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本文用自编问卷对在校177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认知与评价特点是:发生频率高的生活事件,并不是压力值最高的生活事件;对大学生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的是与学业有关的生活事件;年级、性别不同的大学生对压力性生活事件有不同的认知评价特点。压力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产生的精神压力特点是:大二学生&;gt;大三学生&;gt;大四学生&;gt;大一学生;男生&;gt;女生。  相似文献   

3.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北平陷落,北平艺专部分师生在校长赵太侔带领下辗转到庐山牯岭办学;杭州艺专师生则经浙江到达江西贵溪.1 937年底,两校接到国民政府教育部关于两校合并的命令,先后到达湖南沅陵,合并成立了国立艺专.国立艺专成立后的第三次校务会议上,讨论了新校迁往昆明的问题,由于经费不足,林风眠不同意迁滇,导致了“倒林事件”的发生.直到1 938年1 1月“长沙大火”事起,教育部才指示国立艺专内迁云南昆明.由于前往昆明的车票难买,多数师生都是自行想办法搭车,或走海路甚至徒步前往昆明,历尽了艰辛.到达昆明后,又因校舍问题多次搬迁,最终迁往呈贡安江村办学.1940年7月,校长滕固因解聘方干民引发学潮,滕固深感心力交瘁,决意辞职,由吕凤子接手国立艺专后,国立艺专迁往重庆璧山.从此,国立艺专离开了办学一年半的昆明.  相似文献   

4.
张萍  卢家楣  张敏 《心理科学》2012,35(1):100-104
本研究采用短影片人为诱发心境的方法,用正性和负性两种情绪事件作为刺激材料,在控制人格变量的前提下,探讨了大学生在不同心境下对未来事件发生概率的判断中是否存在心境一致性效应。结果表明:(1)愉悦心境会增加做出积极判断的倾向,悲伤心境会增加做出消极判断的倾向;(2)无论是在愉悦心境还是在悲伤心境中,被试在对未来事件发生概率的判断上不存在性别差异。结果支持心境对未来事件发生概率判断有所影响,即诱发的心境与未来事件的效价存在一致性效应。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社会总是无法避免地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灾祸。这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就是所谓的严重突发事件。如果突发事件给社会公众造成或可能造成健康严重损害的,被称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9年底始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1月3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两年多来,疫情侵袭全球,造成5亿多人感染和600多万人病故,对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也对公众心理健康造成了显著而持续的负面影响。世卫组织强调,新冠肺炎大流行目前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新冠疫情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事件,依然会持续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我们需要了解疫情可能对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掌握防范和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张姝玥  蒋钦  谢丹菊 《心理科学》2013,36(2):458-462
研究考查了大学生对一般生活事件和意外事故的乐观与悲观偏差,并检验不同测量方法是否会产生不同结果。通过对27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研究,结果发现:(1)在直接和间接测量时,被试对一般消极事件、意外事故存在乐观偏差,对幸免于意外事故存在悲观偏差;但对一般积极事件,被试在直接测量时出现乐观偏差,在间接测量时为悲观偏差。(2)在两种方法中,被试对意外事故的乐观偏差皆高于一般消极事件,但一般积极事件与幸免于意外事故的结果在直接测量时有显著差异,而在间接测量中差异不显著。(3)在直接测量时,消极事件的发生频率越低乐观偏差越严重,积极事件的发生频率越低则悲观偏差越严重;在间接测量中事件频率与偏差结果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网络群体事件传播机制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网络群体事件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安宁.我国网络群体事件在短期内呈现井喷式爆发的原因: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难以回避的矛盾通过网络集中爆发;网络技术创新远远超前于网络舆论引导方法创新,增加了网络群体事件管理难度;用传统的舆论引导观念和方法管理网络舆论,激化了网络群体事件.从网络群体事件发生机制看,发生网络群体事件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网络舆论强度、网络舆论恒度和网络舆论发展动力.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网络群体事件,更不会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公共危机事件.解决网络群体事件主要方法是:政府和传媒依法监控网络舆情,及早发现、处理网络群体事件;把引发网络群体事件的网络话题变成死火山话题,防止诱发新的网络话题或反复出现类似网络话题;保障网民表达权利.  相似文献   

8.
分离效应(the disjunction effect)是指:当决策者知道事件E会发生,他会采取行动A;当知道事件E不会发生,他仍会采取行动A;而当不知道事件E是否会发生的情况下,他会拒绝行动A。这一现象违背了理性决策理论的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 principle)。对分离效应的解释主要有基于理由的假设、思维惰性假设和齐当别模型。分离效应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应该采用何种实验设计来进行研究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umann对事件分离情境和事件非分离情境的区分,为进一步研究分离效应指明了新的方向。理解分离效应及其成因有利于人们做出“理性”的决策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大学生侵犯事件成有发生,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重点分析了产生大学生侵犯事件的心理动因,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阐述其侵犯心理的产生原因,并在最后提出预防和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情绪社会分享动机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招募了305名大学生被试,要求被试回忆近期发生并分享了的积极和消极情绪事件,并报告与他人分享情绪的基本形态、分享动机,以及多项社会适应指标。研究检验了情绪社会分享动机问卷(SSMS)中文版的信效度,发现新版SSMS存在7个因子,即认知清晰、宣泄、影响他人、获得关注、共情、寻求支持、告知他人。7个动机因子中,认知情绪、宣泄、寻求支持和告知他人与社会适应指标有较强相关。积极情绪事件分享在影响他人、获取关注和告知他人等方面动机较强; 负情绪事件分享动机在认知清晰和引发共情方面较强。而且,女性的宣泄动机较强,男性在获取关注上较强。负情绪事件分享时,女性有较强的引发共情动机。  相似文献   

