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哥德尔(Kurt Godel)是现代逻辑史上的巨匠,他在逻辑史上有两大贡献:一是他证明了罗素和怀特海在《数学原理》中提出的一阶逻辑演算的完全性定理(1930),即任何有效的一阶公式都是可证的。二是他证明了著名的不完全性定理(1931),《数学原理》的系统和集合论的ZF公理系统不足以判定能在这些系统中形式化的所有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偏好及其变化是否在逻辑语言及语义模型中有直接的反映,可以将其分为隐偏好和显偏好。本文旨在对含有隐偏好信息的逻辑进行研究,基于对直觉主义逻辑中的认知信息的分析,通过修改直觉主义逻辑的语义解释提出了隐偏好逻辑,并证明了该逻辑系统的可靠性和相对于可区分模型类的完全性;最后,通过定义哥德尔式的翻译映射将隐偏好逻辑嵌入到偏好逻辑中。  相似文献   

3.
认知逻辑与认识论之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种程度上说,认知逻辑似乎有些脱离一般的认识论研究。本文旨在说明介于这两个领域之间的“桥梁”依然存在。而且,事实上它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文章通过分析下面的一些实例对此加以论证,即,知识和证据演算的关系,怀疑主义,信息的动态性,学习和证实,多主体或群体问题等等。作者试图通过以上分析来表明下面的观点:知识不应被定义成命题的某种本质特征,我们应当根据知识在认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来对它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4.
概率认知逻辑将认知和概率推理融合到同一个逻辑框架中。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广义框架的概率认知模型,并讨论了这一模型与已有两种概率认知模型的关系。基于广义框架的概率认知模型能为任意概率认知逻辑公式指派概率,因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概率认知逻辑语义模型。本文给出了一个可靠且完全的概率认知逻辑公理系统,提出并证明了概率函数存在引理,进而给出了这一逻辑的完全性证明。最后,本文运用这一逻辑刻画了混合策略博弈的两种状态,为进一步讨论混合策略博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医四诊的认知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四诊的认知逻辑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刘庚祥一、四诊的反映中医四诊是对病人的体症进行观察与询问,一般认为:临证所谓的“舌红苔黄”是病人舌红苔黄的客观体症反映到医者的感官,被医生所认定,所谓“脉弦数”,是客观的弦数之脉反映到医者的手下。然而...  相似文献   

6.
一从定性认知到定量认知:古典归纳逻辑到现代归纳逻辑归纳逻辑是以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为基本内容的知识体系。归纳推理的前提是一些关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判断,而结论是关于该类事物或现象的普遍性的判断。归纳推理的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起弱逻辑F的G3-型矢列演算G3F,并证明弱化规则、收缩规则和切割规则在G3F中是可容许的。此外,本文还运用证明论的方法给出一个通过哥德尔–麦金西–塔斯基翻译将G3F嵌入到G3K的新证明。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动态认知逻辑技术结果背后的思想,着重强调其在方法论方面的一般想法。文章在公开宣告逻辑的基础上展开讨论,重点考察了归约公理的意义,揭示了其本质是在基本语言中提前解析动态信息对认知产生的影响。文章以公共知识为例,说明了并非所有的逻辑算子都能找到归约公理,有时候我们需要丰富基本语言的表达力。而且,我们从如何给出一个逻辑的角度提出,动态认知逻辑实际上是在“动态化”认知逻辑,这种动态化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其他静态的逻辑系统中。我们以动态偏好逻辑为例,说明了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的理性主义解释相对,J.Haidt提出的社会直觉主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直觉进程的产物,道德推理的作用只是派生性的,在人际的道德讨论中为直觉性的判断做出事后的、偏袒的辩护。但是通过考察该模型受到的批评及其回应,可以看到:一方面,当Haidt强调社会性推理的重要作用时,该模型与精致化的理性主义模型的对照已经被弱化;另一方面,Haidt对慎思推理的作用所施加的限制也使该模型缺乏足够的概念资源来对直觉发展的历程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别做出充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人类和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发展过程可分为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两大阶段。思维即理性认知。思维按其意识和复杂性程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四种基本类型。逻辑学是描述思维的产物即思想的形式结构与其规律的科学,也是为思维提供思维形式与其变形规则的模规范性科学。当代逻辑学按其产生和适用的主要思维领域不同,可分为准逻辑、形象逻辑、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四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1.
社会直觉主义是当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提出的一种较为系统的道德心理学理论,在道德心理学、道德哲学和政治文化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关于道德判断的工作模式,一是关于道德的来源。社会直觉主义有许多值得关注和借鉴的成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反思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逻辑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路 《世界哲学》2005,1(1):66-74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的创始人,也是形而上学的开拓者,他的逻辑为西方哲学提供了一种工具和眼界,一直促进和影响西方哲学的发展.因此,理解亚里士多德逻辑,不仅有助于理解他本人的逻辑观和哲学思想,也有助于理解西方人的逻辑观念和哲学.对照亚里士多德逻辑和现代逻辑,则有助于深入地理解逻辑的本质,有助于清楚地认识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同异,有助于揭示为什么说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分析的,从而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在本文中,我们为期望收益最大化的信念和知识提供一个逻辑——信念与认知逻辑(DEL)。这个逻辑是基于决策理论和测度论的方法建立的,在其中信念和知识不会坍塌。  相似文献   

