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认识、理解和分析当代科学哲学的现状,是我们把握当代科学哲学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推进它在可能发展趋势上获得进步的重大课题,有必要将其澄清.  相似文献   

2.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3级学生李春华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正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在李春华身上究竟体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由此我们应该如何评价80后的中国大学生的整体道德风貌?李春华的事迹对于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有何启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得以传承和发扬?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求解,我们选编了这几篇稿子,希望能够作为引玉之砖,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及恋爱观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的探析,从什么是恋爱以及什么是恋爱观入手,从而进一步揭示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现状进行分析。大学生人生观稳定之前对恋爱的认识和理解,难免存在片面性,他们对人的本质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对恋爱与事业、恋爱与集体、恋爱与道德的关系等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对恋爱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相对来说还不成熟,所以应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恋爱观教育,此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4.
美是一种心灵体操——谈大学生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向低格调的大众影像文化及通俗文化认同的倾向。只有通过系统的美育,使之对美的追求深刻化、系统化和自觉化,才能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健康发展。大学生完美的形象主要由青春朝气、修养风度等方面组成。我们要把美育作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引导大学生追求高水准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大学生达到内在人格美和外在形体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叶子 《天风》2004,(8):6-7
马太福音5章13-16节是主耶稣关于基督徒应对这个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的教导。我们都很清楚,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会被周围的人和环境影响,同时也会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上面的经文中主耶稣要让我们明确地知道,作为一个基督徒,你应该对这个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与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应有怎样的关系呢?在这里主耶稣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是世上的盐,我们是世上光。既然主耶稣说我们是世上的盐和光,那么我们就要对盐和光的特点和作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一诺千金     
中国有一句古话“一诺千金”。 语言是个万花筒,错纵复杂、千变万化,让我们在这个万花筒里来独览一下“诺言”。 诺言,顾名思义即应允、许诺给别人或自己的言语。 一个人若是“食言”,对自  相似文献   

7.
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华 《道德与文明》2007,(4):84-85,88
大众文化的流行与发展,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生活方式等诸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集中体现为时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由于大众文化在文化功能上的悖论存在,使其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针对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通过提高对大众文化的认识,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等多种途径,来应对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九年二月十八日《楚天周末》第四版上有一篇文章,内容倒很吸引读者,美中不足的是标题有语法错误。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这样的:《样板戏的主角们今何在》。标题是文章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文章内容。读完全文,我们才了解到作者在向读者介绍几部样板戏主角的扮演者们的近况。而不是主角的近况,因此原标题应该改为《样板戏主角的扮演者们……》,原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胡娟 《心理科学》2003,26(2):297-300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人才,是开创21世纪大业和进一步振兴中华的主力军,社会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所受的教育、校园的环境以及该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使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策等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大众消费主义时代青年群体正确消费观的德育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众消费时代的兴起,消费方式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此变革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深刻变化,传统的文化价值系统瓦解,新的价值伦理体系尚未建立;当代我国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的消费取向映射了这一社会现实,表现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教育关注的发展趋势,针对其深层的心理内涵笔者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的消费观的正确培养提出了建设性德育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人际关系的适应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自然也有适应人际关系的要求和愿望——想寻求良师益友以便更好地发展。然而无须讳言:当代大学生已经产生种种的人际关系的适应障碍,严重妨碍他们的学习、工作及日常生活。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当代大学生人际适应不良的状况概括地讲有  相似文献   

12.
一、调查目的、方法本调查试图了解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对同伴的态度和具有的特点。1、大学生之间的相处状况。包括同性同伴之间和异性同伴之间的友好态度的比较。2、大学生在相处中,肯定哪些行为特点:否定哪些行为特点;对哪些行为特点比较重视;男女对同伴的行为的肯定和否定有没有差异.了解这些情况,对大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完善自我并处理好与同伴的关系,可能有一定指导意义.并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本调查采用投射法的一种——句子完成法.给被试者十个来完成的句子,其中包括“大多数女同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塑造。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21世纪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要在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培育、关心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精神层面及尊重当代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基础上,找到当代中国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教学互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围绕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展开了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既有当代人生观、价值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课程核心内容的探讨与思考,又有大学阶段的人际交往、心理调适、理想与成才、恋爱交友、竞争与合作等一般的人生课题。怎样使这些内容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从而真正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给城乡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带来了新变化,工作在艰苦山区的青年养路工(以下简称山区青年),心理反应是什么?怎样加强引导?这是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朔州工务段677名山区青年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他们内心经常处于矛盾的状态。大致表现为三种情况: 一是觉得吃亏又无可奈何。认为当代青年的用武之地不该在山区,特别是从生活条件优越的城镇来“穷乡僻壤”是自找苦吃,得不偿失,有一种自我价值失落感。朔州工务段有1034名职工,35岁以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份佛教界主办的刊物,《佛教文化》有一个无可推卸的任务:对于反映当代青年人学佛出家的题材,怎样处理?这一题材恰恰又占有了来稿中相当大的比例,从一侧面反映了一部当代青年人的心态和动态。但是,从来稿看,这中间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希望这类作品都能体现出青年人热情探索开拓、勇于追求正知正信的感人气慨,但事实上很多来稿在对佛教的认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比较幼稚、肤浅的情况,尚属大可理解的话,那么对少数作品以一味消极、悲观的人生观作结,则非独《佛教文化》不能赞成,实在也不合佛陀教导之本意。经过慎重的比较和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际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兴趣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及多维尺度方法探索出当代在学生的职业兴趣有三个潜在维度,可以分为18类。利用RANDALL和18RQNd96程序检验职业兴趣结构,构建了职业兴趣的球形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一、认识、感情和意志间的关系本节之前,专门就关于如何认识对象亦即外界对象之图象及其规律性是怎样被反映的,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当时,对认识之起源、认识发展之推动力和获得认识之目的,进而就作为验证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的实践问题等,都一一作了论证。就唯物论而言,生活、实践的观点乃是认识论之唯一基础。人类总是处在外界现实即自然的和社会的包围之中。而人类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又必然会产生意欲变革这种外界现实的愿望与要求。对于这种愿望,以及对于同实现该愿望有密切关系的现实的认识,虽然已经很明确了,然而这种认识,仍常常以愉快、不快、不安和愤怒等“感情”,的形式表现出  相似文献   

19.
从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尤其是空间理论视角分析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理解当代社会生活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社会生活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在其生成、持存和发挥作用中是有时空偏向的。必然性更多地归属于历时态的时间过程,偶然性更多地归属于共时态的空间领域。这在当代人类社会全球化与网络化的今天,行为方式的时空取向有了明显变构的条件下,如何联系空间格局去关注和理解必然性、偶然性以及两者的关系,便成为创新性地研究、认识当代社会生活特质及内在规律的重要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20.
负性情绪一直困扰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代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失落感严重,情绪不稳定性,具有冲动性、盲目性。当代大学生可通过如下自我调节策略来提高应对负性情绪的能力: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尝试独立、尝试自主,学会倾诉、学会宣泄,树立航向、避免盲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