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写给我的一位同行——哲学工作者的一封信。底稿偶然被《哲学研究》编辑部的一位同志看到了,他要拿去发表。我说,不值得。他说:就算是抛砖引玉吧!把它发表出去,能引起下厂、下乡的哲学工作者给本刊写点体会,互相交流一下意见、看法,不也很好吗?我没有理由拒绝,于是就把它交给这位编辑同志了。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教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邀请,于1982年11月24日到哲学所与哲学工作者见面并座谈。谈教授同与会者广泛地探讨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社会科学家与自然科学家结盟,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在遗传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对科学上一些学派的看法等问题。谈教授突出强调了社会科学家与自然  相似文献   

3.
秦晓慧 《现代哲学》2017,(2):128-134
从成书目的、篇章内容看,道教经典《太平经》体现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与儒家的仁爱政治哲学相区别。《太平经》是以"自然"为核心价值的一种自然政治哲学:在政治实践中寻求自然最佳形式的自然政治哲学,以老子"道法自然"的政治哲学、庄子"物顺自然"的政治哲学为理论渊源,明确提出"自然"的核心价值,并遵循"大顺之道"的自然无为方式,追求"天下太平"的理想之世。  相似文献   

4.
陶清 《哲学动态》2006,1(11):39-43
魏长宝同志在《哲学动态》2005年第1期发表的《经典诠释学与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问题》[1]一文(以下简称《范式问题》,引文只注出处页码),读后令人振奋也深受启迪。窃以为:该文的突出贡献,是敏锐而且准确地捕捉到了中国哲学、尤其是当下和未来中国哲学自身运动和发展的起点、路径和目标,从而使得长期困扰和亟待解决的、中国哲学当代形态的建构问题浮出水面。作为一名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从业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有这样的体会:由于长时间的徜徉、徘徊于古代文献资料堆中,很容易由对对象的熟悉、欣赏而进入一种热爱乃至痴迷的状态,因而也就极…  相似文献   

5.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理论和实践中不容置疑的地位和逐步显露出来的局限,形成了对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强大推动。笔者对这种推动下的劳动价值论研究关注和思考已久,看到鲁品越教授的《创新劳动价值与社会生产历史进程——两层次劳动价值创造论》(见《哲学研究》2009年第7期,以下  相似文献   

6.
我们编辑的《哲学资料》和《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在今年上半年内各出版了六期,下半年这两个资料合并为《哲学译丛》,又出版了六期。现将这三个刊物全年的目录综合整理如下,供读者查考,下面“刊物”栏内注有《哲》字者系指《哲学资料》,注有《现》字者系指《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注有《丛》字者系指《哲学译丛》。  相似文献   

7.
从大学至《莱茵报》时期,法学与哲学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长期发挥着互动作用。一方面,马克思因深化法学研究的需要而转向哲学,大学期间的法学研究计划直接影响到博士论文的选题方向;另一方面,马克思从哲学上确证自我意识原则高于一切之后又因现实需要而返回法学实践中捍卫人的自由,《莱茵报》时期构成了他追寻现实自由的开始。在法学实践与哲学理论的双重影响下,马克思自觉继承并发展了启蒙运动的人本主义理念,并将它具体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统一的人类学视角,此举奠定了马克思学说最根本的人学归旨。  相似文献   

8.
约瑟夫·蒂施纳于1981年在巴黎出版社出版了《波兰教徒的对话》(施波特卡尼亚编)一书,这本书由 Th·麦希滕贝格译成了德文,标题为《不可思议的对话。波兰的基督教与马克思主义》,在施蒂里亚和格拉茨出版社出版。现按此书对波兰哲学的发展作以下概述:波兰战后哲学状况波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掌管国家领导权的政府在政治实践中是以马列主义学说为依据的。新的统治权虽然支配了生产资料,但是却一直仍然存在着继续  相似文献   

9.
今年二月间,复旦大学哲学系师生喊出“马列主义下乡(厂),下乡(厂)学马列主义”的革命口号。这和过去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的方法是相反的。我们排除了抽象地片面地学习马列主义的办法,采取了掌握理论紧密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马列主义是劳动人民的哲学,决不能供少数人观赏。在我们伟大的时代里,哲学必须走出书斋,到劳动中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使哲学真正成为劳动人民的理论斗争武器。要学好哲学,发展哲学科学也必须到劳动中去,到群众中去。过去,许多同学学习马列主义的目的,不是  相似文献   

