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一个实验,考查自我相似面孔这一亲缘线索对择偶复制的影响,结果,面孔自我相似水平与被试性别交互作用显著。对交互作用进行简单效应检验,结果,对男性被试而言,面孔自我相似水平差异显著,男性被试在自我相似面孔条件下表现出更多的择偶复制。对女性被试而言,面孔自我相似水平差异不显著。对上述性别差异进行了讨论,并对"性印刻"理论所解释的现象提出了另外的解释视角。  相似文献   

2.
黄馨茹  李健  倪荫梅 《心理学报》2023,55(3):481-495
在不同社会偏好类型中,研究者较为关注利他偏好及其信号功能。本研究探究在独裁者游戏中,决策者的利他偏好如何受到分配方案对接受者可见性的影响。实验1采用行为实验结合计算建模的方法,发现无论在选择或评分条件下,相比于行为不可见,当分配者的行为能够为接受者所见时,分配者都表现出更大程度的利他偏好。此外,相比于评分条件,在选择时人们更加在意分配效率。实验2仅使用选择条件,并操纵社会规范,发现行为可见增加利他偏好的作用依赖于利他的社会规范,当存在非利他社会规范时,行为可见的影响减小。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利他社会规范下,当行为对接受者可见时,人们将表现出更多利他偏好。  相似文献   

