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小我就很内向,不愿与人有太多的交往,我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所以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我在学习上体会到了自我价值,我在同学、老师、家长的眼中是典型的好学生。可上了初中之后,我开始认真地分析自己了,由于我在学习上努力过了火,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因此课外活动、与同学交流的时间就显得越来越少,渐渐地使我的性格朝着内向、孤僻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客:前几天我跟一个朋友聊天儿的时候,说了句“车上太多人”。我朋友说,这句话不合语法,应该说成“车上人太多”。我说:“我讲的跟你讲的是一样的意思,你也听明白了。为什么你那句话合语法,我的就不合语法呢?再说,只要意思明白了,还用得着讲究什么语法呢?讲语法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把意思说明白嘛。”我朋友不同意我的说法。我们俩争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你是搞这行的,请你评一评,“车上太多人”这句话究竟合不合语法? 主:恐怕你朋友是对的。客:为什么?!我有时候听别人也这么说。我自己这么说的时候,别人也能明白。我听说语法分析要以说话人的语感为基础。照这么说,我的感觉是  相似文献   

3.
勇敢的结果     
少男少女的恋爱心理与成人不一样,以两性间自然的生理吸引成分较多,而社会情感的心理效应较少。交往中大多很天真、纯朴,不受世俗太多的干扰,少年男女问恋人的关系,没有太多的功利性,只要对方“耐看”,“够味”,就什么都行了。女同学婷大胆地说:“我不在乎他的家庭怎么样,除了他本人外,其他什么我都没去考虑,我只觉得他人不错,和他在一起特别开心。我也没去想今后和未来的事,我只要每天能和他在一起就好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我就来。” “或许你是对的。” “你自己应该明白。” 这三句再普通不过的话,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学会,然而,我们却也会时常忘记这三句话。  相似文献   

5.
那天,刚大学毕业、多次求职受挫的赵明,向我倾诉满腹怀才不遇的苦恼。他在那一长串的抱怨中,从未反省一点自己的不足,而只是愤愤不平地责怪这世界上有着太多的不公平,慨叹慧眼的伯乐实在太少了,竟让他这样的“千里马”无用武之地。我不禁问他:“既然你自以为是‘千里马’,那为什么不去驰骋一番,证明给人家看呢?”赵明不解地望着我:“人家连机会都不给你,怎么去驰骋?”“那是因为人家并没有看到你纵横驰骋的本领,机会是自己创造的,而不能一味地等待别人的赐予。”接着,我给他讲了关于我的一位朋友的真实故事———那年,朋友从一所师范大学地…  相似文献   

6.
吴正银 《天风》2003,(7):34-35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吧!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少年回答: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和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就会减轻自己的痛苦;当我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狂喜就会变得静如止水?智者微微含首;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片刻说:把别人当成自己,就可以真正地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对吗?智者以慈善的眼光应诺;继而说: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接着说:这就是说,要充  相似文献   

7.
一位胎生的盲人在他的朋友家里聊天直到夜色苍茫。临别时,他的朋友说:“让我给你点上一盏灯笼照在路上走。”盲人回答说:“我的眼前始终是一片黑暗,提一盏灯笼有什么用?”朋友说:“你提着灯笼在路上走,别人会老远就看见灯笼,不至于撞在你的身上。这样可以照亮别人,保护自己。”盲人欣慰地笑了:“很好很好!照亮别人,保护自己!”于是,盲人就提着燃着的灯笼上路了。虽然他依旧是艰  相似文献   

8.
谁都想干一番事业,不仅给别人看,证明一下自己的价值,也给自己瞧,因“微”而“不凡”。可成功率几何?说心里话,“激情燃烧的岁月”,并没有结出丰硕的金秋之果,理想与现实,不是脱了节,就是现实微不足道,基本上就可以算是“忽略不计”。为啥?这都是因为您没有看准,看准了的事儿,结果失误和失败的极少。所以,请不要在项目上费太多的脑筋,而应该把探究的工夫放在“自己看准了没有”和“自己怎样把项目看准”上。因为,项目本身没有对与错,更没有什么挣钱不挣钱的问题。您看着不挣钱的项目,  相似文献   

9.
钥匙     
耶稣对伯多禄说:“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凡你在地上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玛16:19)读了这段圣经,让我想起一则小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可见,开门锁只需一把钥匙就可以了。那么开心锁呢?当今世上,尔虞我诈,损人利己之事普遍可见,自己稍不留神就上了别…  相似文献   

