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Rh阴性患者输血的问题较复杂,特殊情况又较多,涉及医学、伦理、法律法规、社会等多个方面。由于Rh阴性血液供应相对紧张、部分医护人员对Rh阴性患者输血知识了解不足和影视剧、大众媒体等对Rh阴性患者输血不够严谨科学地宣传,使社会民众、包括某些医务工作者认为Rh阴性患者输血必须输注Rh阴性血液(红细胞),甚至Rh阴性患者因输血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导致医患纠纷。本文将结合Rh血型的相关知识、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特殊情况下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和其他医学文献等,探讨Rh阴性患者输血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在对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必然形成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三方互动的复杂且微妙的社会关系,其中,患者的求生欲望是影响救治方案和救治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危重患者的求生欲望可分为积极型、依存型、放任型和放弃型四种,不同动机类型的患者在医患互动过程中的心理及行为表现有明显的差异。及时把握危重患者的求生欲类型,对患者做好分类疏导,对家属做好医患协调,对医方做好心理教育,和谐处理三方关系,合理制定救治方案,可最大化地获得临床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医疗机构在应对重大公共事件时存在危机意识不够、应急准备不足和医疗救援能力不强等问题,其前哨作用、救援作用和支撑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提出医疗机构应构建包括建立应急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应急预案培训学习、科学合理配置应急资源、完善医院救治流程、塑立大救援观念和重视伤痛患者心理干预等内容的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亚低温(MHT)的应用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外多个临床试验证实了其在救治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诊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和文献,辩证探讨了MHT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适应证及机制、操作方法及时间窗、并发症及临床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亚低温(MHT)的应用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外多个临床试验证实了其在救治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诊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和文献,辩证探讨了MHT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适应证及机制、操作方法及时间窗、并发症及临床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6.
危重患者应用人血白蛋白的医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有医学证据的检索,明确人血白蛋白应用于危重患者的临床有效性,为临床合理应用人血白蛋白提供依据。电子检索CNKI、Medline、Cochrane等数据库,收集循证医学证据,包括系统评价和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及循证医学研究在临床中的应用等文献。结果表明人血白蛋白不能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晶体液及胶体液相比较,对某些疾病无明显益处。我国应建立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临床应用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为使急诊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快捷、有效的救治,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保证医疗护理安全,2007年7月起,我院急诊科开展了“红色标识腕带”服务.凡佩戴红色标识腕带的急诊危重患者在院内接受就诊、挂号、缴费、检查、治疗、用药、用血、手术、住院等一系列流程中,享有全程优先特权.红色标识腕带的应用不仅起到了准确的身份识别的作用,更增强了医护人员的急救服务意识,尤其缩短了危重患者的急诊等候时间,有效地减少了纠纷,提升了抢救成功率,提高了医院整体的急诊工作效率和急救服务水平,在急诊安全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ICU终末期患者不同救治方式的临床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患者家属救治态度分为三组,1组明确要求积极救治;2组要求维持现有治疗;3组放弃所有治疗。结果发现积极还是放弃治疗的选择与患者家属经济状况明显相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家属倾向于选择积极治疗,经济差者倾向于选择放弃治疗。1组患者ICU住院时间长、日均费用最高,...  相似文献   

