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晓芳 《天风》2023,(5):37-38
<正>一个平静的日子,忽见朋友圈中王天华牧师发文:“亲爱的,你,病倒;怀念你的笑,你的拥抱,你的争吵。”我知道师母身体不好,不久前摔倒入院,如今,王牧师用了“怀念”二字,意味着人已不在了。这位被所有人称为师母的刘念姊妹,才入不惑之年,就静静地离开了。与她接触的点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令我感触颇深。师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但是她生前为主竭力尽忠,为主做了美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2.
《天风》2020,(8)
正教会里有一些称谓是教友们熟悉的,但对于刚接触教会、刚成为信徒的人却是陌生的,比如我们知道"师母"是对男性牧师的妻子的称呼,但是女性牧师的丈夫又该如何称呼?"师公"!师公者,其妻为牧师,人尊其为"师公"。在今年上半年武汉疫情严重时,师公们因为妻子为牧师、为  相似文献   

3.
谭桂云 《天风》2013,(4):18-19
作为师母和牧师的我,对“如何关顾传道人的妻子”这个话题深感兴趣。到底“师母”是一个怎样的角色?成为师母需要什么条件?有什么职责?遍查圣经都找不到答案。有时真想知道百基拉或彼得的妻子是怎样的人,她们是如何帮助丈夫成为主所重用的仆人的?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0,(10):63-63
<正>问:我是一个牧师的妻子,我们这两年来为教会也算尽上了一些小小的力量,所以教会蒙恩初见复兴,各项事工也见起色。但是,教会内长老、执事及堂委常因我丈夫老实就欺负他,甚至连一般的同工也对他指手画脚,这让我受不了。为了顾及"师母"形象,我又不方便出场"打抱不平",但心里很不安。然而,我老公似乎若无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5,(9)
<正>我最早看见丁光训牧师,是上世纪40年代初期在上海圣彼得堂,那时我是儿童礼拜里的小朋友。他是一个很帅的青年,原是该堂青年团的负责人之一,从圣约翰大学神学院毕业后,被按立为会吏,在堂里讲道。他的妈妈丁李励自(我们后来都称她丁老太太)是虔诚信徒,牧师的女儿,妇女服务团的中坚,经常在家里举行家庭礼拜。我曾听她说,光训从小喜欢学牧师,挂着圣带站在高处为家人讲道。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9,(8)
<正>编者按:师母,由于其特殊身份,颇为教会信徒所关注。或许她们并没有什么位分,但她们却有形无形地承担着教会中的责任;或许在某些地方,她们只是当地教会聘牧时"买一赠一"的"附属"恩典,但她们却在教会建设中成为牧师或传道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者。可是,当她们默默无闻地在教会里操劳的时候,有谁能理解她们的酸甜苦辣?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教会中的传道师母!  相似文献   

7.
陈丰盛 《天风》2014,(3):22-23
<正>两位可爱与可敬的长辈,彼此间相敬如宾,举手投足间尽显默契……姚民权牧师与师母吴亦侬老师曾经执教于华东神学院。姚牧师的《新约神学》课程,将深邃的新约神学讲解得浅显易懂,让我获益匪浅。虽没有听过吴老师的课,但在与她的相处中可以感受到她的和蔼可亲,令我肃然起敬……从1998年入学华东神学院到毕业后至今,16年来,我已经记不清去过姚牧师家多少次。但我记得每次去他家,总是给我一种被爱、被接纳的感觉。每次去他家之前,我总会打电话,吴老师总会说:"我们欢迎你来!"从2002年开始,我跟姚牧师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当时,我写了第一篇比较长的论文,是我花了半年时间完成的。写完之后,我交给姚牧师,请他指教。姚牧师仔细地读了我的文章,并很认真  相似文献   

8.
<正>她们却依旧坚定地追寻着、忍耐着,并用行动为自己见证:"嫁给牧师不后悔!成为师母不后悔!"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师母"一词通常是指牧者的妻子,这个重要的身份意味着一份神圣的担当。不过,在这份神圣的担当背后,却有着一些艰辛,甚至是不为人知的"血汗与泪光"。"为人师母多不易"。她们不仅要成为一位敬虔的女人,还要成为一位辅助的仆人;不仅要成为一位慈祥的母亲,还要成为一位贤德的女人;不仅要学会料  相似文献   

9.
活泉 《天风》2017,(3):36-37
香港中文大学温伟耀教授在2008年痛失年仅26岁的爱女温晓华。在温牧师给女儿的一封信《再见,晓华》中,他给严重智力残障的女儿一生所受之苦作了总结:“自从你两岁半的那一天,爸爸紧抱着你突然抽筋的小身躯,吓得脑袋一片空白;到昨天在你弥留的床边,无助的我看着你挣扎着呼吸。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笑     
害怕牧师的小女儿在楼上睡觉,大哭。牧师上楼去问她:“你为什么哭?”“因为我害怕。”“不用怕,有上帝跟你在一起。“爸爸,那你来跟上帝在一起,我下楼去跟妈妈一起睡,好不好?”习惯有个老师上起课来非常无聊,所以一到他的课,同学们都会趴在书桌上睡觉。一天,期末考试刚刚结束,这位老师告诉学生说:“你们现在终于可以轻松地做你们想做的事情了,你们不是一上课就想睡觉吗,现在就小睡一下吧。”全班一阵欢呼,几分钟后,班上的热闹声渐渐降低,老师发现全班的学生竟呆坐着,教室里出奇的安静,于是她好奇地问:“你们今天怎么了…  相似文献   

