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时间性分析一直遭到学界的忽视。这种疏忽部分是由于研究者受限于自身的学术传统,同时也是由海德格尔自己论述的模糊性所导致的。本文集中考察和批判了德国学者弗莱希尔对海德格尔的时间性分析的两个相关的反驳,并依次对其作出回应。作者试图证明,海德格尔的时间性分析不仅是有必要的,它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存在与时间》第一部分的此在分析,揭示了作为整体的此在之存在的意义,同时,海德格尔对源始的时间性的阐述是清楚的,并且他明确地将源始和本真的时间性联系在一起,而非如其他学者所认为的,源始的时间性是本真和非本真的时间性的可能性条件。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中有一个关于此在与常人关系的隐喻:此在有一个自身,此在是其自身的拥有者,但常人却悄悄拿走了此在之自身,相应地,此在应从常人那里索回自身。这个隐喻是亚里士多德的矫正正义式的隐喻。这个隐喻中的双方是不对称的:常人不是此在那样的具体存在者,而是日常存在方式或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框架。这一隐喻可以从现象学的现象、遮蔽、揭示和显示上得到理解,即,此在自身之被遮蔽,是由于它依照常人(而非依照自身)错误解释自身的结果。为了克服遮蔽,消极地说,它要破除依照常人解释自身的错误模式,积极地说,它要依照自身解释自身。这两个方面可以通过被动的揭示和主动的揭示,即认知的方式和行动的方式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3.
现身情态(Befindlichkeit)是“此”之在活动于其中的生存论结构之一。领会(Verstehen)同现身一样源始地构成此之在。现身向来有其领悟(Verstndnis),即使现身抑制着领悟。领会总是带有情绪的领会。既然我们把带有情绪的领会阐释为基本的生存论环节,那也就表明我们把这种现象理解为此在存在的基本样式。相反,领会如果指的是其他种种可能的认识方式中的一种,譬如说是某种与“解说”不同的认识方式,那么,这种意义上的“领会”就必须和“解说”一道被阐释为是那种共同构成此之在的源始的“领会”在生存论上的衍生物。直到如今,我们的探讨其实已经碰到了这种源始的“领会”,不过在课题中还没有让这种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通过对海德格尔相关文本的梳理,说明在海氏哲学中谈论身体问题的可能性,并通过与胡塞尔、亨利等哲学家的对比以及对弗兰克等学者的回应来论证:一方面,此在的情绪是一种具身性的情感,在"现身情态"中现出的"自身"是此在情感性的身体;另一方面,此在的现出自身也是世界的展开。此在的身体不是广延的躯体,也不是单纯的动物机体,而是此在生存的边界,其一方面将此在限定为是属我的,另一方面又与非我处在一种交互运动中,使此在能够得以通达世界。本文与其说是一种对海德格尔的解读,不如说是经由海德格尔的启发进而探究身体的"实事"本身:身体是情绪与领会,存在与存在者、本真与非本真状态、自身与世界的交界之处。  相似文献   

5.
那薇 《中国哲学史》2003,(2):114-121
海德格尔一生中不断变换术语去解释主客体尚未分离对立的混然状态。按照他的解释存在不是什么 ,而是此在把自己交托、敞开、出离到存在者中去的那种境域、牵扯和关联。一切存在者包括人在内只有在澄明之境才能作为存在者显现出来 ,获得本质。作为万物本原和基础的道家的道不是一个在时间上先于万物的绝对实体 ,也不是在空间上隐藏在万物背后的现成的东西。道不是能够脱离素朴之心运作和参与的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天地万物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 ,而是天地万物作为自身存在的本然状态。道是素朴之心与万物本然相融相契的状态 ,是至人、圣人、神人以无知无欲之心与天地共运形成的境域 ,是圣人的心毫无阻碍地 ,不偏执于一事一物完全地敞开 ,也就是说至人、神人、圣人心灵的运作敞开了万物按其本然面目契入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汪天文 《周易研究》2005,2(4):64-71
每一个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逻辑线路,不同文明可以有不同的发展程度,但不能有凌驾于其他文明之上的话语解释权.近代科学作为近代西方文明的产物,也同时是古代多种文明融合的产物.科学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属的文化逻辑,但反过来具备同等文化逻辑的文明未必就一定产生科学.科学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它没有必要成为所有文明的必经之路.我们在尊重、发展作为现代化工具的科学技术的同时,要反对用科学话语来解释工具之上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人类出于天性,从孩提时代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人最善于模仿,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模仿既是一种先天的创造能力,它就不是一种偶然的自然行为,也不是复制自然对象的机械行为,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活动。亚里士多德揭示了艺术模仿的创造特质,他认为艺术创造就是把事物的存在从一种形式转换成为另一种形式。艺术模仿不只是对实在世界进行简单的复制和抄录,而是在自然事物基础上的自由创造。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偏离自然。于是使一个人走向艺术的,就不是教训,而是一些身体深处挥之不去的感觉记忆。有时候,妄想会是我们自身的杂质,只有让妄想沉淀下来,感官的纯粹才能被开启。艺术没有是非对错,也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然而当绘画被赋予了哲学的思考,情感的表达也变得有理可循。绘画使人意识到单纯用视觉观察到的东西有待考究,它鼓励我们用身体去感知。绘画表现的方式也有很多,文章据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问答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样我们就回到下面这个论点上来,即解释现象本身也包含谈话的原义和问答的结构。使留传下来的本文成为解释的对象就意味着它向解释者提出问题。所以解释总是涉及一种本文对解释者提出问题的关系。理解本文也就是理解这个问题。但是正如我们所表明的,这件事要靠取得解释学视野才能实现。我们现在就把它看作是在其中确定本文意义的问题视野。所以一个寻求理解的人必然要问什么是话语背后的东西。他必须把它理解为对于一个问题的回  相似文献   

