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智慧语丝     
正每当两个人相遇时,实际上有六个人存在——各自眼中的自己,各自在对方眼中的自己,以及各自真实的自我。——劳伦斯·彼得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熟悉妨碍你理解熟悉的事物。——霍夫曼斯塔尔生命有时候就如同一场雨,看似美丽,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寞,并且以晴日幻想度日。没有阳光时你自己便是阳光,没有快乐时你自己便是快乐。——三毛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爱中     
以真诚唤起真诚,让生命在主的慈爱中平静地流淌,这或许是生命过程的基本要素。人活在世上只需在天地之间有一颗坦荡而又充实的灵魂,这便是一个人做人并快乐的理由。 对于要做成什么样才是快乐的人,天主给了每个人不同恩宠的同时,也给了人的自由意志,因此世间上就有了多姿多彩的灵肉组合——生命。而对生命的定位,中国古人就常以“近墨者黑”、“出污泥而不染”等话语作为“视角”,这多少有一种  相似文献   

3.
回顾东西方身体现不同的范式,探索种种可能的向度,理解现代性是怎样模塑我们身体的.进而探讨中医的身体观特征,并在此中呈现西方人眼中的东方身体观和东方人眼中的西方身体观,以期从更根本的视角上理解中医历久弥新的身体观范式.  相似文献   

4.
一般人眼中,拾破烂一定是穷人,想靠拾破烂成为百万富翁,近乎天方夜谭。可是,真就有人做到了。沈阳有个以拾破烂为生的人,名叫王洪怀。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它熔化了,作为金属材料卖,是否可以多卖些钱?他于是把一个空罐剪碎,装进自行车的铃盖里,熔化成一块指甲大小的银灰色金属,然后花了600元在市有色金属研究所做了化验。化验结果出来了,这是一种很贵重的  相似文献   

5.
人生在世,谁不寻觅快乐?快乐是需要的满足,是人的生活的重要内容,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目的。自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人类对快乐的探求可以说从没停止过。许多人追求快乐,但快乐却不易得。因而,人们常常慨叹命运不公、机遇难得、人事复杂。其实,快乐的生活并不是不可得,难得的是人类在生活中不能把握住捕捉快乐的本领。如果你能依照以下十个方面去做,那么快乐就会属于你。  相似文献   

6.
一瞬之光     
正雨后的傍晚,我下楼去后湖散步,看见非常美丽的天空。是那种非常美丽的蓝红色。蓝,是天空的蓝,红,是夕阳的红。只要是快乐不羁的人就可以拿笔画出一幅叫蓝红色的夕阳。蓝红色,此刻映入我眼中的天空的颜色,是黄昏最后的微光,这种只属于黄昏的蓝红色,据说可以直抵人心最幽深之处。我停在疾走的人流之中,虔诚地仰起脸,恨不得把整座天空看进眼中,这微光就要淹没在渐深  相似文献   

7.
同样一斤米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己;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的眼中,包扎后它可煮成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酝酿勾兑成40元钱。可米还是那斤米。”大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  相似文献   

8.
不可自欺     
经训:林前3章18至20节 欺,有欺人、受欺和自欺之分。欺人与受欺皆司空见惯。唯有自欺令人费解。《朱子语类》第18卷中说:“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旧约箴言书指出:“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为正,唯有耶和华衡量人心。”(21:2)人出于自爱和自我为中心的本性来看自己时,往往沾沾自  相似文献   

9.
刚刚过去的2020年,似乎令大家都难以欢喜快乐起来。年初疫情、北方冰雹、南方洪水、云南蝗灾……生命有挑战,生活不容易。最近读圣经,"欢喜快乐"这个词深入我心。《和合本》圣经中有32个"欢喜快乐",除了6个指的是不太好的意义,其余26个都是好的意义。如《以斯帖记》中,犹大人靠神战胜哈曼计谋,因得胜仇敌而"欢喜快乐";诗歌智慧书中、大小先知书中,神的子民因得救恩而"欢喜快乐",因神赐福而"欢喜快乐";还有《启示录》中,最后大结局的"欢喜快乐"。不容易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我们该如何欢喜快乐呢?  相似文献   

