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持续抑制或清除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延缓疾病进展,减少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措施包括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抗炎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比较复杂,应正确选择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合理应用有限的治疗药物。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儿不应治疗,处于免疫清除期或肝脏组织学提示有明显炎症的应进行治疗。干扰素是治疗的一线药物,核苷(酸)类似物是二线用药。  相似文献   

3.
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中干扰素作为一线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慢性乙肝患者、监测疗效、确立个体化的疗程和剂量、及时监测不良反应和恰当的处理和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使干扰素的疗效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单药抗病毒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便于监测、管理;联合抗病毒治疗增加抗病毒疗效尚难肯定,更无法避免耐药发生,并可导致多药耐药、增加药物副作用和治疗费用。因此,优选单药进行抗病毒治疗才是目前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管理策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中干扰素作为一线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慢性乙肝患者、监测疗效、确立个体化的疗程和剂量、及时监测不良反应和恰当的处理和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使干扰素的疗效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母婴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传播方式,新生儿标准的主动一被动免疫即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大大降低了母婴垂直传播的比例,但母体高HBVDNA水平可以增加胎儿宫内感染HBV的风险,导致HBV母婴垂直传播。因此,妊娠期抗病毒治疗尤为关键。计划妊娠的育龄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尽可能在妊娠前完成抗...  相似文献   

7.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目前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主要有两大类,本文从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治疗效果、耐药性、依从性和治疗费用等方面对现有抗HBV药物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在选择抗HBV药物时,应遵循规范化与个体化相结合的原则,在患者能承受的费用范围内,尽量选择抗病毒作用强、耐药率低、耐受性良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现状以及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提出医疗原则,认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应坚持联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长期用药和间断反复用药结合,把病毒抑制到最低水平,以使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减至最小。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现状以及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提出医疗原则,认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应坚持联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长期用药和间断反复用药结合,把病毒抑制到最低水平,以使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减至最小.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围绕着乙型肝炎的防治,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BV病毒载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因此,要重视和规范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1.
从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体内存在的不同阶段、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及目前抗病毒治疗现状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绝大多数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治疗的理由,以指导患者和医务人员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以抑制病毒的复制,改善预后。现有的核苷(酸)类药物有较强的抗病毒效果,但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病毒的耐药突变。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率,有助于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已成为目前我国最为重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其防治刻不容缓。由于缺乏特效药,在诊治中存在一些问题,需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有20多年历史,由于其抑制病毒复制和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具有疗程确定,不引起病毒变异耐药,显效后疗效持久的特点,是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多项试验证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本文就有关干扰素单用、联合核苷类似物和序贯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和HBV基因型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测定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5例健康者血清睾酮水平,并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基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OT)、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HBV DNA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睾酮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BeAg阳性患者较HBeAg阴性患者升高明显,但差别无显著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血清学指标ALT、AST、TBIL、GGT、ALP及Ig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但乙肝患者睾酮水平与ALT等生化指标及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与免疫球蛋白IgG呈中等负相关。因而可以看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睾酮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睾酮水平升高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学。仔细谨慎评价病毒载量等指标,客观准确地把握治疗时机,重视情绪障碍和营养不当,恰当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尽力形成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的完善方法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