9.
江怡 《世界哲学》2004,(5):36-38
在《非理性的悖论》一文中,戴维森指出,"非理性是在理性范围之内的失败".这似乎向我们表明,非理性并非存在于理性之外的东西,而是在理性范围之内的东西.但既然是在理性之内,那么我们又如何会把它称作"非理性"呢?  相似文献   

10.
1.自然哲学的可能性及其形而上学根据谢林认为,反思的发展引起了主体和客体、理想和现实的分离。若不考虑到反思的作用,我们就得设想人与自然是一个东西,就是说,必须设想人在直接感受的层次上体验着与自然的统一。但人已通过反思把外部客体和它的主体表象区分开来,并且人已成为他自身的客体。总之,反思牢固建立并永久  相似文献   

11.
主体的释义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福柯在法兰西学院的课程(1981-1982)提要.福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讨了自身的释义学.在古希腊、罗马,关切自身不仅是一个哲学原则,而且更是实践活动.关切自身与政治学、教育学和认识自身这三者密切相关.重要的并不是在主体中发现一个真理,也不是使灵魂成为一个真实话语的对象,而是使主体具备一个他所不认识的并且也不存在于他身上的真理,是使这个被领会的、被记忆的和逐渐被应用的真理成为一个最终统治着我们的准主体.对死亡的思考就是最高的操练和关切.  相似文献   

12.
论哲学在场的方式——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哲学的在场与在场的哲学一种哲学在场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内容上的,进言之,哲学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材料、知识、概念而成为训练哲学思维的工具,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价值立场。以此种标准看待,哲学的在场就不仅仅是指一种哲学正在言说着。哲学的是否在场在于以何种方式言说:倘若以常见或意见的形式言说,不能见出时代的精神来,它就只是在世而已,因为言说者是在世的。在场与在世不同:首先,它是在关键的时候出场,出场就是显现,但显现不是一般性地立在那里,不是不作为,而是有所为。其有为的方式就是言说时代要求它说出的那些东西。这些东西是…  相似文献   

13.
当然,对于完成我们的任务来说,思辨唯心论比施莱尔马赫和由他创立的解释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因为,在思辨唯心论中,所与物和肯定性概念遭受到根本性批判,而且狄尔泰正是企图借助于此来阐明他本人的生活哲学倾向。他写道:“费希特如何描述了某种新事物的开始呢?因为他从对‘我’的深思出发,但不把我看成一种实体、一种存在、一种所与物,而是正由于这种深思,即“我”认知自身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实践—生存论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美学现代化的可能性及传统美学的现代意义。认为,从实践—生存论角度对审美和艺术的研究就不再像西方传统美学那样静态地追问美的本质是什么,而是把审美和艺术活动放到人的整个生命活动中去考察。从这个角度来看,审美和艺术活动是一种精神性实践活动,是人作为审美活动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所进行的精神性交流活动。它的特点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与作为活动对象的外物(自然、艺术品)之间在精神上的交流和交融,用中国美学的话说就是物我同一,物我交融。人不是站在对象之外去认识它,也不是从人自己的功利目的出发把对象当作某种获取利益的手段或资源,而是以平等的态度,从对象本身的形式存在和精神实质上去把握对象,与对象发生精神和情感上的共鸣。这正是中国古人看待自然和艺术的观点:自然就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是既是自然之子,也是自然之精华(人负有“为天地立心”的任务)。艺术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内外激荡而产生的精神产品。艺术的本质必须跟人生理想获得内在的一致性:它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在中国古代的意境说里得到了充分的论述。因此,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意义主要有:研究方法论上不是抽象地追问美的本质,而是把审美、艺术活动和人的生命存在以及宇宙自然的  相似文献   

