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芳 《天风》2007,(6):41
圣经上是说过“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太19:6下),上帝设立婚姻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离婚,乃是要人为他生育敬虔的后代,享受亲情之乐,享受爱的生活。但是总有离了婚的人,若一概地给他们贴上一个违背神圣盟约的标签,未免太浅薄了。某大城市的郊县有一位信主的姊妹名叫徐元元,她和丈夫育有两个女儿,女儿们都上中学了。徐姊妹信主之前为人泼辣,丈夫一向迁就她;信主之后,她经常听道,懂得了不少圣经道理,晓得做妻子的应当  相似文献   

2.
吴志福 《天风》2017,(7):34-35
前段时间,有位姊妹跟我说:“我们教会有位女同工最近情绪很低落。原因是她与一位非信徒结婚后,发现教会里的弟兄姊妹对她不再像以前那么热情了。这位姊妹感到难以接受,因为她的丈夫虽然不信主,但很支持她在教会的服侍,而她公公也开始了解基督信仰,有信主的想法。为何教会里的人如此轻看不同信仰的夫妻?”  相似文献   

3.
耳闻教会一位唱诗班的教唱者,被“东方闪电”迷惑去了,当时我有点震惊和疑虑:一位信主十六年的姊妹,灵命不能说不长,她的丈夫也是教会的负责人和讲道者,怎么会一下子被异端邪说掳去。她曾对丈夫说:“你放我走,我要跟姊妹们外出跑天路,闯荡江湖。”弄得她的丈夫日夜守住她,教会里也无心去讲道了。其实圣经明说:“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  相似文献   

4.
陈弟兄和陈姊妹的老家在浙江玉环县,19日8年两位新人喜结连理,那时他们还不认识主,婚后将近一年,身怀六甲的陈姊妹在临产前不慎摔了一跤,她的坐骨神经因此摔伤,万幸的是孩子居然安然无恙地降生了。但从此以后,伤痛时常困绕着她,使她坐立不安,心烦意乱,多次医治都不见效。有一次,陈弟兄一位信主的姐姐回娘家来,看见她那般痛苦的  相似文献   

5.
巴图 《天风》1998,(12)
每次的大小聚会,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姊妹不是安排弟兄姊妹就坐,就是在帮助别人代祷代求,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和启发引导软弱的弟兄姊妹,她就是义务看管我们教会的李文菊老姊妹。 李姊妹今年63岁,起初她是个不幸的人。早年她爱人因病去世,自己带着五个孩子,孤儿寡母,上有老下有小,尊老爱幼,艰难度日。后来,儿女们都长大成家立业了,她信靠耶稣归向主。信  相似文献   

6.
董钢 《天风》1994,(12):21-21
侯明明是位信主多年的中年姊妹,和笔者在同一工厂工作,是一名普通工人。多少年来,她在圣灵的引导下,不仅勤奋工作,而且为人和善,助人为乐。她更是一位孝敬公、婆的好儿媳。 1989年丈夫和她商量,要把长期生活在农村,年逾古稀、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又无人照顾的父母接到天水市里来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7.
张范英 《天风》1996,(10):28-29
浙江上虞乡下,离教会较远,做礼拜要走20多里路,但爱主的弟兄姊妹却不少。他们爱主的心十分单纯,饥渴慕义,在真道上根基扎实。在众多的弟兄姊妹中间,特别要介绍一位好姊妹,也是众口称赞的好媳妇,她名叫陈巧英。虽然她信主才二年,但她热心追求,灵性长进很快,行事为人与未信主前大不一样,使神的名得到了荣耀。 去年,也就是1995年,她的婆婆得了子宫癌,待发现已是晚期。经过三次手术,卧床不起。  相似文献   

8.
吴志福 《天风》2016,(9):38-39
有一次,一位姊妹跟我说,上一个主日礼拜结束后,同工们请她留下来一起读经祷告,而她说以前的同学来厦门,要带她们到鼓浪屿玩,因而无法参加。话音刚落,就有人当面斥责这位姊妹,认为她“不够属灵”,不重视主日的重要性,想着世界的玩乐,缺乏敬虔的心。这件事让这位姊妹很苦恼,觉得信主后,有时候连自己一些合理的娱乐活动都被限制了。  相似文献   

