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经济作为近期我国学术界及舆论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大多数人以非常乐观的情绪,从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以及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巨大功能,描绘出知识经济将给我们带来的光明前景。虽然大家的共识是,知识经济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本文认为:挑战大于机遇,我们必须走出种种误区,方能抓住机遇,将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利用上,步入知识经济。一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与工业经济最大区别在于经济增长基础的变化。工业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上,注重的是资本、原材料和劳…  相似文献   

2.
下一代人面临着紧张,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高科技的挑战和商品经济的激烈竞争,对人的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要求会大大超过以往。能力不仅包括设计、实施、管理等生产能力,还包括与自然与人,特别是社会竞争,协调等的生活能力,以及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积极调整不良心态的心理调适能力。而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必须实施具有现代特色的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3.
交往实践观:现代经济学变革的方法论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建成 《学海》2001,(3):39-42
现代经济学向何处去,是包括经济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应该承认,现代经济学在创造人类物质财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中起过巨大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经济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揭示了现代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与挑战,剖析了现代经济学面临困惑的深层原因,把交往实践观运用于经济分析,指出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交往经济.现代经济学必须直面现实,一切从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建立以交往实践观为指导的新经济学.  相似文献   

4.
设计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关照现代社会人们深层心理需求的问题。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受到质疑,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兴起,启示人们,其一是在现代设计中应将关怀人的心理情感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其二是提醒人们在面向未来的设计中应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经典,还有就是如何在时代背景下找到它们之间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5.
面向新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对我们有严峻挑战,也给我们以良好机遇,这就是知识经济提出的命题。以知识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消费为基础,经济发展将有不同于以往几千年的动力和态势。有之则兴,无之则衰,每一个国家、企业都将受知识经济的考验。捷足先登,稍纵...  相似文献   

6.
历来,认识自己就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现代社会高度发达,人们的心灵却日渐迷失。寻回自我,重拾精神家园成为当代人生存的新渴求。本文通过对正念的概念、特点及与经典心理疗法进行对比,发现正念作为一种有意地、非评判地、如实地对情感进行觉知的心理调节方式,虽然理念、手法与传统心理疗法不同,但是对人的身心健康却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人的一生就是适应社会的一生。而如今的社会,又是高效率、快节奏、充满竞争与挑战、“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的社会。在这样的形势下,人类怎样保持心理平衡,使心理的和社会的都处于健康而良好的状态。就显得非常必要了。那么,该采取哪些措施呢?我们认为,以下十种措施,将会帮助你更好地保持心理的平衡,以适应变化万千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带动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挑战如何从心理上调控好自己的心理,以备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南京长江大桥有一个义务心理援助组织,先是一个人,后来发展成几个人,甚至一些社区组织也参与其中,他们巡回在大桥上,对那些精神沮丧、在生死之路上犹豫彷徨之人进行归劝和疏导,每年都能拯救无数欲跳桥自杀者……人们不禁要问,现在人怎么了,心理怎么这样脆弱?的确,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竞争、失业,情场上的失意,生意场上的败北,等等,无不给人们的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尤其需要一种崭新的态度和理智的方式面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面对同样的挫折和失败,为什么有的人能坦然面对,成就…  相似文献   

10.
一、人的心理形式和心理内容的区别与联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反映具有两个方面:一是反映什么,二是如何反映。前者是指被移置于人脑中的外界事物、现象或过程的主观映象,也就是心理的内容;后者是指事物、现象或过程以什么形式移置于人脑中,也就是心理的形式。人的心理形式与心理内容虽然有区别,但它  相似文献   

11.
儒学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处境下的中国儒学,面临着来自现代社会生活与现代观念的严峻挑战。从儒学固有的理论结构的三个层面观察,这一挑战中最为突出而根本的就是:作为儒学理论基石的性善论会在现代实验心理学的结论中被否定;作为儒家伦理道德实践起点的传统家庭在现代化进程中渐趋解体;儒学的形上追求与现代哲学观念存在着明显的冲突。但是,儒学还是具有回应这些挑战的能力,儒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仍是十分光明的。  相似文献   

12.
嫉妒,是对他人声誉、德行、成就、地位的一种恼恨和敌视心理。这是一宗大罪,嫉妒为害之甚,说来触目惊心。 人最大的不幸——死亡,就是由嫉妒而来。“事实上,天主造了人,是为永生不朽的,使人成为他自己本性的模样;但因魔鬼的嫉妒,死亡进入了世界,凡是与它为伍的人,都将经历死亡。”(智2∶24.24)罪恶进入世界,就是由于魔鬼的嫉妒。天主造的新世界是那样光明  相似文献   

13.
心理距离的远近是成功的关键。有人在总结成功之道时指出:“年龄是个宝,能力作参考,学历少不了,关系最重要。”虽然有不当之处,但也反映了部分实际:关系重要。这里的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远近。 心理距离远近除血缘和婚姻关系外,并不都是固定不变的。心理距离远的,通过努力可以变近;心理距离近的,由于处理不当也可能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希尔加德(E·R·Hilgard)1980年在《心理学年鉴》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现代心理学中的意识问题》的重要文章。①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六十年代初,意识问题才重新进入美国心理学界”,“意识经由机器而回到心理学中”。我们知道,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出现在美国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一种用计算机的信息加工原则说明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医此,希尔加德的上述观点实际上就是:由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才使得意识问题重又受到研究。现代认知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意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心理世界》杂志内容改版了。当这期杂志到您手中时,一个全新的面貌就展现在您的面前了。这是一本关注现代人心理,抚慰现代人心灵,疏导和缓解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产生的生存、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预言:21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21世纪人类所将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饥饿,不是疾病,甚至也不是战争,而是心理困惑和心理层面的诸多问题。进入新世纪,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是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让人们感到心理因惑,时刻冲击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预言:21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21世纪人类所将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饥饿,不是疾病,甚至也不是战争,而是心理困惑和心理层面的诸多问题。进入新世纪,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是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让人们感到心理困惑,时刻冲击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预言:21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21世纪人类所将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饥饿,不是疾病,甚至也不是战争,而是心理困惑和心理层面的诸多问题。进入新世纪,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是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让人们感到心理困惑,时刻冲击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预言:21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21世纪人类所将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饥饿,不是疾病,甚至也不是战争,而是心理困惑和心理层面的诸多问题。进入新世纪,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是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让人们感到心理困惑,时刻冲击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致力于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出发,内在性地把握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及批判中如何可能,以加深对传统心理学及其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理解:心理存在不是直观的作为自然对象的物(Ding),而是作为客观抽象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die gesellschaftliche Beziehung der Personen)。在心理学中它表现为作为现代发明的"心理一般"。心理一般只有沉降到历史关系的具体层面,才能完成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理论跃迁,以此勘破心理一般带来的双重幻象。对心理一般事物化颠倒及其物化错认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需要与其虚假的同路人区分开来,这个同路人就是从抽象的主体价值出发进行批判的抽象人本主义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