11.
普高生与中职生的个人未来目标和担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95名普高生和中职生为被试,采用未来取向问卷(中文版),考察了普高生和中职生的个人未来目标和担忧的内容与时间广度。研究发现:普高生与中职生较多地关注未来教育、职业、婚姻/家庭、家庭安康和自我,预期重要生活事件发生在二三十岁左右。普高生更多地提及教育目标和担忧以及与家庭安康有关的担忧,而中职生更多地提及职业目标和担忧,并预期职业目标和担忧发生的年龄较早;农村学生更多地提及与未来教育和家庭安康有关的目标,而相对较少提及职业目标,并预期教育和职业目标以及职业担忧发生的年龄早于城市学生;男生更多地提及职业和婚姻/家庭目标以及与自我有关的担忧,而女生更多地提及与家庭安康有关的目标和教育担忧,并预期教育和职业目标发生的年龄较早。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研究与发生抑郁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疾病防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某综合性大学10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全部数据运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的抑郁发生率为38.53%。女生的抑郁发生率高于男生;一年级学生的抑郁发生率高于其他年级;农村生源学生的抑郁发生率高于城市生源;高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学生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者;文理科学生的抑郁发生率相近。结论: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值得高度关注,其抑郁情绪与性别、年级、生源地、生活事件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应从加强社会-学校-家庭联系与支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解决相关问题。促进大学生心身健康,使其人格得到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王美萍  张文新 《心理学报》2010,42(11):1073-1081
运用问卷法与DNA分型技术, 以153名高和低攻击组初中生为被试, 考察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重点探讨性别与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rs6267多态性与男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显著关联, T等位基因显著降低了男青少年攻击行为发生的概率, 但该位点与女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无关; rs6267多态性与负性生活事件存在交互作用的趋势, 在那些经历高水平负性生活事件的青少年中, GG型基因携带者发生攻击行为的概率高于T等位基因携带者。  相似文献   

14.
姚红岭 《天风》2013,(4):55-57
李双江儿子李天一涉嫌强奸事件无疑成了当下中国的爆炸新闻之一。因为涉案主角是将军李双江先生的儿子;或者说,李天一能在“飙豪车、闯红灯、打路人”事件短短几个月后再次爆出涉嫌强奸,其之所以能如此为所欲为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集权位名利于一身的父亲。因此,此案才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本文不想就案件的性质做任何阐述,我只想就此事件反思一下有关子女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燕 《天风》2001,(1):16-17
邪教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邪教的猖獗已经严重影响了各国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成了一大国际公害。在韩国,1987年8月30日发生了一起称作“五大洋”的宗教团体教祖扑顺子与31名信徒集体自杀事件。1993年4月19日,以大卫·科雷什为教祖的“大卫教派”这一邪教组织,在德克萨斯州韦科镇固守城池51天,最后包括科雷什在内86人被炸死。1994年1月5日,在瑞士和加拿大发生了包括“太阳圣殿教”教祖茹雷在内的53名信徒集体自杀事件。  相似文献   

16.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344名初中生进行日常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中,家庭事件对心理的负性影响最大,负性事件对女性的影响要强于男性,不同年级中占主导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不同;初中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从初一到初三呈上升趋势,性别差异集中体现在初二女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症状明显高于同年级男生;日常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与SCL-90分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认为对初中生进行心理教育时应针对具体问题来进行,且应对女生给予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17.
王霞  于春玲  刘成斌 《心理学报》2012,44(6):807-817
通过考察解释水平, 诠释时间间隔和未来事件效价的双向关系。结果发现:时间间隔会影响人们对未来事件效价的感知, 高解释水平事件在长时间间隔后发生的感知效价更好, 而低解释水平事件在短时间间隔后发生的感知效价更好(研究1); 同时, 未来事件效价也会反向影响人们对时间间隔的感知, 相对于未来发生的正效价事件, 负效价事件的感知时间间隔更短(研究2)。无论是时间间隔对未来事件感知效价的影响, 还是未来事件效价对感知时间间隔的影响, 解释水平均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系列实验方法探讨不同情感强度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情感反应和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复合生活事件(1高负性+1低负性)为异类时,个体对复合事件的负性感受比单独1高负性事件更低,选择经历前者,出现平均效应;(2)复合生活事件为同类时,其负性感受比单独1高负性事件更高,选择经历后者,出现累加效应;(3)复合事件有明显的时间特点时,其情感和行为选择受事件发生时间影响,符合峰-终定律。结论:人们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加工受其特点的影响,加工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9.
文明的冲突与现代性批判——一个哲学上的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塞缪尔·亨廷顿因其 1993年的文章《文明的冲突?》和 1996年的论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而引起极为广泛的关注。这种关注由于“9·11事件”以及后续事件的发生而被大大加强了。确实, 亨廷顿构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关于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 并且藉此框架提示了当代人类正在遭遇着的重大问题。但是, 正像问题本身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被遮蔽着一样, 那个试图触动问题的思维框架 (模式) 虽然为人们所赞成或反对、所肯定或否定, 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受到哲学的批判。批判, 其本来的或基础的含义无非是: 澄清前提和划定界限; 而对于亨廷顿的…  相似文献   

20.
人们喜欢关注道德事件并表达自己的立场。以往研究发现回忆自己(而非他人)的道德行为能影响个体的道德自我知觉和道德行为。本研究关注参与道德评价是否会对个体的道德自我和道德行为产生影响。2个研究共同发现:(1)存在道德“沾光”效应:评价支持他人的道德事件,或反对他人的不道德事件,能提升个体的道德自我知觉;(2)道德评价通过提升道德自我知觉,进一步增加个体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