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风》2020,(6)
正适逢六一国际儿童节,让人想起圣经中一组关于上帝希冀人既要做小孩子又不要做小孩子的经文训导,正反两面,看似矛盾,实则在理,意味深长,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并遵行。五月初,某视频平台一场"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引起了轰动的"后浪"之争,这一些经文兴许可以帮助人们得到一帖破解难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2.
我们基督徒很关心人们信不信上帝和基督。如果对方信上帝和基督,我们就认他或她为“自己人”,否则他或她就不是“自己人”。至于一个人信的是怎样一位上帝,怎样一位基督,我们就不大问了。 但是只要我们细读《圣经》,我们就知道,《圣经》里有很多经文要帮助我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上帝观  相似文献   

3.
快乐的追求     
《天风》2016,(3)
正经文:来11:25;路8:14;腓4:4"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感谢神的恩典,又赐给我们新的一年。新春佳节,基督徒该如何过一个快乐的新年呢?读过这段经文,让我们一同来思想以下三点:一、远离罪中之乐圣经记载摩西从小被埃及法老王的女儿收为养子,在皇宫里成长,他完全可以过纵情声色的生活。然而,他不愿享受罪中之乐。他敬畏上帝,远离罪恶,立志过分别为圣的生活(参来  相似文献   

4.
曹圣洁  陈佳秀 《天风》2014,(1):36-37
<正>每年新春,牧师常以此节经文(《诗篇》65篇11节)为题讲道,信徒也乐于聆听在新的一年内关于神的恩典的信息,其领受多在于趋福避祸,诸事平安。然而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每年、每月、每时都经历着不同的生活与心情。这节经文难道只是一句空洞的祝词吗?自2012年年末至2013年,我们熟悉的教会领袖丁光训主教、  相似文献   

5.
林曼红 《天风》2003,(8):34-35
圣经,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成书历程,以不同的文体记载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人物与事件以及历代世人对上帝的认知。这就使得圣经具有多样性,不是仅有一种神学,而是包含着众多的神学思想。在意识到圣经的多样性、让每一种神学思想具有说话的空间的同时,就像认识到“某些信条比另一些信条更具有深刻的意义”一样,我们要充分地意识到有些经文比另一些经文更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圣经的原句中辨认出能把我们引领到上帝活的话语的标竿来,也就是靠着恩膏的带领,借着时代的亮光,我们要能够理  相似文献   

6.
寇绍恩 《天风》2012,(10):18-19
基督徒的人生不是无风无浪,而是我们不怕风浪,因为知道主的恩典够用。让我们从约瑟的身上看他所领受的上帝的赐福。经文:《创世记》37章1节至11节约瑟的人生有山有谷,充满挫折,是什么力量帮助他一路走来的呢?上帝给基督徒的祝福并非无风无浪。其实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无风无浪的。  相似文献   

7.
泥沙 《天风》2005,(2):6-7
经文:林后12:8-9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是人们心情最为激动、最为开心的事情。对此,基督徒也然。但作为被主呼召做他福音事工之仆人的我们来说,最让我们喜乐与愉悦的事,莫不过用心数算主恩典的时候。正如《新编赞美诗》237首副歌所说的一样:"主的恩典样样都要数,主的恩典都要记清楚。主的恩典样样都要数,必能叫你惊讶立时乐欢呼。"圣经中"恩典"一词就多达57处之多,应该说恩典是所有基督徒所向往的。因为"恩典"二字在原文中有祝福、福气、拯救、恩宠的意思。主的恩典是我们作为主的仆人力量之保证。相反,倘若一个主的仆人或基督徒在其信仰生活中感觉不到主恩典的存在,显然他(她)的信仰是没有实际内容的。无数主的仆人有旺盛的侍奉热忱,在圣工中任劳任怨,一生无怨无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们呢?就是他们始终不忘记临到自己身上主丰富的恩典。  相似文献   

8.
王芃 《天风》2003,(2):38-41
是否圣经中的每一段经文都可以直接拿来作为今天教会和个人的生活准则?我们应如何看待圣经中前后表达不一致的甚至是前后矛盾的经文?是否新约中的书信体书卷有一些属于它们本身的释经原则?提摩太前书第2章第9至15节,是我们在讨论上述问题,包括讨论妇女在教会中的作用等问题时必须面对的。教牧书信一直被视为教会的教会手册,其中的教训对教会有很深的影响。尽管许多圣经学者把教牧书信列为“后保罗学派”的作品,认为这段经文所表达的相对保守的妇女观不能完全代表保罗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刘凌维 《天风》2005,(10):4-6
经文:罗2:1-2;林后3:3;林前4:9在圣经中有很多关于基督徒的比喻,在四福音书中主耶稣曾把跟随他的人比作葡萄树上的枝子,是流露基督生命的管道(参约15:1);比作世上的光,来照亮这个世界(参太5:14);比作可以调味、杀菌,并能使人对生命活水产生渴望的盐(参太5:13)。而我们刚才所读的几处经文是使徒保罗对基督徒人生所做的比喻,在这三个比喻中保罗把基督徒比作是献给上帝的活祭,是上帝写给世人的信,并且基督徒的人生又如搭在天地之间大舞台中上演的一台戏,被世人和天使观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20,(3)
正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基督徒该有怎样的态度?本文从圣经伦理出发,给您十点建议:1.谨慎不害怕。上帝固然有全能可以保守我们免受一切伤害(参诗91),但他同样赐给了我们常识,让我们尊重上帝创造的规律,上帝保守,我们谨守。我们要有信心,也要谨慎,但不要害怕。做好我们的本分,把结果交给上帝,相信上帝必为信靠他的人预备美好的恩典。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毕业已十载有余,一直在汕头教会事奉主。能站讲台成为上帝的出口,我感到这是上帝赐我莫大的恩典。做主工虽苦,但内里却体会到主恩的甘甜而充满了喜乐。 笔者观察到,在现今的教会中有不少人以为讲道就是讲解释发神的话语,而有关神学问题是次要的事,  相似文献   

