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是每个人所希望和追求的,它是提高生活质量和保证事业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但什么是健康?一般人们认为,身体没病,能吃能睡能干活,就是健康。这种看法从现代的观点看是不全面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解释是,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果一个人身体结实健壮,但却心理不正常,整日情绪忧郁,悲观厌世,经常无故紧张,烦恼,猜疑,那他就不是一个健康的人。因此健康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更为重要。困为心理本身不仅可以成为一种病态,而且还可以影响身体健康而导致疾病。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在  相似文献   

2.
浅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民 《心理学探新》1990,(1):38-40,37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凡是具有与其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认识水平、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并且具有同客观现实保持着积极平衡的意志行动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仅思想境界高,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而且热爱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乐于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有自知之明,能自重自爱。可是近几年  相似文献   

3.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从生物学角度考虑,身体没有疾患,功能正常;从心理学角度考虑,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反应适度;从社会学角度考虑,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存在别人公认的不健康行为,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后来又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以平衡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目前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才能从精神上保持良好态度,以保障身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宪章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满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说明,过去的健康概念已经不适应今天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了。只有身体、心理都得到充分、和谐发展,并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正逐渐成为民众的积极行动。穆斯林的养生保健与独特的民族饮食习惯和信仰功修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研究和普及穆斯林养生保健知识,对提高民族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一、健康与保健的概念什么是健康,联合国卫生组织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疾患,而且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是说,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没有生理缺陷和疾病,生理机能正常,叫生理健康;面对社会环境,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叫心理健康。判定一个人健康与否,有许多指  相似文献   

6.
心理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以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常常要面对环境变迁、理想与现实不一致、目标受挫之类的事,这需要人主动调整自己、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平衡。心理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成熟程度,同时也是决定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之一。为使心理保持健康,建议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进行必要的自我检测,  相似文献   

7.
现代的初中生,既要体魄健康,又要精神健全。保持身体健康要注意生理卫生,保持精神健康要注意心理卫生。但是,他们的心理障碍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如有的学生,他们的处境是“可怕的”、“充满必须和不允许的”,生活是“忧心忡忡”、“烦躁抑郁的”、“单调  相似文献   

8.
人类对健康的理解是与时俱进的:最初认为只要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进入20世纪,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加大,人们认识到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之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由封闭走向开放,个体社交范围普遍拓展,于是“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作为一个指标被列入个体健康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一般人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事实上,心理“营养”也非常重要,若严重缺乏,则会影响心理健康。那么,人重要的心理健康“营养素”有哪些呢? 首先,最为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爱。爱能伴随人的一生。童年时代主要是父母之爱,童年是培养人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若得不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就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都与童年缺少父母之  相似文献   

10.
认知失调理论与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入,人们的健康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单纯注重身体(生理)健康转变为生理与心理健康并重,医学模式也相应地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多维医学模式转化。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1]。并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心理治疗的实践表明,许多心理疾病的起因常常是认知偏差。因此,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对认知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一般人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事实上,心理“营养”也非常重要,若严重缺乏,则会影响心理健康。那么,人重要的心理健康“营养素”有哪些呢?首先,最为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爱。爱能伴随人的一生。童年时代主要有父母之爱。童年是培养人的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若得不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就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发育,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都与童年缺少父母之爱有关。少年时代增加了伙伴和师长之爱,青年时代情侣和夫妻之爱尤为重要。中年人社会责任重大,同事、亲朋和…  相似文献   