9.
互助献血作为一种特殊无偿献血形式在缓解临床用血紧张、解决稀有血型和偏型性血液短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互助献血的法律漏洞变相卖血日渐猖獗。通过分析发现,互助献血行为异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临床用血供需矛盾突出;二是因我国互助献血概念的外延拓展过宽。就目前而言,取消互助献血又存在着伦理困境和法律障碍。鉴于此,需要适时修订《献血法》并完善法律规范,将互助献血的外延拓展回归至恰当范围;明确政府在无偿献血宣传中规划、组织、协调及经费投入等主体责任,完善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以保障临床用血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0.
危重患者的转运分为院内转运及院间转运,院内转运由医院内的医务人员来完成。危重患者的转运存在风险有可能增加病死率与伤残率。本文对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转运前风险评估、转运前准备、转运中监护和生命支持、特殊情况转运和转运后交接方面做一综述,目的是降低危重患者的转运风险、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11.
ICU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危重病医学从简单的监测与护理到当今发展成为较系统的危重病医学理论、一系列先进的监测手段和救治技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努力。ICU的建立和发展是现代医学进步的显著标志之一。危重病医学的贡献在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生命支持手段,使许多过去认为已无法救治的危重患者得以存活或延长其生存时间。从ICU的形成、危重病医学学科建设、我国ICU队伍的建设到现阶段ICU的发展过程作简要阐述,并着重指出今后ICU发展中面临的任务与挑战,如ICU收治标准、住院费用、病人安全性,旨在促进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ICU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危重患者的转运分为院内转运及院间转运,院内转运由医院内的医务人员来完成.危重患者的转运存在风险有可能增加病死率与伤残率.本文对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转运前风险评估、转运前准备、转运中监护和生命支持、特殊情况转运和转运后交接方面做一综述,目的是降低危重患者的转运风险、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1月21日14时,怀孕9个月的李丽云在朝阳医院京西院区就诊,因病情危重医院决定欠费收入院治疗,并建议剖宫产手术,因家属肖志军拒绝手术签字未能施行。当晚19时,李丽云因病情危重救治无效母子双亡。北京市卫生局对事件调查并组织专家评审后做出结论:孕妇死亡不可避免,但剖宫产手术可能会挽救胎儿生命;朝阳医院京西分院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并无过失。  相似文献   

14.
产科一直以来被大家公认为高危科室,三级综合医院产科收治的疑难危重孕产妇更多。自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出现升高趋势,比去年同期增长30.6%,母婴安全保障形势十分严峻。随着分娩人数的增加,各地妇幼服务机构工作量激增、工作压力加大,特别在高危妊娠的管理、救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剖析高危妊娠救治现状,探讨三级综合医院产科发展模式,旨在为新形势下综合医院产科危重症救治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危重病医学从简单的监测与护理到当今发展成为较系统的危重病医学理论、一系列先进的监测手段和救治技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努力.ICU的建立和发展是现代医学进步的显著标志之一.危重病医学的贡献在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生命支持手段,使许多过去认为已无法救治的危重患者得以存活或延长其生存时间.从ICU的形成、危重病医学学科建设、我国ICU队伍的建设到现阶段ICU的发展过程作简要阐述,并着重指出今后ICU发展中面临的任务与挑战,如ICU收治标准、住院费用、病人安全性,旨在促进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ICU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ICU病房患者放弃治疗一直是医患双方争论的焦点,如何正确地对放弃治疗患者做出抉择显得格外重要。以3例ICU患者放弃治疗的实际案例为例,论述医患双方抉择的异议,进而深入剖析案例引发的伦理思考。从医务人员的角度探讨案例体现的过度医疗和无效医疗问题、终止治疗和放弃治疗问题以及对生命质量及价值的权衡,并提出强化疗效伦理意识、合理取舍放弃治疗时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强对放弃治疗患者的临终关怀等解决对策,以期达到对ICU病房中危重患者救治更符合伦理要求的目的,为医患双方对ICU患者放弃治疗抉择提供伦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救治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在高血压的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血。目前急诊综合救治中内科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要的两种方法。内科治疗只适用于轻度脑出血和有手术禁忌证及配合急诊外科手术的综合救治,外科手术多用在中、重度脑出血病人治疗中。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在CT下三维定位脑内血肿清除术,以其定位准确,脑损伤小,在急诊救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探讨再次应用肝素和盐酸替罗非班导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伴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救治经验和规律。通过对本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该类重病症的警惕和认识,总结救治经验和规律:严密监测,早期发现,及时停用并避免再次应用肝素,换用非肝素类抗凝药;及时减少替罗非班用量;出现寒颤、发热时立即小剂量静推地塞米松。笔者总结出本例患者血小板的变化趋势:入院时计数正常,降至最低值后先逐渐上升,上升至一定值后会再次逐渐降至最低值,最后逐渐上升至正常。  相似文献   

19.
临床决策是每一个医生每天面临的工作,正确的临床决策不仅可以带给患者较好的结果,同时也可以让医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更加良好。本文首先论述了重症医学的临床决策特点,每一个救治方案的收益与损失的权衡不仅仅是取决于患者病情,而且与决策者的风险偏好有明显关系。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把诺贝尔奖获奖者丹尼尔的前景理论引入到重症患者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烧伤外科救治理论和技术的成熟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开展烧伤临床救治工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医疗质量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基层单位开展烧伤救治的现状,探讨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后果,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