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亮在学校里理应算是一名优秀的孩子,没有想到的是,他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原来,在家里,当晓亮取得一点成绩时,父亲总对他说:“别忘乎所以,某某比你强多了。”而当晓亮某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时,妈妈又骂他说:“你怎么这么没用,猪都比你聪明。”晓亮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不仅常用冷嘲热讽来贬低他。  相似文献   

2.
“好好考试,考得好就奖励100元!”家长的这种金钱激励方式,你是否耳熟能详?或者你就是其中一员?昨日,此教育方法,让葛娅祺一家掀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我们一直被教育要迎着困难上,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于是我们经常把大量的精力、时间和热情都化在了“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我们的头发白了,可仍然有许多困难没有克服。“困难情结”填塞了我们的心胸,使生命的脚步愈加凝重。  相似文献   

4.
“爱”满教育,是教育的一大幸事。因为爱,我们懂得了素质教育;因为爱,我们寻得了生命教育;因为爱,我们邂逅了智慧教育;因为爱,我们认识了享受教育……爱让教育的百花园里群芳争艳,万紫千红;爱让教育的对象沐浴着“阳光”,享受着“雨露”;爱让教育工作者寻着了“教育的美”,找着了“回家的路”。爱的过程彰显了教师的个性,爱的方式收获了教师的创新,爱的结果丰富了教师的追求。爱者即师者,师者即爱者,师爱流淌在教育的每一个空间。但是,当爱让我们收获、品尝着它的甜美的同时,也时不时地让我们咀嚼出些许苦涩的味道,使我们在一种“爱着并痛着…  相似文献   

5.
即景一:小华与小平说:“你看,阿红长得像个小猪似的,以后,我们见到她,就叫她‘小胖猪’如何?”“好啊,你太会想了,你好聪明啊!”这是一个明显欺侮女同学的例子。即景二:“小明,过来,借我5元钱!”“你上次借的还没有还呢,又借?”“啪!”小明脸上挨了一掌,不得不掏出钱给“小霸王”。这种欺侮兼攻击性的行为,在许多学校时常见到。……学校欺侮行为是青少年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英国学者认为:欺侮行为可以被归属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与一般意义上的攻击行为一样,欺侮行为是指有意地造成接受者的伤害,这种伤害可能是…  相似文献   

6.
寓言四则     
蝴蝶与垃圾有一次,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一堆垃圾里寻找食物。垃圾向蝴蝶问道:“你是谁?你是否也想加入我们的圈子。”蝴蝶说道:“我是一只蝴蝶,我并不想加入你们的圈子。”垃圾问道:“你不想加入我们的圈子,那你到我们这里来干吗?”蝴蝶说道:“我到你们这里来寻找食物。”垃圾说道:“我们这里没有食物,只有废物与垃圾。你到我们这里,我觉得你不是废物就是垃圾。”蝴蝶说道:“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呢?我是一只美  相似文献   

7.
月省随笔     
“至于你,当你祈祷时,要进入你的内室,关上门,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祷;你的父在暗中看见,必要报答你。”(玛6:6) 我们在祈祷生活中,时常被尘世缠绕,而天主丝毫没有放弃我们,并告诉我们避免的方法,“进入你的内室并关上门。”这个“内室”是我们内心的泉源,感情的泉源,是一个完全自由之地,如同“至圣所”,是非空间的空间。 天父在内室等待着我们。当我们受到诱惑时,邀请我们进入“内室”,投奔她,依靠她,天主希望我们像朋友般地向她敞开心扉,无论是挫折还是失败都无所谓,因为天主的智慧在“内室”。正因为自己的弱小,才…  相似文献   

8.
花样求婚是美丽的,而男人的花样求婚则用尽聪明与谋略。男人求婚是神圣的,不同于花花公子的“求欢”,正如张爱玲说的哪样,“求婚是男人对女人最隆重的赞美”。相对而言,女孩更向往婚姻,觉得那更有安全感。所以,对男孩子的求婚,一般是暗喜,但会故作为难状,这时,男同胞该怎么应付呢?  第一招:顺水推舟  我向太太求婚时,是在我老家的猪圈前,那场合不是太高雅,但有“家”的感觉。她说:“这猪长得像资本家!胖得无法再胖了!”我赶紧说:“清子,我们结婚吧,这猪是我爸养的,准备为我们结婚办酒席用的,你看,它胖得都无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这就是重视直觉体悟式的思维。什么是直觉体悟式的思维?我们举一个例子:《庄子·秋水》篇记载,有一次庄子与惠施游玩于安徽凤阳县北的濠水边。庄子说:“惠施,你看鱼游的多么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呀。”惠施反问说:你不是鱼,你又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回答:“你不是我,你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否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能知道你;同样的道理,你不是鱼,你也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庄子对此的回答是;“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时,你就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才发…  相似文献   

10.
快乐一刻     
1、喂猪一个人问农夫道:“你用什么喂猪?”"用吃剩的东西和不要的菜皮。”农夫答。“这样说来我该罚你。”那人说,“我是大众健康视察员,你用不好的东西去喂供大众吃的动物是违法的,罚你1000元。”过了不久,又一个穿着整齐的人走过来问农夫道:“多肥的大猪啊!你是用什么喂它们的?”“鱼翅、鸡肝、海鲜之类”农夫回答。“那么我该罚你,”那个人说,“我是国际食物学会的视察员。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饿肚子,我不能让你用那么好的食物喂猪,罚你1000元。”过了数月,又来了一个人。和前两个人一样,他在猪栏上探头问道:…  相似文献   