12.
王从联 《天风》2022,(1):43-44
<正>牧者是灵魂的医生,教牧的全人健康,对教会牧养事工至关重要。唯有健康的教牧,才能有健康的服侍,进而达至健康的教会。健康的定义:生命整全和谐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缩写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生活之完全健康的状态1。这个定义强调健康是指身体、精神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可用两个指标进行衡量:一是身体系统功能良好;二是对环境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这是指全人的健康。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Peter Senge)指出:在许多古老的文明中,"完整"与"健康"是同义词。他认为今天我们的世界如此不健康,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0多年前就给全人类提供了一个“健康”的全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且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但是在生活中,人们不仅在身体生理上会生病,而且在心理上也同样会生病,我们称之为心理障碍。那么,什么是心理障碍呢?提起心理障碍,人们可能马上就联想到精神病或“疯子”。当然,精神病人的“疯疯癫癫”无疑是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但绝大多数的心理障碍表现并不是这样。实际情况是,心理障碍可表现为行为偏常(即偏离正常人的常轨),例如儿童多动症、儿童恐怖症、怪癖行为、吸毒行为、酗酒行为、应激反应性失调行为、反社会行为和性心理变态行为等;也可表现为性格偏常,例如偏执型性格、暴发型性格、癔病型性格、强迫性性格等;还可表现为各种神经官能症,例如神  相似文献   

14.
健康评价新方法的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健康评价方法的现状现代健康的概念已十分清楚 ,它强调的是整体健康[1] ,过去那种通过医院查病体检的方法已显得非常不足 ,这种方法只能判断躯体是否健康 ,是容易做到的。对于人的整体健康判断起来就不那么容易。比如 ,对于整体不健康 ,固然可以认为有病 ;但对于仅是某方面不健康者 ,就不那么容易区分为有病或无病了。一个人患有某种躯体疾病并伴有某种心理障碍或不能胜任社会职责 ,必定被认为有病 ;而另一个人患同一躯体疾病 ,但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有继续胜任社会职责的能力 ,则很可能被多数人认为是一个健康者。看来 ,健康与疾病间似乎…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这突出地表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上。在60年前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20年前,又在健康的定义中补充了道德健康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的迅速变迁,心理障碍正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综合医院也逐渐成为心理障碍诊治的主要战场,但与之相应的是我们还没有充分准备好应对之策,综合医院尤其是心理非专科医生,作为面对这新一轮疾病浪潮的主体更是无所适从,其结果在临床上造成心理障碍的漏诊误治屡见不鲜,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此虽然也有不断的呼吁要重视和加强相关措施的改进,但经过数年努力,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所以,需要从观念上的突破和方法的创新才能扭转这一状态.笔者结合自己长期的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将就此对综合医院特别是心理非专科面临心理障碍的现状、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有效应对的策略进行阐述,提出了一些较新的观点和方法,希望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焦玉珍 《管子学刊》2006,(3):108-110
“健康是人类的肉体、精神和社会康乐的完美状态,而不是仅仅指无疾病或无体弱的状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身体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相对减少,而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使人遭受挫折所引起的心理疾病却日益增多。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儒家文化,对于提高现代人的心理素质和增进心理健康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不但应有健康的体魄,还应有健全的精神.保持身体健康要注意生理卫生,保持精神健康则要注意心理卫生.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身体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变得相对小些了,而心理适应不良甚至失常者却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化、工业化、电器化、信息化、家庭结构和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人生价值观念的变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环境及传统习惯观念的变化,人们对健康的内涵,对心理卫生在保健工作中的认识和需求,亦随着日益突出与迫切。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宣言里指出:完整的健康概念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良好.缺乏其中任何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观念对心理症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景怀斌 《心理科学》2003,26(5):932-933
1 前言  人的行为受观念影响 ,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如此。如基于2 0 0个相关研究的分析表明 ,有较高的精神信仰 (spirituali ty)水平的人表现为较少的精神问题。Levy等发现 ,有积极生活观念的人 ,比持消极、否定性生活观念的人多存活了 7.6年。有报告消极的竞争观念与与身心症状、抑郁有直接关系。不仅如此 ,对“心理健康”现象的看法也影响着心理健康行为。如美国人常常认为 ,“心理疾病的人是不稳定的和有危险的。”等等。这样的看法 ,导致了人们回避与心理疾病的交往 ,障碍了心理患者就医。Corrigan认为 ,心理疾病的耻辱化标签和偏见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