来到汤姊妹的家中,对她进行了正式的采访,听她分享那些生命中的故事。事业上的巾帼风采汤永桂姊妹,生于1942年,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96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精密仪器专业。在那个时代,考取大学的人风毛麟  相似文献   

12.
从儿时到现在,每个人都会有很多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照片,请选出你喜欢的照片: A.集体毕业合照B.个人艺术照、写真C.在自然风景区或户外活动照D.全家福、和亲人的合照E.童年的照片选择A:你是个怀旧、念旧情的人。你喜欢的恋情是那种朦胧的、青涩的、不带什么杂  相似文献   

13.
发生于上海的“潘平毁容案”被全国媒体披露后,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当然,罪犯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而我们的姊妹潘平——这位昔日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高材生,却在这突如其来的厄运降临之际,历经了她人生最为艰难和痛苦的心路历程。 “面对伤口,用爱拥抱它”,这是一个承受着巨大生理、心理压力之下,一个勇敢的姊妹涌出心底的感言,本刊特地将潘平姊妹见证与读者分享,是让在生活中经历试炼的弟兄姊妹,藉着信心,训练我们的忍耐,享受来自神所赐福的平安。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20,(5)
正2020年4月20日,"奶茶姐"范晓杰为黑龙江绥芬河防疫志愿者送奶茶的照片,在新华社图片频道发布,仅一天就被浏览了超过143万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奶茶姐"的范晓杰,是绥芬河市基督教福音堂的一位信徒。她所在的教会传道人看到新闻照片后,便联系了范姊妹,她本人才知道自己的故事在网上传开了。据了解,她已经连续为深夜坚守在绥芬河各小  相似文献   

15.
吴志福 《天风》2018,(7):34-35
在礼拜时鼓掌是合宜的,但掌声只能献给主,而非献给人前段时间在一个基督徒的微信群里,有位姊妹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圣诞晚会期间,她为唱诗班优美的献唱所陶醉,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可坐在她旁边的一位老姊妹却叫她住手,并说:"基督徒参加聚会不能鼓掌,这是高举人,是不属灵的行为。"这位姊妹因此感到疑惑.  相似文献   

16.
吴志福 《天风》2017,(7):34-35
前段时间,有位姊妹跟我说:“我们教会有位女同工最近情绪很低落。原因是她与一位非信徒结婚后,发现教会里的弟兄姊妹对她不再像以前那么热情了。这位姊妹感到难以接受,因为她的丈夫虽然不信主,但很支持她在教会的服侍,而她公公也开始了解基督信仰,有信主的想法。为何教会里的人如此轻看不同信仰的夫妻?”  相似文献   

17.
董元静 《天风》2004,(12):28-29
曾姊妹捧着一大束康乃馨,推开了病房的门。"圣诞快乐!"她举起手中的花,插入了花瓶。 "今天是平安夜,弟兄姊妹们问候你。"--  相似文献   

18.
巴图 《天风》1998,(12)
每次的大小聚会,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姊妹不是安排弟兄姊妹就坐,就是在帮助别人代祷代求,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和启发引导软弱的弟兄姊妹,她就是义务看管我们教会的李文菊老姊妹。 李姊妹今年63岁,起初她是个不幸的人。早年她爱人因病去世,自己带着五个孩子,孤儿寡母,上有老下有小,尊老爱幼,艰难度日。后来,儿女们都长大成家立业了,她信靠耶稣归向主。信  相似文献   

19.
郭为 《天风》2017,(9):18-19
让每一个入住的老人老有所依,不留遗憾在素有“东方雅典”之称的徐州城内,坐落着一所因爱著称的养老院,这就是为徐州人所津津乐道的徐州爱德老年公寓。在这里入住的老人,被护工们称为爷爷奶奶,他们是养老院最可爱的人。负责养老院日常工作的是王玳华院长,她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主内姊妹。虽然已退休多年,但对养老院的工作她从来没有停歇过。  相似文献   

20.
林德来  刘立权 《天风》2018,(8):14-15
福州闽发基督教堂有这样一位85岁高龄的老姊妹,耄耋之年,爱心不减。如圣经说:"他们年老的时候仍要结果子,要满了汁浆而常发青。"(诗92:14)她乐善好施,帮扶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她从医务岗位退休多年,却坚持退而不休,在鼓楼区军门社区等地,为居民义诊测血压,为老年病人免费把脉问诊,一千就是二十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