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单渭祥 《天风》2009,(12):F0002-F0002
“两岸现代都会教会服务论坛——都会教会与现代人的心灵”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3日至14日在台北循道公会卫理堂举行,基督教全国两会张克运、单渭祥等6位中青年教牧同工和台湾跨宗派的牧者共8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此次论坛就基督教社会服务等议题进行广泛交流,对于加强两岸基督教之间的沟通、了解和信任,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房赢 《天风》2010,(4):F0002-F0002
本刊讯:台湾信义会监督一行4人于2010年3月23日,访问了基督教全国两会。宾主双方就进一步加深肢体间的感情,开展两岸教会之间的各种交流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3.
孙琪 《天风》2013,8(8):36-39
2013年8月底,中国基督教两会将派员赴台与台湾地区基督教界共同举办"两岸论坛",就两岸教会发展近况、神学教育、社会关怀、牧养事工等专题进行交流,以增进了解,推动两岸教会的联络与合作。为了配合这个"论坛",本刊特刊发基督教全国两会研究部同工文章,就台湾教会的历史与现状向读者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何欣 《天风》2005,(6):44-45
五月,正值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来大陆访问,海峡两岸激荡着和平的热情。此次记者随上海VMCA访问团参加台南YMCA50周年庆典活动,并在第一时间,与台湾教会的弟兄姊妹,分享和见证了两岸关系史上这一重大事件。现为台湾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室顾问的欧阳家立弟兄,在台湾完成了读书、事业成长之路,由于与内地商贸的原因,他对两岸共生共荣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近年,他常往返于两岸之间,在今年年初金陵协和神学院江宁新院的奠基典礼上,他专程赴宁代表公  相似文献   

5.
邱云 《天风》2013,(10):18-19
2013年8月27日至29日,两岸基督教论坛在台北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牧者、同工等近270人,济济一堂,共同交流两岸基督教事工。此次,大陆基督教两会破天荒地派出80多人的一个大团,包括基督教全国两会和13个省、市、自治区的教牧同工、神学院教师以及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的领导和理事。而台湾方面则有包括了现有17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会宗派、18个独立教会及近40个教会机构和神学院校的代表共180多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6.
麦子 《天风》2014,(6):24-25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教会负责人与其他专职同工之间的关系。教会里同工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教会事工的开展,正确处理好教会负责人与其他同工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荣光堂 《天风》2014,(12):13-14
<正>[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教会是弟兄姊妹敬拜上帝的家园。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教会堂点(宗教活动场所)接受政府登记的数量和信徒人数每年都有增加,且信徒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无疑给教会的自身管理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教会资产管理,它在新形势下是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到教会  相似文献   

8.
<正>奥古斯丁曾说,离开了教会,人就无法相信。奥古斯丁这样说的目的,是强调基督徒与教会之间紧密的联属关系。在他看来,信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是在教会中发生的,与教会密切相关。离开了教会的教导和牧养,人就无法真正相信。为了强调教会与信徒割不断的生命关系,加尔文坚称教会是信徒的"母亲"。"母亲"的类比,不仅说明教会对信徒的重要性,也暗示基督的教会  相似文献   

9.
阎树梁 《天风》2011,(11):46-47
今天教会中,似乎刮起了一股“敬拜赞美”风,各个教会争先恐后地在崇拜或团契中增加“敬拜赞美”元素,仿佛没有“敬拜赞美”的教会就是没有属灵生命的教会一样,但现实情况却令人颇为忧心:虽然都是“敬拜赞美”,唱的歌曲也基本一样,但不同的教会,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有的教会通过“敬拜赞美”吸引了更多的信徒,而有的教会则因为“敬拜赞美”流失了信徒。即使同一间教会的信徒反响也不一样:年轻的信徒非常喜欢,而老年信徒则眉头紧锁。更有甚者,有的信徒在形容他们的敬拜赞美时说:“眼睛开着是教堂,闭上眼睛简直像歌厅。”  相似文献   

