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老师和家长会发现一些“问题孩子”屡教不改,而且形形色色的“问题孩子”似乎有增无减,他们在对待这些孩子时,往往只想到教育和感化,或者是责骂与惩处,绝少有人想到这些孩子或多或少存在心理疾病,更不会想到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和药物的治疗。一、“笨小孩”实为孤独症在心理门诊中,一个年仅3岁的病人小明很特别。据小明的父母回忆,孩子在1岁之前一切都正常,到1岁后好像什么都停止了,到了3岁还不能叫“爸爸”、“妈妈”,只会发一些无意义的声音。进入幼儿园后,表现独来独往,常常独自一人做自己的动作。小明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要深入关注学生的心灵,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既懂得现代科技知识又有健康人格的“全人”。为了有针对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病的治疗。我们就“自信心”这一专题对我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人生40万事忧”。言下之意是人到40岁时心理负担和心理疾病才会来临。或者说40岁以下的人无忧无虑,没有心理负担,也就没有心理疾病。其实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30岁左右、特别是婚后职业女性患心理疲劳的也不乏其人。美国著名心理医学专家詹姆斯·伯格认为:“年  相似文献   

4.
学会独立     
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处可见“长不大”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可谓独生子女的“通病”。我们许多期望孩子成才,扶助孩子成才的家长们,包揽了孩子力所能及的很多事情,以至养成孩子事事依赖别人,独立性差。长此以往,这些依赖性强  相似文献   

5.
<正>当下,亲子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小别离》《小舍得》《小欢喜》等电视剧,更是将“原生家庭”“鸡娃”“隔代教育”等关键词引爆。如何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成长成才,不仅是我们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父母的共同焦虑。作为一名学校心理老师,我在咨询室里见过了太多亲子冲突,也看到过许多家长因为亲子教育长吁短叹、束手无策。根据工作观察与实践经验,我认为,如果家长可以在亲子相处过程中做到“无条件”但“有边界”地爱孩子,就能有效规避许多雷区。  相似文献   

6.
她不是花痴     
人的心理疾病是千奇百怪的,又是最容易引起人们误解的。青春少女心理上出现一些异常,并不是患了所谓的“花痴”病。如何对待诸如此类的问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据说,有位大师有“运气帷幄,治病千里”奇功——他可以通过自己强大无比的意念,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病人治病。而且居然能“意到病除”,也不管患者患的是什么顽疾绝症。不管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但是“心理按摩”确实具有意想不到的奇效。什么是“心理按摩“?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采用适当的“手法”,对那些出现“心理疲劳”、“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的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暗示、开导、说服和矫正,以让其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认知失调理论与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入,人们的健康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单纯注重身体(生理)健康转变为生理与心理健康并重,医学模式也相应地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多维医学模式转化。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1]。并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心理治疗的实践表明,许多心理疾病的起因常常是认知偏差。因此,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对认知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呈现有一次,笔者和一名初中心理教师聊工作,他不断向我吐苦水。他观察到有一个学生问题很严重,多个症状表明是某种严重心理疾病,他强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专业的精神科医生那边去诊断治疗,可是家长就是不配合。教师描述的这么严重还不带孩子去医治,是不是我们教师的工作还做的不专业不细致呢?笔者追问该老师:"你是怎么和孩子家长谈的?"  相似文献   

10.
从孩子呱呱坠地起,父母就盼着孩子能快点长大,可随着孩子一年年地长大,却平添了许多烦心事。因为,进入青春期后,以前听话的“乖乖女”、“乖乖儿”不知怎么就变得像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犟驴了。教育处在青春期叛逆状态的孩子,是件很棘手的事:打骂不行,因为打骂只能增加孩子的对抗情绪和叛逆心理;说教又被孩子当作了“耳边风”;放任不管更是不行,因为孩子们那并不成熟的个性和主见,不约束的话,难保他们不会出现行为偏差甚至滑向歧途:“家有‘逆子’怎么办?”这成了困扰孩子开始步入青春期的父母们的难题。当父母们发现,许多传统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1.
宗教文化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埃及心理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为预防心理疾病,保障身心健康,古埃及人发明了一整套预防和医治心理疾病的方法。屏弃其中的迷信成分,这些疗法对于我们今天心理医学的发展、个人心态的调整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孩子呱呱坠地起,父母就盼着孩子能快点长大,可随着孩子一年年地长大,却平添了许多烦心事。因为,进入青春期后,以前听话的“乖乖女”“乖乖儿”不知怎么就变得像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犟驴了。教育处在青春期叛逆状态的孩子,是件很很棘手的事:打骂不行,因为打骂只能增加孩子的对抗情绪和叛逆心理;说教又被孩子当作了“耳边风”;放任不管更是不行,因为孩子们那并不成熟的个性和主见,不约束的话,难保他们不会出现行为偏差甚至滑向歧途。“家有‘逆子’怎么办?”这成了困扰孩子开始步入青春期的父母们的难题,当父母们发现,许多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见效,这时,不妨换一种心态,变化一下方法,试试“另类”教育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理紧张感日益加剧。据有关资料,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逐步上升。如今已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心理疾病患病率则更为普遍 。面对心理疾病的增多,心理工作者们不断发出呼吁。社会应该增加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注意对人们心理的保护。每个人在生活中既要注意身体的保健,也要学会讲心理卫生,人人都应该学会经常为自己的心灵进行“美容”。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咨询过程中,看到许多关心自己孩子个性特征的父母,他们很想知道自己孩子的个性品质,以求安排合理的育儿方式方法。这里笔者需要向成人解释的一点是,我们现今对心理个性大多采用两种看法推出四种型态,您对自己关心的孩子最为了解,不妨对孩子性格表现作出这样四种分类,并与心理学者共识,从而准确把握孩子的性格信息。  相似文献   

15.
谨防“因特网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使因特网在我国飞速发展。现代人在充分享受着计算机网络给自己带来的诸多方便与快捷、乐趣和营养的同时,也正经受着它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惑甚至痛苦。“因特网综合征”就是由此而产生的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让我们先来看看国外这方面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一种名叫“高楼孤独症”的心理疾病正逼近都市少年儿童,家庭结构越来越小,房子越建越高.住进高楼的孩子活动空间不断缩小。没有玩伴.没有欢笑.他们日渐变得孤僻、脆弱、暴躁……  相似文献   

17.
独生子女在心理上比较脆弱是无可争谇的事实,但是,一再上演的悲剧也让我们不得不看到,我们在教育上存在的某些失误。我们认为:“所有的老师都要树立一种理念:不应该由孩子适应老师,应该由老师去适应孩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就是说因情志过度、心理障碍所导致的心理疾病,必须运用说理开导、七情反制、假药真用的心理疗法来给于治疗,其他任何药物都不能代替。因此,运用“心药”治“心病”,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曾留下不少传闻趣谈,今略举数例,以说明心理疗法在我国传统医学发展史上,已有很久的渊源了。  相似文献   

19.
暑期副校长培训,有幸聆听了上海社会科学院李维教授的讲痤,受益匪浅!他是心理方面的专家,当他谈论心理疾病强迫症的特征时,引起了笔者对当前“教育认识”特征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孩子说谎,一般起于3—4岁,尽管五花八门,归纳起来不外乎“趋乐”和“避苦”两大类。 “十个孩子九好强”,为了博得赞扬而说谎,就是由“趋乐”心理导向的;而孩子更多的说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