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本文针对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两种常用手段即运动平板试验和冠脉CT进行分析,鉴于目前临床普遍存在重视采用冠脉CT,甚至达到滥用的地步,而逐渐忽视平板运动试验的现象,紧密结合临床,客观分析两者的特点,阐述各自优缺点.希冀通过本文以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择应用,避免偏颇,最终达到将两者有机的结合,真正适合临床需要,提高冠心痛患者的检出率,有利于更好地对冠心痛进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2.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测在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对16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TET,颈动脉斑块检查,以CAG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ET,颈动脉斑块检查,TET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三者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三者敏感度分别为71.4%、64.3%、96.0%。特异度分别为65%、60.0%、82.4%。后者较前两者敏感度、特异度P<0.05。TET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查可显著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不失为CAG前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测在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对16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TET,颈动脉斑块检查,以CAG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ET,颈动脉斑块检查,TET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三者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三者敏感度分别为71.4%、64.3%、96.0%.特异度分别为65%、60.0%、82.4%.后者较前两者敏感度、特异度P<0.05.TET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查可显著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不失为CAG前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临床收集的187例青年(≤45岁)颈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青年颈心综合征临床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及避免误诊的诊疗策略。目的在于帮助临床医师对青年颈心综合征进行识别,注意如何与冠心病心绞痛相鉴别,对防止病情延误,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治疗,排除冠心病,减少诊疗费用及避免冠脉造影的风险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是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冠心病的主要死因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系列病因相同,但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和预后差别很大的疾病谱.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危险分层和个体化治疗已成为共识.本文对最近发表的中华心血管病学会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指南,并结合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指南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冠心病患者内脏脂肪含量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笔者分析124例冠心病患者内脏脂肪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发现在冠心病患者中,内脏脂肪含量与冠心病病变血管支数、临床类型之间无相关,急性心肌梗死血栓负荷重组内脏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血栓负荷轻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内脏脂肪含量影响最显著的是腰围,而与BMI呈负性相关。因此认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内脏脂肪含量越高,血栓负荷越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临床收集的187例青年(≤45岁)颈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青年颈心综合征临床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及避免误诊的诊疗策略.目的在于帮助临床医师对青年颈心综合征进行识别,注意如何与冠心痛心绞痛相鉴别,对防止病情延误,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治疗,排除冠心病,减少诊疗费用及避免冠脉造影的风险意叉很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ing,TET)心脏变时功能不套(chronotropic incompetence,CI)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诊断价值,分析112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先后均行TET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ngiography,CAG),并按CAG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分析比较两组间心脏变时性指标;并对传统的ST标准、CI指标及两项指标联合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进行比较.运动后最大心率小于预测最大心率的85%和变时性指数(chronotropic response index,CRI)小于0.8为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结果表明CHD组运动后最大心率、CRI两种变时功能不全的指标均低于非CHD组(P<0.01);与传统的ST段标准相比,CI指标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项指标联合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与传统的ST段标准相近,特异性及准确性显著高于传统ST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CI指标是诊断CHD的重要价值的指标,可以提高TET对CHD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冠心病介入治疗迅速发展,但有许多问题必须引起注意。本文讨论了我国目前冠脉介入治疗存在的问题;如何正确选择冠心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和药物治疗;重视冠脉介入手术病人的综合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冠心病介入治疗迅速发展,但有许多问题必须引起注意.本文讨论了我国目前冠脉介入治疗存在的问题;如何正确选择冠心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和药物治疗;重视冠脉介入手术病人的综合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预防的健康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将健康管理中的连续动态理念与现有的社区慢性病管理相结合,构建冠心病预防的健康管理模式。通过冠心病预防策略和策略实施两方面来阐述这一冠心病预防健康管理模式的连续动态性。同时采用SWOT分析法对此模式的应用进行综合评价。希望通过对冠心病预防工作的思考,完善现有的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早期人们主要关注高尿酸血症对关节及肾脏的影响,但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相应的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用于证明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们才逐渐关注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并且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高尿酸血症是否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是否直接和冠心痛的预后相关?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高尿酸血症对冠心痛影响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遵循指南,恰当进行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遵循指南,结合冠心痛患者实际情况和具体病变,恰如其分地为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使获益最大化,而风险最低化,是每一位心血管介入医生的追求和面临的问题。应正确和严格选择冠心病患者PCI适应证,合理运用PCI的各种手段,牢固树立冠心病全面治疗观念。PCI仅仅是冠心病全面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必要的介入、外科治疗和合理药物治疗的联合应用,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稳定型冠心痛的治疗方案在不断地更新与变化。以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被广泛应用到稳定型冠心痛的治疗上。但最近的COURAGE试验(the clinical outcomes utilizing revascularization and aggressive drug evaluation trial)使得这一治疗手段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被质疑。我们必须重新考虑稳定型冠心病治疗方案的临床抉择。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的发病率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大量研究表明内源性雌激素和雄激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它对于女性和男性分别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这提示人们可以通过恢复机体激素水平达到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因此性激素替代治疗成为了对冠心病的防治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综述性激素替代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介入治疗时机、方式、介入手术和外科手术以及内科治疗的选择,是关系到患者生命的首要问题。现从循证医学及冠心病治疗指南与医生的理解、掌握与运用的角度,探讨有利于患者的医疗行为。在临床工作中寻求医生对指南的理解、运用的一致和平衡。  相似文献   

17.
探讨甲亢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住院诊断的甲亢合并ACS患者(甲亢组)64例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的ACS患者(对照组)56例,分析其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甲亢组静息性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纤维蛋白原(FIB)、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零病变及冠状动脉痉挛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甲亢合并ACS患者常发生静息性心绞痛,冠心病危险因素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有所不同,零病变及冠脉痉挛比例高,冠状动脉痉挛可能是其发生急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69例CHD患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进行Gensini评分、分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56例。全部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做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的HRV分析。结果显示CHD组HRV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其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降低程度不同,各组对照具有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