10.
王雷 《天风》2009,(3):20-21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各地的教会尚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即便在同一地区(市、县)范围内的各教会,也由于种种原因而存在着不平衡倾向.比如,有的教会人才济济,有的教会却人才缺乏,有的教会福音兴旺,有的教会却信仰淡漠;有的教会经济实力雄厚,有的教会经济却捉襟见肘……如何克服诸如此类的问题,实现教会共同发展呢?开展教会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1912年民元前后,为中国教会大学频繁发生时期。教会大学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也是“跨文化互动”的产物。配合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一些内在因素对教会大学的发生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如19世纪末欧美的社会福音运动,带动教育传教士来华,为教会大学准备了“办学资源”,基督教在华初级、中级教育的规模化,为教会大学发生准备了条件,以及海外捐助的增加,为教会大学提供了财政支援等。 张丽萍,博士,四川大学校史办研究员。  相似文献   

12.
两岸教会的交流阶段可用三"春"来形容,从过去的"春江水暖",到现在的"春暖花开",及将来的"四季如春"。应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的邀请,魏悌香牧师和欧阳家立长老率领的台湾基督教联合参访团于3月26日至31日对北京、南京、上海、福州四个城市进行了参访,这是两岸基督教界继  相似文献   

13.
初到教会见到我们教会的管家闫美荣时,她那平稳的语调,慈祥的面容,耐心的态度,更有那母亲般的劝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闫美荣今年已经60岁了,负责我们教会的重任,是在1994年10月14日。在那之前因为管理不当,教会四分五裂,原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矛盾重重,无组织无纪律,众信徒也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奉献款被人随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月10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徐晓鸿牧师和中国基督教协会驻会副会长沈学彬牧师等在本会接待了中华基督教两岸交流协会理事长魏悌香牧师和副理事长欧阳家立长老。双方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加强两岸教会的交流与合作,并希望在合宜的时间促成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5.
张忠成 《天风》2014,(2):13-14
作为教牧人员,我们应当明白教会担负的重要使命和事工,包括崇拜、教导、团契、服务和见证。目前,教会信徒流失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农村教会的中青年信徒很大一部分外出工作或到城市创业,只留下了年老体弱的"留守信徒"。而城市教会从近几年的统计来看,虽然人数不断上升,但在主日崇拜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也就是说,城市教会一方面是信徒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不时有人悄然离开。  相似文献   

16.
张忠成 《天风》2014,(2):13-14
作为教牧人员,我们应当明白教会担负的重要使命和事工,包括崇拜、教导、团契、服务和见证。目前,教会信徒流失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农村教会的中青年信徒很大一部分外出工作或到城市创业,只留下了年老体弱的"留守信徒"。而城市教会从近几年的统计来看,虽然人数不断上升,但在主日崇拜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也就是说,城市教会一方面是信徒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不时有人悄然离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从教会论的角度探讨基督教会社会关怀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本文通过对教会的性质和使命的探讨,指明作为宣讲、服待和团契的教会,其社会关怀具有神学的意义,与教会的本质和使命是分不开的。教会的社会关怀不仅仅是传福音的工具,而且是教会福音事工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福音的宣讲中,教会应在属灵生活与社会关怀之间、在现世与终末之间有一个适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熬炼     
汪振仁 《天风》1995,(5):2-3
读经:诗66:10—15 感谢神的恩典,当前各地教会正在日渐兴旺、发展,得救的人数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很多青年人加入教会,立志献身传道的青年同工也日益增多,教会的如此光景令人欢欣鼓舞。对一些献身教会的年轻同工们。  相似文献   

19.
骆颂恩 《天风》2010,(3):24-25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基督教的礼拜活动得到了健康的发展,礼拜人数日益增加,教堂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教会内部管理也出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会中不容乐观的现象也同时出现,即个别神学毕业生及  相似文献   

20.
张健  李大军摄影 《天风》2014,(6):F0002-F0002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长老、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于2014年5月19日下午,接待了由中华基督教两岸交流协会理事长魏悌香牧师、副理事长欧阳家立长老带队的台湾教会访问团一行25人,宾主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座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