14.
T·蒂里希认为,悲剧的成因在于人将其所认同的相对价值绝对化;黑格尔将之归结为各具实体性又各具片面性的伦理力量间的冲突;一种准黑格尔式的看法则将之同所谓历史的方向与目标相关联;雅斯贝斯突出强调了悲剧性的必然性.上述解释既各有合理性,又各有悖背理谬处,其远思的逻辑则分别源于基督宗教独一神信仰、上帝以言创世的教义、上帝的创世目的及救赎计划等思想.从人类生存的实情来看,悲剧性应在于人生存的悖论性,即人既必须由对神圣者的认同而获得自身的同一性,但这种同一却又必然经由世俗要求的否定才能最后完成.人这种生存的悖论也恰是与基督宗教信仰中辩证性的悖论不谋而合的.  相似文献   

15.
《动态偏好逻辑》一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04CZX001)的优秀成果,也是刘奋荣博士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和计算研究所(ILLC)从事博士项目研究的主体内容。全书分为七章:第一章引论;  相似文献   

16.
《世界哲学》2020,(1):144-150
塔尔斯基在其1933年的论文中基于自己开创的语义学定义了形式化语言中真这个概念。然后,他在发表于1936年的本文中,在真这个概念的定义的基础上,第一次为后承概念提出了一个实质恰当的定义,即“句子X从类K的句子逻辑地得出当且仅当K这个类的每个模型也是句子X的模型”,使得逻辑后承这个现代逻辑核心概念的定义成为标准定义。但是,这个定义也遗留了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即逻辑词项和非逻辑词项的划分标准问题,后者将由塔尔斯基本人在1966年给出了一个划分标准,从而开辟了一个方兴未衰的逻辑哲学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希望从认知伦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伦理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对道德问题认知的过程与人类一般认知的逻辑之间的一致性。人类认知的逻辑是由概念到判断再到推论的过程,伦理学史由德性伦理学到规范伦理学再到话语伦理学、元伦理学和新德性伦理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在道德认知上从概念伦理学到判断伦理学再到推论伦理学最后回归到概念伦理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精细化学习诊断有助于客观准确探究学生学习现状,为实施有针对性的补救教学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本文对比研究概率逻辑与模糊逻辑在精细化学习诊断中的表现。首先,从“概念”视角介绍和对比两种逻辑。其次,介绍两个分别基于上述两逻辑的代表性模型:HO-PINC和Fuzzy-DINA。然后,对比两模型在五个实证数据上表现。最后,通过模拟研究进一步对比两模型的心理计量学性能。DIC等模型-数据拟合指标和RMSE等参数返真性指标的结果表明两模型对同一批数据有较一致的分析结果。建议实践者忽略模型选择对数据分析的影响,从概念或思辨视角入手选择使用概率逻辑或模糊逻辑来定义属性。  相似文献   

19.
当代有关于外在世界的激进怀疑论者常利用知识封闭性原则去论证他们的立场。为了反驳这样的怀疑论,有些学者主张我们应该重新检视知识的标准,以便发现这些怀疑论论证中的问题,特别是知识封闭性原则是否成立的问题。在这些学者中,有两类极为受到重视:一类是主张知识的成立与否只涉及"相关的"可能性是否已被排除的相关选择理论学者,如D.Lewis、F.Dretske、和M.Heller,另一类则是主张知识的成立与否与某些虚拟条件是否为真有关的虚拟论者,如R.Nozick、E.Sosa、和K.De Rose。不幸的是,对于这两类理论的讨论往往流于直觉并因而缺乏逻辑的严谨性。为了弥补这个缺点,W.Holliday最近利用了两种新的形式化语意论去重新模塑上述两类理论,并严格证明了每种理论在知识封闭性问题上的逻辑结果。他的形式化工作和证明带来了极为严格而又丰硕的成果,本论文的主旨便在对Holliday这一个认知逻辑的新发展方向作出若干哲学与逻辑上的省思。  相似文献   

20.
支持理论是逻辑学界和认知科学界共同关心的研究课题。逻辑学界熟知的支持理论是由英国著名哲学家L.J.科恩(L.J.Cohen)在20世纪70-80年代首先提出的。它曾经成为当时的一个热门论题,学界对这一理论的评价毁誉参半。实际上,作为一种非经典概率逻辑的支持理论,它在哲学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但是它在逻辑上存在若干缺陷。于是,学界对它的关注程度日渐减低。稍后不久,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种支持理论,即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特维斯基(Tversky)等提出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