12.
张有正 《天风》2015,(2):38-40
<正>作为基督徒的我们,蒙神丰富的恩典,得神拯救在基督耶稣里(参弗2:7-9;林前1:30);神也藉着他所默示的圣经,叫我们被真理教训、督责、归正,行在义中,在侍奉神上得着装备,行各样善事(参提后3:16-17)。基督徒通过读经,正确理解圣经真理,将信仰建立在神的话语上。若缺乏读经,不明白经文的真正含义,在行事为人上就不可能符合圣经的真理,也不能运用真理指导信  相似文献   

13.
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平等地在上帝面前为属灵的祭司,都有讲道、施行圣礼和做其它事工的权利。但为了教会秩序的缘故,一些人从教会群体中蒙召行使公共性的事奉,如讲道和施行圣礼。新约的信徒皆祭司从圣经经文本身上应被视为团体的意义,虽然它不排除个体的信徒的祭司的身份和他/她的灵魂的自由。信徒作为祭司的首要功能是通过分享我们的中保耶稣基督的祭司职分而为他人代祷,以及向他献身,而不是个体的信徒的直接面向上帝。不管教会的治理体制、职能的设置、权力的运用、管理的形式等等如何,事工的各个方面都指向在基督的身体中的合一,而不是强调属灵的个人主义。从上帝和基督的任命而来的权柄和从堂会的委托而来的权柄之间要有一个较合适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从使徒保罗的书信中,我们看到保罗将恩典与患难困苦和他所受的托付及使命相连。保罗之所以遭受那许多的苦难,是为福音的缘故,也是上帝的恩典,他说:"由于上帝的恩典,我才成了今日的我,并且他所赐给我的恩典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其实不是我,而是上帝的恩典与我同在。"(参林前15:10,和合本2010)所以他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满心欢喜快乐,时时刻刻感恩(参罗7:25;林前15:57;林后9:15;提前1:12)。  相似文献   

15.
爱的启示     
有关朱利安娜的生平资料并不详尽,人们称她为朱利安夫人。她也喜欢这称呼。她自称为“可怜的灵魂”或“单纯的受造物”。她的事迹,可从她的著作和关于14世纪的记载推断出来。 朱利安夫人出身名门。据说曾在卡路女修道院的狄克修会接受教育。她的作品显明她是完全建基在圣经和教会的教导上。因此,她能够持续地默想和沉思。并显然有卓越的理解和领悟力。 朱利安30岁时,因病受着极大的痛苦。直至逝世。在患病期间,上帝向她启示了16次。她遁隐度过余生,默想上帝的启示,学习上帝藉此对她的教导,并在上帝的恩典、知识与慈爱里成长。经过20年的默想,她把她的经验和智慧写下来。帮助我们达至喜乐和成圣。 没有其他书可与《爱的启示》相比。它之所以独特,在于它完全着眼于上帝的慈爱。它虽然没有提出日常生活的方向;但它能改变我们的人生,帮助我们在恩典中成长,使我们爱上帝更深,是别的书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7,(8)
正圣经(启导本)由香港海天书楼提供版权,基督教全国两会于1996年出版至今,历年再版。其作为一本具有丰富资料的研读本圣经,深受国内信徒喜爱。可供广大教牧同工在灵修、研读圣经或准备讲章时参考。圣经(启导本)特点:1.提供经文、注解、串珠、读音、译义、索引、备考、现代用词等八种用途。2.本书加上附录地图共2 000面,逾350万字。经文版本采用新标点符号的和合本圣经。每卷书前有简介、参考资料、大纲,还有许多图片和图表插排其间,以帮助读者了解当时的历史、地理和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7,(4)
正《圣经(领导力版)》由汉语圣经协会提供版权,内容包括和合本圣经,同时还结合圣经的价值观与务实的领导学撰写专文与分析,帮助读者学习圣经中与领导课题相关的经文,用大量短文与注解帮助读者分析如何做好领袖并发挥影响力。深入浅出的文章可以让你看到圣经人物所活出的领导法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20,(11)
正[问]基督徒在与人分享福音时,常常做见证,即讲蒙恩的经历,确实很有效果,不少人因此而接受信仰,但我想更全面地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见证?王玫姊妹[答]王姊妹,你好!做见证是我们基督徒在经历上帝后的一种自然流露和生活体现,就如同人们通常乐意将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见证"是基督徒话语体系中的常用词之一,我们可以从见证的原初含义、圣经范例与信徒本分三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1,(10):36-36
音乐是创造主赐给人类的宝贵礼物。圣经中记载了以色列人击鼓跳舞赞美敬拜上帝的情形。今日教会也有大量不同的诗歌在传唱,但并不是每次崇拜的音乐都能带领会众更好地投入敬拜。这每每与音乐和诗歌的选择有关,敬拜中的音乐如何运用才更好呢?让我们一同聆听他们的讲说。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04,(9):22-22
各位嘉宾、主内同工同道们: 我觉得很荣幸,能再次来到香港,并且参加"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开幕式,我相信这个展览将会让更多海内外朋友真实了解中国教会,进而真实了解中国。为此,我们共同预祝《圣经》展圆满成功。 中国基督徒大都拥有自己心爱的《圣经》。中国基督徒是爱读圣经的基督徒,《圣经》在中国基督徒的心灵和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圣经》和其他书不一样,它告诉我们上帝要我们做什么。上帝要帮助人理解上帝的教训,努力地追求认识上帝、理解他的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