3.
“投桃报李”——互惠理论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文篪  田青  刘佳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879-1888
互惠是一种存在于各种社会文化中的人际交往规范.组织行为学中许多研究都是通过互惠理论来解释变量之间的内部作用机制.文章回顾并讨论了互惠的涵义,不同互惠类型的特点及互惠的测量方式.此外.还论述了不同类型互惠对社会交换方式产生的影响.依据现有的互惠研究成果,分析了互惠发挥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是通过:互惠各方的价值观、互惠过程中各方感知到的风险、各方冲突的程度这三种途径来实现的.最后,根据现有互惠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应从研究设计和研究内容两方面进行扩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连续式公共物品困境,考察不同类型的个体在同伴遵守和违反均等规范两种条件下合作的前后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发现:(1)依据行为决策对被试进行的分类与其社会价值取向之间不存在相关;(2)一人违反均等条件下被试的合作水平高于多人违反均等条件下的合作水平;(3)高贡献者在前后两次互动中维持较高的合作水平和信念水平;(4)低贡献者第二次决策时比第一次决策时更合作,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合作信念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囚徒困境范式,考察了合作指数CI(0.1~0.9)与社会距离(亲密、陌生)对个体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距离和合作指数均会对合作行为产生影响,两者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合作率会受到合作指数的促进作用,但不会随合作指数的增高立即增长;在CI = 0.1~0.9这9个水平下,亲密被试间的合作率均显著高于陌生被试间的合作率。这一结果说明,合作指数对合作行为的促进作用存在阈值;社会距离缩小可促进个体的合作倾向增强,并更快地达到合作水平;合作指数与社会距离相互独立地影响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6.
利他主义:从社会生物学到社会科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利他行为,社会生物学在动物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几种假说,并把它推进到人类行为领域,由此引发与其他学科,尤其是社会科学众多解释模式之间的争论。造成分歧的主要原因不仅是利他行为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主要的是不同学科范式之间,以及这些范式所秉承的研究传统和学科目标之间的差异。对利他行为合理的科学解释必须放弃由于学科分割而造成的门户之见,把客观现象的人为分裂重新整合起来。这种学科间的整合不同于以往意义上研究方法的交叉与互补,而是要在“生物——社会”层面建立一个关于人类行为的全新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7.
利他性行为和利他情境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来,随着进化心理学作为一种崭新研究取向的迅速发展,一些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取得了一些新的假设和视角。其中,“察觉利他者机制”是进化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针对个体识别利他者和利他情境能力的一种假设。目前,对这一机制是否存在以及其心理过程仍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8.
苑明亮  张梦圆  寇彧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0):1655-1662
亲社会名声是行动者获得的亲社会特质声誉, 它有益于行动者的社会适应。行动者首先通过亲社会行为建立亲社会名声, 亲社会名声又通过间接互惠和同伴选择过程对行动者产生外在激励作用, 通过自我概念对行动者产生内在激励作用, 进而促进其亲社会行为。行动者的贫富水平、亲社会行为的公开性、自我获益和宣传方式影响其亲社会名声的获得。未来研究应关注亲社会行为与亲社会名声之间的相互促进过程, 探索行动者亲社会行为的代价与获益如何交互影响其亲社会名声; 行动者的社会阶层如何通过对人们预期的影响而调节行动者的亲社会名声; 亲社会名声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内在机制与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9.
杨海波  陈小艺 《心理科学》2020,(6):1470-1476
采用2(加工方式:直觉加工vs.深思加工)×3(信任水平:低vs.中vs.高)被试内设计,探讨双响应范式中直觉加工和深思加工下积极互惠行为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发现,(1)在直觉加工中,处于低、中信任时被试更为利己,高信任时更为利他;深思加工中,信任水平越高利他行为越明显。(2)在低信任时,被试深思后呈现利己行为;中信任、高信任时,深思后呈现利他行为。这表明是信任水平的差异决定了被试在直觉和深思阶段的利己或利他倾向。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重复囚徒困境实验范式,考察了社会距离和合作指数对不同年龄青少年(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且每个年龄段的被试数为40名)在博弈决策中的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着年龄的增加,青少年合作行为的总体趋势表现为下降;(2)社会距离对大学生的合作行为的正向作用显著,而中学生的合作行为却不受其影响;(3)个体合作率会受到合作指数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在大学生中表现的更为显著。即随年龄增长,个体会更少的采取合作行为,并且个体是否采取合作在更大程度上基于当前博弈中的收支情况和与博弈对象之间的社会距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合作学习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基本要素等方面入手,论述了大学生合作学习对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意义,论证了大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独裁者博弈(DG)探讨了群体偏好对不同年级小学生利他惩罚行为的影响。研究1对450名小学生利他惩罚行为的年级发展特点进行了测查。研究2以168名小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在独裁者博弈中与独裁者的关系、性别与年级对小学生(第三方)利他惩罚行为的影响。研究3以180名小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在独裁者博弈中与接受者的关系、性别与年级对小学生(第三方)利他惩罚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利他惩罚行为在1至3年级之间有显著增长,3至5年级之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2)3年级小学生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群体偏好。(3)利他惩罚行为的性别差异不明显,与女生比男生更利他的预期相左。结论:小学生至少在6岁就已经出现了利他惩罚行为且逐渐表现出群体偏好;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中可能存在“3年级现象”;女生可能更愿意通过非惩罚的方式达成公平。  相似文献   