11.
“天主经”是每位教友经常诵念的祈祷文,因为是文言文,所以并未有什么异议。“梵二大”公会议后,礼仪改革,做弥撒可使用本国语言,中文“天主经”也译成白话文了。其经文如下: 我们的天父,愿你的名受显扬; 愿你的国来临; 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 求你今天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 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  相似文献   

12.
“我就来。” “或许你是对的。” “你自己应该明白。” 这三句再普通不过的话,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学会,然而,我们却也会时常忘记这三句话。  相似文献   

13.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围绕这个问题,我们来理解几个故事,这对于我们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增长智慧是大有裨益的。 牙齿和舌头传说孔子带领学生去请教老子。孔子恭恭敬敬行过礼,垂手站在一旁。老子已经很老了,正在闭目养神,听到响动,张开眼睛望了望。孔子又请安,说:“弟子孔丘特来求教。”老子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口问:“你看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全脱掉了。”老子又指着自己的舌头问:“你看我的舌头怎么样?”孔子说:“还好。”老子又合上眼,什么也不说,继续闭目…  相似文献   

14.
对学生巧用标志激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是教育艺术园地里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教师学习和掌握的一种教育艺术。每个青少年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对自己的优点,多少都有点自负心,都愿意表现自己,而且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承认。如果教师能利用学生这种欲求,学生即可让你掌握,依照你的期待去行动。例如,你对一个小学生说:“你很聪明,若肯用功,功课一定会愈来愈好。”这个小学生就会如您所愿,努力做个好学生。相反,如果对他说:“笨蛋,你什么事都做不好,有什么用。”学生也会依你所说的,愈来愈差,最终成为一个“差生”。这种心理趋势,称之为“标志效果”或“角色形象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卧尔兹”的概念及作用“卧尔兹”是阿拉伯语的音译 ,是伊斯兰教宣教的一种方式。含有“劝导”、“训诫”、“教诲”、“讲道”等意。《古兰经》云 :“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 ,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 ,你的主的确知道谁是背离他的正道的 ,他的确知道谁是遵循他的正道的” ( 16∶12 5)。“关于使者们的消息 ,我把它告诉你 ,用来安定你的心。在这些消息中 ,真理以及对信士们的训诫和记念已降临你了” ( 11∶12 0 )。伊斯兰教传教的主要方式是用口头语言宣讲教义和用书面文字宣讲教义 ,旨在劝导人们从迷误中醒悟 ,归信安…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古兰经》教导我们:“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你的主的确知道谁是背离他的正道的,他的确知道谁是遵循他的正道的。”(16:125)“卧尔兹”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劝导”,用我们穆斯林的语言来说,就是“劝人行好,止人干歹”。讲“卧尔兹”是我国伊斯兰教的传统,是阿訇、毛拉们在“主麻”日和伊斯兰教节日及各种场合对穆斯林大众宣教的传统方式。其内容涉及伊斯兰教的方方面面,如教义、教法、功修、礼仪、伦理道德、历史文化、经训教诲、先知、先贤事迹等等。由于我国穆斯林…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主啊!求你在今世赏赐我们美好的[生活],在后世也赏赐我们美好的[生活],求你保护我们,免受火狱的刑罚。”——《古兰经》第2章第201节“主啊!你为我完善我的宗教,它是我事业的保证;你为我改良我的现世,它是我生活的领域;你为我改善我的后世,那里有我的归宿;你使我活着增加善功,你使我死了摆脱罪恶。”——《利雅得圣训集》“都阿(”祈祷),因与伊斯兰教信仰的纽带关系,成为与穆斯林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项常见性宗教功修,无论是集体性的“都阿”,还是个人性的“都阿”,都在穆斯林的社会和宗教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都阿”的…  相似文献   

18.
今晨让我们听主耶稣对我们每个人说:“我必帮助你。”“帮助你”,在我——你的神,实在是一件小事。你想想我已经为你所作的,还会不帮助你吗?我曾用自己的血把你买了来。为什么会不帮助你呢?我曾为你死,我曾为你完成了更大的事,还不为你作这小事,帮助你吗?  相似文献   

19.
深入教友,做好爱国会工作有一次,我们几个在爱国会工作的教友对王书楷神父说:“神父,我们给你提个意见,好吗?”“好,好!”“蒲圻市爱国会成立三、四年了,我们为教会什么也没做。你这么大年纪,该让我们帮你做点工作,好不好?”“你们拉家带小,为教会跑了不少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一、“哲学”与“哲学教育”: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哲学教育 ,当然应当是按照哲学的特性进行教育 ,使受教育者掌握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基本方式——哲学方式 ;然而 ,哲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根本问题 ,却恰恰在于以非哲学的方式进行所谓的“哲学”教育 ,以至受教育者往往没有思考和体验过哲学方式的独特性质和特殊价值。因此 ,哲学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不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而必须是对“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反思”与“定位”。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它是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