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渊 《法音》1998,(10)
本刊讯作为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铜像开光法会于9月25日在五台山台怀镇隆重举行。来自我国三大语系的数千位长老、僧尼以及三万多信教群众参加了开光法会。山西省五台山为我国四大佛山之首,佛教早在东汉即传入该地。由于《华严经·菩...  相似文献   

2.
殊像寺建筑与塑像概述高明和殊像寺,原名殊祥寺,位于台怀镇西南凤林谷口的北侧,距台怀镇里许。明弘治九年(1496)该寺大殿内塑了一尊文殊菩萨骑狮子的塑像,造型逼真,气势磅礴,为五台山寺庙中最大最精的文殊像。《清凉山志》称其为“神人所造,见者肃然,生难有...  相似文献   

3.
1998年9月25日,中国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圣像开光大法会在佛教圣地五台山皇城故址召开。五台山是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圣地。它不只是“以山辟最早、境地最缨、灵贶最赫,故得名独盛”,主要还是因其系弘扬般若法门的文殊菩萨之应化道场而使然。象法时代的佛教对于佛、...  相似文献   

4.
殊像寺里的传说故事还玉荞面头文殊像五台山的荞面头文殊像,在内蒙、青海、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广为流传,颇有影响。这个优美的传说起源于殊像寺。在殊像寺大殿的正中佛台上,塑有一尊文殊骑狻猊像,总高9.87米,姿态优美,神采飞动,如出神工,为台山诸寺庙中最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展示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2011年6月28日,由五台山文联、五台山书法家协会主办的文殊祖庭现场书法笔会在五台山殊像寺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佛教信仰中,菩萨信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文殊信仰是菩萨信仰的一个典型。文殊信仰是随着大乘经典的传入而在中国建立起来的,并在唐代达到了顶峰。文殊信仰缘起于敦煌,兴盛于五台;五台文殊信仰又反过来影响了敦煌。在这一过程中,敦煌与五台山作为文殊信仰之缘起与中心的互动,体现了佛教中国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法音》1997,(12)
潮汕名刹永福寺举行殿堂落成暨佛像开光法会本刊讯11月11日,广东省饶平县永福寺隆重举行天王殿、地藏阁、观音阁、祖师堂、功德堂暨诸圣像开光法会,汕头市佛协会长弘广法师、潮州市佛协副会长、潮州开元寺方丈弘彻法师、潮阳市佛协会长心印法师、揭阳市佛协副会长耀...  相似文献   

8.
五台山是文殊道场,文殊是释尊的左胁侍,位于诸菩萨之首,所以五台山就成了中国佛教名山之首。随着文殊信仰的流布,五台山也传遍了国内外。至2015年计,国内有12座五台山,国外有3座五台山;而以五台(山)命名的寺(楼)等达20处。它反映了文殊信仰在国内外的传播,证明了文殊信仰是一种超越时代、地界的生命力依然旺盛的世界佛教信仰,五台山是世界文殊信仰中心。  相似文献   

9.
站在台怀镇地面的北部,翘首北望,可以看见一座巍峨壮观的宝塔耸立云霄。这座宝塔的所在地就是五台山七佛寺。七佛寺名称源于《长阿含经》,《长阿含经》载:在释迦牟尼之前已有六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图、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统称“过去七佛”。七佛寺之名即缘由于此。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演法道场,又因文殊菩萨曾为七佛之师,因而为之立寺,以作纪念。五台山别的寺院均以文殊菩萨为主要供养的对象,唯独此寺以七佛为供养主尊,这是十分独特的一个佛教现象。沿着寺前弯曲的水泥小路向上攀登,天王殿额“七佛寺”三…  相似文献   

10.
1、演教寺在中台顶。取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演教说法之意。文殊,全称文殊师利,亦称曼殊室利,为古印度梵文Manjusri的音译,意为妙德、妙吉祥。中国佛教称:五台山为文殊菩萨演教说法的道场。东晋时候翻译的《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向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请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中叙述世尊岩金刚密迹主菩萨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97,(12)
普陀山举行南海观音开光法会暨普济医院开业典礼本刊讯10月30日,“海天佛国”普陀山喜逢盛事,普陀山佛教协会隆重举行南海观音露天铜像落成开光法会。法会在观音像前的广场举行。总计5200平方米的礼佛广场上鲜花似锦,人山人海,宝像上空四朵大圆彩球翩翩起舞,...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7,(4)
<正>本刊讯4月8日,应佛光山曼谷泰华寺、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邀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出席佛光山泰华寺主办的吉祥金观音像开光典礼暨世界和平祈福法会,并致辞。学诚法师对泰华寺吉祥观音像开光典礼暨世界和平祈福法会的举行表示祝贺。他说,中国素有"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说法,千百年  相似文献   