10.
愿是人生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有美好的愿才有吉祥快乐的生活;有伟大的愿方能造就贤圣的人格与生命的奇观.因为愿是人的意欲、希望与理想,是心灵信息向既定目标的不断播发.所以,一个人如有专向一致、矢志不变的宏愿作为人生向上的前导,必能使身口意的三业趋向光辉的目标.愿既是因地的发行,又是赅摄果地的境界,如愿的大小、邪正、偏圆等,皆各随其  相似文献   

11.
刺与梁木     
在《马太福音》7章的开始,耶稣论及到"论断"的问题,并告诫人勿要论断,免得自己被论断."论断"原来是法庭上的用语,指将自己当作审判官,甚至是神,对一些问题和人行使审判权.耶稣更是形象地用梁木和刺的比喻说明人论断的危险:"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相似文献   

12.
目前,西方心理学家正提出一种“积极心理学运动”,所谓的积极心理学运动实际上说的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态度。《真正的快乐》一书的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塞理曼说,现在正在萌芽的积极心理学运动正在迅速缩短悲伤与快乐研究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力图证明,孔子与杜威都是通过善与信仰把社会思想凝聚在一起,并把艺术作为最完美的工具。但艺术、美与善的统一在孔子眼中是外在的,在后者眼中却是内在的,这种不同决定了二人在信仰问题上的现实程度。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想拥有快乐的生活,但是生活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很多时候老天就像在你和快乐之间设置了一堵墙,你想翻翻不了,想绕绕不过。你是多么想拥有一根魔杖能把困难的墙变没,可是没有魔杖的你做了什么呢?坐在墙角黑暗的影子里,孤独地饱受着失望的折磨,感觉没有快乐的生活是多么令人窒息?拥有快乐比你想的更容易。不用去攀爬那堵让你绝望的墙,既然你无法顺利地走到快乐身边,干吗不邀请快乐来找你,让它到你家来做客呢?要知道快乐  相似文献   

15.
晓镝: 你好!来信收到。你在信中问:是否应该以成就的大小来衡量人的价值的大小?假如一个人所处的地位和条件都不如另一个人,因而成就也不如另一个人,但他的德性情操却比另一个人高尚,应该怎样评价这两  相似文献   

16.
智慧语丝     
正在孩子眼中,世界是不变的;在世界眼中,孩子一眨眼就老了。——周国平在我小的时候,我极力装得像个大人;当我已经不再是小孩的时候,我又希望像个孩子。——托尔斯泰当你心中有爱,自然就能得到爱;当你用双手送出快乐的时候,你也会接收到快乐。——尤今人生,无所谓失去,只怕草率地挥霍。生命有限,所有得到,最后终会失去。只要用心珍惜过,就不必太在意失去。不亵渎生命,就能最大限度迟滞失去。——腾讯微博  相似文献   

17.
红尘与菩提     
当一个人走向完美与理想的道路,必然会遇到的许多困境,在被红尘所染者的眼中,这是烦恼;而在超脱者的眼中,却是菩提!有很多事,放开一点,包容一点,转一个弯,就可能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运输工具可达很高的运动速度。在某些时间,人得受加速度作用。所谓加速度是按大小和(或)方向变化的运动速度。加速度对人机能状态的作用效果取决于:速度差的大小;形成这种速度差的时间久暂;加速度作用的时程长短。除此而外,人体固有的结构特性、加速度的种类,以及加速度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183名运动员为被试,以心率变异性为指标,考察不同情绪状态、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下运动员自主神经反应的性别、运动年限、运动等级特点。结果发现:(1)快乐情绪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悲伤情绪状态下;表达抑制的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认知重评;短运动年限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长运动年限运动员;男性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女性运动员。(2)在快乐情绪状态下采用表达抑制策略时,低运动等级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显著高于高运动等级运动员;在悲伤情绪状态下,高运动等级运动员采用表达抑制策略比认知重评策略产生更高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20.
在办公室里和同事相处,你是否知道,在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性格的人?是否给人留下好印象?以下测试能帮你看清楚自己,进一步了解本身性格,助你发挥所长,做个人前人后受欢迎的魅力白领族,才能在职场上占优势。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