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彭耀光 《哲学动态》2005,(12):54-56
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东亚价值观"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11~1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与东亚价值观、东亚价值观的特质及其成因、传统东亚价值观的现代转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刘京菊 《哲学动态》2001,(10):24-25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中国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所于 2 0 0 1年 6月 2 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哲学与 2 1世纪”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在张立文教授主编的《东亚哲学与 2 1世纪》系列丛书出版后 ,为促进对东亚哲学的深入研究而召开的。会议汇集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 40余名 ,学者们围绕会议主题各抒己见并展开讨论。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东亚哲学及研究成果的价值和意义是本次会议讨论的热点问题。张立文教授…  相似文献   

3.
曾几何时,在东亚经济腾飞中令东亚人引以自豪,也令世人普遍赞叹的“亚洲价值观”,目前正在东亚金融危机中经受着冲击和考验,许多人正在重新审视这种价值观,有些人甚至怀疑起它的价值和作用。作为亚洲人而又深切关注着国家建设的中国伦理学者,我们更加有责任,来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1年6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中国 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所 围绕张立文教授主编的《东亚哲学与21世纪》系列丛书在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哲 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 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一、对东亚哲学及理论研究成果的肯定《东亚哲学与21世纪》系列丛书从传统文化与现实需要两个层面,对东亚各国文化哲学作了 宏观和微观的探讨,并提出和合理念作为东…  相似文献   

5.
2004年11月9日至11日,由中国实学研究会、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共同举办的第八届东亚实学国际研讨会在有“千年学府”之称的长沙岳麓书院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实学·湘学·东亚文明”为主题,有来自中国各地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的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提交学术论文 50 余篇。会议采用大会报告与分组发言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以下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一)实学的对象与范围、哲学基础、普世价值等基本理论问题及 21 世纪实学研究的历史使命。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葛荣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回顾了二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8月 6日至 8日 ,由教育部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 1世纪价值观教育与文化战略”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与会代表 6 0余人围绕价值观教育与文化战略两大专题 ,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一 )关于价值观教育。第一 ,关于 2 1世纪价值观的走向和我们的主导价值观。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 :其一 ,全球化、民主化和多元化背景下 ,“三个代表”仍居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袁贵仁在开幕式的主题发言中指出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先进文化 ,倡导和弘扬以“三个…  相似文献   

7.
东方现代化模式与东亚传统文化─—福冈“东亚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记实高令印1994年4月8—10日,在日本福冈举行了“东亚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是研讨东方思想,包括1.中国传统思想的展开,2.中国周边地区的中华文化,3.传统与现代——新儒家...  相似文献   

8.
东亚文化的特质及其作用与变革胡宁生一、“族──群主义”与东亚文化的特质“族──群主义”是一种力量极强的主体文化与潜在文化观念。它崇尚以家族为圆心、以同宗、同乡、同学为吸附层的群团,它所主张的是一种介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伦理价值取向。“族──群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商业伦理文化对现代商业经营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商业伦理文化对现代商业经营的价值徐少锦东亚传统伦理,虽然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各有其特色,但其核心内容或价值观则是儒家伦理。德国社会学家韦伯(1864—1920)曾断言基督教“新教伦理”之“入世苦行”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中国的儒家伦...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价值观的结构和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性价值观是一种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的观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保护性价值观分为“有关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价值的保护性价值观”和“有关人伦人权和人际情感的保护性价值观”,并发现前者比后者更受重视和更有普遍性。研究还验证了保护性价值观具有的数量不敏感性、当事人相关性、道德责任感、拒绝、愤怒情绪、故作姿态这六个特征,并初步分析了两类保护性价值观在各特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东亚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试图探讨中韩日儒家精英大致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普遍性伦理或中心范畴,然后略述其现代意义。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等基本观念的主要内涵是普遍的,稳定的,是东亚各儒学大师的精神追求和信念、信仰,在不同时空环境中对社会文化具有价值导向的功能。儒教伦理在东亚各国的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表现,同一价值理念的内涵会发生一些变化。但不可忽视的是其共性,这些理念完全可以成为新的东亚伦理或全球伦理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东亚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所谓“东亚价值”,其核心被认为是(政治)权威主义的价值观,是与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分不开的。本文通过对孔子和孟子的相关思想和实践,尤其是孟子政治思想核心的王道观念进行一些梳理,来认识儒家是怎样看待政治权威主义的。一一般认为,政治权威主义是介于王权(皇权)专制主义与现代民主之间的一种政治模式,这种政治模式既不像传统专制主义那样对于社会臣民采取专断的权力统治,也不像民主政治那样强调民众的政治参与和个人自由的价值。权威主义政治强调的是服从、秩序与纪律。权威主义的价值观把国家…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0月30-11月1日,在菊花盛开的美丽古都——开封市举行了由中国实学研究会与开封大学、河南行政学院、中原来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中、日、韩、越以及港台地区的专家学者达50余人,提交论文40余篇。与会学者围绕“东亚?..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经典的不断诠释来传承与拓展一种思想传统 ,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学的一大特色。在当代学术的背景下 ,聚集中国经典的“解释经验” ,可以从一个更切近的角度 ,捉摸传统的思想脉络 ,并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解释学寻求基础。为此 ,台湾“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研究计划 ,同广州中山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 ,于 2 0 0 1年底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第七次“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研讨会 ,交流相关的研究成果。会议由台湾大学历史系黄俊杰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冯达文、陈少明教授主持。台港粤三地共有 2 2位学者在会上发表论文。会…  相似文献   