10.
那天,刚大学毕业、多次求职受挫的赵明,向我倾诉满腹怀才不遇的苦恼。他在那一长串的抱怨中,从未反省一点自己的不足,而只是愤愤不平地责怪这世界上有着太多的不公平,慨叹慧眼的伯乐实在太少了,竞让他这样的“千里马”无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丑女,打从娘胎出来,就很自卑。上小学时,同学们就给我起了绰号“赛西施”,当时我还以为西施是个丑八怪呢!后来才知道这是故意起个相反的绰号。没有办法,我就自己努力学习,把自己关在学习的乐园里,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可是,我已是大四学生了,同宿舍的女生都出双入对的,自己就是没有人来搭理。虽说子女不能嫌弃父母,可是,他们为什么“创造”自己那么“缺斤少两”呢?主持人,你给说说看,我该如何是好呢?  相似文献   

12.
台湾林清玄先生的文集中,有一篇讲古人之间的友谊,读来着实令人感动。尽管我们也在呼朋唤友,但如果认真地想一下,真正的朋友恐怕并不会很多。有时我想,我们为什么会同某个与自己有太多不同的人成为好朋友呢?很多人都愿意用“缘分”来解释。同这个词含义相若的大概还有“命运”和“天意”。 的确,有时我们会对陌生人产生一种相见恨晚般莫名其妙的好感。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下,亲子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小别离》《小舍得》《小欢喜》等电视剧,更是将“原生家庭”“鸡娃”“隔代教育”等关键词引爆。如何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成长成才,不仅是我们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父母的共同焦虑。作为一名学校心理老师,我在咨询室里见过了太多亲子冲突,也看到过许多家长因为亲子教育长吁短叹、束手无策。根据工作观察与实践经验,我认为,如果家长可以在亲子相处过程中做到“无条件”但“有边界”地爱孩子,就能有效规避许多雷区。  相似文献   

14.
自我     
不知哪根神经错了位,突然奇怪地想起问自己我是谁?我是谁呢?我是我,废话;我是自己,不全;我是自我,对了。为啥对了?因为,“我”具有社会属性,是历史的社会人;“自己”具有自然属性,是生物学上的自然人;自我,才是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结合,是“自己”与“我”的融合提升。所以,要勇于解剖自己,学会爱护自己,努力战胜自己,尽力超越自我。勇于解剖自己,委实难能可贵。解剖自己,贵在自知,贵在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自己当作金子,就有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就有让众人踩成一条道路的欢乐。在大庭广众之下越接近自己的本来面目,就越接近成熟…  相似文献   

15.
周礼 《思维与智慧》2014,(11):38-38
我常听一些人抱怨,“算了,不想再努力了,都一大把年纪了”“这辈子没什么希望了,就这么凑合着过吧”。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并不老,他们大多在四十岁左右,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只是他们遭遇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打击,以致灰心丧气,得过且过。  相似文献   

16.
换一种眼光     
有一个人对自己正住着的房子不满意,就在报纸上登出广告,要把房子卖给别人,自己另外再建一座。过了一段时间,他的一个朋友碰上他,关切地问:“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你出售房屋的广告,现在你的房子已经脱手了吗?”这人说:“噢,那则广告是房屋中介公司刊登的,可是现在我已经不想卖了。”“为什么?”朋友问他。“因为我看了中介公司对这幢房子的描写,觉得它正是我理想中  相似文献   

17.
我厂考勤制度上有条规定:凡不请假或请假未准擅自离厂的职工,停工期间均按旷工处理。有天,青工小张对组长讲:“我正忙着安排结婚的一些事情,今天再请假一天。”组长对小张有点不满意,随口说了句:“你最近请假太多了,下次不可以。”小张听后一声不响,转身就走了。过了一会,考勤的同志看到工作岗位上没有小张,  相似文献   

18.
“家里盛不下心灵的东西。”朋友赵金禾在来信中说。他是劝我有些事在妻子不能理解的情况下,不要跟她发脾气。他说自己心灵的东西才是自己的真正支撑,而支撑自己的东西往往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特别是,不能强求每一个人理解。他比我长17岁,是过来人了,又是颇有名气的作家,他的这个说法想来是有道理的。我承认我对妻子要求的太多,我总想人有了家总不应该再有孤独吧。现在看来,人有了家还有孤独是很正常的事。我有时想我找个什么样的女人成家,家里才能让我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呢?而且说什么都有人听,笑什么都有人懂,哭什么都有人一起流泪。我把跟我接触过的所有女人都想遭了,可我一点也拿不准会有哪一个女人  相似文献   

19.
勇敢挺身而出:不论身处什么状况,对自己不知该说什么而感到困窘是无妨的;让我们想帮助的人知道我们的感觉,也是无妨的。甚至可以老实地说:“我不知道你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但是我真的很关心你。”即使自己对这样的表达觉得可笑,还是可以让对方知道,你不急着“现在”和他交谈。  相似文献   

20.
一生     
第一天,上帝创造了奶牛。上帝对奶牛说:“你每天要在田里劳动,还要产奶,喂养自己的孩子和农场主一家,我给你60年的寿命。”“这地狱般的日子要60年干什么?”奶牛气愤地说,“20年就够了,那40年你自己留着吧。”上帝同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