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五台山研究》1994,(4):49-49
这里选登的木雕袄神楼和彩塑佛像是我省文物总店三晋艺术开发部总经理、高级工艺美术师、五台山研究会会员胡银玉精心制作的木雕模型和彩色塑像。袄神楼是介休市城内三结义庙中的一座由乐楼、过街楼、戏楼组成的宏伟建筑。其平面呈凸字形,型制为三层四滴水十字歇字顶。全楼由十四根通天术、四类一百七十根金柱、廊柱、檐柱、朱儒柱。  相似文献   

2.
紫霞宫位于乐山市中心城区岷江河东 ,与璧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相邻 ,距乐山大佛仅 2公里。目前 ,紫霞宫的修建工作在秦理明道长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紫霞宫规划占地总面积约为 335 0 0平方米。建筑规划占地总面积为 4 2 0 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约2 0 0 0万元。按其使用功能 ,总体规划分为宗教活动场所、附属设施和自养服务两大区域。依据道教丛林的传统布局和地形特点 ,灵官殿、三清殿、八卦亭、太岁殿等主要殿堂在中轴线上依次呈台阶式分布。主要殿堂两侧有三官、四御、慈航、财神等殿堂。宫观管理、生活设施和香客游人服务设施等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3.
提起宗教,人们往往会想到天上的神、教堂的顶、庙中的烟,然而,宗教就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上,在人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七福神是传说中能为人间带来福德的七位神,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七福神的神迹遍布全国,多为七神七社(庙),因此,在每年正月祭祀巡拜七福神成了一种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道教》2011,(6):63-63
赵永翔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明清时期,作为地方教化体系核心的州县庙学是由文庙与儒学结合而成的。到元代延佑三年,元廷诏令全国州县庙学兴建文昌阁,从而使文昌神在国家制度层面上进入了庙学体系。然而,到了明清,文昌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没有再次被国家祀典接纳。但是,在地方庙学却依然大量存留了祭祀文昌神的祠阁,成为这一时期地方教化体系中的奇特现象。  相似文献   

6.
田瑾 《中国道教》2001,(3):57-60
大慈延福宫位于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 2 0 3号 ,始建于明成化十七年 (1 481 ) ,庙内主祀天官、地官和水官三神 ,因此又被人们称作“三官庙”。该庙建成后 ,明宪宗曾经撰写碑文 ,记述了建庙初衷及该庙建筑规制 ① 。正德十一年(1 5 1 3) ,明武宗赐封该庙住持严天容为真人 ,“领道教事”② 。可见当时大慈延福宫受到皇室重视 ,地位非同一般。明清时期 ,北京城内外的众多三官庙中 ,当属大慈延福宫规模最大。全庙由正院和东道院组成。整体布局严整 ,气势雄伟。沿中轴线由南向北 ,依次排列山门、大慈延福殿等主体建筑。山门为七开间 ,黑琉璃瓦调大…  相似文献   

7.
三官文化由信仰仪式、神话叙事、物象等三个方面组成,在历史语境中形成了天地水三官、唐宏葛雍周武三官、陈子椿与龙女的三个儿子三官、尧舜禹三官等多种表现形态,是由内容和形态共同筑就的文化.本文所说三官文化特指天地水三官文化. 一 三官文化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的三官手书,先后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的发展期、唐宋的繁荣期、元时的没落期、明清时期的再度繁荣期、民国时期的衰败期、1949年到1978年的完全败落期以及1979年至今的复兴期.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教》1995,(1):55-56
北岳庙坐落在河北曲阳县城内西侧,是历代帝王祭祀北岳恒山之神和群众进香拜神的道教活动场所。 北岳庙规模宏大,堪为中国古建之精品。全店南北长524米,东西宽321米,总面积达17.4万平方米。建筑特色为典型的中国中轴线式,整个布局呈“田”字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垂直的中轴线上。其规制由南往北依次为:登岳桥、神门、牌坊、朝岳门、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飞石殿、德宁之殿、后宅门、望岳桥。错落有致,雄浑壮严。德宁之殿西有西昭福门、西进禄门。  相似文献   

