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手足口病重症、危重症常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细胞因子风暴说、正反馈说、促炎/抗炎因子平衡说等.本文根据免疫系统由固有性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两部分组成及固有性免疫→抗原提呈→适应性免疫构成一个完整的免疫网络的已知理论,结合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观点对手足口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学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了“固有免疫代偿/失代偿”新学说.  相似文献   

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病理生理发展过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和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有三种学说:细胞因子风暴说、正反馈说、促炎/抗炎因子平衡说。本文选择以"平衡论"思想为指导、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观点假定系统免疫功能保持衡定、以免疫系统功能自身调节代偿为内在动力,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学发病机制进行哲学探讨,提出了以适应性免疫功能被最大激活为前提,固有免疫功能"代偿/失代偿"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3.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新策略——胆碱能抗炎通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在组织器官缺血恢复血流后,细胞代谢功能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的现象。炎症及其介质可诱发、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已证明与其关系密切。胆碱能抗炎通路是新发现的一条与神经免疫机制相关的抗炎通路,通过分泌乙酰胆碱,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为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系统论视角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已经成为当前危重病医学所面临重大挑战。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通过阐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理过程及治疗进展,浅谈系统论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前测定降钙素原和尿细菌学培养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全身炎症反应组36例和非全身炎症反应组49例,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因素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时间血清PCT水平高、术前尿培养阳性与尿源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时间血清PCT值阳性、术前尿培养阳性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相关(P均0.05)。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受诸多因素影响,术前测定降钙素原和尿细菌学培养对术前病情评估及预防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已经成为当前危重病医学所面临重大挑战.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通过阐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理过程及治疗进展,浅谈系统论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炎症概念的发展与更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发现在炎症过程中众多细胞因子的参与和作用,可发展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目前对其诊断标准已有一致的看法。细胞因正面和负面作用,一旦失控,则出现“瀑布效应”,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深入认识有助于改善临床的防治、但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就重型颅脑外伤由于过氧化反应后自由基产生的原因、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继发损伤、自由基在重型颅脑外伤状态下诱发或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以及两种因素所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进行综述。同时就目前学者们在手术抢救、监测血液粘度、持续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亚低温治疗、药物治疗、高压氧与活性氧液治疗、恒定磁场治疗等方面治疗自由基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对神经细胞的继发损伤进行了讨论。重型颅脑外伤后应重视自由基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就重型颅脑外伤由于过氧化反应后自由基产生的原因、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继发损伤、自由基在重型颅脑外伤状态下诱发或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以及两种因素所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进行综述.同时就目前学者们在手术抢救、监测血液粘度、持续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亚低温治疗、药物治疗、高压氧与活性氧液治疗、恒定磁场治疗等方面治疗自由基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对神经细胞的继发损伤进行了讨论.重型颅脑外伤后应重视自由基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是由感染所致的破坏性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休克,成为危重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糖皮质激素是脓毒症的重要辅助药物,其治疗机制在于其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但其使用剂量、疗程、时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回顾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脓毒症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血症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1.
肺损伤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肺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是全身炎性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肺保护的方法多种多样,其目的是降低全身炎性反应,减轻或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本文探讨体外循环肺损伤的机制和保护进展。  相似文献   

12.
炎症是指机体对组织细胞损伤的反应,而癌症是指所有恶性肿瘤的总称.表面上看,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近年研究表明,大约1/5的癌症患者有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因而提出"癌症相关性炎"的概念.显然,炎症是因,癌症是果.但是,4/5的癌症患者并找不到慢性炎症背景,然而,其癌症组织内也有炎细胞浸润,此种情况癌症应为因,但机理基本上不清楚.癌症与炎症的因果关系主要包括上述两种情况,阐明其机理对患者的防治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rait predictors of placebo responses in the context of inflammatory skin reactions. This was a randomized, cross-over, experimental study using a deceptive placebo protocol. A healthy sample of volunteers (N = 48) completed online personality measures, then attended two laboratory sessions in which short-term inflammatory skin reactions were induced. One was a control session and the other the ‘treatment’ session in which a placebo cream was administered with the suggestion of a reduced skin reaction. A placebo response was defined as smaller skin reactions in control vs. treatment sessions. The traits ego resiliency and neuroticism were selected as possible predictors of placebo responses. Traits were selected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two-faceted transactional model of placebo responsiveness and in light of empirical and psychometric considerations ego resiliency emerged as a consistent predictor of placebo responses in itch (p < .05).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identify trait predictors of placebo responses in inflammatory skin reactions. Ego resiliency may typify greater placebo responsiveness; however, this may only be in certain contexts. Matching treatment approaches to bio-behavioural response tendencies may be useful clinically if the placebo component of traditional treatments can be enhanced.  相似文献   

14.
肠黏膜屏障损伤是严重创伤、感染、手术、休克时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可造成细菌及内毒素移位、肠源性感染,甚至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等。因此对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认识与防治尤为重要,积极纠正肠屏障功能障碍将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脓毒症多呈现典型的促炎效应和抗炎反应,并与获得性免疫功能障碍同时出现,且免疫细胞中超过80%的基因表达发生改变。由于单核/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谱的改变、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抗原(MHCⅡ)及共刺激分子表达下降以及树突状细胞的凋亡,诱发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中性粒细胞活性降低和补体系统的激活,又增加感染易感性。T淋巴细胞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盆腔炎性疾病与不孕不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且迁延难愈。同时,盆腔炎(PID)发病率增高与性传播疾病(STD)发病人数增多相平行。这些可以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统称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ID)。除了长期慢性疼痛、月经不调、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外,严重的还会影响女性的生育功能,导致不孕症或异位妊娠。此外,盆腔炎对于IVF—ET的成功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涉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的治疗包括传统治疗和新兴的生物治疗,本文主要就益生菌与炎症性肠病作一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