15.
青年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其奋斗向上的人生观,是“恰同学少年”上下求索、矢志追求的主体力量。其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奋斗观,是对湖湘文化优秀传统的传承与弘扬。其“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的革命初衷和理想诉求,是人生与社会的至高境界。其艰苦奋斗的价值观,是革命者和革命精神的政治本色。青年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与东亚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一股“热”.人们当然不是为文化而文化,而是为了国家的现代化.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借助儒家文化,在国内外一部分学者中颇有赞成者,而且这些赞成者还举出亚洲(东亚)某些国家和地区作为成功的例证.所谓“亚洲价值”便是这些国家成功地运用儒家思想于现代化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有学者对儒家文化能够解决现代化的问题持怀疑态度.本文作者不支持后一种看法.但也不认为,儒家文化能够解决现代化的一切问题.究竟儒家文化在那些方面能够为现代化所利用,这要做具体分析,包括分析已经在现代化进程中获得了较大成绩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因此,本文把观察的视野从中国转向东亚国家的亚洲价值、儒家文化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我有幸得到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项目的资助,到成均馆大学任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全球化与东亚价值观”项目的研究。成均馆大学的前身是封建时代的文庙,迄今已经607周年,是韩国东亚研究、特别是儒教文化的大本营。一年来在成均馆大学的耳濡目染,对韩国各地的十多次文化考察,以及因研究项目的需要而做的大量文献调研、与韩国哲学与文化领域教授们的广泛交流,使我对韩国哲学与文化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印象。在历史文化传统方面,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韩国是世界上与中国最为类似的国家,素有“小中华”之称。在历史上,…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10~12日,"当代科学技术的价值审视暨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举办,并得到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140余位专家学者聚集于这次因"非典"而姗姗来迟的科学技术哲学的盛会.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全球化”和“后现代”话语时代的今天,重新审视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老调重弹而又值得旧话重提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文化全球化”与现代化理论,特别是儒学在东亚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起不同作用的梳理、厘定和分析,认为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决定了儒学与现代化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更有相通的一面。儒学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并非始终如一,而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大体是随着东亚现代化的启动、发展而由现代化的阻碍力量发展成积极的推动力量。既使在东亚现代化之初,儒学传统也不曾完全地退出历史舞台,儒学在东亚国家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种文化之间广泛的互动交往、交流、对话,儒学将在面对更多挑战的同时,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因而,儒学在东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进程中亦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在东亚社会转型、文化现代转换中积极创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陈坚  连榕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1):1692-1701
代际工作价值观的发展归结于社会文化的变迁。对代际工作价值观发展的研究契合了当前工作场所员工代际差异和冲突的研究趋势, 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把握特定国家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这类研究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划分“代”的主要标准, 以社会文化属性作为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目前, 多数西方的代际工作价值观研究发现, 西方国家的员工在工作中心化、利他观、内在工作价值观和外在工作价值观等方面呈现不同的发展规律。而我国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的不同, 其发展趋势必然呈现不一样的特点。为此, 下一步的研究应在严格区别社会文化独特性的前提下, 采取合适的研究方法和“代”的划分标准, 重点研究工作价值观的“代单位”发展规律, 并拓展研究内容深度,特别是加强中国本土化研究力度, 这对于中国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