9.
盛夏 ,我们一行前往道教圣地武当山旅游 ,在老营玉虚宫内 ,发现一奇特现象。南来北往的中外游客不仅仅是到此游览一番 ,而是慕名前来探望、采访那位刚刚年满 110周岁的武当在庙坤道李诚玉 ,并与她合影留念。李诚玉原籍湖北郧县 ,出生于 1892年 ,1919年 (当年 2 7岁 )出家武当山 ,居住在武当山玉虚宫山门内。玉虚宫 ,全称“玄天玉虚宫” ,因北方真武神被封为“玄天上帝”、“玉虚师相”而得名。明永乐年间 ,30万军民工匠大建武当山时 ,这里为大本营 ,又名老营宫。清乾隆十年 (公元 174 5年 ) ,大部宫殿、庙房毁于战火。现存建筑有宫墙、四座…  相似文献   

10.
碧霞元君信仰与北京的“五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过去有五座最著名的碧霞元君庙,号称“五顶”,分别为东顶、西顶、南顶、北顶和中顶。庙为何称“顶”?清末震钧《天咫偶闻》解释说:“盖北方多山,庙必在山极顶,因连类而及,谓庙亦曰顶,此土语也。”①这一解释未免牵强。庙不一定“必在山极顶”,有很多庙就建在山脚下和半山腰  相似文献   

11.
梓潼县有潼水,自平武县山溪流出,经梓潼、盐亭注入涪江。县中潼江多梓,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116年)置梓潼县,属广汉郡。潼江民众自古崇祀着“潼河大帝”,至今梓潼七曲山上尚有梓潼神庙,称为“大庙”。《中国名胜词典》介绍文昌宫说“一称‘大庙’。在四川梓潼县北十公里七曲山。相传为晋人张亚子祀庙。张亚子仕晋战殁,人为立庙于七曲山。唐僖宗封‘济顺王’,宋太宗封‘英显王’。道教云玉帝命梓潼神掌文昌府事及人间官禄。元加封为‘文昌帝君’。传说文昌帝君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庙建于唐以前。今存元、明、清建筑有:文昌殿、桂香殿、天尊殿、关圣殿、瘟祖殿、启圣宫、灵官楼、风洞楼、家庆堂、百尺楼、时雨亭、望水亭、应梦床、盘陀石等处。建筑依山取势,高低错落,布局有序。周围古柏苍翠,红墙碧瓦笼罩在绿荫丛中。环境幽雅静宁,游人似在仙境蓬莱。”  相似文献   

12.
“天官赐福”——道教吉语压胜钱。正如彭信威教授在《中国货币史》中指出,“中国压胜钱上所反映的宗教差不多全是道教。”古时道教是深入民间的宗教。天官,道教所奉三官之一。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三神之合称。《黄庭内景经、沐浴》:“传得可授告三官。”务成子注:“三官,天地水也。”在天曰天官,在地曰地官,在水曰水官。明代归有光《汝州新造三官庙记》:“三官者出于道家,其说以天地水府为三元,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通俗常言疏证·祸福》:“天官赐福,《梁元帝旨要》:‘上元为天官赐福之辰,中元为地官赦罪之辰,下元为水官解厄之辰’”。  相似文献   

13.
广仁王庙     
《五台山研究》1994,(4):2-2
山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至今还有金代以前的木构建筑一○六座,占全国同期木构建筑的百分之七十四以上。其中,唐代建筑四座,五代时期的建筑三座。这里选登的广仁王庙的正殿就是一座典型的唐代木构建筑。广仁王庙,亦名五龙庙,在芮城县中龙泉村北端,距著名的全真道祖庭永乐宫一公里,是一座四合院的庙堂建筑。现存戏台、厢房、正殿和山门。正殿建于唐大和五年(831),平面方形,五开间,四架椽,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柱头仅施栏额而无普柏枋,仅设柱头斗栱而无补间斗栱。  相似文献   