15.
赵东明 《现代哲学》2007,(6):97-104
伽达默尔拒绝从审美体验开始他的艺术诠释学考察,而把焦点方放在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上,以此他希望恢复艺术经验的真理要求。在他看来,艺术作品像游戏一样,以实际发生在那里的方式存在;在作品中真理作为无蔽而发生并敞开存在的意义。此外,艺术游戏的重复发生形成可重复的结构,它对参与者发挥着主宰作用;在另一方面,可重复的结构只存在于具体发生之中,它把其中新的因素融会进自身之中,从而得到充实;这种充实是通过理解的有限视域的融合而实现的,因而结构是可变的,并且并不趋向最终目的。这种既敞开又充实的真理在艺术作品中的发生有赖于摹仿。在这一背景下,文章集中讨论伽达默尔的摹仿概念。文章指出,伽达默尔强调摹仿不是盲目的复制,而是借再现来实现的创造活动,它把关于现实的本真理解呈现在那里。这正是诠释学真理的发生,借此过去和未来得到中介。作者着重阐明伽达默尔的如下意图,即突显摹仿抵制抽象的力量——摹仿通过创制新的存在而使先前的东西来到自己被呈现的存在,并借此被提升到自身更丰富更真实的存在,而如此被创造的存在整体拒绝任何方法论的简化和区分。  相似文献   

16.
与他人交往,是儿童一般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儿童只有与成人相接触,才有可能掌握人类的社会历史经验,使天赋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成为人类的一员。我们把交往理解为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参与旨在协调和联合力量以获得共同成果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应当认识到,把交往解释为活动,这是理解交往的基本点和出发点。采用A.H.列昂节夫(1976年)所充分阐述的关于活动的一般概念,把交往作为活动的一种类型加以分析,我们得到如下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7.
实践的唯物主义既承认现存感性世界的现实的客观存在和它作为人的活动的前提的优先地位,同时,它又不把现存的感性世界看作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一个有人的感性活动,有人的实践参与其间的辩证的、历史的运动过程的结果。实践唯物主义也就是“合理形态”的辩证法。人们对现存世界的辩证运动的合理理解和如实掌握,不但必须在人们的实践充分展开的基础上,并通过高度发达的哲学理性思维才能得到,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人们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实践活动作为必要的因  相似文献   

18.
对意识的几点个人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对意识问题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的。我已把这些看法写成一篇初步的文章登载在《心理学探新》创刊号上,这里不去重复论述,只把一些主要论点列举如下,但也有所补充,供读者参考。一、意识的实质1.意识是指人的认识活动而言的,也就是人的认识活动。2.意识不是一种抽象概念,而是一种具体的心理活动事实。所以对它不能只抽象地加以  相似文献   

19.
智识生活不仅限于思想,在我们的内心还有更多的东西。所有科学只能以思想来运作,因此必须遵循我们的思维规律。但是,在它所专心致力于的所有对象中,尤其在它预设为前提的一切最高原理中,它将发现总有一些东西,即便在理智上已经完全理解了,却仍然不可能以一种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加以穷尽。"天赋观念"仅仅意味着心灵的性质是如此形成的:在合适的经验唤醒它的思维之际,那时并且仅仅在那时,思想必定正确无误地在心灵中展开它自身。最初提供给我们心灵的东西并非是那些以其自身内容来表达实在的观念,而是普遍的基本原则,所有实在的相互关系必须根据这些普遍的基本原则来加以判断。无论我们的观念从何而来,以及它们如何从心理上在我们之内形成它们自身,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它们,不论我们是在拥有它们时与其共同止步于此,还是我们必须更进一步对其做出判断,以确保我们的理性与它本身以及既定事实完全和谐一致,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实现的目标。我从来都毫不迟疑地主张要预设一种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从一个共同来源中引出实存的所有个体殊相。我认为,哲学能做的实际上仅仅在于努力构造一种集体性的世界图像。  相似文献   

20.
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看待宗教现象时会出现歧义,这使人们对“一般”宗教本质的理解难以达到统一。在人们的日常意识中,宗教是对神或众神的信仰,这种观点几乎已成定论,可是在宗教学出版物中却有数十个不同的宗教定义,而且各有各的根据。譬如,对避邪物之奇效或对魔法作用的信奉,常被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它与神性显灵联系起来,然而这种信奉并不属于信仰神明这个概念。诚然,神这个概念可以被赋予颇为广泛的涵义——它所指的并非个体本原,而是无穷多的宇宙创造力。例如,黑格尔就倾向于把神解释为绝对的反映,即事物相互反映的全世界过程,在这种反映过程中,新质不断产生,世界不断更新。 人们往往把宗教定义为对某物、某东西或对某物、某东西之关系所具有的超自然存在的信仰。因此,一些研究者借助超感觉、非肉体、无维度的东西(即借助人的外部感官和仪器发现不了的东西)这样一些概念来揭示“超自然物”。而另一些研究者则赋予“超自然物”以比较狭隘的涵义;它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假设度量的空间,在此空间中,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阴司”)。然而不少宗教学家尽量不使用“超自然的”(“超自然界的”)这个术语,因为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