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国内艾滋病问题的研究现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在“中国知网”检索结果的分析发现,在中国学界流行病学或医学掌握艾滋病问题研究的主流话语权,人文社会科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正从伦理学视角向社会学视角转变。出于艾滋病防治的迫切需要,学者更多地关注“行为干预”的理论与模式探讨,应用性研究较多而理论研究薄弱。  相似文献   

2.
发展与代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与代价韩庆祥“发展”概念具有多义性,从不同角度考察就有不同的规定。国外学者对发展概念的认识,是从经济视角到社会视角再到人的视角的转换过程,他们起初较注重发展本身的进步意义,后来则较为关注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当前,在改革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旋...  相似文献   

3.
社会心理学在传统上是一门偏重理论的学科,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们强调理论体系的建构,忽视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90年代以来这一领域发生了变化,学者们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试图解决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热点问题。本文着重从冲突的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心理问题以及影响司法公正的心理问题等几个方面,介绍应用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时在"中国知网"检索结果的分析发现,在中国学界流行病学或医学掌握艾滋病问题研究的主流话语权,人文社会科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正从伦理学视角向社会学视角转变.出于艾滋病防治的迫切需要,学者更多地关注"行为干预"的理论与模式探讨,应用性研究较多而理论研究薄弱.  相似文献   

5.
2006年3月16日, 《社会科学报》第5版“学科检讨”专栏发表了我会学者文章,整版题为“‘风水学’是什么”,提出了“为什么如此毫无道理的东西竟然可以大行其道”?我会学者撰写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回答了这些问题。问题是根据“社会上‘风水迷信’广泛流行, 尤其是网上的迷信活动猖獗,有些学者却积极为‘风水’迷信平反正名,为迷信披上科学的外衣”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综述杨淑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00872)近半个世纪,尤其是9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学者们对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现将对几个主要问题的讨论做一简单介绍。一、关于社会发展的尺度对于这个问...  相似文献   

7.
邪教问题在当今的世界上早已不是一时一地的孤立现象,其危害可以说已经遍及从最发达的国家到最落后的地区的每一个角落。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以便找出防范和处理的办法确实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当务之急。 世界著名教派问题专家——西班牙学者佩佩·罗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化更新和发展的若干问题方真一、以实践发展的新要求为根据一切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因而从实践出发乃是研究一切文化问题的最基本的立足点。当前有关文化现代化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上的分歧,都与是否立足于实践的新发展有直接的关系。首先,如何审视不同的文化之间及文化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文化现代化研究中首当其冲的问题。有学者以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取向、文化精神来批评现实文化的状况,也有学者以西方文化的结构和特点来评价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社会主义文化。这两种视角只看到了某种文化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很久以来,人的个性就是许多科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自其宣告独立的一百多年来,对个性心理的研究虽有较大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令人信服的解决。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人的个性发展的现实需要,理论界不少人试图从哲学的高度对个性问题实现突破。这种研究视角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效果尚不明显,尤其在对个性的哲学内涵的探究上更是如此。本文拟在人们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揭示人的个性的内涵,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大学生社会心理的研究就显得迫切和必要。本试图从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和大学生心理特征这两个角度入手.并通过大学生内部不同层次问的比较,着重阐述市场竞争下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价值取向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橘朴的道教研究有两个特点:社会立场与内在视角。社会立场针对的是精英立场,内在视角针对的是西方视角。橘朴提出了“通俗道教”概念,开辟了日本道教研究的新路径,那就是从民众出发、从本土出发,重新理解道教,运用道教资源改造社会。通俗道教概念具有丰富的启示性,它提示我们宗教问题的本质是群众问题,活用中国本土资源,对于化解社会矛盾、修正现代国际关系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成癌是伴随社会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已引起很多学者时其成瘾机制的关注与研究.以心理本能为审视视角,从精神分析的本能、个性、感觉寻求、生物本能等对网络成癌进行成因分析,深入探讨网络成瘾的内在机制,为应对防治成瘾行为提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心理本能的视角审视网络成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成瘾是伴随社会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已引起很多学者对其成瘾机制的关注与研究。以心理本能为审视视角,从精神分析的本能、个性、感觉寻求、生物本能等对网络成瘾进行成因分析,深入探讨网络成瘾的内在机制,为应对防治成瘾行为提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与当代学者偏好于从穷人与富人两大阶层角度来研究阶层正义不同,靳凤林教授所著的《追求阶层正义——权力、资本、劳动的制度伦理考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从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组成阶层的独特视角出发对于阶层正义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具有如下特征。其一,立论可靠。该书是对中国道路的道德合  相似文献   

15.
相较于中国学者,美国学者对本国佛教徒分类问题的研究可谓先我着鞭。他们在二分法与三分法的学术争论中,从诸多维度对美国佛教徒进行分类,不仅异见迭出,而且对有些说法习焉不察。通过对诸多观点的剖析而缕分,本文认为,对该问题的探讨必须回到宗教信仰本身,并以此作为分类的首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影响、思想文化启蒙过程的断裂以及制度建设不到位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原因,致使当代中国现代性问题与前现代性问题并存,且从不同角度制约着人的发展态势。从人学的视角看即以推进人的发展为目标,我们的现代性反思应当既要通过发展并完成现代性而去除人的依赖关系,又要通过管控现代性的负面效应而超越物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朱熹的易学解释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熹的易学解释学李兰芝《周易》从汉代开始,被列为五经之首,并为历代学者所垂重。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周易》进行了研究、解释。通过种种解释,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形成了一种专门学问,即易学。有的研究者,在理解与解释《周易》过程中,有较成熟的解释意识,提出...  相似文献   

18.
关于孔子两条资料的辨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外儒学研究的发展,有关孔子的资料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有关孔子资料的相对缺乏又加剧了这种形势。不少学者开始从各种古籍中进行挖掘并加以利用。但应当承认有些资料乃后人作伪,现就《韩非子》一书中两条资料的真伪问题作一辨析。《韩非子·外储左上》有一段孔子的话,“为人君者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国水圆。”这是以此喻陈述孔子的“人治”思想。现代学者中应用这条资料以谢无量为最早,他在《韩非子》(1931年中华书局版)一书中指出此句反映了“儒家言治,资以身优。”重视统拾者的道德感化作用,尤其是最高统治者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责任型领导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观其发展历史,主要历经了关系视角、过程视角和行为视角的变迁,实证研究主要涉及道德认同、情境强度、社会交换、社会学习、社会认知、情感事件和资本理论等视角。未来研究既可从集体主义取向类型等视角进行本土探索,也可对以往西方研究视角进行检验或升级。  相似文献   

20.
1 研究社会发展可以选取不同的视角,整体性的视角是其中之一。对于整体性视角,一种理解是把社会的发展问题放到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理解,反对只以经济增长为标准。这种整体性视角是把对社会发展的理解看作全方位的。 对整体性视角的另一种理解,是把人类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它的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某个地域或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