9.
冀慎杰 《天风》2002,(5):40-40
陈慧丽姊妹今年41岁,是浙江省鄞县洞桥镇耶稣堂的信徒。提起她,教内教外、左邻右舍的人无不交口称誉“介好!”(宁波方言“非常好”的意思) 一、孝敬婆婆的好媳妇陈姊妹的婆婆朱小娥长辈是一位信主30年的老信徒,信仰虔诚,灵命丰盛。在婆婆的言传身教下,陈姊妹于1988年归入主内,从此,她与婆婆同走一条路,同拜一位神。在奔走天国的道路上,婆媳二人彼此相爱,彼此勉励,心心相印,同甘苦、  相似文献   

10.
灰色姻缘路     
万菊来 《天风》2007,(14):40-41
曹敏姊妹美丽、善良,是某教会诗班成员。27岁那年,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小一岁的丈夫。那时,曹敏还没有信主,她像花一样含苞待放,天真烂漫。她体态丰腴,面容姣好,温柔多情,善解人意,总是憧憬着婚姻能够带给她无比的幸福和温馨。  相似文献   

11.
秋华 《天风》1996,(3):33-33
圣经箴言书说:“柔和的舌头能折断骨头。”多么美丽而有智慧的话语!我一想到这句智慧的箴言,就联想起一位刚信主的姊妹对我说她怎样被人训斥的那一段令人伤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吴志福 《天风》2018,(7):34-35
在礼拜时鼓掌是合宜的,但掌声只能献给主,而非献给人前段时间在一个基督徒的微信群里,有位姊妹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圣诞晚会期间,她为唱诗班优美的献唱所陶醉,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可坐在她旁边的一位老姊妹却叫她住手,并说:"基督徒参加聚会不能鼓掌,这是高举人,是不属灵的行为。"这位姊妹因此感到疑惑.  相似文献   

13.
金燕 《天风》2003,(8):30-31
有一位姊妹,常常挨丈夫的打骂,她向教会求助,教会说你要有爱心,要忍耐,这是你的功课。一天,这位姊妹的丈夫竟在疯狂之中掐她的喉咙,不是女儿及时相救,这位姊妹就丧命了……  相似文献   

14.
蒙恩 《天风》1996,(12):35-36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带领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姊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20,(8)
正她,是一名普通的信徒,疫情期间想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他,是她的丈夫,为了爱,代替她成为抗疫勇士。哪哒树(化名)是一位为人低调、热心服侍主的姊妹。她年复一年地每周抽时间去照顾瘫痪的孤寡老人,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弟兄姊妹家里有急事需要帮忙,总少不了她。虽然自身经济  相似文献   

16.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帮助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妹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17.
《天风》编辑同工主内平安: 我村有个姊妹礼拜天去聚会,回来时因车祸亡命,家人很伤心。那些世人有的说:“信主的还会轧死?神怎么不保护她?”有的说:“信耶稣不会死,能永生,怎么还会轧死呢?”还有的说:“她如果不信主,不去聚会,这怎么会死呢?看你还信主不?”……这一事故发生,对我教会有很大  相似文献   

18.
再见爱人     
刘凌维 《天风》2023,(2):53-54
<正>前段时间的一个主日,在教会讲道结束后,一位四十多岁的姊妹走过来找我,说有件事情想和我交通一下,于是我们在教堂里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还没讲几句话,那位姊妹就已泪流满面。我握住姊妹冰凉颤抖的手,她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开始倾诉她痛苦的婚姻生活。她诉说着丈夫如何自我、一意孤行、冷漠、从不照顾她的情绪,又细数自己对丈夫和家庭的诸多付出和牺牲。她讲述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她为改善夫妻关系所做的种种努力。然而他们依然矛盾重重,  相似文献   

19.
吴志福 《天风》2017,(5):14-15
<正>当一个人为婴儿换尿布时,连上帝和天使都会微笑笔者认识一位年轻姊妹,她热心侍奉,教会有事随传随到,在不少弟兄姊妹眼中,她是上主的好仆人。而一些了解她实际情况的人则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这位姊妹终日在教会当义工而不去工作,生活所需都靠父母供应,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这位姊妹的问题虽然只是极端个案,不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20,(7)
正一位教会的信徒深受慢性疾病的困扰,而未信主的家人却常常不能理解她。时间久了,家人甚至心生反感,不再如她当初刚生病时那样关心她。这位姊妹常年生活在这种不被关心和受伤的关系中,完全忘记了自己是神的儿女,是教会的一员,软弱使她想不到向神求救,向教会求救。姊妹落在与家人的不那么和谐的关系当中,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深了与家人之间的隔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