13.
公元1998年9月25日,佛历2542年八月初五日,星期五,三五汇聚,事当圆融,中国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圣像开光大法会按计划,如期在佛教圣地五台山清是室朝山拜佛时所建皇帝驻肿之所皇城故址召开。五台山是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圣地,乃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应化道场。以“大智”为德号的文殊菩萨所弘扬之法门谓“般若法门”,凡以开发大脑之聪明智慧而断灭因由成就佛陀正果者,必然修学文殊之法。有鉴于此,故《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说:“菩提萨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三世请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和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背景下,建议五台山区政府开发一个五台山般若苑。苑内各景点的分布、安排,是由殊像寺、塔、陈列馆、文殊雕像群、佛艺演示场、开智堂、园林和服务设施等组成。每一景点都要围绕着普化文殊信仰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5.
文殊菩萨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得力助手,在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文殊菩萨彩塑遍及全国各地寺院,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无疑是文殊菩萨彩塑艺术的集中地。五台山现存有从唐代至今的30余尊文殊菩萨彩塑,既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时代感,又有佛教造像艺术的共性,也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和艺术成就,更加彰显了五台山文殊道场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6,(5)
正本刊讯4月24日上午,唐山龙泉寺隆重举行佛像开光法会暨"2016唐山世园会"祈福法会,相关领导、高僧大德与各界贤达及来自泰国、柬埔寨、澳门等地的诸山长老聚集唐山,共同见证了这一佛门盛事。首先在大雄宝殿举行佛像开光法会,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法师、明海法师,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本权法师,邢台市佛教协会会长果慧法师,廊坊市佛教协会会长慧广法师,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憨法师等法师主法诵经,为佛像  相似文献   

17.
文殊菩萨     
《五台山研究》2010,(4):F0004-F0004
文殊菩萨是印度佛教中的上首菩萨。位居一切菩萨之酋,佛经称之为“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济世无穷。随着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大乘佛教的传入.文殊信仰日盛.并于唐代初期钦定山西五台山为文殊道场。  相似文献   

18.
佛国五台山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环周五百余里,相传为文殊菩萨道场,是蜚声于国内外的佛教圣地。佛国沧桑当北魏拓拔氏雄据北方,定都大同之时,华严学流行,并传入五台山。《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文殊菩萨住在清凉山。华严学者认为,清凉山便是五台山。魏孝文帝在山上建大李灵鹫寺,清凉寺、佛光寺等也相继建立,由此形成文殊道场,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北齐时,五台山的佛寺增至二百余所,以至北齐不得不倾八州赋税收入供养僧众。北周武帝灭佛,五台山佛教衰落。隋初,文帝在五个台项各建寺院一所,并设斋度增,自称佛弟子。五台山佛教逐渐复兴…  相似文献   

19.
道宣的《续高僧传》编撰时,五台山有关文殊菩萨显化的灵异故事已在民间和僧界有了一定的流传。据文献分析,这些故事应该是华严信徒的宣教所为。《古清凉传》收集了这些灵异故事,并努力证明五台山就是《华严经》中所说的清凉山。而《古清凉传》的编撰以及会赜、惠祥多次奉敕赴五台山“检行圣迹”和朝拜活动,实出自武则天的授意。她登基后极力推崇文殊菩萨,借此把五台山塑造成国家层面的佛教中心,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日渐名扬天下。因此,武则天实是五台山文殊道场确立的始作俑者。她对文殊菩萨早期的崇奉以及五台山安舍利建塔,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大唐的佑护,个人性质突出;掌权后对华严宗派的重视,扩大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的影响等行为,则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2002年12月1日,福建省闽侯县雪峰寺廨院白沙瀛山古寺隆重举行祖师殿、伽蓝殿落成暨佛像开光法会,全县各寺院负责人和四众弟子600多人参加了法会。白沙瀛山古寺始建于唐昭宗光化年间,属于雪峰寺廨院。该寺峙立于闽江边,风光如画,环境优美,1999年7月29日经闽侯县人民政府登记发证,批准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近年来,在广霖方丈的带领下,广大善信和护法居士积极捐资达180万元,重建了天王殿、内山门、客堂、祖师殿、伽蓝殿等,使寺院面貌焕然一新。闽侯县瀛山古寺隆重举行殿堂落成暨佛像开光法会@江敬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