11.
海外消息     
《天风》2017,(12)
<正>萨瑟兰泉遇袭教堂举行礼拜宣讲宽恕信息美国得克萨斯州萨瑟兰泉第一浸信会教堂于2017年11月5日.遭到德文·帕特里克·凯利(Devin Patrick Kelley)的袭击,26人被杀害。该堂牧师弗兰克·波默罗伊(Frank Pomeroy)在11月1 2日的礼拜上宣讲宽恕的信息.牧师在礼拜上提到26名遇难者,包括他14岁的女儿安娜贝尔。礼拜是在一个白色帐篷内举行的。遇袭教堂已被彻底翻新,整个室内涂成了白色,每把椅子上有受害者的名字并摆着一朵玫瑰.教堂随后将作为纪念馆向公众开放。  相似文献   

12.
张远来 《天风》2013,(12):40-41
不久前,有一位牧师感慨这样一件事:他去一间教会证道,结束后很多信徒纷纷表示自己听了道很有帮助,并向牧师表示感谢。其中一位姊妹上来与牧师交谈,当她了解到讲道牧师是某会中人,便扭头离开,并自言自语说:“想不到某会的牧师也能讲出这样好的道?”  相似文献   

13.
“神童”,即健美、早慧、性格品质好,各方面发展优异的创造型、高素质儿童。 引子 上一个世纪,有个德国牧师叫卡尔·威特,他有惊人的独特见解,并抱定一种信念:孩子必须从婴儿时期进行教育,即儿童教育必须随着婴儿智力曙光的出现开始。但上帝很不公平,这位牧师的第一个孩子很快就死了,第二个孩子有些痴呆。卡尔并不失望,他仍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教育。 结果小威特到八、九岁就熟练地掌握了德、法、英等六种语言,并擅长物理学、数学等五门学科。9岁那年,他考入莱比锡大学。不满14岁就发表了数学论文,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西年后,他又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并任柏林大学法学教授,后成为上一世纪欧洲法学界的权威。  相似文献   

14.
曹圣洁牧师在《自立运动与本色化》一文中指出,中国教会的自立运动始于厦门,"1862年,美、英长老会在该地区合成泉漳长老大会,称为‘中华自立长老会’,厦门的新街、竹树二教堂自聘牧师."厦门竹树堂首任华人牧师叶汉章是中国教会自立的先驱,他与罗嘉鱼牧师(新街堂)为中国本色化教会最早的牧者,在他长达50多年的侍奉生涯中,足迹遍及闽、台两地,为福音的传播以及中华本色教会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你在我心里     
严青 《天风》2006,(18)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流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你在我心里。”有一弟兄因为下岗,呆在家里发愁。一位牧师到他家探访,见弟兄正怀抱孩子,一点笑容也没有。牧师就问他:“弟兄啊,你会不会让你的  相似文献   

16.
黄幸平 《天风》2013,(3):48-49
《神学纲要(卷七)》是周联华牧师的新作,他在书中抽丝剥茧地讲解了末世论。从卷一神观、卷二圣子论、卷三圣灵论、卷四人论、卷五救恩论、卷六教会观,到这本卷七末世论,周牧师陆续完成了这个写作“系统工程”,他给自己的工程质量提出三“点”要求:比一般系统神学更“圣经”一点,比一般系统神学更“中国”一点,比一般系统神学更“平易”一点。周牧师把艰深的系统神学写得深入浅出,使西方神学变得很有“中国味”,这样的神学书籍可读性更强。  相似文献   

17.
加灵 《天风》2017,(9):38-39
主日清早,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正在跟一位弟兄谈话的牧师接起了电话。电话的另一边是一位姊妹,她问:“是某某教会吗?请问你们早上第二堂的讲员是谁?”牧师回复说:“你为什么要问讲员的名字呢?”她说:“因为我特别喜欢你们教会的一位牧师讲道,如果今天是他讲道,我就去你们那里聚会,不然我就在自己的教会聚会。”  相似文献   

18.
7月23日福建邵武市东关堂信徒举行了一次特别聚会,坚决拥护中央取缔法轮功组织,批驳李洪志的歪理学说。 当聚会结束时,有一男一女来到教会要找牧师。牧师接待后方知:他们是父女俩。父亲李华明因家庭经济困难,为筹措二个女儿的学费(大女儿为安徽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20,(7)
正近几年兴起一个节日,称为"牧师节"。从"牧师节"前一天开始,微信朋友圈里就开始上演庆祝"牧师节"的大潮。不过,很明显,这个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节日,只是因为少数牧者在朋友圈里转发,才引起一些弟兄姊妹的响应。看势头,大有牧者们"玩得不亦乐乎"之感,甚至有人有"自怜"的倾向。这个现象,令我想起施洗约翰的自我定位"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30)。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04,(12):56-56
·美国各神学院女生近年来有显著增加美国《时代》杂志报道:过去35年来美国各神学院的女神学生有显著的增加。在神学院中女神学生所占的比例已从1972年的4.7%增至2003年的31%。目前女神学生的人数仍在以2%的比例增加。报导还称:尽管如此,教会中按立的女牧师仍然只占全美按立牧师的11%,因为许多保守的教会都不按立女牧师。即使是所按立的女牧师也都只是在音乐、青少年事工和查经方面事奉。报导也提及女牧师的待遇平均比男牧师少9%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