14.
考古发掘、金石铭文及历史文献重现了明清时期老司城宗教坛庙时空分异状况。在彭氏土司入主溪州前,这里即有土家族传统宗教坛庙。老司城佛教建筑发展于彭世麒时期,道教建筑在彭翼南时期进入鼎盛,根基于原始宗教却又圆融了中央王朝意识形态的官宦信仰建筑则在万历年间彭元锦时期得到发展。其间,一方面,传统宗教信仰中以血缘为纽带的祖先崇拜在新的政治环境下融入了土司信仰,出现了土司王与"八部大王"祖先神神性叠合情况;另一方面,佛道教及官宦信仰迅速发展并本土化,逐渐融入到当地民众的信仰生活中。老司城宗教坛庙多元并置状况呈现出土司时期溪州社会国家力量渗透下的独特地理历史单元,这是土司政权调控地方文化,对国家正统文化和意识形态主动借用和圆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凡是到过东南亚旅游观光的人,在所有或大或小的城市中,一眼就注意到,许多建筑屋顶都具有特殊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因而就知道这是华人的庙,这些庙常在城市中心处,或座落在很明显的重要地点。有些老式的庙全部是照中国南方广东、福建省唐的建筑形式和模样,其中有的庙建筑式样可以上溯到1800至1900年之间,颇具建筑艺术美。另有些庙是最近20或30年前后新建或改建的。各处所见到的这些庙,是些什么宗教呢?为什么这些庙这么普遍流行受民众欢迎呢?  相似文献   

16.
尧舜禹三官是道教重要的神祇,他们的神话遍布上海多个区域。上海青浦A村以神圣叙事体系为基础引入尧舜禹三官神话,代替原有的女三官神话,最终重构新的三官传统。A村借助语言叙事将尧舜禹三官神话与乾隆下江南的史实结合起来构建三官传统;通过物象叙事如三官庙、三官塑像、三官的象征物等景观,确立和稳定三官传统;利用行为叙事即以尧舜禹三官生日的祭祀活动和文艺表演等,强化对三官传统的记忆,促进这一信仰文化在当地的流传。通过神圣叙事构建、确立和强化尧舜禹三官传统,对于神话的当代复兴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座大型的天主教修院,已在本市淀山湖风景区内动工。这所宗教修院将培养年轻一代宗教职业人员。天主教佘山修院座落在佘山西麓原仙水庙地基,占地达二十多亩。依山而立的各类建筑,总面积近五千平方米。院区制高点宽达十二米的高台上将耸立起一座蔚为壮观的尖顶圣堂,圣堂西侧的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广东佛山成为"岭表巨镇","(南海)邑必以为首称"。民间有"顺德祠堂南海庙"谚语,而佛山不但寺庙祠堂建筑之多冠于省郡,且一年之中醮神祭祀活动鲜有隔日。道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山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三官经》的篇名大同小异,流通较广的全称为《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三官经》是其简称。现存《三官经》版本较多,最早留存版本是景泰四年的刻本。姜守诚对现存明清的13种(15个本子)《三官经》做了详细比较,得出以正德年间为界限,《三官经》有所谓"繁本"与"净本"的区别,后世流传基本为"净本"系统。通过文献稽考,《三官经》所出年代的下限为宣德前后。而对于《三官经》的作者,我们仍然一无所知。虽然未能确定《三官经》出世的确切年代,至迟在正德以后,《三官经》应该在社会上已经有了广泛的传播,普通士大夫亦有耳闻。《三官经》明清时期迅速流播,在清代成为当时最流行的宗教经典。  相似文献   

20.
川西道观一绝的大王庙 ,地处什邡市洛水镇高景关前 ,朱家桥的上场口 ,依山临水 ,景色旖旎 ,风光独特 ,气候宜人 ,交通方便。背靠绵延苍翠、层林尽染的章山一脉李冰飞升的后城治山 ;面临车辆不断的广木公路和滔滔的石亭江。庙宇气势磅礴 ,建筑庄严雄伟 ,布局有致 ,多而不乱 ,壮而得体 ,独具特色的是该庙各殿神像全穿着各自的锦绣花袍 ,使尊尊神像威严各异 ,维妙维肖 ,栩栩如生 ,确是游览观光 ,值得朝拜的道家圣地。从什邡乘车北上约 5 0华里 ,到公路收费处老远就看到上有“大王庙”三个大字的雄伟建筑。在此向左转前行约 5 0米的水杉树护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