13.
4~6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访谈法对119名4~6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的合作选择认知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中超过一半的幼儿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可以与同伴合作解决,而在日常游戏中知道与同伴合作共玩的幼儿更是超过了3.4;(2)幼儿的合作归因主要以结果归因为主,客观条件归因次之;同时,在结果归因中,幼儿主要以个体或活动归因为主,同伴关系和共同利益归因所占比例都相对较少;规则和权威归因在幼儿中仍有一定存在;(3)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合作选择认知和合作归因的水平都不断提高;(4)情境是影响幼儿合作选择认知与合作归因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利他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大学生利他动机进行调查分析。测量工具为利己性利他动机量表和利他性利他动机量表。被试取自北京5所高校的大学生1920名。结果显示:57.4%的大学生报告高度利己性利他动机。63.2%的大学生报告高度利他性利他动机。性别、独生子女、家庭地点等因素均同大学生利己性利他动机无关。独生子女、家庭地点、学校性质同大学生利他性利他动机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合作行动出发点的逻辑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海》2016,(1):5-15
近代以来,社会建构是从抽象的个人出发的,或者说,"原子化"的个人是社会建构的原点。在对人的界定中,由于发现了人的自利追求而使近代早期关于人权的模糊认识变得更加实在,也因此而使社会治理方面的安排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在人的自利设定中,把人本来应当具有的道德因素从人身上剥离了,使人成为理性经济人。结果,人的社会生活和活动也都被简化为利益追求,社会建构也就完全从属于为了人的利益追求提供实现路径和保障的目的。在社会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后,这一社会建构逻辑中的问题暴露了出来,以至于我们必须去重新审视人。这样一来,我们发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社会并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人也不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相反,社会是存在于人的生活和活动之中的,人是通过行动而建构了社会和诠释了社会。基于这一认识,关于社会建构问题的探讨也就聚焦到了人的行动上来了,从而发现,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人的行动应当是合作行动,而人的共生共在则是合作行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社会合作信息对距离知觉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采用动态追逐场景,对两个追逐者之间的交互模式(或合作或单独追逐同一目标)与追逐目标的存在与否进行了操作。结果发现,相比随机运动和单独追逐,存在合作关系的两个追逐者间的距离被知觉得更远,即存在距离的扩张效应(实验1),且该效应不能由底层的物理特征所解释(实验2)。该结果揭示,社会合作信息使得知觉距离被扩张,其可帮助理解视觉的适应性机制。  相似文献   

17.
儒墨在公共伦理规范上的转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萍 《学海》2006,(5):105-109
论文从社会秩序层面探讨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四家在公共规范上的理论转接,以确证孔墨之间与孟荀之间并非对立而不相容。在实质意义上,墨荀并没有否定孔孟的个体内圣之道,而是进一步拓展了社会群体道德实践方法,从孔孟所重的个体心性修养转接为人际间“客观”、“行成”的规范要求。这为中国传统伦理的转接和当代社会伦理秩序的构建提供了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根据广义适合度理论, 自我相似面孔与亲缘选择和配偶选择行为密切相关。自我相似面孔可以促进个体的亲缘利他行为, 影响配偶选择行为。来自“夫妻相”、“性印刻”的描述性研究数据支持自我相似面孔与配偶选择偏好之间的相关关系。来自实验研究的数据, 结论尚不统一。有些证实自我相似面孔可以引发配偶选择偏好, 有些却不支持这一结论。最近的研究从内隐及外显认知上分离择偶过程中对自我相似面孔的偏好:认为偏好是内隐的, 一旦上升到意识层面便会消失。另有研究从性选择策略上对自我相似面孔偏好的原因进行解读。对自我相似面孔偏好的神经机制的研究也有一些新的发现。未来研究可借助fMRI等工具从认知过程及神经机制上对自我相似面孔偏好的现象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社会合作信息对距离知觉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雎密太  张建新 《心理科学》2005,28(3):639-645
为探讨社会合作信息对距离知觉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采用动态追逐场景,对两个追逐者之间的交互模式(或合作或单独追逐同一目标)与追逐目标的存在与否进行了操作。结果发现,相比随机运动和单独追逐,存在合作关系的两个追逐者间的距离被知觉得更远,即存在距离的扩张效应(实验1),且该效应不能由底层的物理特征所解释(实验2)。该结果揭示,社会合作信息使得知觉距离被扩张,其可帮助理解视觉的适应性机制。  相似文献   

20.
陈红 《伦理学研究》2006,(5):98-102
威尔逊通过社会生物学的研究,指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有其生物学的基础。他认为人类的利他主义伦理也同样有着生物学基础,从而提出了以生物行为科学解释伦理本质的伦理观。社会生物学伦理观,是一座联接伦理学与自然科学的桥梁。当今时代,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生物学伦理观,对于完善伦理学的科学基础,对于如何恰当地开展社会伦理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