10.
康仕慧 《哲学动态》2006,(11):11-13
迈克尔·达米特(M ichael Dummett)是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主要贡献在分析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等领域,尤其是他关于弗雷格哲学的研究奠定了他的整个哲学生涯,他是20世纪反实在论和数学哲学中直觉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有:《弗雷格:语言哲学》(1973);《直觉主义的成分)(1977);《弗雷格哲学的解释》(1981);《弗雷格和其他哲学家》(1991);《弗雷格:数学哲学》(1991);《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1991);《分析哲学的起源》(1993);《语言的海洋》(1993)等。2005年12月~2006年5月作者在英国牛津大学访问期间对他…  相似文献   

11.
<正>《陶富源文集》(十卷本,共390余万字)于2016年5月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各卷的书名分别是《形上智慧论》、《实践主导论》、《终极关怀论》、《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唯物辩证论与实践智慧》、《唯物史观在当代》、《政治文明的哲学观照》、《精神家园的哲学守望》、《学术论文写作通鉴》。该文集汇集了陶富源先生的重要著述,分别以哲学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马克思人学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辩证论、历  相似文献   

12.
上海哲学学会为纪念艾思奇同志逝世20周年,在1986年3月21日召开了学术座谈会。社联名誉主席夏征农参加了会议。他说:三十年代我曾与艾思奇在上海同住一个房间,他有学问,又有好的人品。他使哲学从书斋里走出来,用通俗的语言传播给群众起了很大的作用。今天面临马克思主义伟大的发展时期,需要扎扎实实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拿到实践中去,分析研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回答今天的现实,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希望青年担负起这个责任。蔡尚思教授说:《大众哲学》是空前的创造,有述有作。哲学为群众掌握才能起到哲学的作用。知名哲学家胡曲园、陈硅如撰写了题为《艾  相似文献   

13.
价值本质的新探索──读《价值哲学新探》孙显元《价值哲学新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以下简称《新探》)是王玉梁研究员继《价值哲学》之后的又一部新著。它总结了我国近年来价值哲学研究的新成果,对价值哲学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揭示了价值哲学基本范...  相似文献   

14.
<正>编者按:《新大众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收获,出版以来,在理论界和社会层面产生了许多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这是继艾思奇《大众哲学》、韩树英《通俗哲学》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宣传和传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大众哲学》以全新的方式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回答时代问题,为马克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在《理想国》卷十中提出"诗与哲学之争由来已久",使得"诗与哲学之争"成为了柏拉图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会饮篇》中,不但明确涉及到"诗与哲学之争"的具体体现,更多次暗示了谁会成为这一命题的最终胜利者。通过对《会饮篇》的解析得出,在《会饮篇》中,由于哲学具有节制与理性的特点,所以哲学最后超越了诗,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16.
经《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与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天津肿瘤医院等有关方面商议,定于2008年6月7日-8日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召开“临床实践中的知情同意问题”讨论会。  相似文献   

17.
奥伊则尔曼是我国哲学界非常熟悉的苏联哲学家 ,在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领域成果卓著。苏联解体以后 ,他虽已 80高龄 ,仍然充满活力 ,勇于探索 ,从 1991年起发表了一系列反思马克思主义的论文 ,在俄罗斯哲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文章主要有 :( 1)《马克思主义与 2 0世纪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科学》 1991年第 7期 ) ;( 2 )《哲学学说多元化的历史命运》 (《哲学问题》 1991年第 12期 ) ;( 3)《马克思主义自我批评的原则基础》 (《自由思想》 1993年第 7期、 1994年第 11期 ) ;( 4)《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  相似文献   

18.
吴江同志在《哲学研究》1978年第1、2期合刊上发表了《哲学上两条战线的斗争》(以下简称《两条战线》)一文,该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哲学命题——“哲学上两条战线的斗争”,同时还提出了支撑这个哲学新命题的新论点。我们认为,这些哲学上的新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9.
1983年《中国哲学年鉴》已于7月下旬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这一本年鉴,首先特载了胡乔木的重要文章《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还发表了马洪的《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韩树英的《面向实际,搞好哲学研究工作》、冯定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送到人民手中——论哲学的普及》、黄枬森的《重视对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查汝强的《进一步开展辩证自然观的研究》五篇专文,就有关开创哲学界研究工作新局面的问题,发表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由福建省委党校、《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编辑室、《光明日报》哲学编辑室、《文摘报》、《北京日报》理论部、《哲学研究》编辑部和《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哲学编辑座谈会,于1985年3月21日至28日在福州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社会科学院学术刊物和部分学报的哲学编辑48人,欢聚一堂,就工作中的一些共同问题交换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